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临高启明 > 第592章 组织体系

临高启明 第592章 组织体系

作者:吹牛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29 14:38:05

几个月时间里,林佰光通过马本元的本地关系和利用手中苟家账本进行讹诈,对整个琼州府各处衙门加紧了渗透活动,很快把大部分的衙门渗透进去了。不仅建立了以师爷、书办和衙役这样的中下层人物为对象的关系网,还成功的收买了当地好几名主要官员的仆佣。现在琼州知府昨天看得是哪本书只要有需要他第二天就能知道。

“我之所以说要在这个地方加大人力投入不是说增加常备情报人员,我们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很强实力,有足够的能量保证缺少经验的新人在这里活动的安全性――把琼山县作为情报人员的实习场地。”

这个想法够新颖。江山想,“在相对安全的‘敌占区’进行实习?”

“没错,”林佰光点头,“琼山县是明朝地方社会的一个缩影,虽然在繁华程度上要略逊一筹,还是官府的运作,社会形态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们的情报人员,不论元老还是土著,在这里活动取得的经验都要比在东门市这样的地方实习来得有用,起码他们会有在敌区活动的紧张感。”

“能保证安全?”

“完全可以。”林佰光保证,“任何人只要被抓,我就有办法弄他出来――当然要花点钱。”

“好,这事我记下了。”

他接着说:“我正在培养二名土著情报人员,原本希望能够从中选拔一个接替我在琼山的工作。不过最近我才发现恐怕很难――他们太年轻了,还要过五六年才能满二十岁。不是他们的能力不够,而是在大明一个人的年龄是开展社会活动的关键问题。”他咳嗽了一声,“过于年轻的人很难获得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容易被人轻视。当然,如果安插他们到下层社会这没有关系,要是以商人或者其他与官府、缙绅有接触的职业身份,年龄最好能在二十五六岁之上。我希望局里在选择新一批土著情报学员的时候要有所注意。”

“是这样。”江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想起自己看到的已经结业的土著情报人员培训班的档案――清一色都在二十岁以下。

谌天雄一直没说话,这时候插话了:“办过几届培训班,都是培训些少年,这有什么用?一个劲的要忠诚,可光有忠诚也干不了事。”

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大多只能担任机关工作,派到外界去只能担任一些简单的跑腿和打听工作。这对大规模开展活动很不利。

“还有,情报培训应该有重点,而且必须有一定的技能。”谌天雄补充道,“我看了下他们的训练资料,实际上和政保总局的培训内容差不多――很多非法活动技巧――完全没必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报人员?无非是能够准确的报告敌人的动向、数量、当地的社会民情、经济状况,这些内容90%都是公开情报,只要多花点力气收集整理就行,用不着大费周章的去学什么跟踪、绑架、纵火之类的事情――这不是收集情报,是情报作战了。

“我对土著情报人员的要求是:他们只要掌握基本的搜集情报的技能就可以,要会计数,认识几个字,能撰写报告最好,不行的话能够准确阐述所见所闻也够了。然后教授一些简单的秘密工作技能,其他一概不用。而且也用不着他们如何赤胆忠心久经考验。采取适合的保密和组织制度就可以让他们即使被抓或者叛变也影响不了大局――低级别的情报人员完全可以按照消耗品来培训。”

“还有应该教授一些掩护和生存技能。”林佰光补充道,“会一二门手艺,或者会念经算命之类,这样情报人员就能够利用职业作为掩护进行流动。”

“当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一些高级的人才。但是我反对直接培养高级情报人员――这种所谓的直接培养情报精英的制度是不可行的。应该从工作了若干时间的普通情报人员中选拔优秀分子来进行继续教育。”谌天雄继续阐述他的情报人员教育理论。

这样的建议才算是有建设性的,听一下第一线人员的想法果然是很有用的。江山暗暗点头,其中的一些关节他也想到过,不过没有形成系统。现在这二位说得比他全面系统多了。

“那好,以后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培训情报人员。”江山立刻肯定了他们的建议,“这样听你们一说,思路活泛多了。还是第一线的同志考虑得全面。”

“哪里,哪里。”林佰光很客气的说。

江山见会议气氛已经变得比较融洽,这时候他才说道:“关于情报工作的开展,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们把情报工作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是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容易建档保存备查的,即各个地区的稳定信息的收集和编纂。比如地图测绘、交通考察、物流经济情况分析、物产、人力、政治组成与外交倾向、历史沿革、邸报抄件及重要出版物摘抄、长期驻军情况,公共和大型军事设施概述……等等等等。”

“存档在总情报资料库内?”王鼎在笔记本上画了几道。

“是的。这些情报的来源可以依托各种部门,包括驻外站之类的机构,也可以派遣专门的人员去这些地方以经商游学游方为名进行实地考察。以古代社会缓慢的发展速度来说,一次考察得到的资料也许十几年都不需要修正。”

“这太夸张了--”林佰光摇头,“一二年核实一次还是应该的,特别是对交通状况和民情。现在不是太平年月,崇祯朝的十七年基本上是一个逐渐变乱的时代,社会变化非常快。”

“大致就这个意思。”江山决定不和他纠缠细节,直接说下去,“这些数据不光军事部门,对经济、工业部门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按照保密等级开放查询,包括体制内的土著干部也可以查询。此类情报可以通过公开半公开的手法获得和传递,和其他情报工作实施手法有所不同。我们也无需投入太多的专业人员,可以采用官督民办的体制。”

江山的所谓官督民办类似广州站扶植起威镖局的模式,沿着交通要道和重要城镇开设各种企业,大部分工作人员可以不从临高派遣而是就地招募,只在其中派遣少数情报人员开展工作就。

“这种企业还可以提供后勤支援、物流和情报人员交通线的作用。一举多得。”江山说,“同时企业自身的运转可以保证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经费支援。我们只要花开办费,随后就可以让靠企业自身的利润来维持了。”

“这是我在移交过来的原情报资料委员会档案里找到的材料里找到的一份备忘录,”王鼎说,“发件日期是1629年的八月。和你的思路不谋而合。”

“是吗,我怎么没看到?”江山表示很突然。

“昨天又移交了几箱子资料过来,”王鼎解释说,“我们先看看。”

致:情报资料委员会

来自:大图书馆-历史资料研究组,一级史料研究员:于鄂水

主题:于鄂水对情报系统的看法和对KBW290322.77号备忘录的评价。

机密!仅此一份,限业务相关人员阅读!

……

情报机构需要情报补充资料,可以参考日本的大陆浪人行动,临高组织积极派遣热血忠心的浪人集团向北方和南方积极渗透,用办学开店经商的方式收集情报。

这个工作是一项非常具体而且庞大的自发工作,需要受过严格教育的土著精英自发的感到在临高现有体制内按部就班无法实现梦想,只有向广阔的大陆率先行动,才能一步登天……

……可以让军方、政治保卫总署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其中,并且实施关键性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工作。但是不干涉其具体的业务活动。这是半公开的情报机构,可以配合其他强力部门,也是顾问机构收集庞大实体书和明代世界资料的深入整理……

……

对外情报工作太快进入强力的远程侦察行动,我个人以为是不合适的……特侦队的规模尚不足以支撑起这样广泛的行动,……由情报系统的公开机构负责搜集,这种参谋旅行式野外考察完全可以进行。

……

军事情报局可以建立两个组织……一是内河近海舟艇暗杀小组,在海盗河道漕运的混乱中发扬无声近战武器的优势,让一些敌方头目死于无形,荷兰人鬼船满处跑;沿岸城市有情报人员和浪人组的接应下可以执行轻度斩首威慑敌人;二是采取超远程侦搜训练,目标是实现轻步兵小队可以在南中国山林中荒野求生到discovery贝爷的程度……那就是步兵山地的硬探、夜不收,针对山匪水匪等地方武装。正规军平原作战不需要他们,这些特种武装未来的前途主要是用清剿游击队和地方土匪……

……

林佰光点点头,这份材料他是有印象的,尽管印象不深。不过当时的情报资料委员会没有实体组织,政保总署在这方面也不是很积极的响应,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这个军事情报局是怎么回事?”江山对这个词产生了警惕。他刚接手几天就意识到穿越集团里的情报系统的混乱了。难怪林佰光对此不感兴趣,一个劲的要出去干外勤。

“当时陆军和海军都提议成立专门的军事情报局,后来又有人专门上了一个备忘录谈军事情报局的组织架构。”林佰光说,“不过这个方案太消耗资源,执委会也不怎么感兴趣。事情就搁置下了。于鄂水的后半部分应该就是针对这个备忘录谈得。”

“后来呢?”

“没有后来了。”林佰光说,“这份备忘录应该还在情报资源委员会的档案里,你可以找来看看。”

江山发觉林佰光和谌天雄都不太愿意深谈此事,决定暂时把这事情搁下,还是谈他的“官督民办”的情报系统。

“……于鄂水的思路比我宽泛。”江山说,“按照他的思路我们可以把渠道拓展的更宽广一些。未必一定要经办企业经商,也可以搞宗教设施或者办学。”

“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和宗教办深入合作。”王鼎说,“张道长不是已经表态了吗?”

“哼,你要和他合作,就得帮他申请人员――他最伤脑筋的就是这个。”林佰光一笑,“你还真以为是张道长精诚合作,给我们提供免费午餐。”

王鼎说:“要人家出力,给点好处是天经地义的吧。”

“如果他的新道教真能有他吹嘘的那么强,我觉得帮他申请一些人员也是应该得。大家都得益。”谌天雄说,“和尚道士这种人可以公开的到处乱窜,官府也不大注意。散布谣言也是他们的强项。”

“至于这种外派的情报机构,个人以为最好最好不要形成公开的连锁或者分号的模式,避免一个机构暴露之后被株连着一网打尽。”江山说,这点上他对起威镖局的大连锁体系是有看法的。但是这个看法不说也罢。现阶段他们还需要起威的帮助,以后他准备逐渐自己建立一个体系――或者正如于鄂水所说的“黑龙会”一类。

“至于人员的管理,我们可以借鉴赵曼熊搞得侦查网体系。”江山说。赵曼熊在对外情报局正式成立之后发来了一个备忘录,对政治保卫总局在临高周边县设立的对敌侦察网的事情进行了通报和相关说明,并且表示这一资源“可以以某种方式共享”。

江山对于这一行为虽然有所不满,但是现在他兵微将寡,没有半点业绩,只好忍气吞声。再者执委会给他的指示上明确说过:对海南岛本岛的情报工作不用投入太多精力。而且政保总局眼下只把侦察网布置到临高附近的几个县,没有大规模的铺开。在这上和政保总局去争执是没有意义的。何况他在许多方面还要依赖政保总局提供专业指导和业务合作。这个侦察网的组织结构就是从政保总局办公室主任午木那里搞来的,对方还非常热情的表示愿意在情报人员培训上提供师资的支援。

侦察网在每一区域设侦察指导员1人,下属2个至4个侦察小组,每组3人,1人为组长,当发展到5人时,即分为两组。指导员与指导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组长与组长之间也不发生横向联系,实行垂直的按级报告和指导。侦察指导员指挥全区侦察工作,搜集各组长的报告经由交通站将情报反馈过来。

江山接着谈到了情报工作中的“第二类工作”。即采用暗线操作,针对的是涉密信息和不确定事件,比如打入敌人政权核心的潜伏特务之类。他们的价值相对比较高。这种暗线人员采取交通员单线模式直接联络。不与当地的侦察网发生任何联系。

“深海潜伏的人员我个人觉得没什么价值。”谌天雄毫不客气的直接反对,“我们推倒大明最多也就是十几年的事情,何必搞什么深度潜伏?我们掌握崇祯怎么想,他往奏折上批什么对我们没多少意义。”

“起码可以掌握对手的战略动向。”

“这我不否认,但是要达到这个水平花费的成本和收益相比未免太不相称了。”谌天雄提醒江山,“我们对大明的体系几乎是一无所知,穿越众更是和古人没有一点的相似之处,要打入敌人内部,还要混上高层、核心,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就算有哪个元老发了疯要去卧底,我也要反对――这是送死。”

林佰光咳嗽了一声:“送死不至于,打入敌人内部还是有价值的。当然混到高层恐怕不大可能。个人认为:不用太刻意的去需找打入敌人内部的机会,有合适的机会就不要放弃。有几个混入敌人体系的潜伏特务或者关系还是有用的。”他提醒道,“比如我们的唐僧计划。这个方案的前期准备已经完成了。”

“唐僧计划难点就在于让一个现代人去冒充大明官员的难点太多了。等于要把这个人重新进行教育和塑造,”谌天雄说,“万一失败,损失惨重。”

“唐僧计划还在继续实施中吗?”江山在成堆的档案中看到过这个行动方案,里面收集的材料很丰富。有北炜写得参谋旅行的专题报告,有雷州站的各种社情调研,但是没有下文。

“理论上说,唐僧计划从来没有取消过,”谌天雄说,“问题是谁去当冒名顶替的土匪?”

“是啊,而且按照上面的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雷州就要收入囊中,再去冒充这个知府有点多余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