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明朝谋生手册 > 第三一九章 太抢手了!

明朝谋生手册 第三一九章 太抢手了!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1 21:07:21

既然对陈县尊吹牛,说是一切都是听浙江巡抚邬琏吩咐做的,汪孚林接下来当然准备低调一些,苏夫人和叶明月小北都知道他的心意,这一晚的家宴,连叶大老爷他们三兄弟也全都一个没请,只有自家人再度热闹了一场算完。至于方先生柯先生提到的天一阁,汪孚林也没有任何兴趣,他记得天一阁的藏书旁人根本看不到,只能在外头望楼兴叹而已,要一直到黄宗羲那个年代才渐渐开禁,但寻常人依旧望书不可得。

等以后自己有钱了,那绿野书园办大了,绝不会像天一阁这样只知道成天锁着门。天一阁在东南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迟早会成为过去式!

尽管如今只有漳州府月港开海,宁波这些沿海之地依旧还在禁海,可富商们偶尔还在偷偷摸摸走私,渔船自然也不可能如同开国以及嘉靖年间最森严的时候那般禁绝出海。汪孚林这一行少不得又去了一趟定海,在海边好生饱了一番吃海鲜的口福。

奈何如他这样好肠胃终究少数,就连从小在宁波长大的叶小胖,那也完全消受不起某些贝壳类的海产品,叶明月连吃三顿也有些吃不消,只能眼看汪孚林大快朵颐,白灼、辣炒、盐焗……多亏他还记得随身带了辣椒。一样好牙口好胃口的小北跟着吃了个不亦乐乎,最后还是被苏夫人警告了别吃出你爹那样的痹症,两人这才消停。

至于年纪大了,难得兴致勃勃出一趟远门的叶老太太,则是看着一群小辈们胃口好,她也是胃口大开,每顿饭都能多吃几口,原本消瘦下去的脸庞不知不觉微微丰满了起来,脸上愁苦尽去,取而代之的是欣慰满足的笑容。

这一天,窝在定海城外叶家别院的众人正在筹划接下来该去哪儿,该再尝试点什么好吃的,外间就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仆妇便来禀告说,道是叶大太太一行人从普陀山回来了。对于这位长嫂,苏夫人都快忘了,当初就是自己让留在叶家老宅的人对侄孙的乳母授意,故意谎报小孩子的病情,然后请来了一个与她关系密切的大夫,把小病说成大病,吓唬了叶大太太带走了一大批人,这才能够趁虚而入把叶老太太给劫走。

至于叶大太太,一趟普陀山跑下来,长孙的病情竟然真的好了,她也不知道在心里念了多少声阿弥陀佛。回程要经过定海,她自然想在自家别院之中歇息一下,谁知道就得知叶老太太和苏夫人婆媳一行人正在这儿!再从下头人口中打听得知那场官司的经过,她简直后悔透了往这儿走一趟,却还没办法过其门而不入,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拜见婆婆,为了能够少吃点排揎,她还把长孙给捎带上了。

果然,冲着重孙的脸面,叶老太太的态度总算尚可,苏夫人也没提别的,甚至还送了她出来。

“四弟妹,你回头千万对娘说一声,老爷那都是猪油蒙了心,昏了头,这才铸成大错,回头请娘千万搬回去住,我们一定会好好孝顺的!”

苏夫人对于痛打落水狗没什么兴趣,对叶大太太只是淡淡的:“这得娘自己点头。既然俊哥才刚好些,大嫂快些回去吧,不要苦了孩子。”

如果不是长孙病刚好,叶大太太倒想厚着脸皮留下来伺候婆婆,也好挽回之前那场官司以及丈夫软禁婆婆的恶劣影响,可如今苏夫人这句提醒,她自然没法不放在心上,只能讪讪答应了,立刻启程离开。她这一走,苏夫人长舒一口气,等再回到里间时,就看到刚刚避开的汪孚林一家人正在情绪热烈地对叶老太太说着什么,尤其是最小的汪小妹更是嚷嚷道:“都说普陀乃是海天佛国,从定海过去,开船没两天就到了,老太太,去嘛去嘛!”

小北坐船走运河都吃不消,听汪孚林说过海船要比运河航船更颠簸,心里就已经怕了七分,偏偏还要装淡定,在那一本正经教训汪小妹说海上有风浪,普陀山上岛之后还要背淡水,爬山更是要累得半死。苏夫人听着忍不住笑了起来。等看到叶老太太十分心动,她就知道这一趟恐怕不可避免。

果然,就只见叶老太太侧头看向汪孚林道:“孚林,你可急着回徽州吗?如果不急,就陪我这老婆子去一趟普陀山还愿。我之前是许过愿的,倘若能托此困厄,一定大办道场还愿。”

汪孚林不禁看了一眼叶明月和小北,想到当初她们也邀自己去水西十寺游玩,而后还遇到了一场风波,说起来自己和佛寺的缘分真的不怎么好。可要说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诡异的一遭,对于神佛那倒是不敢不信不敢全信,既然来都来了,算算时间也无所谓,他就看向了柯先生和方先生。

果然,天下为家的这两位那是完全无所谓到哪去,至于金宝和秋枫,平生第一次出门就走这么远,兴奋还来不及,哪会反对?就连叶小胖也对他拼命点头,仿佛在撺掇他赶紧对叶老太太答应下来。

“既然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四五月间正是最适合游览普陀山的时节。太晚就有台风,太早则是天气太冷。而开往普陀山的船,当然和之前内河水路的那种画舫截然不同,讲究的不是精致好看,而是扛得起海上风浪。毕竟,海上天气多变,若遇到万一,一艘好船是保住船上人性命的不二法宝。当汪孚林看到那条六桅木船的时候,听人说起载重量过千石,又炫耀说是什么根据当初永乐年间大明宝船的设计图造的,诸如此类云云,他不禁想起叶明月提到的叶家祖上遗愿。

宁波到了后世也是被列强枪炮逼着通商的开埠地之一,从古至今都是很优良的港口,到了大明朝也曾经是朝贡贸易的小窗口之一,现在却让给了小小一个月港,实在是暴殄天物,可惜啊!这年头欧洲那些小国的一条条船队正在海上耀武扬威,可这边的海军却无限等于零,后世人常常说这年头的文人是腐儒,他到了这年头,接触到的人还不算很多,但总体而言,其中开明的并不少,而在海禁这一点上却始终无法放开,实在让人嗟叹。

坐海船的滋味,开航不到一个时辰,海面上从风平浪静到稍有风浪,立刻就让起头兴高采烈的一群人吃到了苦头。

小北暂且不说,那是坐内陆航船也要受不了的主;汪二娘也恹了,倒是汪小妹照样趴在船舷边上看无边无际的大海,竟然还不嫌烦;金宝秋枫和叶小胖竟然在船舱无聊对对子打发时间,叶明月稍好些,正在照顾少许有些头晕的叶老太太;苏夫人没事人似的,吩咐仆妇们守着最上层的出入口。至于下头那些护卫随从镖师,即便不少都是浙江人,但去普陀山却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因为这个年代,普通人也许终其一世,步子都不可能离开一府一县,甚至自己的乡村。

汪孚林还记得后世从上海去普陀山,坐车和坐快艇都只要几个小时,坐船则是要夕发朝至,至于如今这年头,尽管定海到普陀山的距离要近得多,风向也正好有利,却仍然花费了一个白天,傍晚时分方才堪堪抵达码头。这里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此哪怕从前禁海,普陀山却还是不禁的,只是倭寇肆虐的时候,因为一大帮海商纠集的海盗占据了双屿,除非是和这些海盗往来极其密切的大户,寻常小民再难登上海天佛国一步。

但如今就不同了,码头上停着十几条各式各样的海船,有如同他们这一行一样坚实的六桅大船,也有那些简陋的小船,小北只看一眼就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一个劲质疑这样仿佛一个浪头就能打翻的船,怎么可能横渡刚刚那样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要知道之前那一一整个白天的航行,就连起初看到海鸟跟随就兴奋大叫的汪小妹,也早就没了一点劲头,只一个劲问什么时候才能到。在她们看来,这片海实在是太大了。

叶老太太由苏夫人搀扶着,却是笑着说道:“你们也别惊讶,他们说,如果一片诚心来拜观音,一路就会乘风破浪平安抵达。再说,大船要多少开销,这样的小舢板才要多少开销?你们都太小,这些年我也不大耐烦走动了,我当年年轻的时候来普陀山,也不知道见过多少下了船就沿着石梯三步一拜,直接拜到山顶的,为的大约都是求家人平安。所以说,心诚则灵。”

苏夫人笑着给了众人一个眼神,见小北吐了吐舌头,立刻和叶明月上前,接替了自己搀扶叶老太太,她便招手叫来人去雇车。这普陀山孤悬海外,靠的就是山上的泉水和下雨储水,从而维持整个岛上的日常运转,而香客的开销以及捐献,则是岛民生活的重要来源,更胜过打鱼,所以经营客栈旅舍的很不少,车马行更是做惯了大户人家的生意。苏夫人当年未嫁之前,嫁人之后,先后来过三次普陀山,对这些门道都很精熟。

因此,一行人从下船到上车来到落脚的客栈,前后不到半个时辰。然而,搬行李的人刚进去,汪孚林才跳下车伸了个懒腰,他就看到客栈里头几个人出来,头前第一个人正和其他人言笑盈盈,等注意到有人入住看过来时,正好和汪孚林的目光对上。这一对眼,两人全都呆了一呆。

怎么就这么巧,不是冤家不聚头,你来普陀山我也来普陀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