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337章 历史的车轮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337章 历史的车轮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2-12 16:32:36

“袁崇焕,袁督师,我劝你还是认了吧,何必受那些罪呢?”大理寺诏狱,对袁崇焕的三司会审已经在刘毅离京之后就立刻展开了。这完全是一场一边倒的会审,或者说完全就是一种皇帝默许状态下的莫须有狂欢。昏暗的油灯下,袁崇焕已经是遍体鳞伤。梁廷栋就坐在他的正对面,和王永光曹于汴等人一起,阴恻恻的劝说袁崇焕道。

在魏忠贤被扳倒之后,朝廷的一些清官干吏开始崭露头角,比如韩爌,钱龙锡,包括此次启用的孙承宗,都给大明已经昏暗数十年的朝政带来了一些光明。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档口,因为己巳之变的影响,袁崇焕下狱。给了大明朝廷中的一些投机分子,或者说黑暗的一派以可乘之机。

正当孙承宗上任辽东之际,朝中的官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己巳之变结束之后,朝廷对于兵事方面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淡,倒是政事方面,或者说是被战争所掩盖的党争之事重新开启了大门。礼部尚书何如宠一向自诩为官清廉,却没想到被下属周延儒面圣弹劾他行贿受贿,气急之下上书请辞。崇祯皇帝听信周延儒的进言,批准了何如宠的辞职。提拔礼部左侍郎周延儒为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温体仁为左侍郎。并加封周延儒为东阁大学士,批准他入阁参政。

而没想到的是周延儒此人野心极大,一个小小的礼部尚书,入阁参政根本不可能入得了他的眼。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内阁首辅。而在他面前还有两座大山,就是现在的次辅钱龙锡和首辅韩爌。不把这两个人扳倒,他就无法再进一步。而想要扳倒这两人以前倒是很难,可是现在有个绝佳的机会就摆在自己眼前,那就是袁崇焕。在袁崇焕这一问题上,韩爌,钱龙锡,孙承宗一向是铁三角。这三人死保袁崇焕,总是和皇帝起摩擦。周延儒这种人最善于琢磨人的心思,每天绞尽脑汁的琢磨崇祯在想什么,会怎么做。他看出来了,对于袁崇焕,崇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袁崇焕擅自处死毛文龙,又没守住辽东,还让建虏到了京师城下,随便哪一条都是死罪。他触碰到了崇祯的底线,崇祯最恨的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人。所以袁崇焕必须死,也必然会死。而敢顶撞崇祯,保袁崇焕的人在崇祯那里捞不着好果子吃。一次两次可能崇祯还会容忍,三番五次的话,泥人还有三分火气,真当少年天子好欺负是吗?

在这种情况下,鬼使神差的,梁廷栋,王永光,曹于汴,周延儒四人走到了一起。而作为礼部左侍郎的温体仁更是有着比周延儒还大的野心。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当周延儒入阁之后,他紧跟着周延儒的步伐向上升了一步,现在他倒是以周延儒帮手的身份出现,主动找到周延儒,要加入他的阵营。周延儒正愁自己势单力薄,而温体仁是浙党的代表,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万历年间,五党朝争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并不代表着浙党就此消亡了,相反,虽然在朝中的势力被大大的削弱,但是在地方上,浙党还是有不小的能量。温体仁愿意主动投靠他们这个小团体倒是让王永光和周延儒喜不自胜。这样,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加起来,他们的胜算就加大了不少。这样五个人在王永光的家中密谋共同进退,一时间朝中乌云密布,一场以袁崇焕为导火索的明朝官场大地震就要来了。

四月中,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并且和王永光一起列袁崇焕八大罪。

一,托付不效。圣上命袁崇焕督师辽东。可是袁崇焕非但没将失地收复,没将领土往前推进分毫。反而让皇太极玩弄于股掌之中。以至于蓟镇被突破。金兵攻入大明腹地。

二,专恃欺隐。袁崇焕大言不惭,在圣上面前大放厥词,说什么五年平辽,然而最后不过是一句空话。况且袁崇焕当庭认罪,此罪名已经坐实,辩无可辩。

三,以市米则资盗。袁崇焕用军粮资助辽东和蓟镇边关的一些蒙古部落,帮助他们度过冬日。可是这些人最后成了皇太极攻入大明的急先锋,正是因为袁崇焕资敌,才让这些蒙古部落可以派兵入关作战。

四,以谋款则斩帅。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说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就是欺君犯上。收编了毛文龙的人马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实则是包藏了祸心。

五,纵敌长驱。皇太极从蓟镇入关而绕过了经营多年的宁锦防线,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入关后皇太极如入无人之境,在蓟镇杀死赵率教,入关救援的先锋部队损失殆尽,而袁崇焕却还远在山海关,这难道不是袁崇焕失职吗?

六,顿兵不战。袁崇焕衔尾追击,可是在关键时候不走通州而走河西务,白白耽误两天时间。让建虏硬是打到了京师城下,难道不能说明袁崇焕和皇太极有什么不寻常的联系吗?

七,援兵涣散。袁崇焕麾下战将祖大寿竟然私自带兵撤离。这还不能说明袁崇焕平日御下不严,关键时刻关宁军不顶事,竟然还发生了临阵哗变的事情。

八,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袁崇焕带兵到了京师,不想着怎么和皇太极拼命,竟然以将士疲累为由三番五次请开城门,全军进城修整。特别是他的军中竟然还有蒙古喇嘛,是不是敌人的细作在他军中。按照朝鲜使臣的汇报,袁崇焕此举是不是有里应外合,攻下京师之意?

梁廷栋和王永光请斩袁崇焕的一番慷慨陈词刚刚结束。入阁没多久的周延儒又站出来,提交了一份更加重量级的陈词。周延儒和温体仁还有他们小团体的几人发动自己的门生故吏在地方上的力量,竟然提交了一份各地官员弹劾袁崇焕的奏折。造成了一种天下人请斩袁崇焕的假象。

比如,山东御史史范弹劾袁崇焕给次辅钱龙锡送了价值数万两白银的礼物。就是为了让朝廷支持他在辽东的倒行逆施。并且胡乱捏造道:“袁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秦桧莫过。”直接把秦桧都抬出来跟袁崇焕比较了。

又有江西道御史曹永祚,此人就是曹于汴的远房亲戚,竟然将牢中死囚提出谎称抓住奸细刘文瑞等七人,面语口称焕附书与伊通敌。

还有吏部给事中姚宗文,詹事府少卿原报奇上书道:“焕沟通为祸,志在不小。”将整个倒袁运动推向了最高峰。一时间六部,内阁,朝内,地方,雪片一般的弹劾文书淹没了崇祯的案头,朝野内外,群情激奋,百官请斩袁崇焕,韩爌和钱龙锡二人死保,却被崇祯闭门不纳。钱龙锡性子刚烈,言辞激烈,并泣血请辞。崇祯大怒,将钱龙锡革职查办,又礼部尚书周延儒晋升次辅,温体仁晋升礼部尚书。一月之间,温体仁和周延儒两度升迁。让倒袁的势力得到了飞速的膨胀。钱龙锡和所谓一众党羽全部革职,孙承宗远在辽东,朝中只剩首辅韩爌一人,独木难支,很多同情支持袁崇焕的人看到钱龙锡等人这样的下场,也纷纷闭口不言,袁崇焕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