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506章 秉烛夜谈下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506章 秉烛夜谈下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2-12 16:36:20

“不,抚台大人,成某并没有开玩笑,抚台大人,成某说句不敬的话,抚台大人现在已经不是登莱巡抚了,登州已经被攻下了,莱州马上就要被攻下。新军平定了登莱之乱,而抚台大人不过是圣上朱笔下的一个名字而已。”成康平静地说道。

“呵呵,成大人,你说的对,我只是一个死人了。死人对你们有什么用?”

“不,抚台大人在朝廷已经死了,可是在新军这里,抚台大人的这里还有大用。”成康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新军要的就是抚台大人脑中的东西。”

“我脑中空无一物,将死之人,别无长物。”

“抚台大人有一样东西新军急需,那就是知识,非常丰富的知识,那是新军最需要的东西。抚台大人,您明白成某指的是什么?”

“抱歉,我不明白?我也不知道新军究竟想做什么。你可知道我现在已经是朝廷的钦犯,你们藏匿钦犯是多大的罪名不知道吗?我孙元化只想坦坦荡荡赴死,别无他想。”

“抚台大人,天主为了搭救世人而将自己的儿子赐给了世间,他在马厩里出生,受尽人间的苦楚,最后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复活飞升。为什么信奉主,因为主能解救人世间的苦难,作为主的信徒,难道不应该以搭救世人为己任,难道大明的百姓不是您的兄弟姐妹吗?您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受难?为什么不能伸手去拯救他们,更何况,这世间有多少的志同道合者啊。”成康抬起头,注视着孙元化的眼睛,缓缓说道。

“你,你怎么知道?”孙元化颤抖着起身,指着成康问道。

“抚台大人,成某在应天府多年,不是那种未开化之人,应天府的西洋传教士很多,虽然我不信教,但是也对天主多有听闻。徐尚书是天主教徒,抚台大人您也是天主教徒,难道您认为青弋军没有去您的家乡做过调查吗?嘉定的西洋教士恐怕已经有数十人了。虽然成某对天主教不甚了解,可是也大略知道,天主教和佛教一样都是劝人向善,拯救人间疾苦。大明兵灾,旱灾,水灾连年不断,天灾**一并袭来,有志之士当报国救命,怎可为求什么所谓清名而一死了之,依纳爵兄弟,您说成某说的对吗?”

“啊!你们!”孙元化掩饰不住内心的震惊,太可怕了,新军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吗?

孙元化早年师从徐光启,潜心研究数学,西学,荒废八股,所以屡次考进士不中,也就放弃了考进士的梦想。潜心研究西方科技,后来也是受了恩师和阁老的举荐才得以从政做官。孙元化因恩师徐光启接触到西洋教士和西学。在徐光启入教后,他确认天主教能“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后,于天启元年在北京受洗入教,随即邀请西洋教士到家乡嘉定开教,遂使嘉定成为大明天主教活动中心之一。而他自己在天主教的教名正是依纳爵。

孙元化万万想不到新军竟然对他的个人情况掌握的如此清楚,而成康此人可以说是无所不能,竟然连天主教的教义都知道,如果不是成康自己说他没有入教,孙元化都要把他当做教徒了。他岂能知道,成康这次亲自前来就是为了他而来,青弋军的情报能力强大,借助情报军在南地的力量,成康自然充分掌握了孙元化的一切背景。要不是做足了功课,成康怎么会这么洒脱地站在孙元化面前同他说话。

轰轰轰,外面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孙元化惊道:“成大人,这是什么声音?”

“新军已经在攻打莱州了。”成康淡淡道。

“你们不听朝廷的号令?”

“朝廷什么号令,朝廷只让新军平叛,平叛即可,怎么平叛那是新军的事情,我们只要向天下人,向圣上有个令人满意的交代即可,而不是要顾及朝中一些宵小的感情,抚台大人,新军是大明的新军,是天下百姓的新军。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想必您是懂的。”成康淡淡道。

孙元化这才猛然意识到,青弋军已经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而是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思想的军事集团,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奋斗,或者说他们为了理想的实现已经不局限于大明朝廷的腐朽框架下,他们要建立自己的体系,自己的秩序。这帮人难道想?

成康看着孙元化的面部表情阴晴不定,他知道孙元化和其他的人不一样,甚至刘毅收服自己时候用的说辞都不能用在这个地方,因为他和自己不一样。自己是一个不安于世俗的人,或者说不墨守成规的人。难听点就是一个有着逆反心理的人,做事只求结果不问过程。所以自己和刘毅可谓是一拍即合,他选择的是保民而不是保明。只要民在,明就在。但是孙元化不一样,孙元化是朝廷的官员,而且是在任的官员,并且因为可以算是他的原因导致登莱之乱。所以他的内心跟自己完全是不一样的想法,新军做的事情哪一件都是惊世骇俗。这有些颠覆孙元化的认知,所以成康知道,他们的谈话还要更深入一些才行。

“抚台大人可能想多了,我之所以说民为重,那是因为新军就是来源于大明的百姓,以前很多战士不过是太平府或者安庆卫土里刨食之人,可是加入了新军之后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一般。正是因为新军有救国救民的信仰。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新军不惜一切。我在这里做一个设想,大明已经有了内阁,可是在我看来,内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存在,要想让内阁真正发挥作用,依我之见有必要削弱圣上的权力,加强内阁的权力,而内阁必须由所有官员共同公推产生,也就是说内阁受到整个文武官员阶层的制约,也可以理解为朝会公推,这样文武官员形成朝会阶层,公推内阁,但文武官员不能仅仅通过八股取士,还要考察德行,要借鉴周礼,君子应会六艺,如果此人出身之地的百姓风评不佳,那么此人就不能成为官员。这样保证了文武官员的德行,再由他们选出内阁,而圣上只是行使特定的一些君主的权力,相互制约,并且将内阁首辅的任命年限设置一个定数,比如五年或者十年,不用一个人老是霸占那个位子,我想可能大明天下会变得更好。”成康一口气说道,他知道对于孙元化这种人一定要待人以诚,要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孙元化。

孙元化听了成康的说辞,思绪万千,天哪,新军里面的人都是怪物吗?这样的想法其实恩师徐光启在多年前就对他说过,当时说的还没有成康今日这么全面。徐光启本就不是一个安于世俗之人,否则也就不会推荐自己这个连进士都考不上的徒弟做官了。

“那么敢问成大人,你这一番说辞的可行性能有多少?”孙元化有些刨根问底。

“呵呵,不瞒抚台大人,这件事其实已经在新军中实行了,新军各级将官除了必须立下战功之外,还要经过将士们公推。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小旗官,也要队内过半的人赞成才能当选。就算是立下再大的战功,如果德行操守不合格,依然不能做带兵将领,只能在军衔和待遇上进行提高。不准领兵。就算做到指挥使那也是一个光杆将军。手下不会有一兵一卒。”

“啊!此策大善!”孙元化赞道。

“抚台大人放心,我们不是想让您为难,只是您在西学火炮方面的造诣大明首屈一指,太平府已经设立制造总局,由毕懋康,宋应星等大家主持,可是在火器方面,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如果有可能我们倒是愿意将徐尚书也一起接过来。抚台大人,新军强盛,对大明百利无害。东据建虏,北进草原,南下大洋,平定中原。开疆拓土,再创大明盛世,为心中理想,我千万新军将士又有何惧哉!况且百姓支持,人心所向,这才是我青弋军无往不利之根本。抚台大人既然已经是被判极刑之人,何不利用有用之身为大明尽一份力,为百姓尽一份力?”成康带着恳求的语气说道。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孙元化心乱如麻。

“老师!老师!莱州打下来了,张涛顶不住,已经投降了。”袁承志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喊道。

孙元化张大了嘴巴,“这么快吗?”

“好,不错,意料之中。”成康笑笑道。

“老师,另外您看看谁来了,这次打下莱州这么快还有一个人的功劳最大。”袁承志指指帐外。

“哦?请他进来。”成康起身道。

“末将来迟,还请军师恕罪!”帐外响起了洪亮的声音。

成康一惊,抢前两步,掀开了门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