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678章 崇祯五年上

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678章 崇祯五年上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2-12 16:41:55

崇祯五年的初雪来的非常凑巧,正好是在正月初一,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叫做瑞雪兆丰年。大明的土地上又重新展现了一些勃勃生机,距离山东叛乱结束也已经几个月的时间了,山东基本上已经恢复了生气,所有逃往乡下的城市的居民纷纷回到了县城里。京师城外的灾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赈济之后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很多人开始陆续返乡,毕竟总在京城待着也不是个事情,除非是在京城能找到一个营生,可是哪里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在京师怎么着也比不上在家里舒服。而且局势已经渐渐变好,便若从山东过来的商人都说山东的局势已经稳定,现在可以返乡了,那还留在京师做什么,不如趁着过年前回家,在老家过年多好。

京师城外的流民散去了大半,城内灰蒙蒙的空气好像都新鲜了起来,正月初一家家张灯结彩,危机已经解除,从各方汇集而来的消息可以得知,不仅是山东的地界上已经恢复了平静,牵挂着北地百姓心灵的辽东也已经平稳了下来。双方在大凌河一线形成了对峙的态势,自从朝廷大军入卫辽东之后,辽东的防务体系已经全部建立起来,并且朝中得到辽东的消息,说是傅宗龙已经在着手开战募兵的事务了。这让崇祯自己也非常高兴,根据毕自严的奏疏,朝廷不过是拨款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这么一看傅宗龙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三百多万两银子在他手上硬是用出了五百万两银子的效果,一方面是客兵的军费辽东要负担一部分,一方面是辽东重建的费用,更多的是募集新兵所需要的银子,也不知道傅宗龙和卢象升是怎么办到的,竟然就这么成了。如此一来,辽东的局势稳定,倒是可以腾出手来在年后组织一些兵力去西北一带平定流贼了。

皇上心情好,连带着百官的心情都好,京师里又恢复了往日歌舞升平的态势,百官虽然响应崇祯的号召,要节俭度日,可是那不过是在外面做给别人看的,关起门来,谁还管得着谁呢?便若吏部尚书王永光,硬是在家里摆了个什么百桌宴,反正他家够大,厨师佣人够多,就在庭院之中摆下一百张桌子,将自己的部下和门生故吏,还有内阁的一干人等全部请到家中饮宴,什么鲁菜,徽菜,川菜,那是应有尽用。奢靡程度可见一斑。

很多其他的官员也是如此做派,都是在家中饮酒作乐,高门深院之中时不时传来丝竹之声,笑闹之声,大家都将这一年的紧张心情发泄在了吃喝玩乐之上,毕竟崇祯这样的皇帝不好伺候,谁不是天天上朝都谨小慎微。难得放假,大家也就放纵一些,反正没有人举报,过年的时候谁会闲来无事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就连那些御史台的御史们不也是在家里大快朵颐,饮酒作乐,谁还有心思上折子。

官员们还算是收敛的,也就是在家奢靡一下,可是京中的一些富户那是不得了了,反正朝廷的军队在山东大胜,在辽东也击退了建虏,借着这个由头,富户们那是大摆酒宴,京中的两大富户,城东做典当生意的马三宝,城西做车马行生意的杨新东。两人更是摆下了擂台,名曰珍宝斗。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两人将家中的宝贝拿出来十个,捉对比试,由老百姓来做评判,谁的宝贝被认为更好谁就胜利了。双方的赌注是白银五万两。

这可算是过年里面京师最热闹的大新闻,直接将山东和辽东的消息都给掩盖了过去,每天在正阳门附近设下的擂台都是被围的人山人海,大量的百姓围观,差点将擂台都给挤塌了。“嚯!”人群一阵惊呼,马三宝拿出来一颗鸡蛋大的宝石,在那边耀武扬威,这么大的上等宝石,恐怕那是在皇宫里才能见到的物件。寻常百姓今天可是开了眼了,大家都觉得马三宝这次是赢定了。可是没想到杨新东那边更是不得了,竟然拿出来一个脸盆大小的青琅,这可是不得了的玩意啊,这是大海深处类似珊瑚的一种宝物,可是比珊瑚要珍贵的多,非常稀有,击之有金乐之声。这玩意基本上人们只是听说过,恐怕连皇宫里都没有这样的宝物。

杨新东得意的大小,做车马行生意的他走遍五湖四海,淘到这样的宝贝几率比马三宝要大的多。这一回合明显是杨新东胜了。众人一起叫好,杨新东洋洋得意,马三宝垂头丧气。二人相约明天再战。类似这样的盛景在京师随处可见,这种气氛逐渐麻痹了人们的神经。让人们觉得仿佛时间已经回到了万历年间。

“胡友刚,张方。”“卑职在!”从中圩洲码头出发的一艘海船上,王辉正大声的叫着胡友刚和张方的名字。那日回到太平府从郑老板家出来之后,胡友刚和张方便在王辉的带领下回家看看。张方自是不必说,家里没有种田的劳动力,父母的身体不好,妻子一个女流之辈操持家务也不容易,所以来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要田地,而是要了在芜湖县城里的一间商铺,妻子的女红不错,就将店铺变成了一间裁缝店,平日里给顾客订制新衣,缝补旧衣什么的。日子倒也能过得踏实,除此之外,新军还将多余的田亩折合成的现银全部交给了张方的妻子,由她保管,几百两银子在大明已经是了不得的财富了。骤然得到这么多钱,整个张家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不过他们还是听从军官的指令,将钱财保管好。最起码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了。张方回到家中,家人自然是欣喜若狂,张方忙着逗女儿玩耍,妻子关上店门。跟父母一起操办饭菜。这些天过得自然是逍遥自在,眼见家里的日子这么红火,这一切都是新军给他的,都是将军给他的。自己无以为报,只能踏踏实实的为新军效力,报答将军。

胡友刚来到荟萃书院见到了弟弟,只见弟弟愈发有秀才的样子,谈吐举止非常文雅,胡友刚心中慰藉,只要弟弟有出息,自己就算是死了也能瞑目了。随后又暗暗抽了自己一个嘴巴,什么死不死的,如娘还等着自己呢,自己可不能就这么死了。来到城外的家,跟辽东比起来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辽东那里的家不过是土房两间,处处漏雨,好像人要是轻轻一推就能倒了一般。可是就算是这样的土房也经不住金兵的摧残,金兵入侵的时候家人躲入山林,等到回来的时候发现,土房已经被付之一炬,村中的百姓只能挤一挤一起生活在没有倒塌的房子里。这些都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可是看看现在,房子是红砖造的,还有黑瓦铺顶。史可法怕这些外地来的军人家属住的不习惯,还在房子里造了北方的炕。望着十亩肥沃的良田,和双亲脸上的笑容,胡友刚瞬间觉得,给新军卖命,值!父母自然是万分高兴,如今的一切都是因为大儿子加入了新军才有的,小儿子也免费进入城里最好的书院读书,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胡友刚以前在家乡总是被奚落,说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可是现在他已经成了双亲的骄傲,就连弟弟也是一脸崇拜的看着他。看来新军的小旗官的含金量可是比什么劳什子辽东军总旗要风光的多了。临走的那天,一家人都为他送行,老娘更是拉住胡友刚的手道:“到了外面好好给新军效力,争取立下功劳,做个大官。家里不用担心,我们都会照顾好自己,若是能申请到假期就回来看看,娘也会让你弟弟多多写信给你。”

新军的家书系统还是比较完善的,只要将士们的家属写信,然后送往安庆卫各地的府衙县衙即可,自会有公人转交到军队的手里,这些书信会被军队分类,然后送到驻扎在各处的官兵手中,只不过情报军有其特殊的性质,所以大部分时候无法传达,但是这些信件会保留,如果他们有机会去各地的情报军总站,总站的上官会将家书给他们看的。

辞别了家人,胡友刚又抽空去看了一眼如娘,也许战争年代的爱情就是如此简单,没有什么浪漫情节,两人就是看对眼了,然后走到一起。

之后胡友刚和张方自然是准时准点的到城门口和王辉汇合,这一路上,王辉也是教授了他们不少关于情报工作的要领。当然这么多内容不可能全部教授完,所以在返回的路上他们要继续学习,这次是从中圩洲码头直接坐船去松山港。然后再从路上渗透,时间足够,王辉将会把自己的本事原原本本的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用这些本事立大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