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古典架空 > 如意事 > 第666章 盛景

如意事 第666章 盛景

作者:非10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11-08 09:41:42

“竟都是我的错吗!从小到大,不管我做什么,你总要拿那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来管束于我,父皇自军营中极不容易回来一次,你不许我去‘打搅’他!幼时我生辰,父皇不知我真正的喜好,送我的生辰礼我不喜欢,你偏要我装作喜欢的模样!我纵然只是犯了些小孩子都会犯的小错,你也要吓得上下遮掩一番,半点不敢叫父皇知晓!”

“我偷偷去军营中寻父皇,父皇不曾责备于我,你却瞒着父皇罚我在佛堂中跪了一日一夜!”

“你不许我缠着父皇,不许我在他面前撒娇,更不许在他面前闹脾气,连哭也不行!”

“幼时我且不懂,待大些见得多了,才知并非人人都如我这般……”

“你畏手畏脚,自己看不起自己,同自己的丈夫根本不像夫妻!你还要逼着我也要看不起自己,害得我同自己的父亲也根本不像父女!”

“是你不准我同父皇亲近,如今却又要怪我不懂讨父皇喜欢了!”

“你有今时今日,当真怪得了我吗?是你自己处处不争气,才会被人看轻!便是太后娘娘也对你颇有不满,言辞间暗指你终日闷在这玉坤宫内,根本没有皇后该有的模样!”

“如今父皇初登皇位,诸事尚是忙乱之际,待到日后一切大定,后宫中添了嫔妃,那时才真正没有你的容身之处!”

“这些都是你自己自找的!”

“莫说是入不了父皇的眼了,便是我也根本不愿见到你这张脸!”

“……”

说罢这些之后,永嘉公主是哭着跑出玉坤宫的。

“她怨我处处约束于她……可旁人却在怪我教女无方……”海氏闭了闭眼睛,嘴角尽是苦涩:“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嬷嬷在旁叹了口气,只能劝道:“公主不知您的苦衷,小孩子觉得受了委屈难免要说些气话……”

“不。”海氏摇了摇头,苦笑道:“嬷嬷,你方才都听到了吗?她说就连太后也觉得我不配为皇后……”

“话传话之下往往会变了味道……太后娘娘未必就是这个意思。”嬷嬷劝慰了一句,顿了顿,又道:“但您今晚之举,或是的确有些欠妥了……”

海氏睁开一双泪眼看向她:“连你也觉得我错了?我不过是想同那许姑娘赔个不是,揭过此事,以免她日后针对桑儿,我也是为了陛下和太子思虑,不想再生争端……”

“……”嬷嬷欲言又止。

她也不知该怎么说了。

但若是有人这般同她赔不是,不提惶恐不惶恐的,她大约是得呕死。

“这些年来,我无一日不在想着,要如何才能不给陛下添麻烦……来到京城之后,我更是不曾有过一日安眠,生怕丢了他的颜面,可无论我怎么做都是徒劳……”

海氏泪如雨下,自嘲道:“现如今说这些也无用了,他还是要赶我走了。”

嬷嬷惊了一惊。

“娘娘,这是……陛下亲口说的?!”

方才在那得月楼中,陛下单独与娘娘谈话,她便觉得不妙了!

但至多是想到陛下或会提醒责备娘娘几句,怎会……

“是啊,他说他与我的约定中,本就只限于密州燕王府……如今他做了皇帝,不需要再拿我做障眼法了。”海氏眼泪如珠,字字句句都觉锥心:“若非是碍于他曾承诺过,若我愿意,他便会给桑儿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让她平安风光地嫁出去,我怕是根本不配来这京城。”

嬷嬷听得有些慌了。

怎会如此?

皇上仁厚,分明不是这样的人!

不对……

倒也的确不能这样说……

当初的约定的确是各取所需,王爷也只是允诺会保证她们母女平安无忧,至于皇后之位……的确不在承诺之内。

也没人想到过王爷会变成皇上!

且就这些时日来看,在皇上和太后眼中,娘娘或许确实与这个位置不甚相宜,十分吃力……

想着这些,嬷嬷越发慌乱了。

她一直认为皇上足够仁厚,却是忘了在京城做皇后远不比在密州做王妃那般简单,这其中大约是牵扯着许多她们想不到的东西……

可……若离开京城,娘娘该怎么办?

跟着娘娘的她又该怎么办?

皇上人品在此,固然是会保证她们衣食无忧,可若想再有此时的风光却必是不能了……

更何况,旁人或许不知,她却将娘娘看得不能再透,若果真离了皇上,娘娘……还能好好活下去吗?

思及此,嬷嬷不安地问:“那娘娘是如何想的?可有什么打算……或应对没有?”

“我不想走,我只想留在他身边,我哪里也不想去……”海氏的眼神有些涣散,魂不守舍般问道:“嬷嬷,你说……我还有机会吗?”

嬷嬷在她面前蹲身下来,攥住她的手:“不然您就同公主说明了真相……再与公主一同去求一求陛下试试?陛下到底是念旧情的……”

“不……不行!”海氏猛然看向她,甩开她的手:“绝不能让桑儿知道!她藏不住话的,她必会闹得人尽皆知!”

到了那时,便真真正正没有丝毫退路了!

“那……”

海氏眼神反复挣扎了片刻,忽而紧紧盯着嬷嬷,低声问:“在密州时,你曾同我提及过的……可一并带来了吗?”

嬷嬷一时未能听懂。

待与海氏对视了片刻后,方才明白她的意思。

娘娘这是要……

“婢子未曾带来京城……但想来此物应当不难寻。”嬷嬷心下五味杂陈,不确定地问:“只是您可当真考虑清楚了吗?若是被陛下察觉到……”

今时不同往日了,她也日渐看清了这位皇帝陛下待元献皇后的执念究竟有多深。

纵然娘娘成功了,却也难保事后敏锐如皇上不会有所察觉……

“依他的品行,纵然他会因此轻看我,甚至厌恶我……我却至少能留下,不是吗?”海氏语气沙哑温弱,却几乎偏执地道:“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反正我本也不可能得到他的真心……我只要留在他身边,看着他陪着他,就这样过完一生便够了……”

嬷嬷想要劝一劝,又觉无从下口。

雕花窗棂外,圆月静挂中天,皎洁月华难抚世间人心嘈杂纷扰。

……

永嘉公主足足五日未曾出过玉粹宫。

直到这一日,玉坤宫中的掌事宫女亲自前来传话,并带来了几卷画像。

忍到那掌事宫女离去之后,永嘉公主将那几幅画像撕了个粉碎。

“他们也配!”

“说什么我可以做主自己的亲事,现如今不还是要拿我去做收拢人心的棋子!”女孩子委屈悲愤,弯身将写满了那些人选的家世性情的册子也挥落在地。

她才不要嫁给这些人!

旁人不知且罢,父皇分明知晓她曾经的心意,这是唯恐她心思不改,急于想要让她死心,好免除后患吗!

那日在得月楼中,一口一个昭昭,满眼喜爱欣赏之色,事事都在替对方考虑,眼中哪里又还有她这个女儿在?

她近日总忍不住使人去细查那许明意之事,然而知道的越多却越发控制不住心中的妒意。

她的祖父,她的父亲,便连她的继母,都将她视若珠宝,且这疼爱是众人皆知的偏爱!

分明已经有了这么多,却还要来抢她的兄长和父皇,甚至是皇祖母!

自幼所得情感匮乏的女孩子将这一切皆视作了抢掠。

她扑在榻上哭了起来,将榻上的迎枕薄毯尽数扔了出去。

陪着她长大的贴身侍女在旁劝说着,女孩子却一个字都未能听得进去。

廊下守着的内监宫女个个垂首,仿佛不曾听到女孩子的哭声,更加无人敢凑上前去。

一连数天的晴日之下,便到了皇帝出宫秋狩之时。

随扈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长街,出了城门,朝着京郊百里之外的泉河行宫而去。

沿途纵经官道,也随处可见百姓的身影,有些穿着朴素的百姓牵牛赶骡,见得如此大的阵势尚且不知是何人出行,只慌慌张张地避让一侧。

听得车外人声嘈杂,许明意略掀了车帘看去。

道路两侧,有着避让的百姓,有些跪地行礼,有些尚摸不清状况也被人拉着跪下,一边悄悄看着经过的队伍,一边低声交谈着什么。

“……当真是御驾?”

“这是要做什么去?”

“难道又要打仗?”

“打得什么仗,近来正是秋狩之时……”

许明意看着那些衣着不尽相同,却多是一脸淳朴的百姓,只见他们眼中最多的仍是畏惧之色。

帝位更替,虽尚算平静,可于这些刚遭受过朝廷大肆剥夺的百姓而言,若要对新帝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尚且需要时日和看得到摸得着的仁政。

她想,一定会有这一天的。

此番之所以未曾提早一日全面清道,百年是皇上之意。

当下正是秋收之际,连日的晴天实在难得,稻子熟在田地耽搁不得。秋狩虽是祖制,却也不宜劳民,耽扰百姓之生计。

御驾车马缓缓向前,出城约数十里远,一行队伍在官道一侧停了下来。

“怎又不走了?”

马车内,永嘉公主皱眉问道。

近来天气尤为干燥,连日的秋阳高照之下又有几分热意扑回,这一路遇到百姓车队便要停上一停,她坐在这马车内都要闷出汗来了。

侍女赶忙去询问赶车的内监。

那内监答道:“是陛下之意,说是要下车赏景,故在此停留片刻。”

赏景?

永嘉公主打起车帘往外看去,只见入目皆是大片的稻田,田中有许多人正弯腰挥着镰刀割稻,甚至还有男人赤着膊扛着稻束穿过田埂。

这里有什么景色好赏的?

永嘉公主正要放下车帘时,恰见得昭真帝带着一行人正往稻田边走去。

陪同在侧的有她兄长,敬王世子,东阳王……还有许明意!

怎么哪儿都有她!

分明是要做太子妃的人,却时时于人前抛头露面,这究竟哪里有半分所谓高门闺秀的样子?

永嘉公主沉着脸色甩下车帘,再不愿多看一眼。

贴身侍女悄悄打量了一眼,那句到了嘴边的“公主可要下车透一透气”的提议便咽了回去。

“今年老天赏饭吃啊,要雨给雨,要日头也给足日头……”田埂间,江太傅笑着说道:“是个收成年。”

昭真帝笑着点头,望向金黄的稻田,道:“此乃天下第一盛景。”

相较于各处传得真真假假,有所谓逢迎拍马之嫌的所谓神迹显露,唯此景才是真正的大吉之兆啊,它代表着这方百姓有饭吃,不必再挨饿。

吴恙弯身,摘下一朵稻穗,递到许明意面前。

许明意接过,饱满的稻穗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叫人心生希望。

她也看向那弯着腰的稻田。

陛下说得很对,此乃天下第一盛景。

愿天下处处多些这样的盛景。

“那山下便是云瑶书院……”许明意指了一个方向,小声对吴恙说道。

吴恙看过去,得见那半隐山脚下的白墙青瓦,道:“亦是盛景所在。”

施行放宽女子束缚的新政只是第一步,再往后,待时机成熟时,或可推出女官制。

昭昭是世间无二,可这世上仍有许多像昭昭一样心有丘壑的女子。

当初建下这座云瑶书院的山长和昭昭的生母便是如此。

昭昭说得极对——女子读书习文,不该只是为了得一门好亲事、理后宅之事,她们也理应拥有更多的选择,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需要时间,更加需要冲破如大山般牢固的旧制,但只要有心去做,总会慢慢向前。

一旁的敬王世子看着并肩而立的少年少女,在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经过他这半日贴身拍马屁的观察之下,太子表弟并没有要同他翻旧账的意思。

说来,世事还当真是变幻莫测啊……

他的大伯父忽然成了废帝,换了他的二伯做皇帝,而昔日的定南王世孙忽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太子殿下,还同许姑娘定了亲,这难免叫他羡慕……咳,惶恐至极!

毕竟以往他觊觎许姑娘这一点,太子殿下隐隐也是知晓的。

好在太子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未有同他一般见识。

敬王世子总算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

圣驾赶到泉河行宫之时,已是天色将暮。

各处安置罢,在行宫中歇息了一夜,翌日便开始了一连三日的秋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