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7 秦项建言取济南(下)

三国之最风流 7 秦项建言取济南(下)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21 12:56:19

辛评的建议,不得不无疾而终,倒不是因为袁谭惧怕陈买所统的那万余青州兵。

青州境内,黄巾肆虐已有多年,青州各郡不能平乱,只能勉强自保,由此就可见青州兵的战力应是不高,且青州兵中,也没有什么出众的战将,是以,对陈买拼凑而得的这些兵马,袁谭是不怕的。就不说辛评、郭图有谋略,张郃是机变之将,只袁谭所率的万余冀州兵,那可都是在与公孙瓒的两次恶战中锻炼出来的,不能说全是精锐,可战力也绝对都是上流,因而,只从战斗的角度讲,袁谭是有信心,凭借麾下的部队,对抗田楷、荀成和陈买的联军的。

但问题在於,陈买接受荀贞的上表,统带青州兵来助田楷,这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这代表着,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陈买、荀成、田楷,此三方的政治力量,结成了一个同盟。

这就产生了两个不利於袁谭的结果。

一个是攻略青州方面的,陈买能够召集到青州诸郡的兵马,就说明他得到了以孔融为首的青州诸郡之长吏的支持。

亦即是说,比之焦和死后的群蛇无首,现下的青州,暂时团结在了一起。

那么在这么个背景下,袁谭就算是打下了平原郡,然而亦可以预见到,当他再向乐安、济南等青州郡县进兵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就会比之前青州群蛇无首时强上很多。

而袁绍现在的主要精力,不在青州。

他的主要精力在黑山军上。

取外必先安内,内部不稳,如何可以向外?

以太行山为根据地的黑山群贼,在袁绍与公孙瓒的两次鏖战中,都与公孙瓒款曲沟通,对袁绍的侧翼和后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乃至前不久,邺城都被黑山军给打下了。之前是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现在公孙瓒退回去了幽州,袁绍岂会还能再容忍他们?

先从韩馥那里夺下冀州,然后稳定境内,之后,再取青州、幽、并州,以最终达成坐拥北方四州之地,南向以定天下的远景,这个战略规划,既是袁绍初至冀州时的设想,也是逢纪后来给他献的谋策,并且於此一点上,袁绍帐下的冀州士人与颍川士人,却是难得的意见一致。

故此,袁绍这次遣袁谭来打平原,其实不是为了就要在这一战中,便把青州占下的,他是出於刚把公孙瓒打回幽州,田楷在平原孤立无援的考虑,乃才遣了袁谭来进攻平原郡。

既是为了清除掉田楷这个被公孙瓒留在青、冀的钉子,也是希望能够趁着青州目前无主的这个有利局面,先把平原郡这个青州的西大门抢夺到手。

袁绍没有大举用兵青州的打算,换言之,他即使会再给袁谭遣派援兵,势必也不会遣派太多,那么,只凭手头的这万余兵力,面对暂时团结的青州,袁谭估摸着,打起来很可能就会吃力。

另一个不利於袁谭的后果是眼前战局上的。

站在青州的角度看,袁谭是外来的侵略者,徐州也是外来的侵略者。

这也就是说,历城的赵云部、将到历城的荀成部,与袁谭一样,本来都是青州的敌人。

如此,带兵身处敌国,荀成、赵云不免就需要一边支援田楷,一边还得顾虑历城的安危,——当他们在平原郡与袁谭部作战时,济南国会不会趁机围攻历城?这样一来,荀成、赵云后顾有忧,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袁谭部的交战中。这对袁谭部是大为有利的。

可现在,陈买、荀成、田楷,心照不宣地结成了一个同盟,那么对历城的安危,荀成、赵云就能放心许多,他俩就不仅能够较为专注地与袁谭战斗,且他俩部中可用之投入平原郡战场的部队也就会因之增多。

田楷目前尚有兵两三千人,荀贞所遣的荀成部,兵马估计在三千到五千间,历城的徐州守兵两千上下,陈买所率万余。加在一起,田楷、荀成、陈买三方,共有可战之步骑两万余众了。

在兵力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袁谭部。

却是说了,袁谭不是可以调曹操的部队来帮忙么?

他的确是可以调,但曹操连败,其现有之部曲,很多都是新招募到的,战斗力不强,是其一;荀贞分济阴郡西,与东郡接壤的离狐等五县,别设离狐郡,以东郡人、悍将潘璋屯驻之,这个离狐郡,其实就是个军事区,潘璋所驻在之离狐县的县城,距离东郡的郡治濮阳,仅仅四五十里地,其间且无什么险隘,朝发夕至,老实说,对曹操真的是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故是,曹操能调去帮袁谭的兵马,顶多也就万人,此是其二,其一、其二两个缘故,就决定了曹操只能给袁谭锦上添花,无法给他雪中送炭,袁谭是不能依仗於他的。

接到陈买统兵万余,将至济南郡的军报,袁谭再次召请辛评、郭图、张郃计议。

讨论过后。

郭图说道:“田楷、陈买、荀贞,这三个人,互相之间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且他三人俱对青州有贪图之念,他们就算是因为畏惧我冀州兵锐,而暂时结成了同盟,我料之,这个同盟也必是极不稳固的,早晚他们会反目成仇,自相攻斗。

“诚如仲治适才所言,现今他们三方结盟,形势稍不利於我,眼下之计,确是可以用赵公说和明公与公孙瓒为由,暂先撤军。等到他们三方内斗之后,使君趁其隙,再提兵来坐收渔利!”

仲治,是辛评的字。辛评与郭图的年龄相仿,两人又是老乡,彼此的关系很是亲近。

“赵公说和明公与公孙瓒”,这个“赵公”,说的是赵岐。

去年,李傕、郭汜掌了朝权以后,遣太傅马日磾持节抚慰天下,以赵岐为副。马日磾后在南阳被袁术扣留,王节也被袁术夺了去,着实是愤懑不堪;赵岐去了冀州,则是非常受到袁绍的礼重。正好公孙瓒怀恨被袁绍哄骗,南侵冀州,赵岐遂出面为袁绍和公孙瓒两人说和,但当时公孙瓒兵强马壮,却是自然不肯,拒绝了他。遂有界桥之战。前不久,便在袁绍再战再捷,又在龙凑获得胜利后,在沮授等人的暗示和推动下,赵岐又出面做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和事老。公孙瓒连吃了两场大败仗,这回没了上次的傲慢,而袁绍这边之所以会让沮授等暗示赵岐,本就是袁绍急着收拾冀州,也不想再与公孙瓒打下去了。由是,赵岐此回的说和,竟是得到了公孙瓒与袁绍两人的配合,不仅都愿罢兵,两边还商量着结个亲家。

公孙瓒、袁绍的愿意罢兵,都只是权宜之策,两人都不是真心的。

也所以,虽是那头都肯罢兵,还商量结亲,而这厢之前,袁谭该打田楷,仍旧是打。

不过,现下青州的局势有变,却是可以把赵岐说和这事儿拿出,做个撤兵的理由了。一则,显得不是怕了荀贞、陈买,二来,也能顺便得个忠心汉室、尊敬名臣的声誉。

袁谭问张郃,说道:“君何见也?”

张郃说道:“辛君、郭君所言甚是,郃无异议。”

就此定下撤兵。

两天后的清晨,两眼血丝,嘴唇起皮,连着多少天没睡着过觉的田楷,得到了城头守将的飞奔急报:“使君,冀州兵撤了!”

长久的重压之下,田楷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错,问道:“什么?”

那守将放慢语速,重新说了一遍:“使君,冀州兵撤了!”

“撤了?何时撤的?”

“应是昨晚。昨天半夜,末将在城上就听到城外似有兵马离营的动静,只是因为夜深,看不着袁营的情况,没法确定。今天一早,末将发现袁营里头静悄悄的,无有一丝声响,便大起胆子,选了几个斥候,垂落城下,叫之潜去袁营打探。斥候刚才归来,禀报说袁营中空无一人,却是果然已於昨夜撤退!”那守将喜不自胜,汇报完了发现袁兵撤退的过程,末了,连声说道,“都是赖了使君的威德,袁谭必是见我城坚,自知非使君之敌,於是弃营而遁!”

田楷知道,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缘故。

他心中想道:“我城中粮食将尽,顶多可再守旬日,袁谭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撤退。他忽然夜撤,莫不是荀镇东的援军到了?”命令那守将,“遣机灵得力的斥候,立刻出城,向济南方向打探,看有无徐州兵马进至。”

那守将应诺,即出去办理此事。

第二天下午,被遣派出去的斥候们络绎回来,上禀他们探查到的情报。

侦查东南方向的斥候报道:“历城城外,有一支徐州兵马到达,观其旗号,是徐州的偏将军荀成。”

侦查东北方向的斥候报道:“约有万余的青州兵马,从东边行入济南国,察其进军的方位,应是往东平陵去的。观其旗号,打着青州刺史的字样。”

田楷听到“青州刺史”四个字的时候,心中一动,但是脸上并无神情变化,等斥候们都上报完了,他点了点头,吩咐说道:“你们都下去吧,各去军中领赏。”

斥候们谢恩退下。

堂中没了别人,田楷起身,下到堂中,负手踱步。

他一边踱步,一边陷入思索。

他想道:“我所料不错,果是徐州的兵马到了。却没料到,陈买也领兵入了济南?斥候报说他领兵万余,只齐国一郡,断然无有这么多的兵马,看来他是得到了其余青州各郡的襄助啊。”

荀贞表陈买为青州刺史的时候,田楷还没有被围在平原县,故是亦知此事。

田楷步至堂门口,望向外头。

夏日的天空瓦蓝无云,炽热的阳光没有一点阻碍的洒射下来,晒得院中的花草都蔫了。时有轻风,带来的却非凉爽,而是扑面的热气。蝉的噪鸣,从大树的茂盛叶中传出,叫得人心烦意乱。

田楷对之,却是充耳不闻也似。

他扶住门框,接着想道:“前时我向历城求援,自言愿投徐州。此乃我危急之下的一时之计也。我身是幽州人,与镇东的文武臣属既无同乡,又无旧识,便是投到徐州,势必也会遭遇冷落,——这一点,从我早前就曾遣吏去历城,述我愿与镇东订盟,而却被赵云拒之就可看出,何如现下,威福自用?只是,那时袁谭来犯,我力难支撑,为解燃眉,不得不为此耳!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不仅袁谭率部撤走,并那陈买,不意居然颇得青州余下诸郡的支持,乃至拥兵万余!随着局势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决策,这是明智之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抓住,这是果决之士能够做到的事情。现在对我来说,就是到果断地改变决策的时候了!

“陈买虽是因镇东的上表而才得为了青州刺史,然此人的声名,我向来闻之,他是个颇有志气,或言之,颇有野心的人,我料他定然不会雌伏於镇东!我是不是可以与他暗中结盟?

“我与他的盟约如能订成,就算我反悔前言,不愿再投徐州,镇东拿我也无办法矣!而如果袁谭再来犯我,有陈买驰援,我也不用再担忧了!

“至若陈买会不会结盟?这也容易。他是青州刺史,我亦青州刺史也。我主动辞去青州刺史的衔,领个平原太守,随后上表朝中,表示拥护陈买,料他就会接受我,同意与我结盟了!”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考虑了一遍,田楷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是可行。

於是,田楷召来主簿郑隆。

郑隆,就是上次奉田楷之令,去历城进见赵云的那人。

郑隆来到,田楷把自己的主意说与他听,问他意见。

郑隆举双手赞成,连连称赞,说田楷此策,当真上佳。

便就仍由郑隆为使,去东平陵县,求见陈买,行结盟之措。

……

袁谭撤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历城。

刚到历城未久的荀成闻讯,怅然若失。

他这会儿的感觉,就像是提了半天的劲,结果一拳打出,却打在了空气上。

给他送来此讯的,是他的长史秦项。

秦项禀完此道军报,表情却与荀成不同,没有半点的失落,充满了兴奋之色。

荀成瞧出了他的兴奋,问道:“元长,何事如此开心?”

秦项说道:“袁谭畏惧明公的威名,闻风而逃,平原之围已解;明公,建立大功的机会来了!”

“什么大功?什么机会?”

秦项眼中透出热切的光彩,说出了两个字:“济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