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63 孟岱北上使幽州(中)

三国之最风流 63 孟岱北上使幽州(中)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21 12:56:19

邺县城中,袁绍收到了曹操求援的来书,看罢之后,顾与堂中诸人说道:“孟德复大败於兖,已退回东郡,张孟卓也已回陈留去也。山阳、济阴两郡,孟德旋得旋失,又被荀贞夺去,孟德向我求援,君等以为我该如何答复於他?”

一人起身,义愤填膺似的,愤声说道:“荀贞擅窃兖州,杀戮百姓,纵能逞其一时之凶意,而终究不免败亡之途也。”

众人看去,说话之人乃是郭图。

如前文所述,这个郭图是颍川人,荀贞的老乡,两人当年曾经一起在颍川郡府做过同僚,但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和,自投到袁绍帐下之后,郭图只要是听到荀贞那边的消息,通常都是一种鄙夷、排斥的态度,其实他的这种态度,既是因为两人之前有旧怨,往深里说,也是因为他对荀贞现在威风凛凛,称雄东南的目前地位,存有羡慕和嫉妒。

其心中的心思且不必探究,只说袁绍听着郭图这话,心中想道:“昔群雄并起,共讨董卓,凡参与者无不是今世之俊彦,国家之重臣也,我那会儿并不甚重荀贞之,却不意倏忽数年,这荀贞竟是不但在徐州站稳脚步,且外侵兖、州,已俨然东南之一小霸也!

“不过,公则此言倒也不错,其虽今小霸东南,而待我北灭公孙瓒,西破黑山军之后,挟冀、幽诸州之势,东向而问之,其能奈何哉?若降我则罢,不失富贵,若不肯降,反手灭之何难!”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如今在海内的声望那是一时无二,没有任何士族可以比得上的,荀氏虽也名门,但荀氏往年的声誉只是多因荀淑及其诸子,即“荀氏八龙”的德行出众而已,论以家族旧时的“权势”和“贵重”,荀淑最高也仅做过一县之长,其之诸子除荀爽以外,要么不曾出仕,要么也顶多只做过县长、县令、公府掾吏之类的小官,得以官至二千石太守的仅荀淑次子荀绲一人而已,——他曾任过济南相,换言之,也就是说,荀氏连“累世二千石”这个最基础的世家阀族之条件都不能满足,故与“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在“权”与“贵”这方面,简直是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比,此其袁绍早前不怎么重视荀贞的缘故之一。

再一个缘故,自然便是冀州的地理位置,也要比徐州好太多了。冀州北连幽、并,俯瞰中原,青、兖、徐三州皆处其东,如果比作一个人的话,冀州就是人的躯干,是人的腹心,只要能巩固住在冀州的统治,再拿下幽、并,那么去打豫州也好,去打青、兖、徐也好,好有一比,俱为高屋建瓴,卷席之势。从战略角度讲,冀州如是金银宝贝,徐州就是旮旯边角。

所以,荀贞尽管现在徐州搞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实际上,袁绍对他并无十分的警惕,——这也是为何他一直没有竭尽全力地帮助曹操的一个缘由,在他看来,只要曹操、张邈能先挡住荀贞就行了,至於将来怎么办?如他所想,若荀贞不降於他,他有“反手灭之”的信心。

郭图说完,又一人起身,进言说道:“明公,在下愚见,对孟德的求援,可暂先不予之。”

袁绍看去,说话之人乃是逢纪。

却袁绍帐下现在的文佐谋臣,大致分为两大派,三小派。

两大派者,以沮授、审配、田丰等为代表的冀州本土士人,和以郭图、辛评、辛毗等为代表的颍川士人;三小派者,颍川士人这一派里头,还有几个是袁绍旧日的朋友,如颍川人淳於琼、南阳人许攸等,淳於琼本为颍川人,南阳接壤颍川,因此他们和郭图等走得就比较近。

这位逢纪,从出身来说,算是袁绍旧友这一小派的,但与淳於琼、许攸不同,他亲近的却非颍川这一大派,而是冀州士人这一大派。却是说了,这是为何?这与颍川士人的传统习惯有关。颍川此地,久受法家影响,民间好讼,好打官司、好起纠纷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结党排外,淳於琼、许攸或家在颍川,或家邻颍川,因得以被郭图等容纳,逢纪却籍贯青州,其家远在海滨,因是他不能融入到郭图等的这个小集团中,只能朝冀州士人派这边靠拢。

逢纪既然非是颍川一派,对郭图的“愤慨”,他就无动於衷,因而倒是没有顺着郭图的话,再来抨击荀贞,而只是就事论事,就曹操来书求援此事,向袁绍道出自己的意见。

袁绍听了,呼逢纪的字,说道:“元图,孟德在求援书中,言辞急迫,他说深忧荀贞之会趁胜西进,取其东郡,却缘何卿言,暂不需予援兵给孟德?”

逢纪答道:“今荀镇东虽然复败孟德,然凭大河之险,南联陈留,兼之背倚我冀,纵然荀镇东犯东郡,料孟德守境应还是可以的,不至於全郡即日沦陷。此其一也。

“豫州孙坚是荀镇东的盟友,而今孙坚身死,其子孙策虽已为荀镇东表为豫州刺史,但孙策年少,无有声望,抚境犹难,况乎外战?这等於说是断了荀镇东最大的外援臂助。此其二也。

“袁公路、吕奉先败退南阳,袁公路非弘雅之士,吕奉先武夫自豪,在下料之,他俩定然难以长久地同居於南阳,为求出路,吕奉先极有可能会再犯豫州,此是豫州并且还存在外患,而豫州一旦有事,徐州不安。此其三也。

“故是,在下愚见,荀镇东现下断然是不会,也不敢兴兵进犯东郡、陈留的,他目前急需做的,必然是首先要把兖、豫两州的内有外患给安抚、解决掉,因此,对孟德此之求援,明公暂可不予理会,可去书孟德,把这番形势分析告诉与他,叫他只管安心守境便可。”

逢纪的这番分析有理有据,袁绍不觉颔首,说道:“卿言有理。”

得了袁绍的赞同,逢纪接着往下说道:“眼下局势,以在下陋见,明公宜仍当是以公孙瓒和黑山贼为要。公孙瓒其人凶悍,诚然明公之大敌也,虽其数败,而实力犹存;黑山贼号称百万,盘踞冀、并间的山谷中,不但阻碍明公取并,且时刻威胁着我冀腹地,……前时不是听闻说公孙瓒与刘虞日渐不和,两人甚至久为见面,又闻说黑山贼粮乏,颇起内斗么?在下愚见,抓住这两个难得的时机,及早地消灭掉黑山贼、公孙瓒,拿下幽、并二州,这才是明公头等要紧的大事!既灭黑山贼、公孙瓒,据冀、幽、并三州,用冀之富,取幽并之马,练三州甲士,然后南顾中原,东瞰徐兖,当其时也,荀贞之何足虑哉!天下之半,已为明公有矣!”

逢纪这话正对了袁绍的心思。

袁绍深以为然,说道:“卿言极是!”顾问郭图,问道,“公则,伯谦可有回信送来?”

“伯谦”者,名郭逊,是郭图的一个从子。在听说了公孙瓒与刘虞越来越不相睦的情报之后,袁绍接受了郭图的建议,打算联系刘虞,与刘虞一起相约谋划共攻公孙瓒。这件事是郭图提出来的,袁绍就交给了他来负责。郭图便遣了他这个叫郭逊的从子,叫去幽州密见刘虞。

——逢纪刚才提到眼下来讲,消灭掉公孙瓒、黑山军才是袁绍的重中之重,这话固是不错,但公孙瓒、黑山军分别是两个势力,并且两个势力的实力都很强大,那么该消灭哪个为先?早在袁绍刚得冀州时,沮授就给他规划过,按沮授的战略蓝图,是先灭掉黑山军,再灭公孙瓒。因是,公孙瓒败於龙凑,遁回到幽州以后,袁绍就依照之前沮授给他谋划的这个整体战略,防御公孙瓒再度北犯之同时,把部分的用兵重点放到了进攻藏身於西边太行山谷中的黑山军上头。却未曾知道,那黑山军在张燕的带领下,打仗却是相当狡猾,打得过就占便宜,打不过就逃回山中,而等袁绍的部队一撤,他们就又出来骚扰抢掠沿边郡县,因是现下虽然在袁绍部队的不断进击之下,黑山军的生存、活动范围已是渐渐缩小,乃至出现了如逢纪所言之“乏粮”的状况,可要想在短时间内就消灭掉这号称百万的黑山军,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搞得袁绍现下也是烦不胜烦。亦因此故,袁绍帐下的谋士们而今出现了另一个声音,便是以郭图为代表的颍川士人提出,公孙瓒才是而今冀州最大的敌人,而黑山军又不易迅速歼灭,故此他们认为不应把过多的力量消耗在消灭黑山军上,不如先全力灭掉公孙瓒,随后再打黑山军。这两种意见各有利弊,袁绍现下一时间也是起了犹豫之意,难下决断,故在听闻刘虞、公孙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后,他就采纳了郭图此个联系刘虞的建议。他想着的是,等搞清楚公孙瓒、刘虞那边情况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之后,再作最后的决定。

且不必多说。

郭图答道:“现尚无消息。计算路程,郭逊应是已至幽州,旬日之内或就有回讯传到。”

讨论完了曹操此事,袁绍叫主簿陈琳代笔,给曹操回书,就按逢纪的意见来写。

回书的末尾一句话是:“吾数遣援兵助君,然君屡不能胜镇东,反数为其败,今吾将北击公孙瓒,西破黑山军,暂无兵可再助君。君且守境,候吾灭彼二寇,再亲缚镇东於帐下。”

“君且守境”云云,究其语意,有点盛气凌人,不过倒也符合曹操、袁绍两人现在的地位。曹操之於袁绍,如果用国家来比喻的话,现在大致相当於是一个藩属的地位,那么作为宗主国的袁绍,这样对外番居高临下的对他说话,就很合乎情理。

这些也不许多说,只说就着这个话题,袁绍与众人议论了会儿公孙瓒、刘虞的事情,继而又讨论了多时如何对付黑山军,也没有什么其它好的办法,不外乎就是进剿之外,令常山、赵、魏等太行山沿边诸郡的长吏、守将严加戒备,以防张燕等黑山军袭掠,如此而已。

却袁绍遣去幽州去见刘虞的郭逊,确如郭图所言,已出冀州,入了幽州之境。

幽州共有十个郡、一个属国,——“属国”也者,是为安置归附的胡人而设置的行政区域,自西而东,这十郡、一属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上谷郡南边的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属国、辽东郡、玄菟郡和乐浪郡。

冀州在南,幽州在北,两州接壤的地方直线距离大概四百多里。

幽州与冀州接壤的主要代郡、涿郡、广阳郡三郡,还有渔阳郡的一点点南端地界,其余诸郡、属国除掉涿郡北边的上谷以外,都是临海的。

冀州自西而东,与幽州接壤的则分是中山国、河间国、渤海郡。

广阳郡虽然是幽州面积最小的一个郡,南北二百多里长,东西最宽处也只有百里远近,但是幽州的州治蓟县,即后世之北京,却是在这个郡中的,既是郡治,也是州治。刘虞和公孙瓒现在就在蓟县。广阳郡与冀州接壤的地段差不多是其郡内东西最窄之处,仅六十来里地,与其绕一大圈,到广阳郡界再入幽州,自是不如经涿郡入幽州,之后再北入广阳来的道路顺畅,兼且郭逊此来幽州,还担负着另一个任务,即是沿途看一下涿郡内部的情形,——比之代郡、广阳郡等,涿郡一则处於正中,二来与冀州接壤地段最长,而且公孙瓒的封地易县也在涿郡,因此涿郡境内驻扎了大量的公孙瓒所部兵士,等同是公孙瓒的大本营。

故而,郭逊入到幽州,头个到的郡就是涿郡。

冀州是黄巾军的起源地,黄巾军的天师张角兄弟是冀州人,当年黄巾之乱,冀州算是受兵害最深的地方之一,之后袁绍与公孙瓒又几次在冀州境内大战,於今之冀州,早已是民不聊生,流民处处可见,田中杂草丛生、荒芜已久,道见饿殍,用“白骨露於野”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最严峻的时候,乃至连袁绍部下的兵士都没有军粮可吃,不得不以桑葚为食。

冀州的情况已经如此糟糕,进到涿郡后,郭逊却发现这涿郡的情况却居然比冀州还要糟糕。

其沿途所见,行不过数里,道路两边已经见到了许多饿死的尸体,有老人,有孩童,也有壮年的男女,凡饿死之人,大多赤身无衣,不用说,他们的衣服都是被路过的人给扒去了,很多尸体已然腐烂,群蝇盘旋於上,大老远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尸臭味道,还有一些尸体早成了白骨一堆,也有新鲜的尸体,或出现残缺不全的现象,也不知是被狐狼吃的,还是别的。

郭逊不敢往下深想。

路两边的田地大片、大片的荒芜,杂草长过人膝,狐兔时现其间。涿郡境内河网密布,东西三百里、南北二百里的郡内,只大的河水就七八条,不仅土地肥沃,而且颇有牧场,往常年间,这个时月,田中麦子如海,牧场羊马成群,却於下,非只荒田,那牧场之上,放眼望去,亦是只见杂草,不见羊马,空空如也,只有那半人高的野草在风中起伏,给人一种苍凉或言之悲怆之感。

黄土漫起的官道上,偶尔能够见到一些百姓,皆是衣不蔽体、面瘦肌黄。郭逊假冒的是一个马商的身份,因知沿途盗贼众多,所以带了一些护卫的兵士,未着戎装,然俱配刀矛,那百姓见到他们,纷纷躲避,各个慌不择路,竟如避猛虎,有的摔倒在地,赶忙爬起,连滚带爬。

郭逊不觉感叹,想道:“这哪里还是我大汉之王土,简直就是人间之鬼蜮了!”

却又行数里,前边忽见约百余人的兵马一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