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172 刘玄德思急勤王(九)

三国之最风流 172 刘玄德思急勤王(九)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2-01-21 14:34:10

出言阻止的人,是郭汜帐下的中郎将杨密。

郭汜提刀转首,问杨密,说道:“有何不可?”

杨密说道:“将军,太尉杨公愚直,辨事不明,虽然因此触怒了将军,可是杨公乃海内之士望,群臣之魁首也,将军若一怒杀之,末将担心会对将军的令名有所玷污。”

令名是个什么东西?郭汜盗马贼出身,改行从军以后,杀人如麻,在他的眼里,只有财货和威风,却是从来不知“令名”是为何物的。如果他在乎“令名”,他也不会把杨彪等公卿大臣扣留在他的营中,更不会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就擅自与李傕内斗,起兵生乱。

郭汜说道:“一个老匹夫杀了也就杀了!什么令名不令名的,还能叫乃公掉几块肉不成?”

杨密赔笑说道:“将军所言固是,然亦正如将军所言,杨公不过是一个老儒罢了,就算将军把他杀了,对将军也没有什么好处,……末将愚见,何不如权且容让之。”

郭汜恶狠狠地说道:“他惹怒了我,我恶气满腹,不杀他,不得快意!”说着,提刀上前,瞄住杨彪的脖子,就欲要下刀去砍。

杨彪端坐席上,岿然不动,仰着头。双目直视郭汜,却是一点也无惧怕之态。

情急之下,杨密顾不上太多,垫步上前,拉住了郭汜的手臂,苦苦进谏,说道:“将军、将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郭汜烦躁起来,怒道:“你怎么这般惹人讨厌?我杀个老贼而已,你百般阻拦,是为何故!是了,你也姓杨,莫不是你认贼作父,与这老贼私下有了什么勾连?”

杨密撒开手,拜倒在地,叩首说道:“将军,末将与杨公素无来往!末将虽亦姓杨,家非弘农,本是凉州土著,与杨公无有半点瓜葛,勾连二字绝谈不上!认贼作父更是无从说起。将军,末将之所以苦谏者,实在是为将军着想。”

郭汜问道:“你为我着想什么,令名么?我不是说了,但能使我出得这口恶气,什么令名不令名的,无关紧要。”

杨密急中生智,总算是想出来了一个阻止郭汜杀杨彪的借口,说道:“将军!将军不是想让太尉等公联名传檄,号召天下群雄,共从将军讨伐李傕这个逆贼么?”

郭汜说道:“正是,怎么了?”

杨密说道:“太尉者,三公之首,群臣之率,将军今如把杨公杀掉,那么就算檄文传出,可无了杨公的署名,末将忧之,恐怕在天下群雄心目中的分量也会少上不少!因此,为将军的此谋起见,末将愚见,还是盼请将军能暂忍一时之气,舍了杨公性命。”

郭汜想了一想,把刀还入鞘中,说道:“你这话说的却有三分道理。”撇了眼杨彪,说道,“老匹夫,乃公就且先饶你一命,把你的脑袋暂寄你的脖项上。可你要记住,你若要再惹怒了我,看我必取你性命!”吓唬杨彪,又说道,“如你这般老贼囚者,乃公杀了没有上千,也有数百!”

回到主位,郭汜坐下,看向众人,再次说道:“我叫汝等为我写檄文,传送天下,汝等现在可愿意了?”

杨彪身为太尉,一言不合,郭汜就举刀要杀,这般粗横的态度下,张喜等群臣又还敢再说什么?但是书写檄文,传於州郡,号召天下,共讨李傕这件事,於情於理,却又是万万都不能办的。众人无由对应,只有默然而已。

郭汜再三逼问,众臣仍无人不开口。

郭汜的怒火又一次上来,按刀起身,就将欲重举刀威胁众臣。

众臣中,卫尉士孙瑞颇有谋识。

士孙瑞是右扶风人,其家乃儒学世家,他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

中平五年,王国叛於凉州,众十余万,攻陈仓,三辅震动,——陈仓属右扶风郡,距长安只三百余里,京兆尹盖勋领郡兵五千人,自请满万人,表了五个名士出为都尉,时为处士,也即隐居从未出仕过的士孙瑞是其中之一,共守长安,抗击叛军。於此战中,士孙瑞立下功劳。

初平三年,士孙瑞被拜为尚书仆射,与司徒王允、吕布共谋,诛杀董卓。

董卓既死,士孙瑞得迁大司农,跃身九卿之列。自此,每三公缺,士孙瑞常在选中,皇甫嵩、淳於嘉、赵温、杨彪、张喜等为公时,都曾辞拜让瑞。

却是说了,士孙瑞既然参与了杀董卓此谋,为何李傕、郭汜杀入长安后,没有像杀掉王允那样,也把他杀掉,为董卓报仇?这是因为,杀了董卓后,士孙瑞不仅由任王允自专此功,而且拒绝了封侯之赏,——这一点与贾诩颇为相似,有功不伐,故因是未被李傕、郭汜杀害,得以保存其身,继续在朝中为官。

简言之,士孙瑞此人,可以说是既有智谋,又有胆略见识,此时见司空张喜等俱皆不作声,郭汜眼看就要再度举刀胁迫,他遂徐徐出言,说道:“请将军息怒。”

“你有何话说?”

士孙瑞不慌不忙,从容说道:“仆等非是不愿为将军书此檄,而是仆等现下委实写不得此檄。”

郭汜问道:“为何写不得?”

士孙瑞说道:“要想传檄天下,檄文上岂可无张公诸府、仆等各官寺之落印?可是前时仆等来将军营时,是专为说和而来的,印章诸物,皆未携带。既如此,那便是将檄文匆匆为将军写就,然无印章,传於天下,又何取信於海内州郡?恐州郡亦不信矣!是以,此檄仆等现下不是不肯写,实是没法为将军写,写了也无用。”

郭汜坐回身子,说道:“无有印章……。”

士孙瑞说道:“车骑劫持天子,确乎悖逆,非人臣可为也,仆等与将军一样愤慨。将军欲号召天下群雄,共讨车骑,此扶助王室之义举也,仆等怎会反对?亦愿意为将军书写此檄。於下苦无印章在手耳!将军如果决心已下,仆等请还,待取印章,然后再为将军书此檄文。”

郭汜瞅了士孙瑞眼,咧开嘴,笑了起来,大模大样地呼士孙瑞的字,说道:“君荣,汝等总把我当三岁孺子糊弄,我今若把汝等放了回去,只怕汝等非只不会为我写此檄文,并也肯定不会再回来我营中了吧?”

士孙瑞端容正色,说道:“将军不信,仆等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没有印章,写不得檄文,这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麻烦。

如果派人去李傕营中取印章,这也肯定不可能。

郭汜思来想去,无有对策,此事也就只能暂且罢了。

带着不满意,郭汜回到住帐,见到其妻,发牢骚说道:“我听你的建议,把杨彪等扣在营中,原本以为是扣了一群宝,现在看来,却是一堆废物,半点也无用处!没有用处,还天天吃我的粮!这般算来,这实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其妻面带喜色,说道:“正有一件好事与夫君说。”

郭汜问道:“什么好事?”

其妻从袖里取出一封书来,递给郭汜,说道:“夫君请看,这是什么?”

郭汜把书拿住,见那书封上头是空白的,并无落名,嘟哝说道:“谁的信,连个名都没有。”拆开书封,取出里头的信来,略看两行,撑大了双眼,又从头看起,细细看了一遍,适才的恼怒不翼而飞,与其妻一样,也是面现喜色,说道,“天助我也!李傕死期至矣。”

……

杨彪险些被郭汜杀掉此事,消息隔绝,刘协现尚不知,然虽不知,自身被李傕劫困在营,宫城被烧,大司容朱俊恚怒而亡等等这些事情,盘杂心头,却还是使刘协愤懑忧郁,茶饭不思。

钟繇陪侍在帐中,温言劝抚刘协,说道:“陛下宜以龙体为重,今虽小困,然而待镇东兵到,困厄必然可解。臣伏乞陛下,放宽心思,千万不能因使龙体有恙。”

茶饭不思,一方面是因刘协心事重重,没有胃口;另一方面也是因李傕太不尊重刘协,送给刘协吃用的饭食粗陋不堪,何止无肉,就连那米粥用的米也是陈年老米,只看色泽,闻那味道,就叫人没有食欲。

刘协往案上那碗泛着青绿霉色的粥,丁点油水也无的几盘素菜上看了一看,把目光移开,负手踱步帐中,说道:“元常,宫城被毁,朕被迫离宫,陷身傕营,大司农朱公被郭汜气杀,而对这一切,朕无能为力,每思及此,朕心如焚,朕心如泣,朕辱没祖宗,朕愧对先祖威灵!”

钟繇说道:“陛下,惜文王受困而作《易》,是非经磨难,难成大事。‘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陛下,此孟子之名言也,臣乞盼陛下以此勉之。”

刘协如今当真是度日如年,他站住脚步,示意钟繇近前,低声问道:“元常,镇东将军何时兵马能到?”

钟繇回答说道:“启禀陛下,估料路程,圣旨应当是已经快出京兆尹地界,最多半个月就能送到昌邑,再加上镇东整兵筹粮的时间,至迟一个月,镇东的兵马必能出昌邑,来向长安。”

“还要一个月之久么?”

尽管刘协心急如焚,可是钟繇却知,他提前给荀贞去信这件事是不能告诉刘协的。

去书荀贞,毕竟是他自作主张,一旦为刘协知晓,也许就会被刘协认为他私自勾引外臣诸侯纵兵入都,不忠於自己,所以他只能用别的说辞来安抚刘协,因就说道:“陛下,镇东所部,现有徐荣等营已为陛下在守洛阳,得到圣旨后,臣料镇东也许会先命洛阳的徐荣等营先向长安来,这样的话,也就用不了一个月,或许月底或下月初,镇东的兵马就能到长安了。”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

钟繇亲自捧起案上的食盒,呈给刘协,说道:“陛下,李傕、郭汜今虽嚣横,镇东兵马一到,其必冰消,接下来弭乱安民,以复再中兴汉室,悉赖陛下之一身也,请陛下努力加餐饭!”

“元常,你是朕的忠臣!等朕脱了此困,一定对你大加擢用。”

危难之际,是人脆弱之时,刘协又是个少年,在这个时候,钟繇不离不弃,相伴於其身侧,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而且一再地抚慰於他,刘协怎能不深感动,怎能不念钟繇的好?

甚至往大了说,对钟繇,他如今是已经升起了点依赖之情。

……

钟繇估料的不差。

刘协下给荀贞和曹操的两道密旨,的确是已经快出京兆尹地界,将到弘农郡,而钟繇写给荀贞的信,此时则已经出了河南尹地界,到了陈留郡,再有数日,信就能被送到荀贞幕府。

却於颍川,刘备刚刚闻知了李傕、郭汜内乱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