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12郡兵曹椽

三国之最风流 12郡兵曹椽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21 12:56:19

波才和他的亲信、宾客一逃,余下的道徒们没了首领,要么也弃械逃跑,要么缴械投降。

荀贞令许仲、江禽、陈褒、文聘、小任、程偃、高素、冯巩等带人追捕波才,把庄子整个翻了一遍,也没找着波才的身影,守在庄外的大小苏、大小高兄弟也没见到波才。

庄里没有,庄外也没有,还能不翼而飞不成?荀贞觉得奇怪,准备亲自带人再搜索一遍庄中。文聘拖着一个负伤的道徒过来,说道:“这死虏是波才的亲信。他说庄里有条密道,出口在庄外数里的一个丘陵下,波才可能从密道逃走了。”

“你带人去看看。”

文聘应诺,带着自家的骑奴和一二十个荀贞门下的宾客,由这负伤的道徒带路去查看密道。

刘邓负了点轻伤,轻侠里有略通外伤医术的,给他处理好伤口,带着他来见荀贞。

荀贞从马上跳下,快步迎上,搀住他,关心地问道:“伤得重么?”

“左臂上挨了一剑,不碍事。”

“今天晚上要不是你,这庄子不好打下啊!回去后我就给你请功。太守有令,捕斩波才、波连者,赏百金,记大功。阿邓,我都眼红你的功劳喽。”荀贞哈哈大笑。

刘邓挠头憨笑。

自他被荀贞“赶出门下”,他与荀贞、与荀贞门下的宾客们很久没见了。程偃、小任纷纷聚拢过来,他们直到今晚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荀贞此前赶他只是一场做戏,对荀贞的深谋远虑非常钦佩,对刘邓在今夜表现出来的勇猛也很佩服。

程偃打了他一拳,笑骂道:“你这黑脸贼,怎么就被荀君相中,打发来做细作了呢?荀君怎么没选我呢?‘赏百金’,好家伙!你这一下就成豪大家了啊。以后见你,是不是得改称你刘家了?枉你那天被荀君赶走时,我还千方百计替你求情,你的嘴也够严,硬是一个字没外露。”

“百金”折钱一两百万,家訾十万以上就是“大家”。程偃说是不是得改称他为“刘家”了,这个“家”在此处是汉人对有身份男子的尊称,正如对富贵人家的女性有时会称“大家”一样。

刘邓给荀贞汇报自己这几天的情况,说道:“数日前,波才、波连突然带小人等遁入此庄,只许人进,不许人出,故无法向君报讯。荀君,波才、波连这几天日夜派人分去郡中各县,联络各县的太平道小帅,小人听波连酒后失言,他们好像是约定两天后同时举事。”

“两天后?”

“对。”

荀贞适才冲阵时手刃了两人,衣服上和坐骑上都溅了鲜血,他接过小任拿来的一块软布,沾了水,一面擦洗马身上的血迹,一面看厮杀过后的战场。

郡卒伤亡了四五十人,道徒、波家宾客伤亡了七八十人。鲜血浸透了积雪,庄中地上远远近近、横七竖八地躺了数十具尸体。负伤的人哀叫求救。临近庄门的地方,两个屯长在指挥手下的兵卒灭火。庄子的深处,几个队率领着本队郡卒在搜捕逃跑的道徒。

主簿王兰撩着衣服,小心地避开地上的尸体,走了过来,问道:“荀君,俘虏怎么处置?”

截止目前为止,有上百道徒投降。

这些人,放是不能放的。

戏志才说道:“阿邓说,两天后本郡的太平道会同时起事。可以预料,等到那时,我郡面临的压力定然很大。郡中兵力本就不足,这些俘虏留着只会增添麻烦,杀了吧。”

荀攸不赞同,说道:“杀俘不祥。若把俘虏杀了,传出去,只会引起反贼的仇恨,促其死战,这对咱们不利。贞之,不如把他们押回郡府,暂送入狱中,留待日后处置。”

荀贞擦干净了马身上的血迹,又看了眼满地的尸体,尤其是那些战死的太平道信徒的尸体。若只看尸体,根本看不出这些死去的道众会是反贼,他们满面风霜,常年的劳动令他们手脚粗糙,大多皮包骨头,瘦骨嶙峋,与其说是反贼,不如说是食不饱腹的农人。

他想道:“千百年后,后人会怎么评价我?‘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么?‘屠夫’么?”他在任北部督邮时,诛奸除暴,所为者何?不就是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几天好日子么?可今晚,他却亲自动手、亲自带人杀了这么多走投无路、官/逼/民/反的百姓。

“唉。”

“贞之,今夜初战告捷,虽尚无波才下落,波连却被阿邓阵斩,妖道断一臂膀,是为喜事,你缘何叹气?”

荀贞全无获胜的喜悦。

“阶级斗争”四个字再一次浮现在了他的脑海。前世时,因舆论刻意淡化引导的关系,他对这四个字的感受并不深刻,如今活在乱世的前夜,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四个字是多么残酷。

有压迫的地方就有阶级。他现在的阶级是“士族”,是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再开明的士子也不可能和造反、试图打破现行体制的受压迫者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荀攸对这些“反贼”的态度是“留待日后处置”。戏志才更加干脆直接:“杀了吧”。

作为“士族”的一员,荀贞能够理解荀攸、戏志才。像他俩这样有抱负、有才华的士子,当天下太平之时,他们或许会为民请命;当天下大乱之时,他们又会坚定地站在统治阶级这一边。这和个人的操守无关,和爱民无关,“阶级利益”使然。

就不说他俩,就算是荀贞。他可以舍弃“阶级利益”,却无法舍弃“个人利益”,明知黄巾起义的最后结局是失败,即使对造反的百姓充满了同情,又能怎么样?加入其中,最终战死在沙场上么?与其轻死,不如留有用之身,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这个曾经强盛无比的帝国多保存一点复兴的元气。人固有一死,或轻於鸿毛,或重於泰山,这,也许才是重於泰山?

他叹了口气,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这天下就要乱了,只希望大乱之后能有大治吧。”

荀攸、戏志才皆为有识之士,如果说太平道举事前,他们没看出危险,而今太平道举事就在眼前了,太平道的信徒遍布全国州郡,这一旦乱起,他们自能看出,荀贞没有口出危言,的确是“天下就要乱了”。

荀攸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诚哉斯言!”

戏志才对这个话题没甚兴趣,他说道:“仲业回来了。”

文聘从后庄出来,驰马到荀贞近前,下马说道:“我带人沿密道走了一遭,在出口处见有马蹄踪迹,追了一截,没追上。这波才逃得够快!”

“小任,你留下协助王主簿指挥郡卒继续搜捕逃人、清点缴获。这庄子是波才的重要据点之一,庄中必藏有大量的兵器、铠甲、粮秣、金银,找出来后,和俘虏一起悉数运去郡府。”郡中将要面临大战,多一分物资,多一分把握。

“诺。”

交代完毕,荀贞翻身上马,留下小任、王兰和郡卒,带着门下宾客,抬着伤者,驰出庄门。散在庄外的大小苏、大小高带本队人马迎上。

苏则说道:“邻近的乡里中,来了不少百姓。”

荀贞放眼观瞧,远处的官道上、田野中,密密麻麻地聚集了很多人。

他想道:“波才既敢藏身在此,太平道在这一片的发展想必不错,聚集围观的这些百姓里也不知有多少是太平道的信徒?”粗略看去,围观的人至少数百。他不由庆幸:“还好,他们只是围观,没有参战。”转念又想道,“两天后,太平道举事。这些围观的百姓,又有多少会参与其中呢?”忖思,“要不要令宾客捕杀他们?”

犹豫再三,没有下令。

倒不是心慈手软,而是担忧无故下令屠杀,会给门下的宾客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一则,说不定会影响他在宾客心目中的形象;二则,他要的是精兵,不是匪兵。毕竟,不管这些围观的百姓两天后会否参与造反,他们现在只是普通的百姓。

他高声向四下说道:“我乃故北部督邮荀贞,今夜破杀此庄,乃是奉太守檄令,捕拿反贼要犯,与尔等无关,你们不必惊吓。”令人举起波连的首级,接着喊道,“反逆波连已经伏诛!贼首波才在逃。太守令:‘擒杀波才者,赏百金’。尔等若能将其擒杀,可送至郡府,领取重赏。”

波才没能被抓住的消息隐瞒不住,索性公开。趁机,也可再提升一下个人的威名、打击一下太平道的士气:我是前北部督邮,波连被我杀死了!

围观的百姓里不少太平道信众,知道波才、波连,起了一阵骚动。

荀贞不多说,分出两队人驱散他们,叫他们各自归家,自带众人冒雪夜行,返回阳翟。

……

回到阳翟,天已亮了。

叫开城门,诸人入城,到得太守府外。钟繇提前接到了城门的急报,在门前相迎,第一句话就问:“拿下波才、波连了没有?”

“杀了波连,波才逃了。”

钟繇惋惜不已,顿足说道:“可惜,可惜!”

“这是刘邓,杀波连者就是他。据他说,波才与各县太平道的小帅约定,两天后同时举事。”

“两天后?”

“是。”

钟繇面色大变:“何其急也!何其急也!”

命各县捕拿波才、波连党羽的檄令昨天才刚传达下去,远一点的县恐怕昨晚才刚收到,两天后太平道就要举事,短短两天,怎么来得及捕拿反逆呢?给朝廷、州里的急报也是昨天才刚送出,计算路程,等朝廷、州里收到上报,太平道没准儿早漫山遍野地攻城略地了。

荀贞自责地说道:“未能擒杀波才,我之罪也。”

“不怪你,不怪你。要非你,郡里至今尚不知妖道要反。要非你,郡里也无法把波才、波连在城里的党羽一扫而空。要非你,郡里也查不到波才、波连的踪影。这些,都是你的功劳啊!今波才侥幸逃脱,只能说天不亡他,这场乱祸在劫难逃。”

说到“把波才、波连在城里的党羽一扫而空”,荀贞问道:“波才、波连的党羽都被拿下了么?”

钟繇颔首,说道:“总计一百三十一人,名单上的人一个也没逃掉!”

钟繇、杜佑昨夜带领郡卒,戒严全城,分头扑入各里,按照名单,大索波才、波连党羽。

波才、波连的党羽虽在荀贞夜入城时就起了警觉,奈何人太分散,寡不敌众,被钟繇、杜佑各个击破。他们反抗得很激烈,活捉的不多,大部分被格杀当场了。相应的,钟繇、杜佑带的郡卒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钟繇说道:“妖道尚未正式乱起,郡卒已伤亡颇重。咦,贞之,你带去的那些郡卒呢?”他这时才注意到跟着荀贞回来的都是他门下的宾客。

“我把他们留在了庄里打扫战场,稍后会由王主簿带回郡里。”

“你门下的宾客辛苦了一夜,定都累了。府君把城南的兵营划出了一片给你,你可让他们先去休息。还有那些伤者,也得及早医治。”

随同钟繇出来的有一个吏员,是兵曹椽的书佐。荀贞即令宾客、里民抬着伤者,跟随这个书佐前去兵营休息。

一切杂事,如饮食、住宿,包括医治伤员都有这个书佐安排。

许仲、江禽、陈褒、刘邓、程偃、文聘、高素、冯巩等人没有去,荀贞带着他们与钟繇、荀攸、戏志才进入太守府中。

……

文太守熬了一夜,精神不支,强撑着坐在堂上等荀贞的消息。

费畅、韩亮、杜佑、郭俊等郡吏陪坐下首。

荀贞登入堂中,令刘邓呈上波连的首级,跪伏在地,禀报攻庄的经过。

听得没能拿住波才,文太守很是失望,再又听得太平道两天后全郡举事,他困意顿无:“啊,啊,这可怎么办?”

戏志才看不起他胆小如鼠,跪拜在荀贞身后,大声说道:“今赖贞力,阳翟城定,波连亦死,内患已无,唯一可虑者,外患耳。贼人仓促乌合,便起十万人,吾郡有精卒数千,亦足能保城旬月不失。京师距我郡只有一二百里,一闻警讯,必会立遣上将、统大军星夜驰援,待大军到日,妖贼反手可平!明府,郡将也,一郡之胆,今若失胆,郡将亡矣!”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文太守收拾起了往日的刚愎自用,拿出了虚心求教,说道:“卿言甚是!妖道两天后就要举事,以卿之见,吾郡该如何应对?”

“明赏罚,择良将,厉兵备战。”

“如何明赏罚?”

“天下承平日久,郡兵多不知战,军法亦多松弛。军法松弛,赏罚无制,是无制之兵,纵有良将,亦难获胜。凡罚者所以明武也,凡赏者所以鼓士气也。《尉缭子》:‘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是先明赏罚,方能接战。忠不才,愿为明府执军法。”

“好,好!”文太守满口称好,对他自请执军法的要求却不置可否,继而问道,“如何择良将?”

“将为本也。军法已明,再有良将,三千卒可横行州郡。忠荐一人,明府若能用为将,反贼纵百万众,吾城无忧。”

“何人?”

“故北部督邮荀贞。”

钟繇闻此言,亦出席举荐:“繇同举故北部督邮荀贞。”

杜佑、郭俊等荀贞往日的同僚深知其能,亦出席举荐:“佑(俊)等亦举故北部督邮荀贞。”

满堂吏员,离榻出席举荐荀贞的占一多半。文太守迟疑了下,问荀贞:“卿愿否?”

荀贞当然愿意。他不但愿意,还准备举荐许仲、江禽、陈褒、刘邓、文聘、高素、冯巩等人,要不然,他带着这么多人登堂作甚?只是没想到,没等他主动提出要兵权,戏志才就举荐他了。

这件事儿,他绝对没和戏志才商量过。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大乱在即,如果不能执掌兵权,还留在阳翟作甚?

他恭谨地说道:“愿为明府分忧。”

文太守看了看那些跪拜在地,举荐荀贞的吏员,有心不委其兵事,亦难拒众意,只能无可奈何地说道:“我本想复卿为北部督邮,既然如此,就改委卿以兵曹椽之任。”

东汉初年,光武帝五次“罢省郡国兵”,各地郡国有的有郡兵,有的没郡兵。没郡兵的不说,有郡兵的又分两类,一类是郡兵较少,一类是郡兵较多。太守之下,郡兵较多的置郡司马,郡兵较少的置兵曹。兵曹椽即是兵曹的长官,职在辅佐太守,掌管郡兵。

荀贞跪拜谢过,说道:“今夜攻庄,悉赖戏忠之谋;临阵激战,刘邓刺杀波连。此二人有大功。文聘、姜显(许仲)、江禽、陈褒先传警讯於颍阴,使明府能早知太平道反事,继又随我驰入郡府,今夜陷阵催锋,亦有大功。贞斗胆,请明府擢文聘为门下督盗贼,擢戏忠为右兵曹史,姜显为左兵曹史,刘邓、江禽、陈褒为兵曹书佐。”

兵曹的吏员配置和别的诸曹一样,椽为长官,其下为史,再下为书佐,再下为循行。“门下督盗贼”和主簿相同,是门下亲近吏之一,“主兵卫”,类似郡守的侍卫队长。

此正用人之时,文太守纵不愿意,捏着鼻子也得认了,况且荀贞举荐的人里还有文聘。他应道:“好,就依卿意。”

“高素、冯巩本为西乡大姓,闻太平道反,夜起,率宾客驰颍阴,今夜又从下吏捕波才、波连,亦有功。请明府用其为兵曹循行。”

兵曹椽、左右兵曹史都委任下去了,多几个循行也无关紧要了。文太守说道:“全依卿意!”

虽不能尽得太守的信用,但能名正言顺地掌握部分军权,荀贞又多了两分迎战的底气。

——

1,兵曹椽和郡司马。

“汉初,承秦之旧,郡置郡兵,有司马为军官,若郡兵为骑兵,则郡司马称郡骑司马。郡司马领辖於郡太守、郡都尉。其后承平,久无兵事之郡罢郡兵或仅余少数之郡兵,其郡之郡司马亦不复置。然有兵事之郡仍置郡兵,亦仍置郡司马,尤以边郡为然,上列诸例可见,至汉末仍有其例。罢郡兵或仅余少数郡兵之郡,既不置郡司马,其兵事由郡太守自辟之兵曹掾史或兵马掾史任之。”

孙坚做过郡司马。

孙坚是吴郡人,或因吴郡常有兵事,或因当时邻郡“会稽妖贼许昌”造反,故郡中设有郡司马一职。孙坚以郡司马招募了千余精勇,与州郡合,大破许昌后,有功,“刺史藏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