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48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九)

三国之最风流 48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九)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21 12:56:19

陈午方带人攻破守卒的第二个壁垒,黄髯的援兵已从山顶开下。

前几天连日风雨,山里都被浇透了,这几天雨虽停了,阳光却不炽热,山道上仍还比较泞滑,黄土化成了泥,泥下边有碎石等物,再加上被守卒人为挖出的坑洼,这狭窄的山路越发难走。

少数身手灵活的山民,比如陈午等,他们可以克服山道上的泥泞难走,然而对大部分的兵卒来说,尤其是荀贞本部的义从来说,这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此之故,在看到黄髯的援兵下来,荀贞虽然一再传下军令,命前边各部加快进攻速度,以争取在黄髯援兵到达前先把这三个壁垒彻底攻破,可是前边的攻势却依旧缓慢而艰难。

陈午、程嘉合力,在付出了二三十伤亡之代价后,占据了守卒的第二个壁垒,欲待再往上攻时,黄髯的援兵已达第三个壁垒。

守卒的三个壁垒,每个壁垒后边原本是各有约百人,只这百人已是难攻,现如今黄髯的大队援兵又至,更增加了攻击的难度。

迎对守卒陡然增强变多的箭矢,陈午率亲从少年连攻了三次,都被阻滞於半途,不得不无功退返。

不知觉间,天已微亮。

借蒙蒙亮起的天色,守卒的敌情不再需要借助火把之光,直接暴露在了前线的陈午、程嘉,后边的荀贞、荀攸、邯郸荣、江禽等人眼中。

可以看到:在第三个壁垒后边,如同一支长蛇也似,也不知有多少黄巾兵卒持矛戈立在山路上。山路狭窄,不能容太多的人并立,较宽些的地方是两人并立,窄些的地方是一人持兵器立。一眼望去望不到尾,这条长蛇蜿蜒曲折,好像是直通到上了山巅。

长蛇阵中,间杂各色旗帜。

晨风一吹,旗帜飒飒,山壁上的灌木亦沙沙摇动,守卒的额上多抹有黄巾,垂在脑后的巾尾也随之招展。灌木、旗帜、黄巾尽皆随风而动,诸般诸样,一时之间恍如整个山都在动。

两个词浮上荀贞脑海:“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难怪后世之苻坚望山上草木均类人形,又难怪他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敌兵追至。

这等景象要是在深夜里看去,因为看不清,倒也罢了,换是在白昼时,因为可以看得清,也还无所谓,最是在这天将要亮却还没有大亮时,能看的到却又分辨不清,最给人压力。

荀攸遥指山腰上,说道:“那是黄髯的军旗么?”

一支明显较别旗高大的旗帜竖立在山腰上边百步处,极目望之,隐约可见旗下有几个披甲带剑的人。这几人似正在对着山腰下的荀贞部兵卒指点议论。

……

前线的陈午、程嘉也看到了黄髯的军旗。

两人虽然看到,表现却不一。

陈午因为连攻第三个壁垒不能破,退到了部中,与程嘉商议作战。

程嘉此人确实有才能,也有胆气,可是在“坚毅”这方面却不如陈午。有胆气的人或许能逞一时之勇,在面对危险时可以从容赴死,引头成一快,可在陷入苦战时可能却就吃不了这苦。

程嘉就吃不了这苦。

第二个壁垒刚被夺下不久,方才经过激战,山道狭窄,战死的敌我兵卒的尸体无处搬移,被随便堆积在山壁边,断肢残体,箭簇折矛,入眼尽是,血迹混入泥中,点点斑斑,触目惊心。

程嘉抬头仰望,看着前边五十步外第三个守卒之壁垒,壁垒后黄髯的援兵好似无穷无尽,他望着黄髯的军旗,说道:“贼援已至。……,天亮了,苦攻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夺下两个壁垒,这最后一个壁垒怕是难攻了!陈君,我等应向中尉建议,不如暂且撤退,等明日再攻。”

陈午和程嘉不熟,虽都是赵郡人,但要非荀贞他俩也不会相识。程嘉矮丑归矮丑,却也是个“士子”,陈午向来对士子都是很尊重的,加上他现是荀贞门下的“史”,程嘉是“掾”,位次上也较程嘉也低了一级,因此在与程嘉结识后,他对程嘉从来是执礼甚恭。

此时听了程嘉退兵的建议,他沉默了片刻,握着布满血迹、刀剑砍痕的长矛,说道:“天将大亮,贼援已至,这仅存之贼垒固是难攻,可山路狭窄难行,我等攻贼时还好说,一旦撤退,必会受贼追击,……,程君,你以为一旦被贼追击,我等还有活路么?”

程嘉、陈午是进攻的先头部队,山路狭窄,难以成建制、大规模地调换各部之顺次,那么如果改进攻为撤退的话,也只能由他们肩负断后之责。进攻时他们掌握着主动权,想攻就攻,想停一下就停一下,可一旦撤退,主动权就变成守军的了,守军若是乘高而下,紧追不放,可以预见,他两人所部这二百人必将死伤惨重。

以程嘉之谋,他是不会想不到这里的,只是因为震惊於眼前敌我兵卒死伤之惨状,所以他一时失言,提出撤退,这会儿得了陈午的婉拒,他醒悟过来,说道:“陈君所言甚是,只是……。”

陈午打断了他的话,转望了眼山腰上的黄髯军旗,沉声说道:“中尉付重任於我二人,便是你我二屯的兵卒尽数折在此处,也要把这第三个壁垒为中尉攻下!程君请为我掠阵,我再带人攻上一攻!”

程嘉壮其胆勇,颇是自惭,说道:“贼兵之前两个壁垒均是陈君攻下的,君屯伤亡甚众,这第三个壁垒就由我来吧!”

“机谋奇节,我不如君,临贼陷阵,却也许君不如我。……,程君,不用争了,还是我来!”

临敌陷阵,程嘉肯定不如陈午。程嘉手无缚鸡之力,让他亲自上阵是让他去送死;陈午却力大勇武,可以亲自上阵。在战场上,特别是在苦战中,主将亲自上阵是可以提高士气的。

陈午与程嘉商量毕了,又一次召来亲从少年,再度带十余甲士翻过第二个壁垒,向上冲阵。

……

江禽部中,荀贞等仰观之。

见陈午负重甲,左手顶盾,右手挥矛,出了第二个壁垒后,前冲不过十余步,甲、盾上就中了七八支箭矢。顶着箭雨,他再往上冲。冲不及十步,第三个壁垒后的守卒推下檑木、滚石。这个时候,他离第三个壁垒只有三十来步了,距离太短,无处闪避,只得丢下左手的盾牌,抓住山壁上垂落的一根黄藤,荡起身子,堪堪闪过接连落下的两三个石、木。

跟从在他身后的十余少年有的学他的样子,避开了木石,有的却闪躲不及,被滚压砸倒。

第三个壁垒后的守卒借此机会,冲出了十余勇士,俱使短兵,一顿掩杀。

陈午等是仰攻,本就吃亏,又刚被檑木、滚石打乱了脚步,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程嘉在后见之,忙挥旗传令,蹶张士挽弩射之,勇武的甲士举矛出救。

得了后头的支援,陈午等这才安全地退回到了第二个壁垒后边。

出击的黄巾兵卒也跟着退了回去。

山路狭窄,摆不出阵势,这等乱斗是荀贞头次遇到。对今次攻山之不易,他虽早做了心理准备,但事到眼前却才发现,这“不易”比他想象的更难。

他喃喃说道:“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早有扩兵之念,至此做出了决定,扩兵之事不宜再迟了,等打完此仗回到邯郸便着手进行。

江禽等观战已久,见陈午数战无功,冲突再三,不得击破守卒的最后一个壁垒,按捺不住,江禽上前请战,刘邓、陈到、李骧等人也从下边赶上来面见荀贞,积极请战。

荀贞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心道:“山路狭窄,此正需勇士突击时,按理说该派上刘邓,只是贼援兵初至,我部数攻无功,贼之士气正旺,这时若是派上刘邓,怕是也难以攻克。……,我当用田忌赛马之计,先用中驷击之,待消磨掉了贼之锐气,再用上驷进击。”

他下达军令:“伯禽,率你部上去,攻上一阵。”

山路窄,成建制地调动部队上去是不行的,江禽从部中选了三十个精锐之士,亲带之,上到前线,接替程嘉、陈午,对面前之敌垒发起了进攻。

在许仲、刘邓等一干西乡旧人中,江禽有勇武,然却非最勇武的一个,他的心思又较为活泛,临阵击敌时头一个想的不是击破敌人,而是以自保为先,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他首先想的是自身的安全,与许仲、刘邓杀敌时的“奋不顾身,斗而忘死”不同,所以,他带的三十人虽均是勇锐悍士,他也很想把守卒之壁垒击破,可却也是连战无攻。

非但无攻,因为他和他的部卒都是平原人,虽经过了十余日的战前训练,可对山地战仍不很适应,接二连三有部卒被散乱的木、石绊倒,或者踩空了脚被陷坑绊倒,不仅没能攻破敌之壁垒,反被守卒追杀得狼狈不堪。

程嘉、陈午在第二个壁垒后观战,目睹江禽部的这番狼狈模样,他俩人没露出什么表情,他们屯中的兵卒却有不少露出轻视之色。

荀贞名号乳虎,他的善战、敢战之名早就传开,百闻不如一见,却没想到他麾下的义从兵卒却竟如此“不堪”?

下边的荀贞知道这是因为山道难行之故,倒没有因此怪罪江禽,却激怒了一人。

荀贞、荀攸、邯郸荣、岑竦、宣康等正在仰望战局,忽闻得身后的部众纷乱,荀贞扭头看去,见辛瑷提剑快步奔上。

“玉郎?你怎么来了?可是山下有别股山贼来援黄髯么?”

“君亲率锐士,於山腰与黄贼鏖战,激战之声闻於四山,鸟雀惊飞,虎狼逃遁,周近山中之贼畏君军威,无有敢出援黄髯者。”

“那你为何上来此处?”

“却是因在山下仰望战事,见我部屡战不能克贼垒,心怀恚怒,故上来请战。”辛瑷仰望山腰战团,正好看到江禽与那数十部卒狼狈败退,他指着问道,“败者何人?”

荀攸代荀贞答道:“是江伯禽。”

辛瑷本以为是程嘉、陈午部,却不料是江禽,登时勃然大怒,挥剑斩断近处壁上的一根山藤,怒道:“江伯禽从中尉征战数州,转斗千里,岂不知中尉军法?今击贼不破,反为贼迫,狼狈连退,使赵人小觑我等!可恨可恼!”他觉得江禽丢了颍川人的面子,大怒之下,连荀贞的将令都忘了请,提剑急奔,越过荀贞等人,奔去前线。

辛瑷自到邯郸后,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军营里,邯郸荣知他是斩杀张角的功臣,也知他是荀氏的亲戚,但因与他见得少,见得不多的几次也没见他发过怒,只觉得他貌美风流,实在没有想到他盛怒之下居然如此冲动,瞠目结舌,眼睁睁看着他提剑疾奔向上冲去,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对荀贞说道:“中尉,前线战危,辛君是骑将,怎能让他上阵?”

荀贞笑道:“伯禽定不会让他上阵的。”

辛瑷是荀贞的亲戚,江禽怎可能会让他亲自上阵?荀贞、荀攸对顾一眼,两人皆心中想道:“玉郎外貌美而内刚烈,有他上去却也有利激励我部之士气。”

……

辛瑷奔到前线,正碰上江禽带着部卒败退回到壁垒后。

一个败退的兵卒慌不择路,恰好撞到辛瑷的前边。

辛瑷举剑下斩,将之砍翻,屹立在程嘉、陈午诸人之前,挡住江禽等人的退路,厉声怒道:“贼众虽多,乃系中尉之手下败军,数十万黄巾,中尉亦从皇甫将军一鼓而荡平之,今区区千许败卒,逃藏山中,而汝等竟不能克之?山道狭窄,退则死,进则生,江君,请勉之!”

江禽不意辛瑷竟然上来了。

辛瑷是荀氏的亲戚,在荀贞部中的地位非比寻常,又有斩杀张角的赫赫战功,虽然他只带骑兵,不统步卒,可上至许仲这样的老人,下至李骧这样的降将,对他都是很恭敬的。

这会儿见他盛怒发作,江禽不敢多言,带着刚败退下来的部卒转身就又攻了上去。

程嘉、陈午对顾,俱皆惊诧。

适才因见江禽狼狈败退而显出轻视之色的新卒们眼见辛瑷剑斩退卒,厉斥江禽等,亦俱皆惊骇。

江禽率部卒仰面猛攻,衣甲尽血污,进击更勇,虽数战不能破敌垒,却死战不退。

陈午目睹之,被激起了斗志,再又一次召集亲从少年,鼓励说道:“当使中尉见我赵地男儿的勇武!”又一次持矛出战。

江禽、陈午轮替进击,对面第三个壁垒后的守卒死伤颇多,然却奈何黄髯的援兵已到,后备的兵力充足,却是连战了近一个时辰,仍旧不能把这个壁垒攻破。

壁垒前后战死的敌我兵卒已经堆积了很高。壁垒高有一人半,原本要想攻到壁垒后还得攀爬一番,现下已不需攀爬了,踩着阵亡兵卒的尸体就能上去。

陈午、江禽两人甲之正面,前后各中数十箭矢,看着就如刺猬似的。

……

下边观战的荀攸说道:“看这架势,黄髯是把山顶的贼兵全都带下来了啊!中尉,山道窄,战到现在这个份儿上,贼兵就是想退,也退不了了。这场仗不好打了啊!”

山路狭窄,只需要在后边放上几个督战的,前头的兵卒就无路可退,只能向前死战。

战事发展到这个局面,对黄髯也好,对荀贞也好,都只能拼死力了。

要么拼到杀完对方,要么拼到对方崩溃。

当然了,杀完对方这不现实,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一方熬不住这种“绞肉机”似的战斗,最终崩溃。荀贞不怕拼死力,可问题是对方什么时候才会崩溃呢?这么拼下去,伤亡太大了。

江禽带的那三十个勇士,伤亡大半,实无力再战。江禽有心想退,却见辛瑷提剑立在第二个壁垒上,虎视眈眈地监督着,又不敢后退,正在左右为难际,李骧带了二十人上来了。

“中尉军令,命我来替江君攻垒。”

得了荀贞军令,江禽这才得以带人退下休整。陈午部的伤亡比江禽更大,只那些跟从他多年的亲从少年就伤亡了一半,荀贞亦他令下休整。

李骧带人冲击了多时,亦不能破阵,只在战场上又留下了十几具敌我的尸体。荀贞再又遣陈到上阵,小半个时辰后,见守卒的锐气消耗得差不多了,乃遣刘邓上阵。

刘邓观战良久,早跃跃欲试,率带二十甲士,猛攻直冲。

守卒久战疲惫,一下没挡住他这支生力军,被他冲到了垒前不到十步之处。在下观战的荀贞、荀攸、邯郸荣等人大喜,敌我双方纠缠在这个壁垒下已有快半天了,各自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只要能把这个壁垒攻破,那么第一,对守卒之士气必是个巨大之打击,第二,没了壁垒这个掩护,守卒前无屏障,后无退路,那么只需要强弩硬攻齐射,也许就能把他们打到崩溃。

守军也看出了这一点。

一个披甲持矛的守将带着十来人从垒后跃出,迎上刘邓。

此时天光早就大亮,已近午时了,荀贞等人又往前移动了点距离,能大概看清这个出垒之敌将的相貌。宣康眼尖,最先看到了这人浓密黑亮的的长须,说道:“如此美髯,莫非此贼便是黄髯么?”

荀贞、荀攸、邯郸荣、岑竦等定目观之,见这人铠甲精良,从行在后的那十余敌兵亦皆精甲耀目,一个个身高体壮,这看外形即知必为熊罴精锐。荀攸颔首说道:“能穿上这等精甲,从行的贼兵也俱熊罴精锐,兼之又美须髯,此贼看来确是黄髯无疑了!”

这人确是黄髯,他这一出击,垒后的守军士气陡振,数人擂鼓为他助阵,鼓声震耳,回荡山间,山道上排成长蛇的诸多卒兵纷纷举起兵器跺脚大呼。

邯郸荣喜道:“没想到这黄髯自负勇武,却亲出阵了!只要能把他斩下,贼兵不攻自破。”

前边的刘邓也猜出了来将之黄髯,并也想到了邯郸荣说的这一点,精神大振,挺戟疾击。黄髯既敢亲出迎战,就说明他对自身的武力有信心,他善矛,绰舞格挡。山壁窄,两边是山壁,矛长,舞动不开,格挡了两下后,矛柄被山壁挡住,眼看再难挡住刘邓短戟的追刺。

……

荀贞等屏息仰视。

……

刘邓脚下一个趔趄,却是只顾看黄髯,没有注意脚下,被一个战死兵卒遗落在地的环首刀给绊了一下。这一下使得他下盘不稳,短戟偏离了方向。黄髯抓住机会,及时地弃矛撤步,避开了他这一戟,回手抽出剑,反击刺出,剑尖直奔刘邓的前胸。

刘邓立足不稳,闪躲不及,被剑刺中,好在他的甲精,剑没能刺入。剑虽没能刺入,可冲击力却加剧了他的立足不稳,要非从在他身后的部卒急上前护救,把他扶住,他这一下就要摔倒在地了。黄髯适才格挡刘邓的短戟,已觉出此人力沉难敌,这时占了便宜,不敢恋战,向后退走。刘邓甩手扔出短戟,击中他的肩胛。

黄髯的从卒抢护着黄髯退到垒后,刘邓被黄髯这么一阻,失了锐气,却也难以再攻上去了,壁垒后箭射如雨,他亦不得不暂且撤退。

……

邯郸荣惋惜说道:“这黄髯却是好运!”

……

刘邓是荀贞部下数一数二的猛将,连他都退了下来,前边督战的辛瑷怒极,提剑就要亲上。

正如荀贞的预料,江禽等人明知辛瑷是骑将,又明知他是荀贞之所爱,怎肯让他亲上阵?

刘邓深觉耻辱,持戟奋怒:“自从中尉征战,吾部常为军锋,所向无不破,功为诸曲冠!今各部、曲均在道上仰望我等与贼作战,如不能胜,将丢脸面於诸部前!大丈夫死则死矣,岂可受此耻辱?”带着从卒再出壁垒,奋发进战。

只是黄巾陷绝地,一如荀贞部败退则死一样,他们也是败则死,故此能人自为战,也是尽皆奋勇。刘邓等战至午时,犹未能胜。

……

从四更天入山,仗打到现在,兵卒们水米未进,荀贞传下令去,令程嘉、陈午、刘邓等且休战,命伙夫造饭。

程嘉从山腰下来,找到荀贞,说道:“中尉,我有一计,或能破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