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三国之最风流 > 224破敌溃阻骄兵计

三国之最风流 224破敌溃阻骄兵计

作者:赵子曰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21 12:56:19

许仲到阴平的次日,孙河率部抵达。

因孙河只带了三百余人,与其说是来与许仲并肩作战的,不如说他是以地主的身份来给许仲做向导的,所以许仲没有给他安排任何的具体作战任务,而是请他随在中军与自己一起行动。

又到次日,许仲一声令下,三军开拔,出了阴平,向西北方向进发。

日行六十里,许仲部行军两日,到达合乡。

此地为东海郡最西北之一县,是赵云的防区,现有安民校尉陈容驻扎。

因了此县挨着鲁国,所以陈容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备鲁国黄巾流窜入东海地界,而今许仲将要入鲁,当黄巾战不利时,固然他们的主力不会蠢到遁入东海,但小规模的散兵却有可能会向北逃窜进入东海,由此可以想见,至少在近期,许仲完成入鲁作战之前,他於戒防鲁国黄巾南下入境这一块儿上的任务都将会比以前更重。

许仲令各部在合乡休整一晚,第二天,北上数里,渡过南水,再行十余里,进入到了鲁国境内,从这里再向西北行六七十里是驺县,向东北行百余里是卞县。

按照既定的部署,臧霸和许仲在这里分道。

臧霸率部去驺县城外设防,以阻驺县黄巾出城往援卞县。许仲则率主力径往卞县。

臧霸部都是泰山兵,许仲等人不熟,为使两边的军情能够顺利沟通,许仲把郭嘉派去了臧霸军中,并拨了一屯骑兵扈从郭嘉。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许仲知郭嘉极得荀贞的爱用,出於保证他安全的目的,给他拨的这一屯骑兵乃是调自张飞帐下的陷阵都尉部。

“陷阵都尉”是荀贞军中的一个固定编制部队,凡主官为中郎将以上,也即於战时有资格单独成军的,其帐下皆有此编制,少则一部,多则二三部。

每一部的兵卒数目都不多,通常步卒的话,一部百余或二三百人,骑兵的话,一部数十或百骑,人数虽都不多,但既名为陷阵,是被各军专用之攻强克坚、斩将擘旗的,所用自然皆为选卒,从军官到兵士都是各军中最精锐的,配与使用的武器装备也都是各军中最好的,步卒用的甲盾、戟矛、刀弩都是一等一的军械,骑兵用的兵械也都是上佳之物,别的不说,只说马铠,荀贞军中现共有马铠百余领,除少数分给了高级军官使用,余下的便皆在陷阵营中。

张飞虽还只是校尉,但因其武勇,也为表示另眼相待,荀贞特令辛瑷配给他了一部陷阵士,共八十骑,分为两曲、四屯。

许仲拔了其中一屯保护郭嘉,看似只有二十骑,人数寥寥,但在乱战之时,此二十骑可当二百骑,实是一支非常精锐的力量,即便臧霸竟不敌驺县黄巾,也足可保郭嘉无事了。

一支较为完整、可以独立作战的部队,必然是由各类兵种共同构成的,只有用最适当的方法把不同的兵种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这支部队最大的战斗力,所以,早在最初起兵时,荀贞就对部队中各兵种的构成组建非常重视,后通过对皇甫嵩等名将编制本部兵种办法的学习以及几次大规模独立作战的实践,现下,他麾下的各步军都已经形成了三线作战体制。

第一线是由陷阵、钩戟、中垒、甲盾等重甲精锐士组成的突击力量或防御中坚,第二线是由蹶张、积弩、柘弓等远程兵种组成的各协同作战部,第三线是由普通兵卒组成的主力作战部。

此外,根据不同的情况,会配给步军一些骑兵部队。

比如这次许仲入鲁,他部下的兵种构成就是遵循的这一体制原则。

这个三线作战体制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构建的过程中还是遇到过不少困难的,首先,要有足够多的重甲士和弓弩手,其次,要有足够多的兵械甲盾,再次,兵员、军械都有了,建制编成了,也不是立刻就能发挥出最大战力的,还需要经过一定数量的实战磨合,让各级军官深刻了解到不同兵种的能力,学会指挥他们协同作战,同时,更得让各兵种之间学会配合。

从荀贞起兵到现在已有七八年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训练和实战,他的这个三线作战体制直到攻徐州时才见到了优异的成效,也正是因为在徐州一战中见到自己的这个作战体制已经较为成熟,故而,荀贞才有面对鲁国境内的十余万黄巾、却只调遣三千嫡系部曲的底气。

许仲入鲁国后,每日都会给荀贞发送一道军报,阅读他的军报是荀贞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这日,许仲入鲁国后的第四天,荀贞接到了他“今渡泗水,破北岸贼千余,进至卞下,已围三面”的军报。军报是许仲昨天写的,所以这个“今渡泗水”云云说的其实是昨天之事。

鲁国境内并非只有卞县等三座县城中才有黄巾,除此三县内的主力,三县外的乡间野上亦还有一些别部兵马,因而许仲、臧霸、孙河等率部入境后,虽还没有展开大的作战,但与这些散布乡野间的黄巾别部却已是接战数次。

许仲之前三天从鲁国送到州府的军报中皆有“今击溃贼若干”的描述,不过此前击溃最多的黄巾部曲也就是二三百人,少的乃至有百余人的,这些应该都是散布於乡间的黄巾别部,然於此道军报中,昨日他渡过泗水之后却击破了对岸的黄巾千余之多,这千余黄巾明显就非黄巾别部,而必是为卞县城中的黄巾主力所派、试图阻挡许仲率部渡泗水的一支阻击部队了。

许仲在军报中没有提及本部的伤亡情况,对整个作战过程的描述也只有简单的一句“破北岸贼千余”,看来这一场仗打得并不激烈,这倒是让荀贞不觉有些奇怪。

这鲁国境内的黄巾多是转战多地,不少是中平元年便揭竿造反的,其中的积年老卒着实不少,按说战斗力不应如此不堪,在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下,居然还被许仲轻松击破,这其中必有玄机。荀贞思忖片刻,给许仲回文一道:“鲁国黄巾历战青兖,老卒颇多,临水设防,而不当将军一击,此定骄兵之计,将军当防有诈,攻战务必谨慎。”写毕,着人立刻送出。

郯县离卞县二百多里地,便是快马不停,待这道回文送到许仲军中,也得是一天后了,不过虽然如此,荀贞对许仲会否中黄巾此计却并不担心。他心道:“君卿临敌,向不骄恣,又有志才在军中,此纵果为卞县黄巾的骄兵之计,想来也定是无功。”

也确是如此,黄巾即使用计,又如何能骗得过许仲和戏志才?事实上,荀贞的这道回文写不写都行,只是他身为主帅,既看出了黄巾是在用计,便不能不予理会。

待此回文被堂外小吏拿去给信使传递,荀贞唤原中卿近前,问道:“公达可有送密报来?”

因戏志才要从许仲入鲁之故,为了让他能更好地了解任城等地的情况,派去山阳、任城等地的细作早先由他负责,现下他去了鲁国,重点转到了临敌作战上,这些细作便转由荀攸负责,汇总之后,荀攸会把重点择出,抄录两份,一份给戏志才送去,一份上报荀贞,又因此事重大之故,所以凡荀攸上呈之密报,不经府吏的手,由原中卿或左伯侯接收,然后转呈荀贞。

原中卿答道:“今日尚无密报送来。”

荀贞点了点头,正要转回堂中坐下,看见宣康急匆匆地从院外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