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山沟皇帝 > 第1684章 移民何锡华

山沟皇帝 第1684章 移民何锡华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11 20:10:48

大唐铁路总公司修建西北铁路以及中亚铁路,如果没有中央财政补贴以及军方的运费补贴,他们早就撑不下来了。

也就是大唐铁路总公司是属于国企部控股的企业,知道西北铁路和中亚铁路属于政治任务,亏钱也得修,如果是换成了民间资本,鬼才给你修这种国防铁路。

好在如今是彻底占领了中亚地区,而且还正式设省。

加上中亚那片地方还算不错,移民数量肯定会逐步增加,到时候开发矿产和畜牧业,同时也能直接通过陆地连通莫卧儿王朝以及萨菲王朝,通过里海也能够连接奥斯曼王朝。

如此也意味着大唐帝国和上述几个国家的陆上交通也是打通了,由此肯定会带来进出口贸易的增加。

届时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肯定也会上来。

这样也终于是让铁路公司看到了收回成本的希望。

至于盈利,他们暂时还不指望,只要不亏本,甚至不亏太多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靠铁路赚钱,还得靠东部本土的繁华地区啊。

帝国的铁路已经是运营了十多年,民众乃至企业已经是对铁路非常熟悉了,不管是货物运输还是出行,乘坐火车已经是非常普遍。

这种情况下,运输量是一天比一天增加。

以最为繁忙的江南大铁路为例子,早年的单线铁路早就陆续扩建为复线铁路了,同时火车的速度也是连续提速了几次,火车头的马力也是越来越大,能够拉动的车厢越来越多,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是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运输量。

江南大铁路的几乎所有铁路段,几乎都是满负荷运转的,为了减轻负荷,铁路公司一边研发更先进的铁路和火车技术,以加大现有铁路的运输量,同时也是修建更多的支线铁路。

围绕着江南大铁路这一条环形主干线,修建了众多支线铁路。

没办法,这片地方乃是帝国人口最密集,同时也是工商业乃至农业都是最繁华的地区。

江南道、浙北、皖南道等江南地区,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是占据了帝国半壁江山。

而这也就意味着客运量大,货运量更大。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火车越来越多,但是江南地区的内河运输依旧发达,而且运输量一年比一年大的缘故。

因为光凭现有的火车运量,依旧无法支撑该地区的庞大运输量,内河运输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运输方式。

哪怕是无法吃下江南地区所有的运输市场份额,然而江南大铁路的运营依旧是暴利!

江南大铁路的早期修筑成本,其实在通车后没几年就收回来了,后面的营收除了升级复线以及维护、运营成本外,剩下的全都是利润。

这年头的铁路还是非常赚钱的,这从大唐铁路总公司满帝国到处修铁路,而且还有能力修不赚钱的西北铁路以及中亚铁路就可以看的出来。

其他繁华地区的铁路不说,仅仅是河北省天津到辽东省沈阳的这么一段铁路线,在宣平三十四年的时候,就为铁路公司贡献了三百多万元的净利润。

这可仅仅是其中一段,而且现在的辽西、辽东以及河北地区,虽然工业发展的也还可以,但是远远无法和江南地区相提并论,而且就算是工业发展的不错,但是里面的很多货物,他们其实并不是全部走铁路运输,而是走一段铁路到港口,然后通过海运进行运输。

毕竟海运的运费更便宜!

由此可见如今帝国本土的核心区域里,铁路还是很赚钱的。

而正是因为铁路赚钱,也才能支撑起大唐铁路总公司的全帝国铁路线建设。

这十几年内,大唐铁路总公司就没停下过建设铁路的时候,而且都是众多路段同时动工的那种。

本土东部省份在修铁路赚钱,在北方和西南以及西北等地区,也是在修国防铁路。

只是修了这么多国防铁路,赚的钱都又重新填回去了,搞的大唐铁路总公司如今依旧是债台高筑,欠款已经是创造了历史新高,今年正式突破了两亿多元!

不过欠款虽然多,但是铁路总公司表示无所谓,其实只要他们停下来不修那些赔钱铁路,很快就会扭亏为盈,而且这个盈利还将会非常的丰厚,偿还贷款是小意思。

没办法,虽让他们是大唐帝国唯一的一家铁路企业,垄断行业不赚钱怎么可能。

如果不赚钱,那肯定是出问题了。

大唐的御史们可没这么好说话。

如今的大唐御史们,就指望着抓贪官升官发财呢

受到中亚设省的刺激,大量的帝国子民拖家带口坐上了火车,然后前往刚成立的海东省以及西伯省。

而人们的移民地带,也是基本沿着铁路线,此外也有部分沿着河流,但是总体上还是沿着铁路线进行迁移。

如此也是导致了铁路的运输量开始逐步增加。

铁路公司看到了运输量增加,看到了回本的希望,同时军方也是一直在催,让他们尽快把铁路修到里海,最好是一路修到伏尔加河去,以方便军方的行动。

为此铁路总公司方面又是从总公司抽调了大批资金,继续投入中亚铁路的修筑上。

铁路公司估计,今年应该能够修到库里这个里海东北部的港口城市。

说是城市也不太恰当,应该说是军营,之前鞑靼人把这里当成军营,如今大唐西征军也是把这里当成了军营,囤积者好几万的大军呢。

乃是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前线的后方大本营。

但是如果把铁路修到这里来后,那么也就意味着人员和物资可以通过铁路一直运输到里海,然后通过船只抵达里海的任何一个港口。

这对于帝国的中亚战略以及后续的东欧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他们已经是有了把库里这个军营建设为一个真正的港口城市的打算。

等到了明年嘛,自然是会继续往伏尔加河方向修,到时候能够修到什么地方,自然要看军方够不够给力,能打到什么地方了。

宣平三十五年金秋九月,土密省安乐城。

该城乃是土密省省城,同时也是西洲州城,之前乃吐鲁番汗国都城,鞑靼人灭吐鲁番汗国后,此地又成为鞑靼人掌控西域的大本营。

大唐驱逐了西域的鞑靼人后,此地回归华夏,设土密省时,因为此地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好,同时又是地处战略要地,乃是西北铁路前往中亚的必经之路。

同时该城位于吐鲁番盆地,而该盆地又是西域地区少有可以耕种的精华地带,而当时此地可没有和几百年以后那样严重沙漠化,所以自然条件还算可以。

因此土密省的省城也是设立在此地。

不过虽然此地的条件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何锡华看来,此地和浙北老家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离家的人总是容易怀念故乡,尤其是像他这样踏上迁移中亚之路的人,这一路上更是经常把途径的地方和家乡进行对比。

何锡华今年才十九岁,出生于统一战争之后的他倒是没有经过什么战乱,但是作为底层的农家子弟,他这辈子也没吃饱过几次。

帝国是越来越强大了,但是帝国再强大也不能让他吃饱饭!

他们家早年是佃户,没有一分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后来承蒙圣天子皇恩浩荡,这才能以租代购的方式拥有了自家的土地。

只不过他父亲也是有兄弟三人,这兄弟三人一分家,属于他们父亲的以租代购的土地也就没多少了,后来成亲又是生下了他们兄妹五人。

这样一来,那份土地的产出可没办法养活这么多人。

早年的时候他父亲是一到农闲的时候就去城里做工,母亲则是忙着农活还得带他们兄妹五人,虽然说过去的十几年里也没饿死,但是想要真正的吃饱饭也是别指望了。

后来他大哥稍微长大一些,就是跑去城里做工了,这家里的状况才稍微好一些。

去年,他十八岁的时候,他也是跟着大哥去城里做工,这拼死拼活总算是存下了一点小钱,还跟着他们的一个组长认了少许字。

至少自己名字是写的出来了,少数常用字也认得出来了。

但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在工厂里做工,虽然也能勉强过,但是也别指望有什么改观了,甚至连娶媳妇的钱都是要存好多年。

但是他却是想要更好!

这两年,他听闻不少人移民到海外去,其实他早就想跟着其他人一起移民了,但是总归是舍不得家人,而且对遥远的海外领地有着畏惧。

当然了,还没存够钱也是一大原因。

虽然身无分文也能直接报名移民,但是这船票和到了移民地方后的种子和工具等等也不是免费的,只是通过移民贷款的方式可以以后给而已。

他不想这刚移民就背负一身的债务,他想着先做工存一点钱,这样才不致于移民后两手空空,什么都要等官府的安排。

如果没有中亚设省这事,他恐怕还会继续存钱,然后过上几年坐上前往北美洲的客轮,前往遥远的海外讨生活,哪怕是他父亲和母亲坚决反对。

但是,当中亚设省的消息传出来,并且开始大规模招募移民的时候,他动心了。

前往海外未知的风险太大,而且船票昂贵,距离家更是遥远无比,但是如果只是移民到中亚那边的话,却是都不成问题了。

以后想回来了,还可以坐火车回来看看两老。

再听闻中亚的海东省的招募移民的条件也是很宽松,直接免费送地,而且还补贴部分种子和工具钱后,他就是忍不住了。

一咬牙,就是报了名坐上了火车。

随着火车继续哐当哐当着前进,坐在火车上的何锡华有些忐忑不安,又有着期待,一会怕海东省太荒凉无法耕种,一边又期待自己能够分到什么样的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