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山沟皇帝 > 第523章 李轩赐毒酒

山沟皇帝 第523章 李轩赐毒酒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11 20:10:48

正规军和守备军加在一起,大唐王师在梧州战役里,一共死伤五千余人,这个伤亡数字比大唐王师南下广西后,历尽的多场战役所造成的伤亡加起来都要多的多。

普通士兵的死伤如果大家还能够当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的话,那么军官们的大量死伤就是让李轩他们无法接受了。

此战,大唐王师战死的中校一人,受伤两人,少校战死两人,受伤八人,至于尉官,战死三十六人,受伤四十七人。

在大唐王师的体系里,少校以上的军官就属于中高级军官了,因为整个大唐王师除了几个旅长是少将外,其他的副旅长、团长、营长都是校官。

一个少校营长,其率领的兵力比明军那边的千户差不多,一个中校团长,基本上比明军里卫指挥使还要重要,甚至都比得上明军里的参将了。

一个上校,大体上已经能够和明军体系里的都指挥佥事、副总兵相提并论了。

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师培养这些经过武学堂、御学堂学习后,并且积累了这么多作战经验的中层军官,可是相当的不容易,不仅仅需要花费众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加要为他们交学费。

一个将领要成长起来,除非是运气逆天或者是天级别的将领,普通将领要想成长起来,必要的磨练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磨练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失误。

日常训练里出现失误都还好,如果是作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可能就会让他麾下的士兵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失误,通常情况下大唐王师的高层将领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够吸取教训避免出现同样的失误,那么一般不会丢官去职。

不仅仅是基层军官这样,哪怕是高级将领也同样如此!

比如说融县战役的时候,虽然这场战役打赢了,但是依旧出现了失误,骑兵冲错了地方,朝着列出方阵的明军步兵方阵发起了冲锋,同时当时步兵交战的时候,也是因为低估了明军三千俍兵的战斗力,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但是李轩却是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当时的第二步兵团团长李春景,更加没有责怪第二骑兵营的营长卢愚之。

反而是继续重用之,李春景后续更是进一步高升为第四步兵旅旅长。

这样的事如果是放在其他僵硬刻板的军队里,估计都有不少高层将领为此而负责下台了,但是在大唐王朝里,这种事却是被拿出来进行战后分析,然后讨论着后续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的失误。

李轩为何要这样做?

因为他深刻的知道,要培养一个军官,尤其是中高级军官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大唐王师成军这么久了,一共也就培养了那么几个会打仗的高级将领,如果因为打了一场败仗或者出现一些小事务就把他们撤职了,李轩到那里再找人代替他们?

你以为能够率领好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作战的高级将领是大白菜,满大街都是,伸手一抓就能抓一大把啊。

毕竟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偶尔打一两场小败仗李轩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了,如果某一天郝柏年、李春景他们脑子发晕,把大批主力都折损了,造成可不挽回的恶劣影响后,李轩自然是会生气,到时候可就不是撤职那么简单了,少不得要赐给他们一杯毒酒以警后人!

大唐王师的军官难得,而这一次损失如此惨重,众人自然是高兴不起来。

不过大家也都是知道,这是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这一次不外乎就是死的多了一点而已!

而且梧州战虽然死伤的人数众多,但是作为主力的第一步兵旅却是损失不大,尤其是第一步兵团,死伤人数只是几十人而已,而且大部分还是被抽调到第一突击营里的人死伤,第一步兵团自身的作战里,基本没有承受死伤,为毛?因为第一步兵团从头到尾就没参战过,最后虽然派了一个步兵营去南线,但是也没赶上主要的战斗。

第五步兵团的死伤也是不大!

第二步兵团死伤略大一些,不过最大的还是第六步兵团,这个严格上来说尚未成军,部队里很多士兵都是新兵,也没有火枪等武器的部队,在此战中是直接被当成了和守备军一样的炮灰使用,由此承受了极大的伤亡。

然后就是刚纳入正规军序列的柳州独立团,死伤也是有一些。

总的来说,此战中大唐王师死伤不小,但是主力未损!

付出五千人以及近百名军官的死伤,换回来一个梧州以及毙敌近万、俘虏近两万,以及足够部队吃上足足半年的粮食,而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大唐王朝的尴尬战略局面,拔掉梧州这个钉子后,大唐王师这一军这支核心主力部队就能够腾出手来。

东进广东,北上桂林乃至杀入湖广都是可以的。

所以,从整体战略角度而言,这一次的攻坚战是值得的,而这也是之前为什么李轩下决心对梧州进行强攻的重要原因。

通报完敌我伤亡情况后,李轩做出重要指示,要让部队进一步彻底肃清梧州城内的残敌,如今梧州城内虽然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明军进行抵抗了,但是散落的溃兵还是有不少。

城内之前可是有三万正规明军以及两万青壮明军,总数五万多人的明军被击毙、重伤了近万人,俘虏了两万人,坐船逃走了两三千人,趁乱从其他方向零散逃离的估计也有几千人,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会剩下近万人散落在城内各处。

而且也不敢说城内的这些溃兵就不会再一次被组织起来发动反攻或者骚乱了。

所以对残兵的持续清剿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李轩还重点指出,城内的储放粮食的仓库必须严加看管,不要怕浪费兵力,不要怕辛苦,这批粮食乃是大唐王师的定心丸,有了这批粮食后,后续大唐王师的作战才能够持续进行。

再者,他也是责成兵部对战俘尽快完成筛选,把迅速的把战俘进行分类,对自愿加入大唐王师,并且体能,基本军事素质过关的明军战俘,一律优待,并且挑选部分补充进入正规军部队。

而对于自愿加入,素质一般般的降兵则是补充现有守备部队,并编成新的守备部队。

对于死活不愿意投诚的顽固分子,则是就地看管,后续工部会派人来接管的。

工部最近已经是改变了非要某个城池建设大量作坊的想法,因为这样的难度更大,同时目标也更大。

就和兴泉府以及柳州府那样,随着湖广明军的西进后,兴泉府危在旦夕,为了避免工匠死伤,工部不得不把兴泉府里的大部分工匠都是尽数抽调走,只留下少部分普通工人继续生产,不过生产的也都是消耗物资,比如子弹、火药以及弓箭等。

而造炮、造枪的工人,尤其是其中的技术骨干以及工匠们,则是被一股脑的抽走了。

原本工部那边是利用这一批撤出来的工匠继续扩充柳州那边的作坊力量,但是如今打下梧州后,而且可以预期的是肇庆也估计挡不住大唐王师的进攻后,工部已经是提前结束了柳州的大规模建设,而是准备转移到梧州、肇庆,并且以肇庆为主。

因为肇庆已经是大唐王朝的既定首都,嗯,虽然此时肇庆还在明军手里,但是这并不妨碍内阁的一群高官们对肇庆制定各种建设计划。

同时梧州虽然不会被充当为首都,但是这个地方的交通也是极为的便利,本身的商业就是极为发展,而且也算得上是肇庆的西大门,和肇庆相互支援。

因为在梧州也进行一定的工业建设也是可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部的一系列未来计划里,未来的大规模作坊中心并不是在柳州,也不是在梧州,更不是在肇庆,而是在佛山!

理由很简单,佛山乃是当代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手工冶炼钢铁城市!

而且光是这一条理由,就已经足够了!

未来的佛山将会是大唐王朝各种需要用到钢铁的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量产中心,火炮、火枪、冷兵器都算。

其他几个城市,比如柳州、梧州、肇庆乃至广州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则是以建立小规模的作坊,以生产消耗性的作战物资为主,比如火药、子弹、炮弹、弓箭等,用以缩减后勤运输距离。

要建立这么多的作坊,对工匠的数量要求是多多益善,对于普通的工人劳动力同样也是要求多多益善。

而不需要支付工资的战俘则是工部众人眼中最为优良的劳动力了,他们甚至已经是制定好了相关的计划,等广东后,就是用战俘充当矿工,到罗定、东安、南雄、韶州、连州、阳江、怀集等地的铁矿去挖矿去,一水的青壮劳动力不说,而且还不用发工钱。

城内要进行肃清,战利品要清理,战俘要清理,敌我双方的战死者要及是掩埋,伤者要进行救护,这一连串的善后工作是相当多的。

不过此时李轩的目光却是已经离开了梧州,而是投放到了肇庆、桂林以及兴泉府等地了。

第一军拿下梧州后,是不可能在此地停留太久的,略微休整后就是要重新踏上征途的,而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先要北上桂林还是返回柳州一路去兴泉府,又或者是派遣主力东进夺取肇庆乃至广州。

这些选择关乎到未来整个大唐王朝的战略发展,是必须要慎之又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