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上党旧事 > 第225章

上党旧事 第225章

作者:弓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7-08 08:17:19

第225章

武金保跟路玉山已经给鬼子埋好了那三颗地l。这时群众已经基本上了山,剩下没有出来的还在村里,所有民兵都跟鬼子开了火,掩护群众上山。

民兵们一边上山一边打,他们主要是想用火力把鬼子引到地l区。

武金郎在前面迎着敌人的枪声,高声喊:“太君,我是武金郎,别打了,快停火,快停火,有话好商量。”

冲在前面的鬼子和伪军没有搭理武金郎在一边喊叫一边比划。而是径直往山上冲。这时只听村口方向有了枪声,还有喊叫声:“小鬼子投降吧,你们包围了!”

紧接着冲在前面的鬼子已经踏上了给他们埋好的地l,只听“轰!”的一声,随着“妈呀!哇呀!”的惨叫声。

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和爆炸声惊蒙了,也不知是真的给包围了还是民兵们的声东击西。

往山上冲的鬼子已经掉转头朝村口喊声的方向冲。

其实刚才那一阵喊是刘寨民兵接到消息赶来的,这是潜伏在秦庄据点里我们的同志设法通知的,自从刘寨和北阳护村的民兵被鬼子追剿后,我党组织就时刻注意着这两支队伍。

清明节一般在外的人都要在这一天回家乡,组织上在这几天也特别注意鬼子的动向。

海水民兵到了村口,发现鬼子已经进村了,王海水命令大家边放枪边喊叫。

没隔几分钟,黄山的民兵分几股接二连三也赶来了,领队的是黄山区区干队队长贾炳生,山则后村人,来时他们就带着才制造的一部分土l。

这时,大部分敌人已经返回到了村口,贾炳生隐蔽在对面的小山头一声喊:“同志们,开火!”

随即,几个土l同时朝鬼子堆里扔去,枪声炮声一阵接一阵。

鬼子以为这是真的把他们给包围了,领队的小队长吼叫着,伪军小队长抱着头翻译鬼子的话,高喊:“撤!撤!撤!”

村东北有一片开阔地,还是圪拉绊块的,鬼子就顺着这里往北撤。

这时候,贾炳生突然看见了武金郎被几个伪军押着。

他不能眼看着我们的同志被敌人抓走,不管武金郎是不是自己人,他知道他们都是一年加入的党员,他下意识地朝撤退的鬼子冲了过去。

后面的民兵见状也同时跟着他追过去。

跑在前面的贾炳生忽然腿部中了一枪。

鬼子的火力同时朝后面追来的民兵们压过来。

贾炳生朝追来的民兵大喊“快撤!”

跑在前面的李德科、武德才应声中弹倒地。

贾炳生又朝追来的民兵大喊“快撤!快撤!”

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

鬼子的武器比我们好。民兵们压不住鬼子的火力,眼看着他们抓走了贾炳生队长。

民兵们不得不撤了。

被抓到县城的武金郎和贾炳生被敌人拷问了几天,因没有收获,便被特务通过关系把他们转到了常行杀害,因为常行对抓到**的有重赏,他们跟鬼子伪军可以以此做一笔买卖,他们用钱把抓到的同志从鬼子伪军手里买出来,在送到常行领赏。

就在北阳护民兵跟鬼子战斗的同时,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春季“扫荡”,驻壶日军集结机动兵力,与顽固派特务相勾结进犯抗日根据地,对晋庄一带进行“扫荡”。

四月四日,敌人包围县各救会和第四抗日区公所驻地料阳村。

七日,驻壶日军又集结四百余兵力于拂晓分三路出击壶关县抗日根据地边缘村庄晋庄、料阳、固店、泉则河四村,大肆搜捕抢掠。

晋庄等十余个村的人民群众,坚持根据地,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与此同时,壶关县委带领全县地方武装配合新一旅等主力部队全力进行反“扫荡”作战,军民奋战六天,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月底,地委侦察科长栗旗书调县公安科工作,他带着前任公安局长靳文的接头暗号赴县城北街同仁当铺跟壶南县委书记接头,通知他来参加新形势下的紧急会议。

接头暗语是:“我当在这里的那把铜壶还在吗?” 对方答:“是那把北宋朝的铜壶吗?”

“是南宋的。”对方答:“要赎回吗?”

自壶南县委成立以来,一直就是前任公安局长亲自跟壶南县委书记联络的,为了安全期间,当时只能单线以暗号联络,双方姓名、职务互不询问。

现在,前任公安局长靳文不幸染重疾身故,只留下跟壶南县委书记的接头暗语。

栗旗书领上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来到县城北街同仁当铺店里,一位三十左右的掌柜很热情地接待了他,问他:“客官是当物还是赎当?”

“赎当。”

“何物?”

“一把壶。”栗旗书是个老公安,他没有直接说出接头暗语。

“是铜壶?”

“不,铁壶。”

“不是铜壶?南宋的。”那掌柜显出有点紧张的样子。

“你是新来的吧?”栗旗书问道。心想哪有这么接头的。

“嗯。不是——”掌柜还是很紧张。

这时的栗旗书已经看出来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了。只见柜台里还坐着一位年轻点的,好像对他们的对话不屑一顾,其实,看上去他是在专心致志地听。

“那铁壶没有了,到不算贵,当就当了吧。”

“什么铁壶,我查查。”

只见坐着的那个就要起身。

“算了吧,看来你是新来的,你不知道。”栗旗书做好了撤离的准备。忽然发现门外彳亍着两个带鸭舌帽的,时不时朝他这里看。

栗旗书看出来这两个一定是特务,于是下意识摸摸腰间。突然门外那两个特务喊“抓他!他摸枪”。

栗旗书一个箭步跨出门去,正好跟两个特务撞了个满怀,他抡起胳膊朝两个特务一人一拳,把他们推了个踉跄。

栗旗书趁机朝一个胡同跑去。

后面带鸭舌帽的两个还有店里的两个都先后朝他追过来。

栗旗书每天在山里爬山跑路、侦察敌情,早就练就了脚底功夫,跑起来,脚下如生风。

后面传来了枪声。

小小的县城只要是在城门里有人打枪,一下子县城就会沸腾了,西街有警备队、宪兵队、街上还有巡逻队、保安队,同时就会听到枪声出动。

栗旗书尽管跑得快,也挡不住城里的敌人四面朝你围过来。就是三个城门口也不一定让你痛痛快快地出去。

他不敢放枪,不然会暴露目标,敌人会朝着枪声的方向围过来。他也不知道该往那里躲,他在壶关城里还是第一次执行任务。

拐过一道胡同,忽然一个人影闪过来,一把拉到他一个大门里。

这是西街永和堂药铺,药铺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点,平时不用,除非遇到紧急情况。

拉他进来药铺的是新华书店的小掌柜,他是张全忠派出来的,刚才的枪声,张全忠断定这是我们的同志出事了,于是,派小掌柜出来见机行事。

小掌柜也是个老练的小侦查员,他跟张全忠已经有二、三年了,他是个孤儿,爹妈都给鬼子杀害了,他是在县街上乞讨被张全忠收留的。

他知道大掌柜张全忠的身份,他也乐意为张全忠做事,他知道他跟着大掌柜就是在给他的爹娘报仇的。

好几次在同志们最危险的时候,都是小掌柜给解救的,县城里不少我们的秘密联络点他都知道,张全忠是县城联络站负责人,他就是这个负责人的左右手。

刚才他被大掌柜派出来,一听枪声的方向,估摸被追的人会跑到这里,这里是通往城门的必经之路,他躲在这里的小胡同的拐弯处,这里离永和堂药铺最近,药铺有个后门,通过后门就能顺利脱险。

一更时分,张全忠去到了西街栗旗书躲避的地方。

他们两个也是第一次认识,幸亏王强给了栗旗书跟新华书店掌柜的联络暗号。

栗旗书把在北街同仁当铺出现的情况告诉了张全忠。

“那是北街同仁当铺出事了,壶南县委书记就在那里直接跟组织上联络,接受组织的指令。”张全忠道:“是不是我们内部出了内奸?”

“好悬啊,我要不存个心眼,现在已经捏在他们手里了。”栗旗书道。

“这个同仁当铺里的同志呢?原来是秦虞侯(北党)的侄儿子秦巴山经营的,秦虞侯隐居后将当铺交给了侄子秦巴山,他一直就是当铺里的小掌柜,难道他是我们的同志?”张全忠道。

栗旗书思索了半天说道:“要不,我马上回去请示一下县委吧。”

“行,三更天把你送出去吧。”张全忠道。

忽然栗旗书想起王强上次来新华书店打探壶南县委书记的姓名,便问张全忠:“您认识壶南县委书记吗?”

“认识,他跟我也是单线联系。”

“知道他的名字吗?”

“戴一之,原来的宣传部长。”

“戴一之?”

栗旗书被张全忠安全地送出县城,傍明到了根据地,把昨天接头的情况汇报给了组织。

五月上旬,组织基本证实了壶南县委书记已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党的地下组织失去了联系。

为在敌占区继续发挥地下党组织的作用,上级决定,立即取消壶南县委名称,所属地下党组织并入壶关县委。并令壶关县委迅速设法接通组织关系,找到我们下面的同志。

“要想找到**壶南县委下属党组织,也必须到县城找到张全忠才能知道一些线索,因为他是我党县城联络站总负责人,一些情况他要知道,就现在我们连壶南县委书记的姓名都不知道。”王强道。

“壶南县委书记的名字叫戴一之。”栗旗书道。

“戴一之?”

“宣传部长戴一之?”

“嗯,张掌柜说的。”栗旗书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