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唐朝的草蜢 > 第359章 362窃取茶叶

唐朝的草蜢 第359章 362窃取茶叶

作者:猫怕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7 07:23:31

这已经在骂人了,李承乾懂姬云的心思,办好了的确有功,可是办砸了后果更严重“荣孤想想,云哥儿先稍等片刻,我”

姬云一挥手,起身要走“算了,你在这当你的乖宝宝吧。你不敢做,青雀敢”

这话一出,李承乾连忙拉住姬云的袖子不让走“哎哎!云哥儿别走,青雀还小,他担不住,别难为他,孤答应,孤答应”

答应了就好,姬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这才对嘛!太子就得有太子的样子,没有担当,将来如何管理国家?要知道我们将来要打下比现在大数倍的土地给你,没个主见,看不出问题所在,怎么处理事情?”

李承乾心里泪汪汪,你给我主见了吗?这分明是逼着我干活好不好

以太子的名义,三日后正午,召集汇聚在长安各茶行的话事人在天上人间见面请宴,理由就是慰问二字

这就足够了,帖子都不用发,因为商人的地位不配,只需要派人传话就行

当然,由姬云牵头也同时告诉了他们

这种事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但是隐忍不发,就是看看姬云能搞成什么样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接到通知的各个茶行代表早已包下了天上人间。太子接见,还能让太子出钱吗?

就是来这里能参与一下,那也是在今后商界地位的象征。一辈子都值得夸赞的事情

三日后,没到正午,这些茶行代表就已经在天上人间聚头了。这一会儿上什么酒菜招待太子?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而且还没地方问,这种所谓的请客从来没有过。

姬云倒是参与者,可茶商们也没胆子去拜访姬云打听一下。绝对进不去门不说,钱进还会轮着棍子打断他们的腿

还是多出了钱,才让崔贵给提点了一下,用本酒楼的特色酒菜,在把各自的好茶献上,多听,少说话

正主没来,可茶商们就那么站着等待。终于到了正午,李承乾和姬云一前一后卡着点进了天上人间

茶商们一看真来了,赶紧以平民的方式行最高礼仪,跪拜迎接

李承乾得了姬云指点,加上本身他就是个温文尔雅的少年郎。身子微倾,左手虚抬

“各位辛苦,起身”

“谢太子殿下”

一句辛苦,让茶商感动得快哭了

把太子和姬云请到楼上落座,茶商们排排站

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浙江、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福建……乌压压一大片全是低着脑袋的人,而且穿的全是布衣

“各位不必拘谨,孤今日召集各位,也是因为历来一直对你们不够重视,所以,孤补偿你们,有何难处,尽管向孤提出来”

李承乾说得冠冕堂皇,但全是废话

茶商们可不会提什么意见“谢太子殿下关怀,我等感激不尽,永不铭忘”

姬云懒得客气这些,有李承乾卖脸就行了“上茶吧,你们都是做茶生意的,有好茶还不拿出来?”

“哎是是是”这下茶商们犯难了,上谁家的,不上谁家的?这包酒楼都出了钱的

“把茶摆出来”

姬云这么一说,茶行做得最大的几位作为带头的,赶紧把茶都摆出来放桌子上,然后退回去

“太子殿下,侯爷请过目”

茶再摆放,也是蒸茶,不是饼就是砖

李承乾左看右看“这怎么做出来的?闻之心旷神怡”

茶商们没开口,姬云说了流程:

用唇边有口的锅,上面放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

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

然后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继续。

接下来用锥刀给饼茶穿洞眼。将扑,(又叫鞭)由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

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这是焙。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全干,升到上层。

焙里用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五寸的贯来穿茶烘培。

烘焙之后,放在用木做成架子棚处(又叫栈)

贯串制好的茶饼放在用木制成框架里

这框架是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裱糊。中有间隔,上有盖,下有托盘,旁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无焰。若有梅雨,加火除湿。

姬云吧啦吧唧讲完,太子是很新奇“想不到这茶做出来竟然要这么辛苦且复杂”

茶商们快哭了,长安城里现在最贵的茶是姬云的炒茶,没有之一

炒茶不是扔锅里炒就叫炒茶,现在茶商最大的竞争者这么了解他们的制茶工艺。可他们对姬云的炒茶一无所知

难道是拉上太子给我们下死亡通告来的?

这是第一次皇家如此召见茶商,史无前例。不明所以一脸懵逼的茶商本来就心里没底,现在姬云的作为,让他们满头大汗,还不敢擦

“茶是什么?”

“这个”姬云问的话,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很繁杂,要看对什么人了

李承乾品口茶“茶是文化”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源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