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科幻 > 围棋传奇 > 第213章 中古流的精髓

围棋传奇 第213章 中古流的精髓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1-10-29 18:01:22

大概在上午11点半左右,老施落下全局的第43手,这手棋一出,顿时勾起聂马两人的回忆了。他两人如何向张大记者讲述两年多前那次训练暂且不提,老施这一手棋,也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

“咦?先生您怎么了?”

说这话的是牛力力五段,她现在不仅是吴清源先生的助手,这些年来一直在帮助整理先生的“二十一世纪围棋”,她其实还是象棋特大“东北虎”赵国荣的夫人。

嗯,现在的赵特大好像在学习日本的“将棋”,有意进军日本的职业将棋界吧,只可惜将棋虽然被称为是“日本象棋”,不过和中国象棋还是有很大差距,赵特大学了一段时间,最终无功而返。

吴清源先生盯着棋盘上的第43手,面露缅怀神色:

“看到这一手棋,倒是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学棋的时候啊,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对这样的手法理解不了,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听了吴先生的话后,研究室很多人都来了兴趣,纷纷围了上来,包括不远处的聂马张大记者等人,他们也停止了自己的交流围到吴先生身边。想想也是啊,吴先生那是什么人,连他都“很长时间理解不了的棋”,这当然很容易引起大家兴趣。

打过招呼后,张大记者首先开口问道:

“先生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类似的一手棋呀?”

吴清源先生微微一笑:“我那时能看的棋书不多呀,除了看一些从日本寄回来的棋谱之外,我看得最多的还是中国的古谱,而黑棋刚才的那一招,我是在施襄夏棋圣的“自拟二子谱”中曾看到过。”

“自拟二子谱”?

张大记者听到这个书名,他其实并没多大感觉,毕竟这本书的名气并不算大,别说和“玄玄棋经”,“兼山堂”,“桃花泉”这些围棋古籍中的经典相比了,即便是施大棋圣自己所著的“弈理归指”,其名气也要远胜他自己的“自拟二子谱”。

也许是看到张大记者的不以为然,吴清源先生进一步解释道:

“呵呵,你千万别小看古代国手所作的自拟谱,这一类的书籍,其实可以看做是古代围棋的教科书,是国手用来传道授业之用,并且根据学生的水平,又可分为二子谱,三子谱,四子谱等等,在明清两朝,有很多国手都曾作过这样的自拟谱,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国手所著的自拟谱中,普遍以三子谱,四子谱居多,曾经作过二子谱的,或者说有资格作二子谱的,只有区区四人而已。”

“哦?哪4个人?”

“过百龄,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

听到这四个名字,张大记者不说话了,过百龄是晚明的“一代棋宗”,而另外三位是清代的“棋圣”,那么从名气和江湖地位来看,中古棋确实以这4人为最高。

这时另外一名记者接了一句:“哦,过百龄也作过二子谱呀,他的那本“官子谱”倒是挺有名气。”

吴清源先生继续耐心解释道:

“是的,在所有古代棋手中,过百龄前辈可能算是做过最多自拟谱的国手了,他不仅作过“二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另外还作过一本“官子谱”,而“官子谱”之所以名气最大,那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的技术难度最小,内容也是最为粗浅,这样反而让这本书更加普及,所以名气也就最响。”

听到吴清源先生说到这,张大记者更加不敢开口说话了。要知道到了现代以后,有两本围棋书籍被当做标杆一样的存在。

一本是日本的“发阳论”,这本被称作是围棋死活的最高典籍,是职业和业余的分水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个说法:只要“发阳论”能够通关,那基本就已经具备职业水准。

至于过百龄说著的“官子谱”,这本书的难度虽然不如“发阳论”,但业余高手普遍有个认识:那就是只要“官子谱”能够通关,在网络上基本可以横着走,在任何围棋网站打上9D都毫无压力。

可张大记者刚才听老吴说,这尼玛官子谱的内容还是最浅的,连“四子谱”的难度都比不了,要知道所谓的“四子谱”,其实就是古代国手写给“四手”看的呀,难道古代国手的水平真的有那么高吗?

到这个时候,张大记者终于收起小觑之心了,也终于把注意力集中到那步招法上面,因为他想起刚才聂马二人的神神叨叨,还有老吴自己都说:“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搞懂这棋的涵义”。

“吴先生,那这步棋.......”

看到围到身边的棋手越来越多,吴先生却没有马上说出他对这步棋的理解,而是向众人反问道:

“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黑棋在下这手棋之前,大家最想下在什么地方?第二,当大家看到这手棋之后,大家的第一感又是什么?”

“拆二,我当时最想下的就是拆二.......”

吴先生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包括张大记者在内很多棋手都是这样作答的。

的确,现在已经是全局40多手了,布局也差不多快告一段落,而大家口中的“拆二”,却像是当前局面下最后一个大场,也是棋盘上还有最后一个“拆二”所谓余地,这步棋一下,顿时能让自己“九,三”位置的那枚黑子生根,因此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然而施大棋圣却并没有这样下,他在另外一个地方“靠”了一手,靠了一手还‘连扳’,用这种最赤果果的手法强行扩张自己的阵势。

然而要怎么说呢?黑棋的这第43手看似在扩张自己的阵势,然而目前局面已经大的很散,并且这种打得很散的局面还是黑棋主动下出来的,因此黑棋就算扩张,那好像也扩张不了多少。

正是因为如此,因此吴先生的第二个问题其实也很好回答,在场有棋手说是“过分”,有人回答“意图不明”或“前后矛盾”,更有直爽的棋手干脆就说“不知所云”。

等众人都回答之后,吴先生开始说出他的理解了:

“呵呵,首先来说这个“拆二”,这样下应该是不行吧?我可以告诉大家,在施襄夏先生的自拟二子谱中,他就明确指出不能下这步“拆二”,一旦这样下黑棋顿落下风......”

吴先生一边说着这话,一边在棋盘上飞快的摆着参考图,他摆的参考图也很寻常,也就是一些普通的挤压拆二手法而已:

“大家看,假如黑棋不想事就拆二的话,那我想白棋也不用多动脑筋,就这样简单收刮一下,恐怕黑棋立刻就会实地不足吧?”

没有人回答吴先生的问题,因为他这个参考图非常简单明了,连张大记者这种什么的都能看出来,那步“拆二”实在是太平庸了,黑棋一旦这样下,那白棋只要把棋下在外面,简单把这个拆二限制住,那黑棋全盘就看不到任何攻势,而一旦没有攻势,贴目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对于否认拆二,在场没有任何棋手提出异议,然而对于实战的下法,现在依然还有人不明白这步棋的意图,这其中甚至包括吴清源先生。

先生沉吟一下,他捻起一枚棋子说道:

“对于这步棋的构思,我想黑棋可能是准备这样来......”

“这步棋的想法我可能了解一点......”

打断吴先生说话的是马晓飞,说这话的时候,马小还和老聂相视一笑,想想也是啊,在两年多以前,他和老聂可是都在老施这招上面吃过亏。

当马晓飞摆完黑棋的构思图后,吴先生惊喜的说道:

“对对对,应该就是这样了!黑棋之所以不拆二,其用意就是引诱白棋来攻,而白棋一旦来攻击的话.....大家看这个变化图,黑棋的气魄打地惊人,他用弃掉自己一个拆二的代价,换取攻击白棋一个拆二的机会,大家看如果下成这个图的话,大家觉得双方的形势如何呀?”

对于吴先生的这个问题,现场有很多棋手并没有马上回答,毕竟按马晓飞这个图进行的话,黑棋怎么看都是失血过多,而后面的攻击还是未知数呢。

唯一,不唯二给出明确答案的就是老聂和马晓飞:

“黑好!”

“黑充分可战!”

回答完之后,聂马二人再次相视而笑。想想也是啊,他们两位可都是在老施手中吃过这个亏,那他们回答起来当然很快。

见到有人附和自己的意见,吴清源先生想的很高兴:

“对对对,黑棋的这步棋,这其实就是非常宏大而精巧的构思嘛。”

稍微顿了顿后,吴先生又继续感慨道:

“我第一次看到这步棋,是在施襄夏先生的自拟二子谱里,从这步棋其实就能看出,施棋圣不亏是名人水准,其实不仅是施棋圣,中国古代的那些国手,他们对于棋子的根与头,虚与实,轻与重已经有了很高的理解,从晚明开始,他们战斗构目的概念就已经非常清晰,棋型敏锐,弃取转换明快,手顺细腻。而且棋下的非常紧凑......”

“......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在作战的时候,任何一个局部一搭上腕子就一气呵成,动摇全局。这种紧棋无法退让,一让就是躺。想凭大局观来避战....嘿嘿,对于这种发力发在对手根上,所谓抠着目发力,抠着死活大局发力,这样的战斗是避无可避......”

“.....这就是中古流啊,这就是中古流真正的精髓,我真是没有想到,李襄屏还是一个15岁的孩子吧?他怎么就已经掌握了中古流的精髓呢......”

吴先生唠唠叨叨了这么多,其实张大记者其他都没听清,他就看出吴先生对这手棋评价很高的样子,不仅是他,聂马二人好像也同意吴先生的意见。

于是张大记者高兴了,而在这个时候,可能李沧浩也看出了这手棋的厉害,最新棋谱迟迟没有传来,甚至一直到中午封盘,都没有最新棋谱传来。

张大记者抬头看向对局室方向:

“大李能够避开李襄屏强加给他的战斗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