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 第370章 求购潮

我被迫在古代做县令 第370章 求购潮

作者:闪电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24 01:38:44

当时太子殿下就同意了国债和彩票这两种筹集银子的方法,以李昌宪为主,户部积极配合,首先在京城发行,看看试行的方法效果如何。

等李昌宪跟着茅大人离开皇宫后,他才想起还有一些事没有说,例如新作物和海贸的事情,一个是让老百姓不至于饿着肚子,另外一个是从海外运来大量的银子。

相对于发行国债和通过彩票来筹集钱财,李昌宪更希望通过种植新作物和发展海贸来促进大晋朝富强昌盛。

但是这两种办法太慢了,而且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太子和茅大人他们想要的是哪种立竿见影的方法,能快速地解决户部银两不足的问题。

离开皇宫后,茅正和李昌宪分道扬镳,茅正需要回户部,尽快消化李昌宪今天述说的发行国债和彩票的方法。

而李昌宪急着回去召集马油等人,准备利用发行国债和彩票的机会,让万陵县人也投资进来大发其财,毕竟新一轮的圈钱方式开始了。

长安都城有东西两市,分别坐落在皇城外的东南和西南。东市聚集四方财货,是繁盛的商业区。西市与东市大体相同,但人口比东市多,也比东市更为繁华。

就在这东市和西市,就在同一天时间,有一个商行正式挂牌营业了,不同于其他商行,这家的商行并不销售什么实物产品,而是发行一种大晋朝国债。

这种国债以半年期、一年期和三年期三种类型为主,以太子在国债上背书,户部担保,许诺到期后归还所有的本金和利息,绝对不会拖欠。

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半信半疑,几天下来,购买国债的人还是很少。

李昌宪很清楚,国债这种东西,虽然也是一种投资动机,但是以太子和户部的信誉做保证,风险还是很小的。

但是国债毕竟是一个新事物,众人还不了解它,所以想让人愿意购买,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更需要一个机会。

没有机会,李昌宪现在也需要创造机会了。

在他的一声令下,户部的人和马油的人都行动起来。

李向阳首先发放了一个超短期国债,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虽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但是利率惊人,只要用一百两银子购买,一个月后能得到五两银子的收益。

所以,这则消息顿时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很快有就人涌到了发行国债的门口。

但是很不幸,很多人已经来晚了,发行国债的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从巷头排到巷尾,然后又沿着东西市街道远远地延伸出去。

这些人都是李昌宪找来做托的,虽然都是托,但是都拿着真金白银来求购的。

做托也不容易,他们一边排队,一边还要解答四周围观者的问题。

“这个国债真能到期了能拿到钱?”

“那还有假,这可是太子背书的,有皇宫内库和户部作保证,如果这两个机构不能担保的话,天底下还有没有诚信而言?”

“我听户部的大人物说了,这次筹集的款项,是用来给京城修路的。”

“是的,这个国债就是修路国债,等都城的路修好了,各地的客商来往更为方便,到时京城的商业更为发达。”

“道路修好了,真有这么好?”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扬州和洛阳那些大都市,那一个城市不是道路宽敞,四通八达。”

“有点说远了,现在咱们还是说说这个国债的事吧!”

“这个国债不仅有一个月的国债,还有半年期、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国债。”

“听说时间越长,给的利息越高!”

“那是当然,可是我银子有限,只能先买期限少的先看看,不然我会买三年期的。”

“三年期的国债收益有多少?”

“不清楚,至少比一个月的国债要高得多吧。”

“你说的也不对,听说一个月的国债只发行三天时间,到时就不发行了。”

“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也是听我二姑姐的妹夫说的,他在户部上班。”

“你看看,户部的人也过来购买了,看来国债利息真的很高,让当官的人都眼红了。”

……..

一时间,围观的人也排起队伍来,毕竟一个月就能得到五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这已经是很大的收益了。

直到下午三点左右,商行里的一月期国债全部被销售一空,而半年期、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国债虽然也卖了不少,但还是不能让李昌宪满意。

主要是购买的大部分人都是他找来的托,而且支付的钱还都是他自己的钱。

“明天继续,让马油的人半夜就开始排队,绝对不能让外人把钱赚走了。”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李昌宪要在京城制造出一个国债热销的场面,吸引众多的人前来购买,第一天只是试销场面。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国债销售场面更加地火起来。

如果想火,哪有半夜起来排队更令人震撼?

只要这一则信息在都城传播出去,相信所有的都城人都会蜂拥而来,加入到购买国债的队伍当中去。

人都有着这个劣性,不怕人买,就怕跟风,只有有人买了,而且抢着买了,那其他人就认为这是一个好东西,也会跟着去购买,而且还会大买特买!

太子殿下已经和金吾卫和都城衙门都说好了,晚上不会禁止宵夜,允许都城的人可以在夜间活动。

所以三更天过后,四面八方的人再次拥挤到发行国债的商行门口。

这一次不但让普通老百姓震惊了,就连京城的大商人和官老爷都惊动了起来。

他们纷纷派出家人,来东西两市来打探信息。

国债?这是什么东西?

一百两银子能在一个月内得到五两,那我拿出一万两,十万两,甚至于百万两哪?

所以很多官宦人家和商贾大户纷纷拿着大把的银票也来到商行门口。

今天,商行直接开出大户窗口,让那些拥有大量银钱的人可以不用排队,直接到商行后院商议。

所以,这些大户门都气势昂扬地被人恭敬地迎接到商行内布置的大户室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