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要做门阀 > 第391章 摸着石头过河

我要做门阀 第391章 摸着石头过河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6 18:00:22

端坐在县衙之中,张越和刘进,仔细听着陈万年和他的属官们的报告。

不时提出问题,而对方自也解答如流。

这令刘进非常满意。

“陈卿这些日子辛苦了……”等陈万年报告完毕,刘进就道:“孤定当会上报皇祖父,为卿等请功!”

“不敢!”陈万年等人虽然听得心里面雀跃不已,但还是很谦虚的表示:“一切皆是陛下圣德垂怜,殿下用政宽厚,臣等只是守职而已!”

不得不承认,陈万年的马屁技术一点也没有因为新丰繁琐的政务而拖累,相反,他甚至还有所进步了。

这让张越听着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

无伤大雅。

总不能说别人追求进步也是错误吧?

张越微微闭上眼睛,在心里将陈万年和他的属下方才汇报的事情整理了一下。

然后就大概的理清了自己与刘进离开新丰后这些天来新丰的变化,主要是新化城的变化和各种事务的总结。

首先是少府考工室那位‘成源成大兄’,一点也没有敷衍张越这个小弟。

人家说建工坊,就真建了起来。

而且,规格直接是朝着超大型复合工坊来的。

据说,最终建成的工坊,将集合生产、制造和手工业,将有上千工匠和数十名少府官吏及其家人搬来新丰。

甚至,他还从少府卿那边搞到了上千万的启动资金。

本来,是不可能这么夸张的。

毕竟,少府的吝啬与小气,天下皆知。

想从少府嘴里掏钱出来,可比去大司农衙门,找桑弘羊要钱还难!

而这次少府卿能这么大方,也是托了张越的声势的福。

打着‘支援新丰建小康’的旗号,成源在少府卿上下一路绿灯。

休说是考工室对此表示没有任何意见了。

就连少府卿六丞也纷纷表示没有问题。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自己家的那个‘不成器’的‘不孝子’能到新丰工坊这里‘锻炼锻炼’。

这种内举不避亲的高风亮节,立刻就感动了成源,自然满口答应。

于是,这新丰工坊还没有开始建设。

少府六丞十三司的头面人物的子弟,就已经霸占了未来工坊的大小职务。

这让张越也是有些无奈。

“得想个办法,让这其中的没有能力的纨绔子们主动离开才行……”张越在心里寻思着。

毕竟,这个工坊可是张越的命根子。

它未来的发展直接关乎新丰县建小康事业的成败。

关系户们可以有,但站着茅坑不拉翔和不能做出贡献的渣渣,还是走吧!

当然,不能太粗暴,得注意方式方法。

最好是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主动选择离开,且是没有怨言,欢天喜地的离开。

这可真是张越伤透了脑筋。

不过,却也不算太难办就是了。

毕竟,张越觉得,真正没有能力,纯粹只是来混日子的渣渣,应该不会很多。

少府卿的官僚们虽然腐朽,但也应该没有蠢到敢在这种事情上面敷衍的地步。

要知道,在这新丰坐镇的可是皇长孙啊!

而少府各有司,名义上是国家官员。

实际上却只是刘氏的管家、家臣。

换言之,刘进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乌纱帽的去留。

而托少府在新丰县城里大兴土木的福,京兆伊附近甚至左冯翊和右扶风辖区的商贾豪强们纷纷跟进,在新丰城里跑马圈地。

一下子就抬高了新丰县县城的地价。

特别是少府工坊周围五百步内的地价,如今已经涨到了五万钱一亩的水平。

这个价格,几乎媲美长安九市的地价了。

哪怕是县城的其他区域,现在地价也已经不低于一万钱每亩了。

“现在来新丰投资置业的大小商贾,几乎有四百多人了……”张越回想着方才陈万年报告的事情,微微握紧了一下拳头。

现在,舞台已经搭好了。

能不能留下这些投资商,甚至进一步刺激他们继续扩大在新丰的投资,就得看自己和新丰工商署未来的努力了。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公务员,张越就算没吃过猪肉,但长期耳闻目濡这些,也早就熟练掌握了各种招商引资和扩大规模的技巧。

虽然那些经验,不能直接放在这个时代。

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商人们来新丰投资,不是来做慈善的,是来赚钱的。

只有让他们看到好处,得到利润,才能刺激他们继续扩大投资。

“陈县丞……”张越看着陈万年吩咐道:“将已经在新丰官署备案的商贾资料留下一份,本官今夜要看……”

“诺!”陈万年立刻点头应是,让人将已经整理好的商贾资料,送到张越面前。

好家伙,足足有两个箱子。

其中,皆是记录这些来新丰置业投资的大小商贾的户籍资料、訾产资料和背景资料。

张越随便看了看,就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在汉室做生意,经营工商的人的户籍是单独列为市籍的。

甚至大多数商业活动,都被限定在只能在市集之中开展。

百年来这些规定,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不过……

连秦代的严刑酷法和严格管制之下,尚且都有寡妇清等大富商崛起,甚至在政坛上得到一席之地,有说话的地方。

在汉室,就更是如此了。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特别是经过当年杨可的教育,如今汉家商人们,只要富裕了起来,都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户籍从市籍挪出来,变为地主、官员。

反正,在汉室五铢钱大神连死刑都可以买,爵位也可以换。

区区换个身份,简直不要太轻松!

故而现在的汉室商贾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身份的洗白。

像袁广国这样的豪商,甚至可以列为九卿座上宾。

但问题来了——按照法律规定,非市籍不可以经商。

怎么办呢?

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别户一系为商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搞到现在,天下商贾,大部分都有两个甚至更多的马甲。

譬如说,现在在张越手下,担任枌榆社游徼的太学生王吉,他哥哥就是蜀郡有名的大商人!

还有太宗名臣张释之,也有一个特别有钱的商人仲兄。

不止如此,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汉室儒家各个学派的主要赞助者,也都是商贾们。

而这样的社会风气和环境,让汉季的士大夫学者患上了严重的人格分裂症。

一方面,人人都在唾弃商贾,鞭笞这些为富不仁的渣渣和暴发户。

而在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有亲戚、朋友、故旧经商,而且,自身受到这些富商的资助。

故而,抑郁症在这些人中发作率极高。

甚至是名士、文豪的标配。

久假而不归的诅咒,蔓延在整个汉季士大夫之中,让人毛骨悚然,闻之变色。

张越却没有这些纠结。

商人也好,资本也罢,无论它们有多么肮脏和恶臭。

在张越眼里,都只是一个工具。

用来积累社会财富,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他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去拷问自己的内心‘我有一个商人朋友,我还经常帮他的忙,我这样是不是很不道德?’,纯属无病呻吟。

简单的来说,就是活的太好了,也活的太空虚了。

将这些资料略微过了一遍,张越就差不多知道了,这些来新丰投资置业的,都是些什么人了。

除了袁广国和他的小伙伴们——主要是买了新丰债券的商人们外,绝大多数,其实都是长安城的一些公卿贵人的白手套。

譬如张越就在这些简牍看到了好几个姓张和姓霍以及姓暴的商人。

不要怀疑,他们肯定和张安世、霍光、暴胜之、上官桀等脱不开干系。

不用看别的东西,就看住址就知道了。

长安尚冠里、长安戚里、长安阳树里……

所以,这些人只是来捧场的,随便做个样子,砸点小钱的,也不在乎能不能赚回来,纯粹只是来撑一下张越的。

真正看到了商机,来新丰投资的,其实也就三五十人。

张越放下这些简牍,想了想,道:“去为我请桑令吏来……”

“诺……”

片刻后,早就等在门外,准备着汇报工作的桑钧,带着工商署的官员们,抬着简牍走了进来。

“臣工商署令钧拜见长孙殿下,张侍中……”桑钧微微恭身,面带笑容。

他的工商署,已经在数日前,得到了大司农方面的批复,可以挂牌了。

而工商署的成立,意味着他掌握了一个刷政绩的最佳场所!

作为汉家第一个归地方管辖,同时又受大司农指导的专业工商机构。

目前工商署的职责,也已经被明确了下来。

按照大司农方面的公文,新丰工商署负责‘监督市集、平准物价、征收税赋,并执行盐铁、酒类官榷。’

而成立这个工商署的目的,则是为了‘建小康、兴太平,改易制度,以便人民’。

大司农方面甚至将新丰工商署的成立,当成了自己的政绩来宣扬了。

按照桑弘羊的解释是:易云:通其变,使民不倦。故三代不同法,五代不相复礼,陛下秉行圣德,泽被八荒,恩及鸟兽,欲阙太平!今新丰改易制度,以立工商署,实乃顺人心、合天意,行圣道。

总之,就是拿着大司农支援新丰,为新丰建小康提供政策扶持和保护当幌子。

还别说,这次舆论就没有什么反对声音了。

连一直嚷嚷着‘请烹弘羊’的一些人,现在也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不过,桑钧知道,他们只是暂时没有发声。

一旦新丰这边出了问题、漏子,或者有把柄落到他们手里,他们一定会跳起来的!

所以,桑钧根本不敢懈怠和骄傲。

…………………………

“桑令吏来啦……”刘进看着桑钧,笑着道:“令吏请坐……”

张越也是笑着看向桑钧。

方才陈万年的报告里,也说了桑钧许多好话。

虽然可能有些话是看在桑钧的老爹桑弘羊面子上说的。

但最起码可以证明一件事情——桑钧和他领导的工商署,这些日子来做的还不错。

桑钧闻言,连忙拜道:“臣谢殿下赐……”便坐到张越下首,让官吏们将文牍都抬了过来,然后就开始一一介绍起工商署成立后这些日子来,他的工作与工商署的筹备情况。

总的来说,现在的工商署草创,一切制度和规矩都要摸着来。

桑钧呢也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基本沿袭了过去大司农的盐铁官署和市集市吏的规章制度。

张越听完桑钧的叙述,便先对刘进一拜,然后对桑钧道:“令吏所做,确实稳妥,只是……”张越笑了笑,道:“步子要迈大一点,胆子也要再大一点,工商署是新机构,新事物,不要怕犯错!摸着石头过河嘛……”

“侍中教训的是……”桑钧闻言,立刻恭身答道:“只是卑职等见识浅薄,还请侍中提点一二……”

“这样……”张越想了想,摸着刚才陈万年呈上来的名单,道:“过两日,本官与令吏去视察和考察一下少府工坊的建设,请令吏顺便召集一下,诸有意在新丰置业的商贾名流,就在工坊附近,举办一个宴会,本官到时候再安排其他事宜……”

说完,张越就对刘进拜道:“届时,还需请殿下也驾临,略作激励!”

刘进听着,虽然心里面有些犹豫,对于商贾,他是本能的有些反感和抗拒。

但想了想,还是点头笑道:“孤一定前去……只是,侍中打算做什么?”

“臣想在新丰建一个工业园区……”张越笑着拜道:“就以少府作坊为核心,打造一个产业链,使参与者,人人得利,国家更得税收之利……”

“嗯……”刘进有些不明白,什么叫工业园区,什么又叫产业链。

张越也知道,这个事情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楚,于是道:“殿下,若此事成功,则未来新丰田税和口赋的收入,甚至只会占到每岁收入的三成!”

工商业当然是暴利!

若计划的好,运作得当,哪怕只是上马一个简单的密集产业。

瞬间就能爆发出无穷威力。

若是以前,张越可能不敢搞。

毕竟,桑弘羊玩盐铁官营,就已经被喷了个半身不遂了。

但打着‘建小康’的旗号,却是可以搞了。

因为,在公羊学派的理解之中,欲建小康、兴太平,开创新世界。

维新变法必不可少,改易制度,更是一定要做!

王莽的新王朝为了迎合这个观点,甚至将整个世界都改了一遍。

与之相比,在新丰建设一个封闭的手工业产业园,就算不得什么了。

若其中的产品是有利于农业的,那就更不是问题了。

张越现在就是打算打一个这样的擦边球。

作为公务员,他最擅长的也是打擦边球了。

行走在边缘之中,在钢丝上跳舞。

只要能一直走下去,并且获得成功,那么,新丰的一切就将变成标配,变成标杆。

很快就能在思想上撕开一个口子。

更重要的是,还是掌握住资源。

刘进一听,可以将田税和口赋在新丰财政收入中降到三成,立刻就来了兴趣。

这位长孙殿下,如今的政治立场,已经差不多偏到了孟子和荀子的主张上去了。

他不再相信,可以靠道德就把事情做好,让人民生活变好。

相反他已经认识到了,想要天下人的生活变好,一定要有钱。

没有钱,哪怕是孔子,也要困于陈蔡之间,饿的前胸贴后背,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而只要有钱……

那就能做很多很多事情!

所以一听张越的话,他就立刻同意了:“孤届时一定抽时间前去……”

喜欢我要做门阀请大家收藏:(www.autogms.com)我要做门阀樂乎讀書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