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在民国打酱油 > 关于“湘灵去死”以及本书的后续走向的说明

遐延目光灼灼,坚毅的面孔透露着一股与实际年龄不符合的成熟,这也让仲浦先生第一次正视遐延的想法。

仲浦先生手里的一杯酒,长时间的举在半空中,久久未能落下,终于意识到孩子长大了。

可是面对两个儿子,仲浦先生竟然从回忆里面找不出丝毫与之相处的快乐时光。

除了吵架,怄气,以及遐延质问的眼光以外,竟无一丝温馨,一丝疼爱。

“但愿不要住进来吧!”仲浦先生说完,一饮而尽。

“仲浦,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很好,我们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孟邹在一旁安慰道。

仲浦先生没有搭话,而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急的孟邹直接抢过杯子,说道:

“够了,喝多了不舒服。”

然后收掉了桌上的酒,对着兄弟俩吩咐道:“赶紧跟你姨妈把桌子收拾收拾,遐乔泡壶茶来!”

“唉!!”遐乔应声答道,十几岁的脸庞洋溢着笑容,今天大概是有史以来,吃的最开心的一顿饭。

君嫚和遐延在收拾着桌子,遐乔乐呵呵的去泡茶,不一会儿就提着一壶刚沏好的茶前来,下意识说道:

“白沙先生,孟邹叔叔,父亲,用茶!”

遐乔的这一声“父亲”惹得遐延递过去一个白眼,打趣说道:

“有的吃,这么快就忘了!”

“哥,我没有!”遐乔像是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说完赶紧捂住嘴。

这一憨憨的举动惹得众人发笑,也让仲浦先生的眼睛不由得眨了眨,嘴角微微抽动,却是什么也没说出口。

待收拾完,遐延携遐乔弯腰行礼道:

“孟邹叔叔,白沙先生,程仲浦先生,我们先走了!”

“仲浦,别生气,孩子嘛,就这样!!”孟邹待兄弟俩走后,笑着安慰道。

然而,仲浦先生哪会为这点事生气,只是心里没来由的有些担心,因为遐延和遐乔离吴稚辉走的太近了。

吴程俩家是世交,因此仲浦先生对吴稚辉的为人很是清楚,此人绝非是什么善人,只是善于伪装。

此番让兄弟俩一起去首都,一是想尽一尽父亲之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想切断兄弟俩与之联系。

“我是担心这俩孩子,与吴稚辉走的太近,这人我太了解了,反复无常之小人!”仲浦先生深吸一口气,满满的都是担忧。

“吴稚辉此人风评还行啊?”孟邹却是疑问道。

因为在世人的印象里,吴稚辉的形象一直以敢说话,真性情著称,乃是公认的谁都敢骂,在骂人这一块,更是与太炎先生能相提并论。

而且其还是著名的1911大事件的元老,一直以来致力于宣扬教育和科学,与孑民先生等创建了法华教育会,资助华夏学生前去珐国求学。

“知其面,不知其心而已!”仲浦先生吹着热茶上的热气,眼神犀利,侃侃而谈说道:

“从一件事就能看出其人品如何,他与汤皖之,钱玄的老师——太炎先生的恩怨。”

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1902年,意气风发的孑民先生在沪市创办爱国学社,准备组织人手写文章,鼓吹反清廷言论。

从曰本流亡而回来的太炎先生,吴稚辉相继来投,还有两个名士则是章士钊先生与邹容先生,五个人齐聚一起,准备搞个大事情。

其中有几篇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篇是邹容先生的《革命军》,令两篇则是太炎先生的《序革命军》与《驳康师革命书》。

这些言论在当时的清廷看来,简直无法忍受,大逆不道,于是下令两江总督督办,办案人员为俞明正,为后补道员,即刻缉拿这几个人。

孑民先生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这个小道消息,事先通知了小伙伴们,准备开溜,先避开这个风头再说,等这阵风头过去了,回来接着干大事。

哪知太炎先生就是不走,硬气的很,当即说道:“劳资之前被抓了七次,这回不过第八次而已,你们走吧,劳资不走了,干大事的,哪能不流血,前有复生先生,后有我章炳麟,以启世人。”

见劝不动,孑民先生和章士钊先生只好先溜走了,准备蛰伏起来,以后接着干大事。

吴稚辉在太炎先生被抓的前一晚来爱国学社收拾东西,刚好吵醒了睡觉的太炎先生,吴稚辉就问道:“你真不走?”

太炎先生翻个身,摇摇手,不屑道:“小事而已,你走吧!”

第二天一大早,太炎先生去街上买了早餐,把大门打开,从容的在爱国学社里吃早餐,见到俞明正带人来抓,于是擦擦嘴,蔑视道:

“早就等着了,来抓吧!”

其实与太炎先生说好一起慷慨就义的还有邹容先生,然而此时的邹容先生年岁尚小,事了临头,思绪混乱之下从后门溜走了。

被请去喝茶的太炎先生,后来写了一封信给邹容,意思是,说好的一起进去喝茶享受,结果半道你先溜了,独留我一个人喝茶享受,岂不是置我于不仁不义之地。

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解邹容不要害怕,来与我一起喝茶享受,这便是有名的“驰书劝之”。

要说邹容先生也是头铁,年轻气盛,收到信件的第二天,就自行投案,进去与太炎先生一起喝茶享受。

本来,这件事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是就义警示世人,还是选择暂时蛰伏,以后接着干,都无可厚非。

坏就坏在,俞明正来抓人之前,曾私下里与吴稚辉会过面,为什么要会面呢?乃是因为俞明正是吴稚辉至交好友俞大纯的父亲。

俞明正郑重告诫威胁吴稚辉,意思是你们的事情犯了,上面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即刻请你们这几个人进去喝茶享受,去下面的河边旅游。

说着还掏出了一份喝茶名单,上面清楚的列举了孑民先生,章士钊先生,太炎先生,邹容先生和吴稚辉。

然后又说道:现在念在你跟我儿子有交情的份上,如实供出你们干大事的过程,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你走。

意识到事情严重的吴稚辉,当场就反水,指着太炎先生和邹容先生的名字就说道:

“文章都是他们俩写的,是主犯,跟我们其他人没关系!”

要说这件事到了太炎先生和邹容先生被请进去喝茶享受,也就算到此告一段落了。

哪知吴稚辉在后面探监的时候,当着太炎先生和邹容先生的面,把这件事清清楚楚的说了出来。

意思是,实在对不起,事情搞得太大了,只能把你们俩个推出去顶锅,不然我们其他人也要陪你们喝茶享受。

太炎先生因此在里面喝茶享受了快3年,邹容先生运气不好,生病,下去旅游了。

人一出来后,脾气火爆的太炎先生就立刻写文章,喷吴稚辉,把事情的全部过程写出来,发表早报纸上。

而此时的吴稚辉还在珐国,看到文章后气炸了,心想你章炳麟怎么回事,当时情况紧急,只能断尾求生,何况还当面向你解释了。

于是,吴稚辉也开始写文章,反驳太炎先生,俩人在报纸上互喷,新账旧账,陈芝麻烂谷子,孰是孰非也不知,最后开始人身攻击,问候亲人祖宗。

此事,在当时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然而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再加上唯一的目击证人邹容先生下去旅游了,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的内幕,仲浦先生是知道实情的,乃是通过孑民先生知晓的,因此对吴稚辉此人印象很差,对遐延和遐乔很是担心。

白沙先生和孟邹听完后,都陷入了沉思中,起先不知道内情的他们觉得吴稚辉此人风评还行,没想到光鲜亮丽之下,竟然是这样的人,一时担心起来。

“仲浦,要不让俩孩子随你去首都吧,也放心点!”孟邹建议道。

“遐延还好一点,特别是遐乔,才十五岁,我还听闻吴稚辉在搞无正府主义,怕是要影响这俩孩子。”白沙先生一脸担忧的说道。

“无正府主义,我倒是特意了解过,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仲浦先生不屑道。

“那这俩孩子怎么办?”孟邹又问道。

“遐延说要通过法华教育会去珐国留学,法华教育会的会长是孑民先生,我去了首都,和孑民先生沟通一下,请他想想办法。”仲浦先生深思道。

“不过,我去了首都,你得替我看着点俩孩子!”仲浦先生对着孟邹郑重拜托道。

“哪里的话!”孟邹笑道,而后双手抱拳作辑道:“责无旁贷!”

遐延和遐乔的事情聊完,接下来就轮到了白沙先生的事情,这也是让仲浦先生比较头疼,因为白沙先生不愿随《新年轻》一道去首都,准备回湘省老家。

“白沙,你再好好想想,首都人才多,《星火》也在,凭你的实力,完全可以去北大教书,我们一起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你回湘省完全是屈才了!”仲浦先生眼光炙热,盯着白沙先生真挚的说道,还想再努力一把。

白沙先生抹过头去,不敢直视仲浦先生,想到即将要别离,一股没来由的悲伤情绪油然而生,眼眶瞬间就变红了。

“易!白!沙!”孟邹一字一句,重重的吼道,心里很是不满,被蒙在鼓里,直到现在才知晓白沙先生准备回湘省,立马言辞激烈的质问道:

“你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三个可是一路走过来的,当初办《新年轻》的时候,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现在说走就走,不管了?”

这股悲伤的情绪来的猛烈至极,不消一会儿就占据了白沙先生的心尖,待白沙先生转脸,面对孟邹和仲浦先生之时,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孟邹,我没有不管,我回了湘省,一样可以把稿子寄给仲浦!”白沙先生摘下眼睛,极力隐藏着内心的悲凉,缓缓说道。

孟邹火冒三丈,想起一路走来的种种苦难,以及白沙先生的退缩,再加上晚上喝了些酒,顿时失去了理智,拍着桌子,质问道:

“当初你和仲浦从曰本回来,办《新年轻》前夕,咱们三个一起喝酒的时候,你还记得你说了什么吗?”

“孟邹,我......”白沙先生当然记得,而且记得一清二楚,只是面对孟邹的质问,失去了回答的勇气。

“你不说,我替你说,你易白沙当时拍着胸膛说,要为国家而活,要为民族而立,要为人民而奋斗,你现在回湘省算怎么回事?”孟邹情绪激动,用不可理喻的目光盯着白沙先生。

“孟邹,你坐下,有什么话,好好说,别激动!”仲浦先生拉着孟邹的胳膊,劝解道。

哪知孟邹一把甩开了仲浦先生的手,长久以来都是当老好人的孟邹,这一刻彻底爆发了,瞪着俩人,委屈抱怨道:

“当时你们俩来找我,说要办杂志,要为这个国家带来一些改变,我孟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我自知学识不如你们俩,所以什么脏活累活跑腿活,我都抢着干。”

“出去和人谈投资,我吐了多少回,省吃俭用,耗完了积蓄,从来没有在你们俩面前抱怨过,因为我知道,我在为了我的国家努力。”

说到这,孟邹一改委屈,眼光变得炙热,重重的拍着胸口,嘶吼道:

“我孟邹虽是一个被你们看不起的商人,可我也知道爱国,有国才有家这个道理我懂,我也在努力。”

随即手指向白沙先生,愤怒道:

“现在好不容易,《新年轻》去了首都,有那么一丝希望了,可你易白沙告诉我,你要半路逃跑!逃跑啊!我绝不原谅你!绝不!”

孟邹的一席话,也彻底让白沙先生长久以来的“伪装”被打破,歇斯底里的反驳道:

“我易白沙绝不是逃跑!永远不会逃跑!我之信念从未更改,为了这个国家,我可以付出我的一切!”

“那你回湘省干嘛?”孟邹丝毫不让,瞪着,又质问道。

白沙先生的眼泪蓦的往下流,内心的悲观情绪又猛烈席卷而来,无力的哭喊道:

“孟邹,仲浦,这个国家烂透了,没救了,我看不到希望,一丝希望都没有,那些坐在位子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为了这个国家而奋斗。”

“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自己的口袋,他们心里没有国家,没有人民!”

........

白沙先生的悲观情绪却是没有感染仲浦先生,反而激起了其内心的斗志,上去就双手抓着白沙先生的肩膀,吼道:

“所以我们才要创建《新年轻》!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首都有许多和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

“汤皖之!钱玄!鲁豫才!李汏兆!沈秋明!”

“我们要把这个沉睡的国家叫醒,易白沙,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啊!你要加入进来!!”

这一个个名字,从白沙先生面前飘过,片刻后,还是无力的摇了摇头,不由得踉跄大笑,悲伤道:

“仲浦,没用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就算去了首都,还是写一些‘软弱无力’文章罢,那与我在湘省写又有什么不同呢?”

半息后,眼光随即变得憎恶,脸上变得狰狞,咬牙切齿道:

“我要是去了首都,一定会杀了那些人的,不杀不足以泄愤,可我又杀不死他们,倒不如回湘省,眼不见为尽!”

.......

仲浦先生叹着气坐下,孟邹也是无力的坐下,皆是气馁,给白沙先生倒上一杯茶水,三人饮着茶水,一时默默无语,寂静无声。

许久之后,待气氛稍微平和一些之后,仲浦先生问道:

“什么时候回湘省,回去准备做什么?”

“最近几天吧,在年前回去,好好过一个年。”白沙先生说道,想起许多年未回家,目光徜徉,然后又痛心疾首道:

“我要写一本《帝王春秋》,把历朝历代以来,那些个无能昏君干的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全部写出来,我要让他们遗臭万年!”

“哈哈哈哈.......”仲浦先生大笑,不禁锤向了桌面,说道:

“这个我支持,生前享受了那么久,也该还回来了!”

“我也支持,书写好了,我亲自给你出版!”孟邹当即答道。

这一刻,三人的目光又汇聚于此,亦如几年前,办《新年轻》前夕,三人一起喝酒时的样子。

首都的寒风终究吹不到远方,亦不能让每个人都能为之一颤,白沙先生站在弄堂口,回首看向身后不远处,送行的仲浦先生和孟邹。

“回去吧,我自己能走!”白沙先生努力的挤出一丝笑容,摆摆手道。

“我们看着你走!”仲浦先生微笑道。

白沙先生笑着转过身,走了几步后,驻立在原地,又回首看向身后,大声问道:

“仲浦,还记得邹永成吗?”

“记得,当时我还说他跳黄浦江未遂,是个糊涂人!”仲浦先生应声答道。

“那你可知当时,我为何对你怒目而视?”白沙先生问道。

“我当时问你了,你没说,为什么呀?”仲浦先生不解道。

白沙先生柔情的看向两人,而后又异常坚决的说道:

“非以生死论英雄,若是哪一天,我也如屈子一般投江自尽,你届时也来嘲笑我吗?”

仲浦先生愣住了,嘴巴颤抖着,久久说不出话来,眼睁睁的,看着白沙先生消失在了弄堂拐角处,走在回湘省的路上。

脑海里则是想起了邹永成先生的事迹,因袁大头窃取临时大总统,深感民主共和将成泡影。

于是,邹永成先生留下绝笔诗:“轰轰革命十余年,驱逐胡虏着祖鞭,不料猿猴筋斗出,共和成梦我归天。”

遂奋力一跃,跳入黄浦江,所幸被渔民救起,只是在邹永成先生被救起的同时,一道不明显的白色灵魂也慢慢沉入了江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