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在民国打酱油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护法开始

我在民国打酱油 第二百七十六章 护法开始

作者:疯狂的小芦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1 21:43:37

张勋复辟闹剧一过,张桖良和冯庸这俩人就被放出来了,顿时如鱼游大海,翱翔天际。

出来的第一天,就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带着一帮小喽啰,去了张镇芳家里,可劲儿的造作一番。

掀了桌子,砸了板凳,拆了大门,从里到外,砸烂个精光不说,并且还扬言,以后见张镇芳一次锤一次。

两个十几岁的人,憋着一肚子气,气势汹汹的,可把失了势的张镇芳吓坏了,没办法求到了他儿子张伯驹的头上。

张伯驹如今年方20左右,民国四公子之一,和袁科闻是表兄弟,而袁科闻和段鸿叶玩的好。

因此,张伯驹给身在沪市的袁科闻发了一封电报,让其在中间出出力,免得场面弄得不好看。

所以,袁科闻又发了一封电报给了段鸿叶,让段鸿叶出面调解一下张桖良和张镇芳的矛盾。

放眼全国上下,如今哪家公子面子大,非段鸿叶不可,无论是黑道还是白道,都得给段鸿叶几分面子。

几方关系之下,段鸿叶也答应了,找到了张桖良和冯庸俩人,意思是张镇芳出5000大洋赔偿费,卖他个面子,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张桖良一看,段鸿叶都发话了,也只好吞下这口恶气,刚好安福胡同晚上有聚会,就带着这俩小老弟来玩一玩。

别看这俩小子年龄不大,经验却足的很,一个搂着一个,开心的喝着花酒,刚好被从里侧房间出来的汤皖给碰着了。

被汤皖抓的个正着的俩人,这会酒也不喝了,手也不乱放了,尴尬的杵着,惹来了边上一群人的笑声。

“你小子也有怕的人?”段鸿叶嘲笑道,走过来拍了拍汤皖的肩膀,打招呼道:

“好久不见,叫你出来也不出来,整天歪着学校里有什么鸟劲?”

汤皖白了个眼,无奈道:

“外面闹哄哄的,学校里落得个清净!”

随即,坐下来,结果侍者递来的一杯酒,与段鸿叶,和曹士嵩碰了个杯后,才给俩小子发话道:

“坐下吧!”

“哦!”俩人这才如释重负,老实的坐在沙发上,悄悄把酒换成了果汁。

曹士嵩一看,顿时来了乐子,就故意激俩人,道:

“你家先生号称酒神,你们俩作为他的门生,怎么好赖活一点都没学到?”

张桖良忍着奚落,见先生在边上,也不好接话,撇过脸去,郁闷的喝着果汁,心里在想着等先生走了,非得给曹士嵩放趴下不可。

“诶,东北小子,说你呢,行不行啊?”曹士嵩端着酒杯,又故意激将俩人。

“曹公子,得了,俩小孩子,喝个什么酒!”汤皖说道,随即端起酒杯,道:“我陪你喝个痛快!”

“哈哈.....我可不跟你喝,上回吃了大亏。”曹士嵩顿时往回一缩。

一杯酒后,汤皖熟络了一遍,想着自己在这里,这俩小子估计拘谨的很,索性直接离开吧,免得待会又有麻烦事找上自己。

临走之前,特意嘱咐张桖良和冯庸,说道:

“明天早上,正常的上课时间,你们俩来我家上课,知道没?”

“知道了,先生!”俩人恭敬的答道。

待汤皖走后,张桖良顿时生出一张苦瓜脸来,心想怎么都放假了,还要上课,本来都准备潇洒一个暑假的,现在看来无疾而终了。

反倒是冯庸,眼睛里生出光来,凑到张桖良耳边,轻声说道:

“六子,你是不是傻,这是好事啊!”

“好个鸟,那么多姑娘眼巴巴等着劳资去拯救,真是犯罪!”张桖良啧啧道。

“反正晚上得早点回去,不能耽误了明天的事!”冯庸力劝道,心里已经要爽飞了,一个粉丝最大的幸福不过是能与偶像朝夕相处而已。

........

汤皖耽误了一会,便悄无声息的溜出了门,反正这个地方是一刻也不想待了,而菊长的副官很有眼力劲的,早在外候着了。

夜色弥漫,晚风浮躁,离开了安福胡同,汤皖才长舒一口气,心里却是起了一丝后怕。

不过,也正好提个醒,以后要谨言慎行,懂得低调,离这些人远远的才好。

见先生一走,张桖良立马站起来了,撸起袖子,就要与曹士嵩拼酒,嘴里还嚷嚷着:

“曹哥,别整那些虚的,晚上陪你喝个够。”

然后,立刻朝着刚刚的那个姑娘招招手,熟练的把手放到该放的位置上去,俨然又是一副潇洒公子哥做派。

这可给曹士嵩整乐乎了,心想喝不过你老师,还喝不过你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么,当即答道:

“正好,哥口渴了,规矩都懂吧。”

“放心,一人一杯,保证不占你便宜。”张桖良毫不在意,朝着一旁的侍者,吩咐道:

“换个大杯子,这个太小,不过瘾!”

........

张桖良东北人,从小就开始喝酒,可以说是泡酒缸长大的,又是十几岁的心性,此刻存心要给曹士嵩放倒。

俩人各怀心思,一拍即合,端起大杯子,就咕隆咕隆往下灌。

一旁的段鸿叶咧着嘴笑看两人拼酒,开心的当起了一个吃瓜群众,边上围着一圈公子哥在加油打气。

最后的结局,倒是出乎意料,曹士嵩没能挺住,硬是被张桖良给干趴下了,赢得了一众掌声。

“哪里,哪里。”张桖良感受着热烈的掌声,谦虚道:“远不及我老师一二。”

.......

翌日,太阳从东方露出了整个身影,张桖良和冯庸掐着时间点,来到了东交民巷,敲响了门。

汤皖早就起来了,正在草棚子下面写大纲,见张桖良和冯庸俩人,大包小包提了一大堆,顿时不快道:

“来就来,带什么东西。”

“我俩是关门弟子,那待遇能一样么?”张桖良一边打量着院子里的布置,一边往里走,自来熟的朝着大牛喊道:

“来来,给拿进房里去。”

“先生,这?”大牛踌躇问道。

“拿进去吧!”汤皖道,示意两人坐下,各自倒了一杯茶水,这才说道:

“给你们定个规矩,其一,从现在开始,到学校开学,都用英文与我对话。”

“其二,重新开始学习英文,纠正发音!”

张桖良一下子就傻眼了,之前痛苦的学英文经历,还历历在目,如今还要从头学一遍,与二进宫何其相似。

这对于一个公子哥来说,简直太痛苦了,张桖良哭丧着脸,道:

“先生,我说的英文,同学们都能听懂啊,就不需要再学了吧?”

“你那一股东北大碴子味的英文,你也好意思说出来?不嫌丢人?”汤皖无情打击道。

张桖良胀红了脸,示意一旁的冯庸说说好话,哪知冯庸却是恭敬道:

“谢谢先生,我一定纠正发音!”

“嗯,不错!”汤皖甚是满意冯庸的态度,随即瞥向了一旁傻了眼的张桖良,没好气道:

“好好跟冯庸学学,都是一般大,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张桖良瞪直了眼,呆住了,不敢相信这悲惨的现实,自己成了主角,只得硬着头皮,重新开启了英文学习生涯。

几天之后,汤皖终于发现了这俩人一口纯正的中式英文是怎么练出来的了,原来,这俩人读单词,不是靠音标拼读,而是在一旁用中文谐音注音。

如此看来,倒也不奇怪,张桖良学英文的方法,后世还有许多人这么干,真是不稀奇。

于是,汤皖准备从音标开始教,杜绝中文谐音注音,这才渐渐有了起色。

8月份的天气,进入了盛夏时节,北方的烈日狂躁的很,像是要火烤世间一切生物,整个华北直隶地区,都发生了大旱灾。

事实上,从今年开春开始,雨水就少,进入了梅雨季节,就零星飘了几滴雨。

首都城外的永定河已经全部干涸了,卢沟桥的桥墩享受着炙热的烘烤,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出现了几处断流。

眼看地里的庄稼全部枯死了,有余粮的老百姓还可以撑一撑,没有余粮的老百姓就只能开始逃荒,要么南下去往沪市,江浙一带,要么北上往首都,平津靠拢。

正如《无言的战斗》一书中所描述的那般,开始吃树皮,野菜充饥,一路都是逃荒的大人小孩。

近日来,首都城的难民越来越多,都囤积在城外的旷野之上,这还只是开始,随着时间往后,难民会越来越多。

而首都城里的那些大人物们,此时正忙的手忙脚乱,到处联络人,找关系,却不是为了华北大旱,而是因为南北又要搞对抗了。

从张勋复辟,到解散国会,南方就已经开始在准备了,逸仙先生是最先喊人组团的,开始联系文学大拿太炎先生,国抿党大佬廖仲恺,海军总长程避光等大佬。

但是启瑞给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绝不开启老国会,正着手准备自己的安福俱乐部——安福国会,汤皖本来也是受邀者之一,不过却是拒绝了。

眼看双方谈不拢,那只能拼拳头大小了,逸仙先生准备带着一帮人回大本营羊城,开始搞护法。

但是,老话说得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逸仙先生一时犯了难,因为手里没钱,组不到队友啊。

比如,逸仙先生还在沪市踌躇不前的时候,有一次吃饭,海军总长程避光就委婉的提及道:

“我们敬重逸仙先生和我们要吃饭是两码事,实在不行,停在沪市的十艘军舰开到羊城的油费总得报销吧,总不能又搭人,又往里添钱吧。”

恰巧,被在3月份驱赶走的得国公使辛策瞄到了机会,发电给得国驻沪总领事——克里平,联系到了国抿党高干曹亚光,转而联系上了为钱发愁的逸仙先生。

言道:“只要逸仙先生反对‘参战案’,推倒启瑞,我们愿意提供启动资金200克。”

此时马克汇率与美刀差不多,换言之为200元,乃是一笔巨款,于缺钱的逸仙先生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不过,由于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缘故,据后来的国抿党档案解密,逸仙先生最终只收到了100马克。

有了钱就有底气,逸仙先生本着千金买马骨的原则,在沪市,当即财大气粗的给了海军总长程避光30克的油费。

同时,还组到了不少队友,高高兴兴坐着军舰,一路南下到了羊城,正式开始搞护法。

羊城的《讨段檄文》一经发出,立刻就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比如滇系唐继尧,两广陆荣廷,还有李烈均等一众大小老虎。

西南的这些老虎们本来就反对启瑞梧桐,正巧搭上了护法这一趟班车,大家一拍即合,旋即成了南方当局,与北方分庭抗争,拒不承认北洋系为正统。

启瑞一看,南方准备来真的,要拼拳头,正有此意,于是大手一挥,任命傅良佐为湘省督军,以制两广,任命吴光新为川省查办使,以制黔滇。

南北双方,纷纷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要火拼,不过依着惯例,火拼之前,得要先打一波嘴炮。

南方挥舞大旗,高喊:“拥护《民元约法》、恢复老国会、惩办祸首!”

北方不屑道:“欺负我们一帮大老粗,搞文字游戏,说好的总里职权最大,老总是吉祥物,结果一言不合就辞职,落得个光杆司令,打就打,谁怕谁!”

但是,打仗归打仗,城外数量日趋庞大的难民总得管管吧,还有华北旱灾也得要善后吧。

却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老百姓发声,汤皖亲自去找内务总长王揖唐谈这件事,一连几次连面都见不到。

无奈只好找到六爷,利用希望慈善基金会,发动民间力量,能救一个试一个,总不能眼巴巴看着饿死人吧。

还好,现在是暑假,大家不用上班,人多力量大,所有人分工合作,才算把城外的难民安置下来。

南北即将火拼,全国局势告急,汤皖没空去掺和,一面在家教张桖良和冯庸英语,一面忙着救难民,生活过得很忙。

今天,仲浦先生趁着大家稍微空一点,在家设宴,说是有事请大家来,汤皖和钱玄,迅哥儿应邀前往。

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个打扮颇为时尚,看着斯斯文文的年轻人,早已经到场,规矩坐着与仲浦先生聊着天。

汤皖一愣,定眼一瞧,果然是他,随即笑道:

“德潜,豫才,博士回国了!”

【今天最后一天双倍月票,还没投的,都来投吧,嘤嘤嘤......】

【通知:6号要上大风推,准备爆更一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