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五代梦 > 第三章 唐风遗韵

五代梦 第三章 唐风遗韵

作者:宝庆十三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02 01:15:25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伍彦柔笔挺的坐在那匹,自己心爱的赤兔马上。金色的朝凤战盔下,那双细长凌厉的眼睛,正眯成一线极目远眺。

此刻身处的斜坡下,那蜿蜒连绵不断的群山,迷蒙烟雨让眼前和远处的群山,如诗如画一般令人沉醉。伍彦柔知道下了这个长山坡,翻过对面的那座馒头型大山,就是通往兴王府的最后一个驿站了。

本能的伸手轻轻抚摸,把抓住身前鞍边马靠上的蛇矛长枪。伍彦柔那张坚毅有些俊朗的脸上,似乎没有任何表情。他在心里面虽然有些激动,但是这些年的几番磨练,已经让他喜怒哀乐不会轻易表露。

任凭雨水飘落浑身上下,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在意。身上的黄金锁子甲,在雨水的浇灌下,看起来格外铮亮醒目。虽然离驿站很近了,也离着京城兴王府不远,但是伍彦柔没有丝毫的放松。

身后车驾里自己保护的卫王,伍彦柔心里是百味杂陈,万般思绪齐汹心头。毕竟这段时间卫王的遭遇有些离奇,对于伍彦柔自己来说,确实也有些忐忑不安。

大约在半年前,伍彦柔还只是皇帝身边,作为近侍的一个马军侍卫指挥。一次偶尔的机会随侍皇帝,带着几个王子同行狩猎。当时因为卫王肥胖,不便长久骑马快驰,便在皇帝的授意下,点了几个马军侍卫,和自己步行围猎。

虽然自大汉国高祖皇帝开始,皇家诸子均都是文武兼备。就是这个卫王小时候,也算是文武兼修。但是自从卫王身体发胖后,便不喜欢动作,那些诸般武艺,自然都荒费了许久。

而且以伍彦柔看来,卫王打猎射箭,自然也是差强人意。不过他显然极为好面子,不想在皇室成员,和几个皇帝亲信大臣面前丢面子。便叫随行的侍卫们替自己打猎,因为卫王最得皇帝疼爱,这在皇室也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恰好伍彦柔跟在卫王身边保护,他本来就是武艺超群,拳脚武器箭术那都是一流。打猎对于他来说是小菜一碟,皇家猎场的猎物诸多,根本都不用炫耀什么技巧,伍彦柔轻易便陪卫王猎杀,一只野鹿一头野猪。

要知道这野鹿跑的极快,野猪也很凶猛,就是一般天天打猎的猎户,都不一定可以成功狩猎成功。看到猎物卫王自然高兴,随后居然对自己感兴趣起来。

想到那天卫王随口问了一些想法和意愿,免不了说自己想替皇帝开疆拓土征战天下。听人说卫王平时玩溺,人也乖张喜怒无常。但是也久经诸位王师的教诲,皇帝一直当太子教育。看到小小年纪便知笼络人心,便着实安慰夸奖了几句。

没有想到卫王开心之下,便亲自在最后皇帝论功行赏时,跟皇帝说自己文武兼备,建议皇帝启用自己为统将,甚至想让自己到他府上去,伍彦柔便不由热血沸腾。

就因为卫王这这一番话,自己从一个小小的侍卫指挥华丽转身。皇帝本来就宠爱卫王,这点伍彦柔是深知的。虽然在伍彦柔想来,可能是因为自己另外一个微妙的身份,皇帝菜亲自考检自己,但是伍彦柔自然还是极为感动。

虽然当时自己没有令人失望,皇帝大悦之下夸奖卫王识人,让自己顺利成了一名,有实职的侍卫从马直指挥使。这职位在诸国的军队里,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军衔。对于一直想建功立业的自己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一次机会。

在这个战乱纷飞,改朝换代不断的时代来说,那些以一身文武艺留名青史的人,自然是大有人在。作为一名武者,伍彦柔自然也是雄心勃勃。

可是对于偏安岭南的南汉朝廷来说,一直有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建国的高祖皇帝为了防止武将暴乱,如这时各地方军阀一般割据,派往国内各州的刺史,和节度使便都是文人充任。

这使得南汉朝廷几十年,都是没有了那割据和动乱,也使得各级武将的執功自骄,和干政的心思没有了用武之地。伍彦柔自然不知道的是,高祖刘龑的这个决定,阻止了武将作乱,也让大汉国的历史国运,仅次于吴越钱家皇朝。

后来那代周而立的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也采用了南汉执行的这个措施,完全的杜绝了自唐以来武人的纵横作乱。当然任何东西和事务,似乎有好的一面也就有坏的一面,这项措施使得自南汉朝廷,和以后宋代朝廷外备软弱无能。

而终五代十国几十年更替,也只有南汉朝廷,可以实行这个策略。因为南汉朝廷偏安岭南,但是沿海经济活跃,几乎没有沾染像中原地区一样的频繁战乱。这也使得南汉朝廷各级各阶,有大才和雄心壮志的武将,想法没有施展之地。

伍彦柔知道当今皇帝颇有雄心壮志,自从他登基即位以后,便先后从邻国马家楚国手里,夺得粤北十八州。这种刻意进取的举措,也使得岭南各级武将蠢蠢欲动,都想着跟随皇帝大展身手。

从小文武兼备的伍彦柔,自然也希望自己可以大展身手,所以他不但很感激卫王,而且一直想报答。偏偏不久卫王便骑马出了意外,伍彦柔虽然也知道,但是因为身份的缘故,短时间里又无能为力。

即使感恩图报心中也只能感慨,卫王被送去罗浮山求医,竟然被道尊治愈。伍彦柔心中自然大喜过望。尤其听闻皇帝命人接卫王回京,本来伍彦柔级别还达不到,领军迎驾的资格,便通过深受皇帝器重的师父进言,自告奋勇来罗浮山。

此次身兼接驾,并负责保护卫王的安全。感激卫王更是为了报答卫王,伍彦柔知道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就是会让人感觉,自己和卫王站队。政治权谋卫王还没达到高度,人脉资源卫王也没有广度,所以伍彦柔站位不是一件好事。

从央求师父开始,伍彦柔就没有后悔,虽然师傅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阻止自己的举动。毕竟卫王在兴王府放肆任为,性格极其古怪极端,不管是在朝廷还是民间的口碑,其实并不好,许多人避之不及。

伍彦柔更深知朝中文武官员,反对卫王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皇帝一贯的强势,那些不同的声音和行动,暂时都被压了下来。自己师父是皇帝身边,号称龙虎二侍的病虎杨炯,平时和皇帝形影不离,这使得伍彦柔的身份有些超然。

当初据说皇帝确定要立卫王为太子,右仆射赵章周为首的一众利益集团,却意欲拥推皇帝的次子齐王刘璇兴(后改桂王,历史上于大宝三年为后主所弑杀)。在伍彦柔看来那齐王,还只是个十岁多一点的小孩子,这些人无非就是奇货可居。

赵章周等以皇帝春秋正盛为由,施压不让皇帝立太子,继而诸人时夸齐王最慧,拥推齐王的用意很是明显。当然拥推齐王刘璇兴,也是有其他原因的,这点伍彦柔明白更有难度。

因为齐王一则还小,不过他的外家为南汉第一武将潘崇彻。潘崇彻在南汉军方的威望,如今朝中无人能出其右。朝廷可以收归马楚十八州,潘崇彻可以说功不可没。

而令伍彦柔瞩目的是,潘崇彻在中原江湖上有名的《名人奇艺榜》里,更是赫赫有名排行第七的霸刀,朝廷和江湖都名重一时。

皇家的争夺权力之战,伍彦柔不想参与其间。自然因为师父病虎狂狮杨炯的缘故,他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但是对于报恩卫王,伍彦柔感觉自己是应该的。

当初虽然听说卫王受伤后发疯,但是皇帝对卫王的取立之事,却绝口不提,这显然是权利平衡之术。对于跟随皇帝十多年的杨炯来说,知道皇帝的喜好和想法,根本不足为奇。

道尊施真人对卫王的青睐,让皇帝的心思已经坚定,杨炯看出来自然不会和别人说,但是对于一向待如亲子的伍彦柔,杨炯不会保留自己所想所思。

这次亲自暗示伍彦柔全力全程,保护卫王回兴王府,更让他带上自己指点过的伍家八卫,伍彦柔便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正在一片思绪中,伍彦柔敏锐的感官,却一刻未停的运转,双眼精光暗闪似乎感应到什么,偏头看向远处。

远远的便只见一个全身黑色劲装的人,腾挪跳跃于高树修竹间,转眼飞纵近前便朝这边而来。伍彦柔没有奇怪,身边的数个近卫马上站于马前拱卫。

这次来罗浮山迎接卫王,皇帝答应提升伍彦柔的官职,回去就会成为禁军殿前司的指挥使。这个是可以外任的实权禁卫职位,而且真正步入将官行列,是伍彦柔一直以来的梦想!

从此自己身边便可以安排侍卫,和牙将随从这些亲卫。身边这些人都是他平时,自己培养的近侍,和军中昔日相好提拔出来的兄弟,忠诚度自然信的过。

不过看到来人,伍彦柔挥手示意让他们退下,任那人单身近前行礼。

“禀将军,十里外老虎涧,察觉到设伏的人,已经被属下等围剿全歼,咱们还生俘了其中一个!”这个黑衣人浑身上下,只留了一双眼睛在外。

看着不但身手矫健,而且浑身散发一股,令人感觉危险的气息。就像一头饥饿的黑豹,随时可以令人感觉到危险。

伍彦柔眼光一凌,沉声道:“明知对方设伏,竟然还留了活口?伍二,这件事是不是伍大的的主意。“

毕竟有着多年的跟随侍卫、情报刺探和游历在江湖的生涯,加上现如今的军旅残酷的竞争,伍彦柔虽然才只得二十多岁,可是已经把自己锻炼的性格坚韧,对敌对方势力的冷血。

尤其此番罗浮山传回的消息,知道卫王的恢复,已经让很多人不安。师父杨炯的暗示,让伍彦柔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深深知道如果给敌人留机会,就是给自己制造麻烦。何况卫王作为太子的候选人,这明里暗里都有人敢做动作,说明对方的势力不小。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都不能留下任何的麻烦。所以对着这个亲信伍二,伍彦柔的目光冷了下来。他根本不敢低估敌人,因为对方敢在道尊眼皮底下动作,又敢顶着自己师父的名头,依旧和自己对着干,肯定不是一般的人物!

施真人是当今世间,公认的三大地仙修真之一,神仙一流的人物!

世间百姓凡夫俗子谁敢招惹,巴结恭谨还来不及!不说他的修为和神仙风采,只单单据说那《江湖名人奇艺榜》排前十的人物,就有两个是他的徒孙一辈人物。

伍彦柔不认为有人敢在道尊面前作怪,果然是足足等到出来罗浮山,渡过了水路一程,一路上方才有得动静来。更是直到离这兴王府看看近了,对方才安排了人手来伏击。

不说依靠道尊施真人的强大声望,伍彦柔也知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所以事先早就安排人手探路,就是伍彦柔的这份小心,一般人也靠近不了这支队伍。

再说他师父杨炯,作为《江湖名人奇艺榜》排第九的病虎狂狮,那也是名动江湖的顶级风云人物。对方敢这么做,要么是一定有更强的人撑腰,要么就一定是狗急跳墙了。

思及于此他不由看向伍二,眼睛更是凌厉,伍二没有回避的意思,还是低声道:“将军,此事是由大哥,某家,还有伍三一起商议决定的!”

听到此言,伍彦柔看他目光清澈,便知道有缘由,可是此时也不方便问,便道:“小心看好此人,押着一起回兴王府,某家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

伍二应了一声,转身便又退回,即刻便又消失在远处去了。

伍彦柔看了看不远处卫王的车驾,虽然卫王一直就没有出来,也一直没有示意什么,伍彦柔便示意大家,继续前行和加速。却也是一手把紧了精钢打造的蛇矛,策马慢慢靠近了卫王的马车前去。

李抑四平八稳的笼手,站在驿站外的长条青石官道边,静静的看着远处,那正慢慢赶来的长长队伍。一旁侍从用力撑着桐油大伞,让一同等候的王瑜和曲句,也可以站在李抑身后,不会被细雨淋湿。

那些礼部同行迎驾的官员,和另外几个职司官员,却只有站得更离开一点,青石路面的旁边了。

刚刚得到斥候传来的讯息,卫王车驾离驿站近了。但是礼部的官员,依旧等了近一个时辰,堪堪知道队伍真的是近了,李抑这三个人才一起出来迎接。

倒不是说三个人故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仪程,因为知道外面下着小雨,礼部的官员又知道,三个人都是卫王的王傅老师,依照规矩让三个人在驿站里面等。

再说这次大家一起来接卫王,大家都精的很也都心知肚明,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回去京城兴王府,卫王就是储君太子了。

大家谁都想博个脸熟,何况对于天天可以见到和教授卫王的这些老师,大家自然要巴结的。

所以李抑心里很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作为汉国开国名臣李殷衡的长子,从小又是在士族里长大,这种包容的心态还是有的。

他也默许了大家的恭维,但是淫沁官场不少年,李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不会允许自己太过张扬,何况同行的还有王瑜和曲句,这两个和自己一样身份的诸王师。

得到礼部侍郎薛用丕派人急报,卫王一行队伍马上就要到驿馆。作为这次迎接卫王的朝廷主官,李抑虽然没有去罗浮山,但是在这边最后一个驿馆等待,还是要主动的迎驾露面的。

来接卫王之前,皇帝派人将李抑召入宫中。自称具有李唐皇家血统的李抑,从小就接受士族教育。虽然只是唐初一支宗室家的后代,但是李家最有名的是他曾祖,李殷衡的爷爷李德裕。

这个牛李党争的代表人物,后代一直以天朝贵族自居。哪怕是李德裕客死海南,在僖宗朝李抑的祖父得罪了权宦,也继而被远镝岭南,但是到了李抑父亲李殷衡的手里面,李家的这一支,已经是再次名动岭南了。

自大汉高祖皇帝开国以来,便隆重礼遇李殷衡,如今李家在岭南,已经风光了几十年。而李抑自己也从小,就以神童出名,及长更是才华出众,高祖初便以文采出众入朝出仕。

当今皇帝登基后不久,李殷衡便病逝,但是李抑却受到了当今皇帝的相当重视。更是在当今乾和初年,拜为南海刺史和诸王师。

进宫后皇帝的用意很简单,告诉李抑要立卫王为太子,并承诺封李抑为太子少师,进礼部尚书衔。任务就是率人迎驾卫王还朝,李抑百感交集提心吊胆,他对朝廷的一切太了解了。

当今皇帝即位以来,先后便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兄弟和皇室近支男性,借故全部杀光了,断绝了皇族夺权的可能性。

如今皇室一脉直系,除了当年的邕王刘耀枢的孙子邕韶王刘巩,其余只有皇帝这一脉,还有五个男丁王子。

邕韶王之所以能够保命,是因为他的母亲雅夫人,素有贤名。因为被皇帝收进宫里,两岁的他才得以幸免。五岁时患了一场大病,最终意外变成哑巴,原因无人敢揭秘。十岁时就被送去了封地韶州出职,平时受到皇帝亲信韶州节度使照看。

皇帝五个儿子卫王为长,今年未得十五岁。祯王刘保兴(初为详王)今年还只有十余岁,而且自小表现平平,不得宠爱;其余次子齐王刘璇兴,比桢王则更只大了半岁多一点;荆王刘庆兴也不过七八岁;最小的梅王刘崇兴,今年尚只有三岁多。

在这种情况下,李抑知道皇帝之所以急着立太子,一则是刘家近几十年,皇家后人寿命极低;二来传闻皇帝身体一直不好,精明的皇帝为了皇脉的延续,选卫王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抑深信皇帝坚决要立卫王,也是从小宠爱这个儿子,最重要的怕是和道尊施真人,有莫大的干系了。据说当年皇帝可以击杀殇帝,而最终登上宝座,是得到过道门至尊的默认的。

当时李抑还在南海咸宁做县令,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参与,但是他父亲李殷衡当时还在,他隐隐知道一些事情的缘由,但是也不完全的明白,自然也不会去问别人。

但是李抑明白一个道理,如今想坐上那个宝座,没有道门的推崇是不行的。所以道门至尊施真人,主动对卫王的出手,李抑认为无疑是一种暗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