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五代梦 > 第八百二十三章 防备

五代梦 第八百二十三章 防备

作者:宝庆十三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02 01:15:25

据说当年在建成的时候,据最早修建此楼的主人的用意,便是仿照佛家的浮屠修造。不过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是按照传统的楼阁建造,如今看来两者兼具。

三层楼的飞檐,六面朝向楼阁,看起来十分气派。完全都是雕花全梨木,修建的高大建筑。据说这种结实的建筑,不但古香古色,可以说百年难得动摇。

单纯从规模上来说,除了楼顶的屋脊,稍矮于皇城最高的屋脊以外,其余完全就是最醒目的建筑。当然这种等级森严的习俗,是有史以来便存在的。

金陵城老老少少都知道,因为这里几十年来,它几乎就是金陵城的标志,也是秦淮河两岸的骄傲。

如今多少辉煌,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可是作为金陵城的地标,凤翔楼依然伴随着大家存在。外地州府的人来京城,不管是公干、经商、或者路过,都要想办法来坐坐。

因为往常听到最多的,凡是关于金陵城有名的去处,自然便是这座修建于前朝的楼阁。

如今作为酒楼存在,据说凤翔楼的历史悠久,乃是昭宗年间一位大人物所建。当初这栋楼阁的位置,最早乃是一处庄园中。

据说当年这栋楼阁,在建成之后有事冒犯朝廷,最后被朝廷灭族,楼阁便成了朝廷的产业,自然便归历代上元县管辖。

后来据说在朱梁时,有一代知州爱好美食,便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改建成官家教坊。使得这里自此有着官家的影子,自然也就逐渐变得赫赫有名。

那位朱梁朝的郡守大人,在朝廷里有一定的势力,可以说至死都一帆风顺,因为他在金陵府一直盘踞未动,所以一直到了当今手里。

凤翔楼平时蓄养了,一批声色俱佳的官妓,经常和人斗酒吟诗,也传为一时佳话,更是令人有些神往。因为改朝换代,别说酒楼的生存,就是上元县的官衙,都几经毁灭再建。

到了杨吴藩镇的势力,都懒得管这些事情,上元县一度在遭受毁灭之后重建,因为凤翔楼的屹立不倒,居然把它当成了,上元县后来的中心位置,建立了上元县的新城。

令生活在这里的百姓,都知晓它的存在。

当初因为建筑风格,凤翔楼没有成为上元县官衙,却成为了金陵城的一道风景。作为这里的地标,也是令人人羡慕的地方!

如今时过境迁改朝换代,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割据势力藩镇的流水更换,中原各地的大门阀自身难保,许多门阀退出舞台。最后凤翔楼成了无主之物,又划归皇家势力的财产。

虽然随着时代的更替,这里也遭受了不少的风波,甚至当年朱梁时辉煌的教坊,如今早以不复存在。但是凤翔楼雄伟大气的规模,还是令人震撼的保存下来。

从杨吴以后几经易主,到得了如今唐国的时候,主人换成了一个叫郑人轩的。这个郑老板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上上下下打理的妥妥帖帖,凤翔楼自然更加辉煌了起来。

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老板,能够让凤翔楼保存下来,变成金陵城最大的酒楼,奇迹一般的保存了下来,想必老板也是费尽了心思,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如今凤翔楼每天不愁生意,大门大开不拒外客。

即使唐国淮北战败,但是因为北地遗老遗少不少,一直也没有宵禁。所以往往来消费的人,都会一直延续到凌晨。

生意这么好,自然引来无数的客源。每天高朋满座,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想进去消费往往都难得一入。

因为凤翔楼地方极大,六面朝向,对外开放的是一楼居多。至于二楼的雅座,却是需要提前预约,往往还要排队。

至于据说难得对外开放的三楼,更是需要留给固定的熟客。本身七级的阁楼,据说真正上去过的,不过最高四楼而已。至于最上面的三层,显然去到的寥寥无几!

真正了解凤翔楼的人不多,尤其如今大家所知晓的,这酒楼的掌柜,就是一个叫芳七娘子的女子,当真令人有些惊叹。

常觉省有些春风满面,在仆从带路下,和家生奴才迈着方步,从上元县县衙往凤翔楼走来。

因为受到同僚萧无畏的邀请,作为上元县县令的他,自然不好过于拒绝,因为是同僚答谢亲朋的日子。

这位同僚萧无畏,虽然只是上元县的步军都指挥使,可是终究是棣属于建康军。上元县在金陵城的威势,还强过如今建康军的风头,但是这位同僚萧无畏的出身,却和自己亲近。

因为萧无畏乃是给事中萧俨的幼子,而自己又是翰林学士常梦锡的儿子,算是世交之家。如果不是常梦锡审时度势,常觉省也不会一帆风顺。

要说常觉省在金陵城佩服的人,那一定就是自己父亲常梦锡了,别人不知道自己父亲的能力,常觉省却是深深的知道,自己能够走到今天的高度,可以说大部分的功劳和原因,就是来自于自己父亲的策略和计谋。

一个在唐国,胆敢和以冯延鲁为首的五鬼,对着干的人,确实需要的不仅仅是胆气。即使自己今天自己做到了,上元县县令的高位,常觉省对自己这个父亲,依旧是深为佩服。

而至于像萧俨这个人,常觉省不是单纯的佩服。因为一直以来,萧俨就是他心里的偶像和榜样。和自己父亲一样,单纯仅仅凭借自己的能力,居然在朝廷胆敢极力上疏皇帝。

而且都身居高位,在朝廷深受诸臣敬仰,这代表的是什么?

这已经不仅仅是实力,也是一个人绝对能力的表现!

父亲本是西京扶风人,虽然出身于属文之间,从小小的诸州从事,承制补宝鸡令,后来随同岐王李从俨。因岐王为左右所僭,后来江南投奔烈祖李昪,荐为大理司直。

凭借的虽然是真正的审时度势,但是常觉省一直以为,作为后来的殿中侍御史,和礼部员外郎,父亲都益见皇家奖誉。

如果不是善于周旋的话,应该很难生存。当然,如果他再大胆一点的话,未尝不可以创建更大的功绩。但是后来的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都颇具简易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