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

跃马大唐 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诸位兄弟,莫要瞎嚷嚷乱议论。朝廷和陛下的决定,是你们能乱说的么?”王源沉声喝道。

“可是大帅,这件事难道咱们便不管么?这帮回纥人侵占了咱们大唐的地盘,残害我大唐百姓,朝廷不管,咱们可不能不管。”刘德海道。

“当然要管,而且要管到底。”高仙芝冷冷的声音响起:“本帅和大帅已经商议决定了,即日起各位将军便要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这一个月来,本帅知道你们过得逍遥。酒喝了不少,女人玩了不少。但从即日起,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接下来或许又是连场的恶战,和回纥人交手,可不同于和叛军交手,那可是一群恶狼。希望你们都给我做好心理准备。”

高仙芝一向治军甚严。近一年来,神策军倒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高仙芝的统率之下的,所以这些将领们都知道高仙芝的脾气。

“高副帅难道官复原职了么?”一名将领低声问道。

王源在旁微笑道:“差点忘了宣布此事,高仙芝大帅即日起重回神策军中担任副元帅。诸位兄弟,开不开心?”

众将大喜过望,掌声雷动。实际上虽然众人对王源敬畏佩服之情无人能比,但真正论指挥大军打仗,还是高仙芝大帅更加的让众将觉得合适些。虽然论谋略和花样,王源不按常理的诡诈战术让人防不胜防,作为他的对手会胆战心惊不知如何应对,但实际上作为他的手下,有时候也是摸不著头脑,不知道该如何配合的。而高仙芝领军则要平稳常规了许多,将领们也容易领会其意图。况且和王源相比,高仙芝作战经验更加的丰富,开战之际无论后勤勘察指挥布阵都要更为老练和全面。相较而言,王源在这些方面便差得多了。

可以这么说,跟着王源打仗往往会出奇制胜,以为必输之战王源也能起死回生战胜对手,这会给参战将士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神策军强大的自信便是源于此。但跟着高仙芝大帅的好处是,但凡该胜的战事绝对不会失手,你别想在高仙芝的指挥下找到任何缺陷从而一举突破,高仙芝绝对不会给你这个机会。所以跟着高仙芝作战,心理上的满足感不足,但心境上会极为稳定,因为在他的运营指挥下,大军运转如意毫无缺陷,这便是高仙芝的强大之处。这二人只要联手,可忽补弱点,大唐双壁合体,天下绝无敌手。

高仙芝淡淡点头,感受到众将的尊敬和热烈之情,高仙芝心中也甚是受用。但他一旦进入领军的状态,便会变得极为严厉。

“再次提醒诸位,一个月内,随时会整军出征。诸位回营后要立刻补充物资,整顿军纪,加紧训练。若起兵之时,谁要是拖了大军的后腿,那可休怪本帅以军法惩处。”高仙芝冷声喝道。

“大帅高副帅放一万个心,我等岂会拖大军后腿。大伙儿几个月没打仗,已经浑身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出兵呢。是不是啊兄弟们。”刘德海叫道。

“刘大将军说的甚是,我等可不愿天天喝酒逛窑子,这不是闲的无聊么?末将手下的兄弟们都嗷嗷叫着要打仗,不打仗他们便无升官发财的机会呢。”

“哈哈哈,老常,是你自己急着要升官吧,想要当大将军是么?却推到手下兄弟的头上。”

“想当大将军不成么?大帅说了,不想当大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常有旺从一名兵士一路到今日,还不是靠着不怕死杀敌立功的么?”

“好好好,你常有旺总是有理,你外号不就叫‘常有理’么?”

两名将军斗嘴,众人在旁哈哈大笑起来。王源也不禁莞尔,这常有旺话糙理不糙,当兵的要想升官发财,可不就是靠着打仗么?没仗可打,那也就只能一辈子当个小兵卒了。乱世唯一的好处恐怕也就在这里了吧,很多敢冒险的人物都会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

“罢了,都莫要乱嚷嚷了,正事儿说完了,今日本帅请客,酒肉管够。但方才高大帅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这是你们出征前最后一次喝酒,过了今日,谁皮痒痒不怕军法处置的,便只管喝酒逛馆子。高大帅要砍了你们的脑袋,可不要来求我。”王源哈哈大笑道。

众将领欢声雷动。王源朝黄三摆摆手,黄三高声喝道:“上酒菜。”

顿时王家仆役们鱼贯而入,一盆盆热腾腾的佳肴珍馐被端了上来,一坛坛美酒被抱了进来。顿时酒肉飘香,呼喝连天,众将领纷纷入席胡吃海喝起来。

王源请了高仙芝李宓韦见素三人去后方的花厅入席。韦见素是第一次被王源邀请前来参加神策军将军们的会议。王源这么做是传递给韦见素一个讯息,告诉韦见素自己已经对他完全的信任了。韦见素接到邀请后也是有些惊讶和惊喜。但刚才听到的那些话他可真是震惊无语,自始至终他都没敢说话,但他心中其实充满了疑虑。

到了二进的花厅之中落座后,韦见素终于憋不住了,低声问道:“相国,高大帅,李老将军,你们真的决定要出兵和回纥人交战么?”

“军中无戏言,难道还是假的不成?”李宓笑道。

“可是如果是陛下将那些城池割让给回纥人占领的,咱们要出兵攻打,陛下会答应么?出兵的理由总要有一个吧。而且也会被人诟病为抗旨不遵的。”韦见素道。

王源呵呵笑道:“韦左相,你我现在起码还是大唐的左右相吧。陛下和回纥人达成的这个协议你我可知道半分?陛下可有明旨下达?”

韦见素摇头道:“当然没有。”

王源笑道:“那不就结了,我二人身为左右相国都不知其事,陛下也没有下旨宣布,那我们便只能理解为是回纥人强占了我大唐的边境城池了。我神策军自然有责任去夺回城池的。这个理由够了么?”

韦见素愕然半晌,咂嘴道:“这理由倒是足够。可是……相国……这么一来……”

李宓举杯打断道:“韦左相,别可是了,来来来,喝酒喝酒,天塌下来有大帅撑着,你担心什么?这次和回纥作战,老朽和韦左相共同担任后勤之责,还希望韦左相多多协助。”

韦见素一愣道:“怎么?老夫负责调度后勤之事?”

王源笑眯眯的道:“是啊,刚要问问你的意见呢。李老将军年纪大了,后勤调度事务繁琐,怕他吃不消。韦左相办事老练,面面俱到,所以请韦左相能够协力。你不愿意么?”

韦见素慌忙站起,拱手道:“老夫当然愿意了,相国放心,老夫当尽心竭力,全力办事。”

……

随着五月的到来,成都城变得越来越美。锦官城的美誉是从成都出产的天下闻名的蜀锦而来,当然这锦官城的锦字也有繁花似锦之意。成都最美的季节正是在五月。不仅是因为繁花似锦,更在于人们的心情。

每年从三月开始,成都的蚕农们便开始饲养春蚕。四月里万物欣荣之时,也正是蚕儿结茧吐丝之时。待到四月初旬,城南浣花溪畔万里桥下的青石板搭建的岸边石阶上,便满是缫丝浣洗的养蚕女的身影。这之后的月余,搭在细绳上脸晾晒的银白如雪,飘然若云的蚕丝,以及满城机杼之声便成了成都一道特有的风景。

想象一下,绿树繁华掩映下的成都的大街小巷之中,清风绿柳吹拂之下,心灵手巧的织女坐在织机旁纤手细细,飞梭流转的样子。那是一道多么美的风景。而此时成都的美不仅是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勃发之态,更是蚕丝蜀锦的收获的喜悦。

可以说,每年的五月里,正是成都百姓们的收获季节。成都人家往往经过春季三个月的劳作,所获得的收入便几乎是全家一年的用度。而五月的时候也正是他们最为富足安逸的时候。正因如此,在五月里的唯一一个全民庆祝的节日——端午节的来临之时,也是成都百姓们花销最多,庆祝最隆重的时候。

大唐之世,节日的庆祝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一些习俗。譬如端午节,大唐盛世之期已经有了诸多的约定俗成的完备的庆祝的规距。譬如全家老少穿夏衣,贴艾符、喝蒲酒、系五色丝续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组织龙舟竞渡等等,都已经在各地的端午庆祝活动中成为固定的项目。如此多琳琅满目,花样繁多的节日庆祝活动也自然要花费大量的准备时间。

王宅上下也和普通百姓一样为端午节做着准备。或者说,王家上下对这次端午节很是重视。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王源很少能和家人在一起过节。这么多年来,和家人在一起过元日上元中秋端午这些大型节日的时候屈指可数。这一次得知不久后王源又要率军出征,王家后宅的妻妾们更是珍惜这次难得的团聚的节日。所以进入五月之后,提前数日众女便开始忙碌不休起来。

王源来自于后世对传统节日已经无感的时代,自然也对一些节日无感。不过看着家人们为了端午节忙碌,心中也自感叹。什么时候这些传统的习俗便在后世泯灭不见了呢?那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背弃?不过这些事情自然无需他来插手准备,事实上这段时间他自己便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这段时间他正忙于巡查军营,检查战备,处理分析探听而来的情报,为不久后的出征做着最后的准备。因为五月初五端午节过后,王源便要送玄宗回京了,这件事一旦开始运作,便意味着短暂的安逸时光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变幻莫测的生死相博了。

五月初四,端午节的前一天,王源一早起床,洗漱之后便来到前院。按照安排好的行程,今日他要去城西兵工厂视察。这一次出征,虽然王源不打算带上虎蹲炮随行,因为王源并不想过早的暴露这个大杀器。当然也因为虎蹲炮的数量并不多,炮弹的数量也有限。而且和回纥骑兵作战,这玩意的用场并不大。这玩意其实更适合攻坚作战,而回纥人恰恰不可能盘踞坚城防守,他们以骑兵为主,战法也是猛冲猛打的野外作战。

但王源此次去兵工厂,却希望能带上一批行进研制成功的另一种杀器,那便是手.榴.弹。虽然这玩意造价昂贵,而且如今尚未有足够的数量全面装备兵马。但哪怕是带上个几百上千枚,也许便能在关键时候派上用场。和回纥人作战,王源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这几天里,王源搜集到了不少回纥人作战的战例事件加以研究。不研究倒也罢了,一研究顿觉有些头大。回纥人的骑兵确实勇猛无比,灭突厥的几场战事几乎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迅捷干净。要知道突厥人也是以善骑善射著名的,但却在回纥人面前一败涂地。由此可见,回纥人的战力是多么的凶悍。此次出兵和回纥人交手,若是托大轻敌,搞不好要吃大亏。

王源整理完毕,命人备马出门。刚迈下门外石阶,便看见东首门前的青石板道上,赵青骑着高头骏马飞驰而来。来到门前赵青翻身下马,三步两步来到王源身前行礼,神色甚是急促。

“你怎么来了?今日你不是该去亲卫营中巡查么?怎地又跑来了?”王源皱眉问道。

“快请大帅随卑职去散花楼一趟。”赵青急促道。

王源皱眉道:“去散花楼?太上皇又要见我?去命人回禀太上皇,便说我正忙碌,暂时去不了。我这还要去兵工厂去呢,柳熏直还等着我呢。”

赵青低声道:“不是啊大帅,散花楼里出事了。”

王源一愣,皱眉道:“出事?出了什么事?”

赵青低声道:“太上皇好像不行了。”

王源悚然一惊,惊愕道:“什么不行了?怎么回事?把话说清楚。”

赵青忙道道:“卑职其实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卑职也是刚刚接到守卫散花楼的江校尉的禀报,卑职也是一头雾水呢。据说太上皇腹痛难忍,整个人都已经疼得昏过去几回了。卑职岂敢怠慢,只得赶忙来请大帅前去了。”

王源二话不说。翻身上马喝道:“走,去散花楼。”

……

十几骑风驰电掣的从王宅往散花楼飞奔而去,路上王源心中思索着此事,觉得甚是蹊跷。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玄宗大概是明白王源要送他回京的日子一天天的到了,他曾数次请求王源去见他,但王源以各种理由推诿。王源知道玄宗急着要见自己是什么意图。无非便是要说服自己不要将他送往京城罢了。

王源不见他,便是担心自己有妇人之心,会推翻自己的决定。毕竟曾经和王源有过一段相处融洽的时光,玄宗一定会谈及对自己之恩,这也确实会让王源产生负罪感。另外王源戒备的也是玄宗的演技,他的演技高超,往往能够打动人心。与其被他弄得心神不宁,还不如选择所不见不听不闻不问,完全将其屏蔽。

正因有如此戒备的心理,所以刚才听到赵青禀报时,王源的第一反应竟然觉得此事恐怕是玄宗玩的一个小手段,他是故意玩花样以骗取自己去和他见面。

一直在抵达散花楼之前,王源的心里想的是,自己要当面戳穿他的把戏,然后转身便走,不和他多费半句话。然而,在下马踏入散花楼的那一刻,王源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散花楼内外的气氛显然极为紧张,玄宗的卧房之外,十几名内侍婢女小跑着进进出出,个个神色紧张,显然是真的出事了。

站站玄宗卧房院子里的江校尉和几名亲卫见王源和赵青快步进来,忙上前来行礼。

王源一边往门廊走,一边沉声问道:“怎么回事?发生了何事?”

江校尉满脸懊悔之色跟在王源身后边走边禀报道:“卑职也没弄明白,还是张德全跑来告诉我,卑职才知道太上皇生了急症。卑职便立刻派人去禀报赵大将军了。”

王源停步转头,瞪视他道:“你的职责是什么?居然敢说不知道?”

江校尉惊的身子打战,垂头不语。

王源也不搭理他,快步上了门廊,门前几名内侍和宫女忙挑起帘子,王源大踏步的进了屋子。屋子里也站了几名内侍和宫女,个个手足无措身子颤抖,从东首玄宗的卧房里传来玄宗痛苦的呻吟声,有人带着哭腔安叫道:“太上皇,太上皇,您到底怎么了?您老人家可不能有事啊。”

王源迈步进了东厢房,只见昏暗的光线下,帐幔高挽的龙床上,玄宗正身子扭曲裹着被子翻来滚去,在床上嚎叫不停。窗前一人佝偻着身子哭泣,却无能无力。

当看到王源进来,床边那人踉跄着跑过来,一下子抱住了王源的大腿,身子瘫坐在地上哀嚎道:“相国,救救太上皇吧,相国,太上皇不好了。”

王源忙低声安慰道:“放心,我想瞧瞧情形。”

赵青在旁道:“张德全,你放开大帅,不然大帅怎么能去瞧太上皇?”

抱着王源大腿的张德全忙松开了手,爬起身来端起烛台引着王源上前来查看,灯火下,玄宗枯瘦的一张脸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子从他的头脸上滚落,面孔扭曲着,整个人处于一种让人惊悚的状态。

“太上皇,相国来看你了。您睁眼瞧瞧。”张德全呜咽道。

玄宗口中呃呃连声,似乎有些意识,但又好像控制不住自己。

“太医呢?请了么?”王源回身问道。

“张太医来瞧了,他也看不出。正在西屋翻医书对症状呢。”张德全道。

王源皱眉不已,长安沦陷时,带了几名太医出来,但路上不堪路途辛劳,又一路上担心受怕的。到了成都后五名太医自己便病死了四个,只剩下一个张太医了。但临病还要翻医书,显然没什么手段。怕是指望不上了。

“快去请别的郎中来。去城里的医馆请。”王源喝道。

“禀大帅,卑职已经派人去接回春堂的李掌柜了,应该……马上就到了。”江校尉咽着吐沫道。

“快催。你亲自去。骑马带着他来。”王源喝道。

“是是是,卑职这便去。”江校尉连声答应着,飞奔出房而去。

王源沉思片刻,拉着张德全来到堂屋站定,沉声问道:“张德全,怎么回事?”

张德全兀自哭的鼻涕眼泪一大把,王源皱眉道:“快说,若不知缘由,焉知太上皇是发生了什么事?是旧疾复发还是其他的什么病?”

张德全忙擦着眼泪道:“禀相国,太上皇虽然身上有些毛病,但却也没有这等症状啊。早上起来还好好的,吃了早饭后便喊肚子痛,一会儿功夫便成了这副样子了。疼得昏死过去几回,奴婢也不知道便怎么了。但这绝非是什么旧疾复发。太上皇身子硬朗着呢,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恶疾在身。”

王源皱眉沉思,以王源对玄宗身体的了解,虽然人近老年,身亏气衰,但确实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大多只是胳膊疼腰背酸等这些小症状罢了。

“你是说,太上皇吃了早饭后便肚子痛的?早上太上皇吃了什么?”王源皱眉问道。

“就吃了些春卷就着豆米粥啊。陛下早起喜欢喝一碗豆米粥,吃两根春卷的,平常也是吃的这些。”张德全道。

“粥和春卷还剩下么?放在何处?验了毒了么?”王源喝道。

张德全惊的张大嘴巴,愕然道:“相国是说,陛下中了毒?有人给陛下下毒么?”

王源道:“我怎能肯定?但吃了东西后便肚子痛,那可能是吃的东西有问题。”

张德全连连摇头道:“不可能,相国,那些东西我们也吃了啊。春卷我也吃了几根,粥我也喝了两大碗。奴婢是要在陛下之前吃这些东西的,这可是规矩。”

王源心里明白,这是人体试毒的程序。皇帝身边的内侍除了伺候皇帝之外,还有个最大的功能便是试吃食物,内侍吃了无恙后,才会安心让皇帝享用。这当中还有银针探毒的环节,对皇帝的饮食控制的极为严密。

“奴婢吃的春卷和粥米和陛下吃的是一样的,春卷是一锅蒸出来的,粥也是一个锅里熬出来的。而且也是奴婢亲自盛给陛下的。要说下毒,那恐怕只有奴婢才能动手脚了。可是奴婢又怎会这么做?奴婢哪有那个胆子?”张德全连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