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一零四五章 推诿

跃马大唐 第一零四五章 推诿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庞龙的口供其实很有疑点,王源便听出了其中很多的毛病,只是他不愿当场说出来罢了。显然对此抱有疑点的不仅自己一个人,出了东门军营后,在并辔前往散花楼的路上,高仙芝便主动的提出了其中一点。

“贤弟,刚才人多口杂,那庞龙招供的口供之中有些让人不解之处,我也没有公然的提出来。但我觉得,应该私下里说清楚这件事。否则整件事似乎难以说得通。”

王源笑道:“兄长。让我来猜猜,是不是觉得派出这庞龙来下手,其实是多此一举?”

高仙芝点头道:“正是如此。难道你也有这种感觉么?既然要下手毒杀太上皇,又有合适的毒药,只需下令袁明远直接在进贡给太上皇的龙须酥中洒下毒药便可。又何须多此一举叫出个庞龙来办事?而且那庞龙说,一路上袁明远防范甚严,根本没有下毒的机会。我就不明白了,袁明远和他们不是一伙儿的么?怎地会自己人防着自己人?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王源微微点头道:“兄长,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既要在龙须酥中下毒,直接让袁明远动手岂非快捷方便?那袁明远也定不敢推辞。可从袁明远来成都的言行来看,他应该根本没有要毒杀太上皇之心。别看他手下人夜闯散花楼,但那不是要行凶,而是因为他觉得我骗了他而已。”

高仙芝点头道:“会不会是。若袁明远在贡品上下手的话,此事便太过明了,也无回旋的余地。若太上皇因为吃了李瑁送来的贡品而被毒杀,便百口莫辩了。所以才让庞龙暗中前来行事。但也不对啊,庞龙说他半路上是打算在贡品中下毒的,但是因为袁明远防备甚密而没有办法下毒。庞龙这么干不还是让袁明远背黑锅么?还是要把火烧到陛下头上么?”

王源呵呵笑道:“兄长,你想过没有。有没有可能庞龙此行根本就是受李光弼派遣,而此事李瑁一无所知?”

高仙芝惊愕道:“你是说,李光弼背着李瑁派人来杀太上皇?他怎敢这么做?”

王源沉声道:“如果太上皇死在成都,不但可以往我身上泼脏水,还可为李瑁铲除心中的一块块垒。这件事怎么都是很划算的,以李光弼的精明,必然早已看清楚了局势。但李瑁或许没有弑父的胆量,李光弼不敢明言,便暗中派人来解决此事,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高仙芝皱眉微微点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种可能。这么一来,事情便能说的通了。那庞龙可不管谁背黑锅,只要能得手便可。袁明远倒也并非特意防范,只是循例做事罢了。可是李光弼起码应该避讳一点,那就是避免将这件事和袁明远等人联系起来,否则岂非是引火烧向李瑁?他不应该没交代庞龙啊。”

王源呵呵笑道:“他定是已经想好了对策了,即便火烧到袁明远身上牵扯到李瑁,他也定有办法应对。他这么做只是帮助李瑁下定决心罢了。李瑁毕竟优柔踌躇,他不推李瑁一把,李瑁干不了大事。譬如灵州登基之事,便是他让李瑁下定决心登基的。”

高仙芝点头道:“我明白,那么这绝对是一种可能。”

王源微笑道:“是啊,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已,或许我们根本就猜错了。但其实我们根本不用纠结此事,这件事也许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也许真相其实就是袁明远这个人办此事不太合适,故而他们选了庞龙来办事罢了。这等事李光弼自己做主的可能性其实也很小,十之**是得了李瑁的默许的,否则他李光弼以后可别想舒舒服服的活下去,毕竟他杀的是太上皇,虽是为李瑁着想,但杀父弑君的罪名可不是他李光弼敢于独自承受的。又或者那只是庞龙招供时的口误,这等人说话不尽不实瞎编乱造混淆视听也是有可能的。总而言之,咱们也不用纠结这些了,总之无论他们是何种企图,现在已经被我们给挫败了。不管李瑁和此事有无干系,他这个锅是背定了。兄长,我得去散花楼看看太上皇了。你一起来么?”

高仙芝摆摆手道:“我便不去了,我要回府歇息了。贤弟你去见太上皇便是,告诉他,恭喜他生了个孝顺的好儿子。”

大笑声中,高仙芝骑马拐上向南的街道,王源也笑着拨马往北,朝着散花楼而去。

……

玄宗傍晚时分便清醒了过来,他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但他只觉得全身酸软头晕目眩,身子都不像是自己的。在昏迷之前剧烈的腹痛的感觉依旧记忆犹新,但此刻虽然身子不舒服,但那剧烈的疼痛已经消失了。

然后,他从张德全的口中得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源于那几只买来的粽子,那粽子里居然被人下了毒,差点毒死了自己。幸亏王源请来了高人来给自己解了毒,否则自己恐怕早已丢了性命了。

“太上皇啊,奴婢以前误解了王相国了。奴婢总觉的王相国心怀不轨,强硬霸道,还将太上皇几乎囚禁在这散花楼里,总觉得他是狼子野心。但现在奴婢才明白了,原来王相国是要保护太上皇呢。上次有几人夜闯散花楼被射杀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件事。可见有人成心要加害太上皇。幸亏有了王相国的严密保护呢。您是不知道,王相国知道您中毒后急的不行,幸亏他处置得当……”

张德全一边给玄宗喂着安胃定心的冰糖莲子羹,一边轻声的絮絮叨叨着。玄宗一口口的喝着莲子羹,眼睛微微的闭着。用尚且没有完全恢复的大脑思索着这件事。玄宗其实得知自己中毒的第一反应便是王源要害了自己,但得知王源又救了自己之后,玄宗却又不敢肯定了。他若是想杀自己,为何又要救活自己?演戏博得自己的好感?现如今的王源早已不需要这么做了。那日他便强硬的宣布自己必须回京,那便表明在王源眼中,自己其实已经毫无反抗的能力了。事实也是如此,自己这个太上皇又有什么值得他王源看重的呢?

然则,下毒者另有其人。又是谁要至自己于死地呢?玄宗的脑子里闪过一些念头。但他不敢乱想,他不想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是真的伤心心痛之极了。

“……相国说……便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那个下毒的人,相国调动兵马封锁了全城,现在天都黑了,不知道抓到没有。不过相国说晚间来探望太上皇的。此刻也应该来了吧……”张德全兀自絮絮叨叨的说着话,将一勺勺的冰糖莲子羹喂到玄宗的嘴巴里。

一碗莲子羹喂得快要结束的时候,外间一名小内侍的声音隔着门幕响起:“启禀太上皇,王相国前来探望太上皇,是否召见?”

张德全一听,喜道:“说曹操曹操到,王相国来了。太上皇?可有精神见他?”

玄宗肚子里有了汤水,精神已经好了不少。微微点头道:“扶朕坐好,给朕擦擦脸。”

张德全忙答应了,从铜盆之中拧了一把布巾,替玄宗仔仔细细的擦了脸,再将玄宗的发髻整理了一番,扶着玄宗坐好。

“去请王源进来。”玄宗道。

“遵旨。”张德全快步出来,见门廊下的灯光下,王源正负手背对着自己站在那里,仰头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

“张德全见过相国,太上皇请您进房觐见。”张德全满脸笑容,躬身对着王源的背影拱手道。

王源进了玄宗的卧房,上前行礼,口中道:“臣王源见过太上皇,太上皇身子觉得如何?”

玄宗脸上满是笑容,无力的摆摆手道:“王源,你来啦,朕已然无恙了,就是身子有些倦怠无力。免礼平身吧。张德全,给相国搬把椅子,给相国上茶。”

张德全忙连声的应了,搬过椅子来放在床头,又命人去沏了茶来。王源借着灯光端详着玄宗的脸色,发现玄宗的脸色已经有些红润了,精神也好了不少,看来身子恢复的不错。虽然年纪大了,但这么多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身体的底子还是不错的。

“王源,朕全听张德全说啦,今日若非是你,朕恐怕现在已经早已魂归黄泉了。朕谢谢你又一次救了朕。”玄宗缓缓开口道。

王源微笑道:“太上皇莫要这么说,太上皇无恙便是社稷百姓之福。天下万民之大幸。”

玄宗摇头道:“什么百姓之福万民之幸。朕如今只是个等死之人罢了。虽然朕感激你救了朕,但其实朕便是今日被毒死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朕对自己的死活已经无甚关切了。”

王源忙道:“太上皇切莫说这样的话,太上皇还是我大唐军民的主心骨呢。只要太上皇还在世,以太上皇往昔之威,便足可震慑宇内宵小。这也是有人意图加害太上皇的原因,因为他们怕您,所以便要害了您。”

玄宗看着王源道:“震慑宵小么?朕真有那么大的威严就好了。朕现在是落毛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咳咳,这个……还是不说这些了。听张德全说,你在全城搜捕下毒毒杀朕的凶手,不知道可抓获了凶嫌?”

玄宗本是要对自己的处境发一番感慨的,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句话说了一半便赶忙住口。这会让王源理解为自己在骂他。自己确实被王源欺负的够呛,然而这些话又怎能当着王源的面说出来。现在自己就是那只落于平阳的老虎,而面前的这个人就是恶犬。虎已经无力伤人,恶犬却可致命,老虎也不得不看着恶犬的眼色行事了。

王源对玄宗的比喻假作没听见,似乎是玄宗比喻不当的失言,但其实这正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己无论救他多少次,无论帮他卖命多少次,恐怕在玄宗眼里,自己还是他最大的敌人。

“太上皇,臣正是因为此事而来的,臣确实抓到了下毒的凶手,经过臣紧急提审,现已查明了事情的经过。”王源沉声道。

“哦?是谁要置朕于死地?凶手在何处?”玄宗叫道。

王源迟疑道:“太上皇,臣不知道该不该将真相禀报于太上皇知晓。臣恐担心太上皇会受不住这样的结果,恐怕会让太上皇生气动怒,伤了龙体。”

玄宗心中笼罩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一方面他忽然不太想知道是谁要毒杀自己,因为他担心自己的预感会成为现实。但另一方面,他又很想知道结果,他要明明白白的知道,到底那个自己为他付出了那么多的人是不是背后的凶手,他是不是会狠毒到如此的地步。但其实,玄宗心里明白,如果真的是自己预感的那个结果,这个结果无论他想不想知道,王源都会让他知道,他是拒绝不了的。既如此,还不如面对现实。

“你不用担心,朕还没那么脆弱。朕什么都扛得住。告诉朕,谁是凶手。”玄宗反而平静了下来。

王源微微点头,他佩服玄宗的定力和城府。这个人即便到了今天的地步,已然是冷静而且清醒的。几十年在权力的巅峰上浸淫打滚,这种历练所得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

王源缓缓伸手,从怀里掏出了庞龙的口供供状,缓缓的递了过去。玄宗目光犹疑的接过供状,在床头灯烛的明亮灯火下一字字一句句的仔细看了起来。

屋子里静的吓人,一只蚊子不知从那里钻了进来,小小的身影在玄宗抖动的手掌旁飞舞,嗡嗡的叫着,寻找着落脚下嘴之处。然而,玄宗手中的纸张的突然滑落,让它惊的煽动翅膀飞逃向黑暗的角落。

玄宗手中的供状缓缓的滑落在了被子上,他的眼睛满是愤怒和痛苦,整个身子似乎都在颤抖。

“太上皇,你还好吧。”王源低声问道。

“这个孽障!”玄宗扬起手来狠狠砸在床边的红木上,紧接着数拳击下,打的蓬蓬有声,口中咒骂不绝。

“太上皇,您怎么了?”外边候着的张德全听到动静,吓了赶忙冲了进来。

王源朝张德全挥挥手道:“张德全,太上皇没事。你出去,带着人走得远远的,不许任何人在外偷听,否则,唯你是问。”

张德全愣愣的站着不动,玄宗捶胸顿足了一番后终于平静了下来,抬起头来对张德全低声道:“张德全,你带人离得远远的,朕和相国有要事商谈。”

张德全这才缓缓转身出门,一挥手,带着伺候的几名内侍和宫女出了堂屋,带上了屋门。

王源静静的看着玄宗,玄宗垂着头坐在床上,两人很久都没说话,屋子里又忽然静了下来。那只蚊子也不知何时又开始嗡嗡飞舞,伺机嗜血。

“王源,这份口供当真是庞龙亲口供述的么?”玄宗缓缓开口道。

王源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到这个时候,玄宗还在问这样的话。要么是不想承认这份口供,要么便是怀疑自己在栽赃陷害。王源岂容他质疑此事的真假。

“太上皇,审讯庞龙时,共有成都文武官员十多人在列。其中包括了左相韦见素和平章政事颜真卿。审问时颜真卿动了夹棍可鞭刑,但庞龙并未招供,后来是臣亲自审问的。臣审问时未动刑罚。那庞龙良心发现,主动招供的。陛下若有疑问,可召颜真卿韦见素或成都太守李宓等人前来印证。”王源道。

玄宗忙道:“王源,你莫误会。朕不是质疑你们审讯口供的真假。朕是担心,有人利用这个庞龙胡乱攀咬,挑拨离间。”

王源微笑道:“太上皇,庞龙胡乱攀咬恐怕是不成立的。试问,庞龙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他攀咬谁也攀咬不到陛下和李光弼头上。若说他攀咬我的话,倒还情有可原。毕竟臣身上背着太多的黑锅,或许攀咬臣还更可信些。这件事从前因后果来看,是没有什么纰漏的。但有一点尚未得到证实,庞龙口供说是李光弼指使他毒杀太上皇,李光弼是打着陛下的名头的,但庞龙并未得到陛下亲口指示。那么是否当今陛下参与了此事,还需打个问号。臣目前也并非完全的相信这份口供,臣不能仅凭这份口供便断定李光弼和陛下真的是背后的主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这个庞龙是跟随了宣旨的袁明远从京城前来行凶,那么整件事的可信度便提高了不少。”

玄宗缓缓点头道:“你的话有道理。也许是李光弼自作主张,并非瑁儿的本意。这件事扑朔迷离尚未定论,朕觉得也暂时难以断定事实真相。”

王源点头道:“所以臣才告诉所有人不得将此事泄露。现在为止,消息控制在知情的十几人之中,尚未泄露出去。臣来见太上皇,便是请太上皇定夺此事。”

玄宗道:“你做的很对。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否则便要翻天覆地了。朕相信瑁儿不会这么做,他绝对不会这么做。”

王源咬着下唇沉吟片刻,低声问道:“太上皇,臣只想问问太上皇,若此事当真是陛下和李光弼合谋作为,太上皇该怎么办?”

玄宗愣了愣摇头道:“不可能,朕不信有这种可能。朕绝不信。”

王源道:“太上皇你不能否认有这种可能。李光弼怎敢独自做出这等事来。李光弼和太上皇您之间有什么恩怨?他要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他的动机何在?”

玄宗皱眉喝道:“李光弼没动机,难道瑁儿便有动机么?瑁儿已经贵为天子,朕也已经传位于他,他这么干对他有什么好处?你说,你说。”

王源静静的看着玄宗半晌,叹了口气低声道:“当今陛下有无动机,臣不知道。太上皇既说没有动机,那便没有动机吧。太上皇,臣今日觐见便是来探望太上皇的身子,顺便禀报此事的。臣回去后会封锁消息,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太上皇便请好好的将息吧。臣告退了。”

王源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转身朝房门外走去。

玄宗呆呆看着王源,在王源要出门的刹那,玄宗忽然大声叫道:“王源,你留步,朕还有话要跟你说。”

王源转身来皱眉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玄宗叫道:“端午节后你还要送朕回京城是么?朕现在身子如此虚弱,你还要送朕回去么?”

王源静静道:“太上皇放心,臣会安排舒适的车驾,保证太上皇一路安适的。”

玄宗面露愤怒之色,怒道:“朕都这个样子了,你还要送朕走?朕想留在成都将养身子都不成么?”

王源静静道:“天下平定,太上皇回京是正正当当顺应民意的行为。我已经问了相关人等,太上皇的身子已然并无什么大碍了,很快便能恢复。平叛已经两月有余,我若老是留着太上皇在成都,天下人都会以为是我王源控制了太上皇的自由。臣不能留太上皇在成都,这件事是早已定下的。太上皇大可放心,臣会派郎中随行,趁着初夏气候适宜景物怡然之际,一路缓缓回京,不但对太上皇身子无碍,反而会有好处。”

“不,朕不走,朕不走。朕死也死在成都。你休想逼朕离开。”玄宗怒喝道。

王源冷声道:“太上皇在担心什么?太上皇为何决意不回京城?京城有对你那么孝顺的新皇,还有太上皇的大多数故臣旧将,太上皇去京城难道不比在这散花楼中好?陛下连散花楼中陛下手植的牡丹花都移栽至此了,太上皇的衣食住行之物都千里迢迢的送来,这是多么大的孝心啊。太上皇生子若此,夫复何求?”

玄宗喝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瑁儿对朕有孝心,难道却要受你取笑么?”

王源呵呵笑道:“太上皇这是说的什么话,这哪里是取笑,这是褒奖才是。太上皇连好话都听成了歹话了么?莫非太上皇心里认为,陛下的孝心是虚情假意?”

“朕可没这么认为,是你在胡乱揣摩罢了。朕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朕在成都觉得舒坦,朕住的安心。朕不需要出门,朕只在这园子里晒晒太阳赏赏花喂喂鱼便挺好。朕只有这么个请求了,你都不许么?”玄宗怒道。

王源缓缓走近床前,双目凝视玄宗道:“太上皇,你宁愿在成都当笼中鸟,也不愿去京城过逍遥日子,这可不是您的作为。其实事到如今,你又何必和臣打哑谜,何必把臣当傻子?今日既然言至于此,何不开诚布公的说清楚?若太上皇还是这么遮遮掩掩虚虚假假,那可恕臣没空在此打哑谜了。”

玄宗冷声道:“好,你要开诚布公,朕便同你开诚布公。朕很早就像和你推心置腹的谈一谈了。你要谈什么,直接说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