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

跃马大唐 第一零八九章 血夜(下)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玄宗终于明白了,李瑁今日当然不是来探望自己的,他是来兴师问罪的,他是来逼迫自己开口杀了李珙这些人的,他不愿自己动手留下骂名,所以他要借自己的口来杀他的兄弟的。

而自己,便坐实了李瑁刚才说的,李珙他们造反是为了推举自己上位的话。那样,自己便必死无疑了。但自己若是下了这诛杀之令,便是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更何况,这些人是自己的儿子女儿,儿媳妇女婿孙子外孙。虽然自己也曾下令杀过自己的儿子,也杀过皇族亲眷,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叫他开口,当真是难上加难。

“父皇,你也不用纠结。我说了,只要父皇决定。父皇说他们无罪,朕便饶了他们。父皇说他们罪大恶极,朕也会照办。父皇快决定,朕今夜还要回长安,朕还有很多事要做。”李瑁冷冷的说道。

玄宗的目光缓缓的在殿下跪着的李珙等人脸上扫过,李珙李璬李璲等人都仰着脸看着玄宗不发一言,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求肯,充满的期待,充满了生的渴望。

玄宗嘴巴动了动,梦呓般的嘟囔了一句。

“什么?父皇说的什么?儿臣没听清楚。”李瑁冷声道。

玄宗脸上的肌肉抖动着,皱纹扭曲着。突然间,他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摇头大声道:“朕不做这个决定,朕不能。你想杀了他们,你自己动手便是,为何要污朕的清名?你怎么做是你的事,朕不说,朕不说。瑁儿,你便不能网开一面饶了他们么?都是同胞骨肉,为何要骨肉相残?你不能这样。”

李瑁呆了呆,他没想到,玄宗居然会说出这番话来,他脸上的肌肉开始僵硬,阴郁的罩上了一层寒霜。

“父皇,这时候你倒是知道维护你的清名了?你倒是要疼惜骨肉了?当初你又是怎么做的?你说的倒是冠冕,现在来当好人当明君,当初你可不是这么干的。”

“瑁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父皇对你还不够好么?父皇连皇位都传给你了,你怎能说这样的话?”玄宗抖着手叫道。

“传位?哈哈哈。父皇,你怎好意思提及此事?你那是没有办法罢了。朕若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大唐的江山社稷便在您的手里断送了,你不传位成么?你已经声望扫地,天下百姓对你已经彻底失望了,你不退位成么?朕冒着巨大的危险,挽救大唐社稷于危难之中,现在倒被你说成是你的恩赐了?父皇啊父皇,大唐风雨飘摇之际,你做了什么?大唐是怎么到了今天这一步的?谁之过?你想过么?”李瑁厉声喝道。

玄宗咽着吐沫伸着脖子叫道:“你的意思是,朕毁了大唐么?是朕毁了大唐么?”

“不是你还是谁?”李瑁怒声道:“不是你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他们,不是你放任安禄山胡作非为,不是你只顾享乐不理政事,大唐会遭此劫难?那王源是谁养虎为患的?还不是你纵容杨国忠,让杨国忠豢养了王源这头恶狼?这一切都是你的错,你还不认么?”

“住口,住口,你怎敢对朕这般说话?朕是你的父皇,你怎敢如此大逆不道?”玄宗被彻底激怒了,大声喝骂道。

李瑁嘿嘿冷笑说,不但没有退后,反而向玄宗走近了几步。露出森森白牙对着玄宗笑。口中冷声道:“父皇,好一个父皇。好大的天威,好大的脾气。儿子要被你吓死了。快收起你的这一套吧,今非昔比,您早已不是我大唐的皇帝,在我眼中,你只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东西罢了。”

玄宗抖着身子表情极其愤怒。但听李瑁继续冷笑道:“你说我不孝是么?可是你呢?你作为我的父皇,可曾做了你作为父亲尊严体面。你做了什么?你连自己的儿媳妇都抢去当妃子,这便是你一个堂堂大唐皇帝做的事么?你刚才说什么清名,你怎么好意思说起这个词?你的名声从你将玉环从我身边抢走,并且抱上你的龙床的时候,便已经污浊不堪了。为父不尊,为子自然不孝。你带给我耻辱,带给我痛苦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我的感受?现在倒要跟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你配么?你有脸说么?”

玄宗脸色惨白如纸,身子摇摇欲坠,猛然间口一张,一小口鲜血涌出嘴角来。张德全见状忙惊呼上前,扶住玄宗颤声叫道:“太上皇,太上皇,您没事吧。您没事吧。”

玄宗摆摆手,挣扎着坐在椅子上,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沉默如不存在一般,曾经乖巧如小狗乞怜一般的儿子。看着他从一只小小的虫子,变成了今日这般张牙舞爪的猛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将自己的尊严撕得粉碎,让自己像被扒光了衣服一般站在众人面前。

李瑁心中充满了快意,这么多年来,心里憋着的痛苦和愤怒终于能够发泄出来,他心中无比的舒爽。看着玄宗被气的吐血,一副老态龙钟颤颤危危的样子,他却没有丝毫的同情。

“父皇,朕登基为帝,力挽狂澜保住了我大唐的基业,你不来感激我,反而来指责我。你的这几个儿子,还有这些人、那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跟着王源一起来夺朕的皇位,跟着外人来讨伐朕,朕只要你说说他们到底该不该死,你却来推三阻四,说东说西。你这么做应该么?他们要谋逆造反,要毁了大唐啊,你难道不明白么?”

玄宗喉咙里发出奇怪的哼哼声,直愣愣的看着李瑁,嘴角流着血,一言不发,就那么盯着李瑁。看着李瑁张牙舞爪在站在面前吐沫横飞的说话,他一句话也不说。

“你刚才说,朕是要骗你背黑锅,污你的清名是么?好,朕便全了你的圣君之名,朕给你留个清名,让父皇你成为世世代代青史颂扬的明君,是个堪比尧舜的千古明君好么?朕来当这个昏君,朕来让青史唾骂遗臭万年,全了父皇之圣明,好不好?朕这么做总是孝顺了吧,你再也不会说朕不孝了吧。呵呵,父皇,你瞧好了。”

李瑁脚下如风,快步走到程度身旁,伸手沧浪一声,抽出了程度腰间的长刀。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李瑁紧走几步来到跪在地上的李珙身旁,手起刀落。‘咔擦’一声响过,李珙的头颅滚落于地,脖子里的鲜血如同山洪爆发一般的倾泻了出来。

殿上的惊叫声在相隔数息之后才发作了出来。满殿的皇子公主驸马皇亲外加一大堆的大臣们大声的惊叫着,没人相信李瑁居然突然挥刀砍了李珙的头,这就像是一场噩梦。但李珙无头的尸体正仆在血泊之中,头颅尚且在滚动,连那头颅上的表情都是一种惊愕的表情,可见连死去的李珙都觉得突然。

“你……你……你竟敢……你……”玄宗惊的指着李瑁,手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朕有什么不敢的?朕为了大唐社稷,为了列祖列宗诛杀这些李家不孝子孙,保全我大唐江山。列祖列宗不会怪我,反而会夸赞我。”

李瑁提着滴血的刀一步步走向数步之外正吓得半死的李璲。李璲手脚被绑着,像一只蚕蛹一般在地上蠕动着,一边逃离李瑁的靠近,口中一边大声哭喊道:“十八弟,十八弟,我错了,我再不敢了。从此之后,我什么都听你的,你要我怎样便怎样,你要我如何便如何……啊……”

惨叫声中,长刀劈了下来,李璲的顶门被长刀劈开,鲜血汩汩奔涌而出。长刀没有将他的头颅劈成两半,而是卡在了颅骨之中。李瑁吃力的往外拔刀,甚至抬脚蹬着正抽搐挣扎的李璲的身体。鲜血喷到了他的脚上手上脸上,但他毫不在意,用力的拔着刀。

此情此景,已经将殿上的所有人都吓傻了,妇人们吓得昏了过去,平日娇生惯养的皇族贵胄们有的已经屎尿横流。大臣们也已经吓得昏倒了几个。

“畜生,你这个畜生,你这个畜生。”玄宗口中鲜血奔涌,语若游丝的嘶哑着叫道。浑身上下颤抖不息。

然而,李瑁根本看都没看他一眼,从李璲的头上拔出了刀,满身是血的提着刀走向了李璬。李璬没有像李璲那般的躲避,因为他知道今日已经没有活路,也根本逃不掉。所以他静静的坐在地上不动,眼睛紧紧的盯着李瑁,嘴唇紧紧的咬着。

“到你了,十三哥。你平日对我还算不错,起码没有像他们那样对我奚落排挤。本来,朕打算登基后对你委以重任的,让你和朕一起做一番大事的。可惜啊,你也跟着他们造反,带兵来打朕,朕只能杀了你了。”李瑁站在李璬身旁轻声说道。

“我知道,我起兵那日,便想到有今日了。还是二十七弟看的清楚,他在邠州上吊自杀了,免于了这断头之祸。哎,动手吧,多说无益。”李璬脸色煞白轻声道。

“唔,二十七弟很可怜,他只是个道士啊,你们干什么拉着他造反?这不是害了他么?罢了,十三哥,朕给你留个全尸便是,你还有什么最后的话要跟朕说么?或者说,是最后的请求。”

李璬想了想道:“最后的请求么?说了怕是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说说看,也许朕会应了你。”李瑁歪着头笑道。

“你杀了十二哥二十六弟和我,我们无话可说,我们起兵造反了,我们罪该万死。但是,这些人都是无辜的,我们的妻妾儿女,还有皇亲国戚们,他们都是无辜的。我恳请十八弟……陛下能念及骨肉之情,念及同胞血脉之情,饶了他们的命。你该不会连他们都要全杀了吧?”

李瑁怔怔的想了片刻,眼光扫向后方一大群黑压压的瑟瑟发抖的三位王爷的亲眷,以及公主驸马皇亲等人。他的目光看到哪里,哪里的人便缩着身子低着头躲避他的目光,仿佛他的目光是一把利刃会杀人一般。

李瑁呵的一声笑了:“你猜的对,朕不能答应你,这些人都必须死。他们一点也不无辜,因为他们都追随你们造反。谋逆造反是要满门抄斩的啊,这可是大唐律法规定的。朕可不能坏了法度啊。”

李璬呵呵冷笑,闭目垂首,再不发一言。

李瑁一刀挥下,李璬人头落地。他竟然连给李璬全尸的承诺都没有遵守。

连杀三人后,李瑁的似乎有些疲惫了,丢下钢刀走到椅子旁坐下。内侍黄安忙上前战战兢兢的道:“陛下,去沐浴更衣吧。陛下的身上……全是血……全是血。”

李瑁摆摆手,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将沾满鲜血指纹的茶盅放回桌子上之后,李瑁朝程度招了招手。

“陛下。有何旨意?”程度探过身子。

“将他们都杀了,一个不留,统统的,杀了。”李瑁哑声道。

程度半张着嘴巴,似乎要问话,但看到李瑁凌厉的眼神后,他闭上了嘴巴。转身来,程度一摆手,殿内殿外数百禁卫一涌而出。下一刻,殿内如炸了锅一般,嚎哭之声惊天动地,惨叫之声直冲云霄。刀剑起落,鲜血迸裂,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短短的盏茶时间内,手无寸铁的殿中皇室家眷宗亲以及数十名从成都跟随玄宗归来的官员都已经尸体横陈,鲜血顺着大殿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蔓延着,朝着殿门口的石阶外流淌着。

玄宗已经不能动了,他只能僵硬的瘫坐在椅子上,面色惨白如纸,身子急剧的抖动。张德全在旁边替他抹胸顺气,张德全自己的裤裆已经全湿了。

“畜生,孽障,畜生,孽障。”玄宗口中来回的骂着这两个词。

“父皇,孩儿做了本该你做的事情,你可满意了?”李瑁冷冷道。

“畜生,孽障。你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父皇,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怎么会杀了父皇?父皇对我这么好,儿臣该好好的孝敬您才是。您放心,儿臣不会杀你的,儿臣还会请御医来好好的替父皇调理身子,儿臣要父皇活着,好好的活着。这样,父皇便能看到儿臣是如何平定天下,如何励精图治振兴大唐的了。父皇便会知道,儿臣是如何超越您的。儿臣不但要超越您曾经达到的高度,还要将吐蕃回纥契丹西域全部纳入我大唐版图。儿臣要建立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唐帝国。父皇,您一定要活着,一定要亲眼看着,做个见证。”

李瑁纵声大笑起来,站起身来,踩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走出大殿。

玄宗全身僵硬,浑身无力,像一截枯木瘫在椅子上,双目直愣愣的毫无声息。他还活着,但他跟死了有何异?他就是一个活死人。

……

七月十七日傍晚,李光弼的大军抵达了宁州城下。轻松攻下庆州之后,全军士气大振,李光弼决定乘胜追击,趁机连续攻城,向成都推进。虽然不知道北边的战事的结果,但对李光弼认为,即便和回纥人的大战以王源胜利而告终,王源的兵马也将损失惨重,未必敢回援和自己交战。

李光弼的心态在这段时间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每想到王源,李光弼都有一种沉重的压抑的感觉,每想到要和王源交战这件事,李光弼总是感觉底气不足。但现在,李光弼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他甚至有些渴望和王源交战,渴望打破这个笼罩在心头的这么长时间的块垒。自己打败王源之日,便是自己获得升华突破的时候,李光弼觉得他已经准备好了。

在李光弼看来,宁州城中的兵马也不会太多。短短几天时间,从庆州退到宁州的兵马也就那么七八千人,加上宁州城中原本的守军,也不过万余人罢了。这根本就不足以守住宁州。

大军扎营之后,按照惯例,李光弼要勘察宁州城防,观察敌情。虽然李光弼现在自信心爆棚,但他一向是个谨慎的人,从不做那些冒失的事情。更何况,宁州的城防比之庆州还要坚固些,宁州左近地势崎岖,也并不利于大军的展开攻击。所以李光弼还是要认真的制定出攻城的计划来。

当晚,在他们登高俯瞰宁州城头时,他们看到的竟然是密密麻麻的守军占据了城头。火把通明人影摇晃,城头上的兵马数量竟然超过了事前的估计。若是以现在城头的兵马规模以及城内穿行的火把情形开看,小小宁州怕是有三四万兵马在其中了。

但因为有了庆州被骗的教训,李光弼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怀疑。在看到这样的情形后,李光弼立刻派人抵近城下观察城头士兵的真假。数十队斥候兵冒着被射杀的危险抵近到城下四五十步的护城沟旁探查。然后他们带来了一致的消息。

城头黑压压的守军,竟有一大半是站立不动的草人。它们只不过是被披上了盔甲,手中插了火把罢了。远远的看,自然是不能分辨真假,但凑近了看,那便一目了然了。

“这帮家伙还想骗我们上当拖延时间,我们有那么蠢么?当真是岂有此理。王源的手下怎有这样愚蠢的将领。”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光弼笑骂不已。神策军的守城将领太可笑了,难道用过且被识破的计策还能再用么?

整件事在次日清晨在此得到了证明。次日上午,城头的兵马呼啦一下少了一大半。只剩下几千人在城头游荡,和昨晚比起来少了八成。

“给你们说个笑话:灵州城里有三四万守军。哈哈哈。”一向严肃的李光弼对着身边的将领们打趣道。

“对对对,都是稻草兵,此刻怕是堆在城墙根下晒太阳呢。”将领们凑趣的哄笑道。

李光弼大笑一阵,沉声下令道:“咱们还等什么?诸位,趁着天气凉爽,夺了宁州城,中午便可以在宁州的树荫下纳凉了。”

战鼓声声,数万兵马开始列阵准备攻城。城头的守军显然极为慌乱,不久后城墙上多了几千兵马,准备迎接攻城。这自然在李光弼的预料之中。此时此刻,城头的兵力跟自己预料的差不多。整座城池中一万多守军已经到头了,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数量。于是李光弼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三万步兵排成十余只方队,对着城墙气势恢宏的进发。宁州城下的护城河早已干涸,只是一条有些浅浅泥水的沟壑,所以连事前搭建桥梁的手续也免了。

进入一箭之地后,城头的守军开始射箭。稀稀拉拉的箭支落在攻城的方阵中,倒也射杀了不少攻城士兵。但这么点死伤,根本不足以阻止士兵们的推进,反而因为这样,暴露了守城士兵的无力。他们不但人数不多,连弓箭手的数量也不多。以眼前规模的反击,估摸着弓箭手也就两三千人而已。

李光弼抚须策马站在离城数百步的土坡上观察着战场,守军一再暴露他们的孱弱和无力之后,李光弼相信,这次攻城不会持续太久。对方应该很快就像在庆州一样弃城而逃,因为他们根本就守不住。

七八只步兵方阵抵达城下,数百架云梯竖了起来,强攻城墙的行动正式开始。这率先攻到城下的数千兵马是李光弼安排的精锐老兵兵马。他们必须给战场上的新兵们做个表率,告诉他们攻城是怎么攻的。李光弼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不太激烈的攻城,起到以战代训,快速的让新兵们进入角色,得到成长的效果。

云梯竖起来了,搭上了城墙。无数的士兵开始蜂拥往城墙上攻去。城头的守军还在有气无力的还击着。李光弼看着这样的情形,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他这一辈子还从未经历过这么轻松的攻城作战。庆州到宁州,这两场攻城简直像是过家家一般的轻松,竟无丝毫的挑战。

然而,就在此时,李光弼的目光被城头两侧突然出现的大量士兵所吸引。那些士兵显然是从城下刚刚冲上城墙的,他们身上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两股洪流,很快便布满了城墙各处。

下一刻,城头的弩箭如一股股腾起的黑烟一般朝着城下的士兵们射下,在数百步之外,李光弼都能听到那弓弩发出的整齐划一的咔哒咔哒的机簧弹起之声。

那是十字弩!近距离无敌的近战十字弩!

李光弼的心头紧锁了一下,然后,他和周围众将便看到城下攻城士兵如割草一般的一茬茬的倒下。惨叫之声响彻了大地。

“那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的弓弩手?而且还在增多,还在增加。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城墙上守军怕是已经超过两万人了。”一旁的郑秋山惊愕叫道。

所有的将领们都惊愕的看着这一切,脑子里都成了一片浆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