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八零五章 心离

跃马大唐 第八零五章 心离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玄宗笑道:“罢了,房琯的事我们便不再说了,杀也杀了,虽有过,但也毕竟是我大唐曾经的相国。朕也不想再提他了。朕叫你今晚来见,却是为了另外一件事要和你商议。”

王源道:“陛下请说。臣未必能拿什么主意,除了杀敌作战,臣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懂。”

玄宗呵呵笑道:“你这是太自谦了,其实你不仅领军作战在行,政务上也很有想法。譬如你今日关于朝廷政务的那一番话,朕午后细想了一番,觉得甚是有理。如今的局势确实不宜过多养兵,而是要积极开垦屯田,多种粮食,以防止即将到来的窘迫之境。东南州府兵马不多,若安禄山的叛军攻击东南,怕是举手之劳,到那时我们的钱粮便将枯竭了,这可是一件巨大隐患。钱粮一断,大事便休。你能想到这么长远,比之房琯不知高明了多少,所以朕觉得你看得清楚,想的清楚,是个理政之才。”

王源摇头道:“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朝中很多人都明白,倒非臣所独知。”

玄宗摇头道:“显而易见怎么没人跟朕提起?知道了不说又有何用?一个个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哪一个能担负责任?在朕看来,唯有你才是认真的为大唐社稷考虑的。”

王源当然不会信他的鬼话,玄宗最善于的便是这一套,灌**汤他最拿手。这套虚伪的言行王源早已看的多了。

“……故而朕思来想去觉得,朕只能将一切托付给你才成。所谓能者多劳,既然于政务大局上你有清晰的判断,你不得不为朕担起朝廷政务的责任来。房琯死后,相国之位无人能居,朕认为只有你才能担当相国之位,不知你意下如何?”玄宗微笑看着王源。

王源沉吟不语,玄宗此举表面上看是重用自己,并且借此弥补双方的关系的,看上去是对自己表达更大的信任的举动,但在王源看来,却饱含深意。要王源当相国已经不是玄宗第一次提出来了,以前王源以平叛之事无法分神为由拒绝了之后,玄宗才选择了其他人。而现在玄宗重提,又是在房琯得罪了自己被杀之后,这时机看似妥当,其实却很有讲究。

房琯死了,王源继任。房琯又是因为挪用王源的军粮被王源逼迫而死,这前后的因果关系不免令人遐想。这无疑又给王源增加了一条可以在街头巷尾朝野之间可以议论的点。很多人一定会造出王源为了当相国而逼着陛下杀了房琯的流言。事情的重点会从房琯挪用军粮之罪而转移到因为争夺相国之位而导致的相互倾轧上来。

这不是无聊的揣度,而是一定会发生。玄宗不可能不知道会有这样的流言出来。而玄宗这么做的目的恐怕也正是要有这些流言漫天流传。玄宗这是要将自己一步步的抹黑,一步步的争取所有人的同情,将自己慢慢推到万人唾骂的境遇之中。这么做也是为将来清算自己做准备。

王源承认自己自从来大唐之后,对待人和事不免变得多疑和阴谋论,但这么多年的经历表明,并非自己神经过敏,而是这年头的人都太过奸诈。特别是在庙堂上打滚的人,每一步的举动都有其背后的深意,一个不小心便入其觳中后悔莫及。这些事王源都曾亲历,不胜枚举。而王源自己也用圈套设计过他人,譬如杨慎矜之死,譬如王鉷之死。实际上很早以前,王源便明白了要想在朝堂之中厮混便不得不变得比他们还奸诈和凶狠的道理。

玄宗目不转睛的看着王源,他知道王源一定会拒绝。不是因为王源谦逊,而是因为大唐官员名义上管军便不能管政,二者相权之下,王源是一定会选择抓着兵马不放的。这也是以前王源拒绝相国之位的原因。

果然,玄宗的耳中听到了王源的拒绝之言:“陛下,臣可不敢担任此重责。臣年纪太轻,经历太少,而相国之职举足轻重,臣可不敢接这个担子。臣那些话都是皮毛之言,可不能以此为凭。当真要理政的话,还是需要大智慧之人才成。”

玄宗摇头道:“以年纪阅历为借口都是不对的,年纪的大小不能代表才能的大小。特别是对你王源而言。你二十岁便平了南诏,谁能做到?二十一岁便击溃了吐蕃国?我大唐谁人能比肩?二十一岁便身兼我大唐两道节度使,古往今来谁人能及?如今你才二十三岁,正是风华正茂建功立业之时,他人还在为前途奔波,你已经是我大唐的兵马大元帅,何人能及你之才能?朕一直将你视为我大唐异数,或许老天知道我大唐有此一劫,所以出了文武全才之人助朕渡过难关。故而,朕相信你一定能胜任相国之职。你放心,朕不仅让你管理政务,朕还一样让你统帅兵马平叛。能者多劳,非常时期什么军政分离的规矩也顾不得了,朕就指望着你既替朕平息叛乱,又替朕统率百官渡过难关。王源,朕是诚心诚意的,难道你竟不理朕的诚意么?莫非要朕低声下气的求你不成?”

王源没想到玄宗连最后那些话都直接说了出来,坦言让自己既领兵又管政。这是铁了心要让自己坐上相国的位置。如此一来,既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又能在翻脸之前榨干自己最后一滴智慧和本事为他服务。不愧是坐在高位多年的帝王,手段高明无比。

“陛下,臣深感陛下诚意,但臣确实没准备好。相国之职干系重大,那是统帅百官,管理大唐政务的要职,我不能因为此职位官高位显便草率的答应。居其位善其事才是对大唐社稷负责。然而陛下一片赤诚相待,臣也不想忤逆陛下之意。这样吧,此事容我考虑一晚,臣也自己掂量掂量是否胜任。明日或者臣会有了答案,又或许明日一早陛下便想到了另外合适的人选也未可知。”王源沉声道。

玄宗摇头道:“其实你无需考虑,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当然,朕也不急于要你同意,你今夜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明日再答复朕便是。”

王源道:“臣明日一早便需赶回军中了。”

玄宗皱眉道:“那便为朕耽搁一日,这也是件大事,朕想知道你最后的决定。”

王源无奈之下,点头答应。这件事王源其实已经做好了决定,他的决定便是接受相国的职位。王源并不在乎玄宗背后的目的,也对相国这个职位没什么真正的兴趣。在目前情形下,相国的职位只是个摆设,其实并无太大的权力。而王源决定接受这个职位,那纯粹是因为相国的位置更有利于自己,王源再不想有人占着相国的位置再拖自己的后腿,给自己添乱了。而且玄宗也承诺了,相国和大元帅的职位并不冲突,这种情形下,王源倒也不必去担心会被迫放弃兵权的问题。既然鱼和熊掌可兼得,为何不取之?

然而王源并不想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他要给玄宗些煎熬,让他今晚睡不着觉。而且太爽快的答应,也正给了他人口实,说自己早就基觊觎相国之位了,所以要矜持一次。

玄宗听到王源同意推迟一天离开成都,心里很是高兴。玄宗也有玄宗的计划,他已经想好了明日该如何让王源答应就任相国的办法。

“陛下,臣也有事要跟陛下说,陛下若无他事,臣可否奏陈?”

“哦?你有事要说?快说快说,朕今日叫你来便是为了相国之职的事情,除此之外朕已无事了。”玄宗笑道。

王源道:“臣这次回来见识了几位殿下为了平叛所做的积极的行动,臣甚是感动。皇家上下同仇敌忾,这正是该有的气象。虽然出了房琯这档子事,但皇子们为国效力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一点让臣甚是欣慰。然而此时募兵训练都是不适合的,所以寿王等皇子希望领军平叛的事情暂时恐怕要搁置。”

玄宗忙道:“那还用说?朕已经下令解散所募之兵了。现在可没钱粮给他们募兵。”

王源微笑道:“陛下明鉴,虽则不能募兵,但皇子们想为国效力的激情是值得褒扬的,不能打击他们为国效力的这份心思。故而,臣想奏请陛下,这次臣去军中,陛下可指派皇子跟着我一起为国征战。不知陛下认为妥当否?”

玄宗楞道:“有这个必要么?”

王源笑道:“此举有利平叛。一则皇子在军中可提振军民士气,皇子和平民士兵同生死,这是最好的提振士气的办法。二则,随军皇子可以作为军中监门官,以免有人说我神策军连监门官都不设,有违规制。”

玄宗哈哈笑道:“第一点朕同意,第二点朕觉得毫无必要。朕早说过,绝不干涉军务之事,又怎会设监门官?这样吧,你这个提议很好,派皇子和兵马共生死,乃是提振士气之举。朕的儿子们当中确实有不少天天要吵着去杀敌的,朕便给你指派一个。但有一点,不能优待,只能作为普通的将军和士兵一起作战。便是战死疆场也没什么。”

王源笑道:“原该如此,我并不打算优待。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皇子若是战死疆场,那将是他的荣耀反而会青史留名。不过陛下我也提醒您注意,战场上刀剑无眼,很可能会发生意外,派出的皇子一定要慎重,很可能会受伤甚至战死。臣把话说在头里。”

玄宗微笑道:“朕也是领军打过仗的人,这一点不用你提醒。明日朕给你个人选便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