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八三五章 三城

跃马大唐 第八三五章 三城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二合一)

攻克壶关之后的第三日,王源率三千骑兵终于从太行山峡谷的崎岖官道之中走了出来。之所以比原定的时间多用了一日,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李欣儿的箭伤严重,王源不得不多留一天的时间。

李欣儿的箭伤是贯穿肩胛骨的伤势,属于重伤,虽然用了伤药以及公孙兰秘制的药物,但这种伤势可不是轻易便能痊愈的。所以为了伤势的恢复,为了能经得住后面的旅途颠簸,王源还是冒险做出了在壶关多呆一日的决定。

当然,李欣儿的伤势并非大军多留一日的唯一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便是,王源希望能趁机拆除壶关的两座中墙。这么做原因很简单,王源不可能派兵留守此处,自己只要一离开,不久后壶关便又将落入敌手。虽然壶关在自己的手中被破,但不得不承认这座关隘的防御体系甚是坚固和独具一格,将来要重新夺回壶关,势必又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与其将来在这里吃亏,不如现在就毁了它的防御体系,为将来做个准备。

于是乎,兵马一起动手,将两座高墙上的的箭塔和石头房舍全部拆毁。高墙因为都是花岗石和大青石垒砌而成,无法进行摧毁。王源便让人在两座高墙下方的城门洞中堆积柴火猛烧,直到烧的岩石崩裂坍塌,活生生将两座高墙破坏出了两道巨大的缺口来。短时间内,要想将这高墙恢复原样是不可能的了。

其他关隘之中的各处防御要点之处,但凡能破坏的也都大肆的破坏了一番,将壶关的防御体系摧毁的七零八落。在王源率军离开之际,壶关已经被摧毁的七七八八,虽然依旧虎踞龙盘,但却徒有其表,不复雄关之名了。东西两边的城门捣毁了,城门楼烧毁了,高墙倒塌了,箭塔被夷平了,只剩下了一座青石的空壳。

七月二十九日清晨,王源和他的三千亲卫骑兵终于抵达了太行山峡谷的出口。远远朝外望去,眼前的景象和太行山西边的来路简直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太行以西,多丘陵山野纵横,地势起伏不定。然而眼前的山东之地,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

众人心情大为畅快,从蒲州出发至今已经十一日,所行之路都是崎岖坑洼不平的地形,众人已经受够了。现在终于能看到山外一望无际的平原之地,怎不让士兵们心情舒畅。就连战马也似乎觉察到能够驰骋奔跑一展雄姿,它们也躁动不安刨踢摆尾起来。

出山谷之前,王源召集众人商议行程。几乎所有的亲卫军将领都赞成不用再昼伏夜出,而应该一鼓作气的冲向平原郡。王源其实也这么想的。太行山之东州县密集,不像来时可以昼伏夜出的赶路可避免行踪暴露。这里,三千大军只消一露面,怕是立刻便会被叛军发觉。隐匿行踪其实已经变得不太可能。

但若是大张旗鼓的赶往平原郡,便会造成两个后果。其一便是被左近的相州邢州以及东面的魏州等州府叛军兵马发觉,势必会遭遇拦截,发生战斗。其二,如果自己靠着骑兵的机动性冲出眼前州府的兵马拦截围杀,那其实也会将他们吸引着去往平原城。平原城下若是有大批叛军兵马攻城的话,岂非要遭受前后夹击?

相对而言。王源更担心的是后一种可能。王源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自己的屁股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叛军兵马,而自己不得不将他们吸引到平原城。自己的骑兵固然不惧围击,可以随时撤离,但那样一来岂非不但没有救颜真卿,反倒是坑了他了。

王源沉吟了片刻,然后他做出了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差点让所有人掉了下巴。

“我想我们不用太快的赶到平原城,既然已经到达了叛军腹地,又是平原之地,利于我骑兵作战,我们怎能不大展身手一番。所以,我有个想法。不如我们索性在相州邢州魏州一带横扫一番,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肚子里开花?”

所有人都默默的看着王源,心中均想:“恐怕也只有你才会这么想。居然要去主动攻击这一带的州府,就凭这这三千骑兵?这不是痴人说梦么?说好了去救颜真卿,救平原城的呢?”

王源看着众人惊愕的神色笑道:“怎么?你们都觉得我疯了是么?我可没疯,我是有我的理由的。”

“我很想听听你的理由。”公孙兰皱眉道。

王源笑道:“你们认为,叛军在这些州府之中还能有多少兵马驻守?我认为这些处于内陆的州府最多守军不过三五千。这三五千人分散于几处州府之中驻扎,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但若是他们合兵一处,几处州府县城的兵马一旦汇集到一起,少说也有一两万人,那对我们而言便是一种威胁了。”

众人纷纷点头,大帅这话倒是实情。三五千的叛军在三千亲卫骑兵眼中却是不算什么威胁。但一两万人的兵马,那便有些够呛了。若是被缠上不放,一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我们可以不管他们直接冲向平原郡,我们的脚力快,他们也追不上。但你们想一想,得知我们突袭而入,他们岂会不汇集兵马跟着追下来?一旦他们跟着追到了平原城下,而我们又未能及时解平原城之围的话,我们便要遭受前后的夹击了。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趁着他们尚未得知我们到此的消息,来个闪电战,将他们各个击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将给叛军当头一棒,大灭他们的威风。而且还能让我们从容赶赴平原城,在其他叛军赶到增援之前又充足的时间解平原之围。你们看如何?”王源微笑道。

众将领恍然大悟,赵青眼睛放光,紧握着拳头道:“大帅所言极是,咱们来个闪电战,一举击破这几座城池。若能做到这一点,我神策军亲卫营之名将响彻天下。”

谭平也哈哈笑道:“大帅这么一说,卑职当真热血沸腾。干了。大帅下命令吧。”

丰王李珙也破天荒的连连点头,王源微笑看着他笑道:“丰王爷,你也觉得此计可行么?”

李珙点头道:“刚刚听到元帅的提议确实让人吃惊,但元帅刚才一分析,我又觉得是个好计谋了。虽然我依然觉得这么做甚是有些激进和冒险,但跟着王元帅这么多天,我也明白了个道理,有些事就是需要冒险,畏手畏脚难成大事。市井闲汉们常说:富贵险中求。我看这话很对。”

王源哈哈大笑道:“丰王的意思是,我有今日都是因为冒险得来的富贵是么?”

李珙忙摆手道:“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

王源摆手笑道:“不用解释,想要富贵却不冒险自然是痴心妄想。那话说的没毛病。那么,既然大伙儿都无意见,那么我们便准备动手了。既然是闪电战,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手,不得有半点的拖泥带水。第一个目标便是离此最近的相州治所邺城。我只说一个原则,夺城,杀敌,然后不做停留,直接攻击下一个城池,不能让敌人有丝毫的反应时间。接下来这一日一夜,你们将会在马背上渡过,丝毫没有休息的时间,所以我希望你们抓紧这最后的时间喂马吃饭喝水,因为你们将再没有时间做这些事了。”

……

七月二十八日午后,一行数百人的队伍抵达长安。那是严庄携带者安禄山的圣旨前来向史思明宣旨。史思明本不知严庄的来意,还以为是安禄山派来查勘长安城的防务的,倒也并不放在心上。

然而,皇城朱雀门内,严庄宣读了安禄山的圣旨之后,顿时如一瓢冷水浇在史思明的头上,一下子便将史思明浇的浑身透凉。惊愕不已的史思明竟然忘了在严庄宣读完圣旨之后高呼万岁接旨,而是傻愣愣的跪在地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史元帅,史元帅?接旨谢恩啊。”严庄微笑提醒道,跪在史思明身边的史朝义也忙拉扯史思明的袍子提醒。

史思明回过神来,高呼万岁,但却并未接旨。起身后,沉声道:“严庄,这圣旨我不能接,我需要些奏折给陛下,请陛下确认此事。”

严庄皱眉道:“确认什么?”

“确认陛下是否当真要调走十万兵马,我想问陛下是否不打算要长安城了?他一下分了我一半的兵马,长安城我还如何去守?难道陛下不知道长安城周边十几万敌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起进攻么?陛下怎能这样做?我要问个清楚。陛下若是当真不要长安了,那倒也没什么。慢说是十万兵,便是二十万兵马全部被你拉走,我也不放半个屁。”史思明激动的挥着手,越说越是激动起来。

严庄皱眉道:“史元帅,你这是作甚?圣旨上说的清清楚楚。此次抽调十万兵马,是要行攻南之策。陛下希望能够釜底抽薪,攻占东南诸府,切断蜀地唐朝朝廷的钱粮供应。这一点月前你便是知晓的,你不也曾经积极赞成此议么?怎地现在却又变卦了。”

史思明怒道:“我何时变卦了?朝廷攻南之策我当然赞同,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攻打南方,却要从我手中调走十万兵马,你要我如何守长安?严庄,要是你,你怎么想?我可是在陛下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这不是逼着我去死么?”

严庄微笑道:“那里有那么严重?形势我们是清楚的,王源的神策军确实最近在长安周边活动频繁。但他们毕竟忌惮元帅之威,不敢轻举妄动。周围的那些小州县不要也罢,只要守住长安便好。长安城城防坚固,准备充分,又有史元帅坐镇,一定丢不了的。”

“你说的轻松,立军令状的是我,又不是你?长安丢了,你替我去顶罪么?”史思明怒道。

严庄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表情变得很严肃。

“史元帅,老夫问你。两个月前,你率了多少兵马去攻蜀。”

“你问这个作甚?不是明知故问么?想揭我的伤疤?”史思明喝道。

严庄冷声道:“史元帅,你可不要太过分。我是来宣旨的,你不接圣旨便是抗旨知道么?你我都是陛下身边的老人,我并不想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十万兵马守长安足矣,人家王源六万兵马便守住了通州,当时你可是带着十八万大军进攻的,你好意思说现在守不住长安么?长安城防比之通州可坚固十倍,你手中还有十万精兵,还有数十万百姓协助,你好意思说守不住长安城?你要是觉得自己没那个本事守长安,我倒是愿意来试一试。我严某若来守长安,必固若金汤。”

史思明被严庄一顿冷言恶语抢白的说不出话来,特别是其中关于通州的那些话,确实如他所言。王源只用六万兵马便守住了通州,打的自己打败而回,自己确实没理由说守不住长安。

但这其实不是重点,史思明只是借长安守御说事罢了,他其实最不开心的是被分兵这件事,只是他不能明言而已。

“你要是愿意守长安,我倒也落得清闲。我立刻便写奏折给陛下,回平卢养老去,你严先生来守长安吧。”史思明咂嘴道。

严庄沉声道:“史元帅,陛下如此信任你,你怎能如此?你若觉得有什么难处,便提出来便是,陛下说了,但你所提,一律满足。但这十万兵马你必须让我带走,因为我要去攻打南方州府。一旦我将南方州府尽数纳入我大燕国的版图,效果会立竿见影。唐朝朝廷的钱粮供应断绝,他们的兵马便只能龟缩而回,到那时长安城连一块砖他们也别想碰到,全部灰溜溜的滚蛋。到那时我再还军于元帅,元帅再募集兵马,起数十万重兵再去攻蜀,一血前耻,难道不是元帅所希望的么?”

史思明眼珠转动,沉思片刻,忽然脸上露出笑意来。呵呵笑道:“严先生所言甚是,人说严先生是再世张子房,果然不是虚言。听了严先生一番话,胜读百年书啊。刚才是我老糊涂了,居然一时转不过弯来。我一直心里想着找机会能和王源决战,故而一听到分兵十万,我便有些着急了。事实上南征乃是釜底抽薪之计,同样是可以击溃敌军,为何我却要舍易求难呢?还是你刚才所言甚是。待南方州府被占领,断了李隆基的钱粮,王源的兵马便只能退守蜀地了。在此之前,我只需固守长安便可。”

严庄呵呵笑道:“原来元帅是想着要和王源决一死战的,难怪难怪了,我们的话都说岔了,这才对上了路子。然则这圣旨……”’

史思明跪地双手高举,大声道:“臣史思明领旨谢恩。大燕国雄武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严庄微笑着将圣旨放在史思明的高举的手掌之中。

……

严庄被安排去歇息,十万兵马调拨非一时可成,起码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准备完毕,所以严庄只能停留等待。

皇城之中,原大唐政事堂的公房大院如今成了史思明的大元帅府。本来有人建议史思明直接住进皇城之中,找一间宫殿当元帅府便是,但史思明可不傻,将那建议之人打的半死,以表明他的态度。

此时此刻,史思明正目光阴鹫的坐在公房之中喝茶。他端着茶盅一口接一口的喝着茶水,喉咙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吞咽之声,他的脸上阴云密布,像是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前的天空一般。属官和仆役们都知道此事的史思明惹不得,纷纷躲在外间,胆战心惊的相互交流着眼神,希望不要真的爆发出风暴来。

门前光线一暗,史朝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众官员忙上前拱手。史朝义皱眉道:“我爹爹呢?”

“在里边呢,心情很不好,好像马上就要发怒骂人了,大公子劝劝。”一名官员指着里间神色鬼祟的道。

史朝义道:“我去瞧瞧。”说罢举步走到里屋门前,推门而入。

“滚出去,谁让你进来的?”史思明的大骂声响了起来。外间的几名属官忍俊不禁,捂着嘴偷笑。这大公子太好欺骗了,骗他进去找骂,他果真就去了。这办法当真屡试不爽。

“父帅,是孩儿呢。父帅莫生气了,孩儿知道你心里不痛快,若是骂我能叫父帅消气的话,父帅便尽管骂吧。”史朝义低声道。

史思明本在爆发的边缘,闻听此言倒是有些骂不下去了。

“罢了罢了,骂你又有何用?父帅被人家耍的团团转,却又不是你的错,是你父帅自己没本事。哎,气煞我也。”史思明长叹一声道。

“孩儿也正要来问问父帅,怎么就答应了那严庄,接了那圣旨,就这么让他带走十万兵马了呢。”史朝义道。

“你以为爹爹想么?那可是圣旨啊,不答应便是抗旨啊。爹爹别无选择啊。”史思明摇头道。

史朝义道:“父帅,孩儿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史思明摆手道:“你要说什么便说就是。”

史朝义道:“父帅,孩儿认为,分兵南征是假,分走父帅手中的兵力是真。看来是有人对父帅不放心,有所顾忌了。”

史思明一惊,瞪眼看着史朝义,眼神凌厉之极。史朝义被史思明的眼神看的心中发毛,忙低眉顺眼的嗫嚅道:“父帅莫要生气,儿只是有这种感觉,若说的不对,父帅就当儿子胡说八道便是。”

史思明缓缓摇头,低声道:“你不是胡说八道。连你都能看出这个道理来,可见此事多么显而易见。父帅听到圣旨的时候便心知肚明了,你说的话一点也不假,有人对我父子开始不放心了。”

史朝义惊讶道:“原来父帅也是这么想的?那孩儿便不明白了,既然明知是对我们的不信任,父帅怎能任凭他们这么做?既然对我们生疑,迟早必会有祸事领头。父帅,咱们何必受他安家父子的冤枉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住口!”史思明低喝道:“这样的休得再提一个字,否则我将亲手砍了你。”

史朝义吓了一跳,忙闭嘴不语。史思明瞪了他一眼,缓缓道:“,朝义啊,这些事心知肚明做好防范便可。此时神策军十几万大军虎视眈眈意图反攻,这时候若大燕国内乱,那便谁也活不成了,只能让王源坐收渔翁之利。虽然我父子受人猜忌,但大局却不能不顾。你去传我命令,各营兵马需得积极协助严庄整顿兵马,不得拖延推诿。”

史朝义无奈的答应了一声拱手转身欲离开,史思明在他身后道:“给严庄的那十万兵马,你要做些筛选。唔,防御长安需要精兵强将,你可明白?”

史朝义一愣,顿时醒悟,连声点头道:“孩儿明白,定会命人细细筛选,父帅放心便是。”

史朝义走后,史思明缓缓的靠在椅背上沉思。安禄山分兵之举暴露了安禄山对自己的猜忌,自己虽然很是愤怒但却不能露出丝毫的不满。因为还没到自己能够反抗的时候。此时安禄山的威望还是很高的,自己手下的将领一大半都是安禄山的嫡系,这些人都不会跟自己走。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这次分兵的机会,将这些将领统统的赶走,让他们去跟着严庄离开长安,顺便将一切老弱病残以及新募集的兵马都给了严庄,这样既精简净化了手下之兵,又能让手中的兵马更容易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谓一举两得。虽然总归是少了十万兵马,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自己却也得到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