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九零五章 国本

跃马大唐 第九零五章 国本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颜真卿沉声应诺,身边传来李瑁的责怪声:“颜真卿,你怎么回事?陛下亲自来赈济百姓们,你也不安排安排。弄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在这里,这是要给陛下难堪么?你是不是将全城的叫花子都给聚集于此了?你安得什么居心?”

颜真卿一愣,面沉如水拱手道:“寿王殿下此言何意?”

“何意?这些百姓不知礼数,陛下车驾前来都没人跪迎接驾,一个个都跟木头杆子似的。还有,你既提前安排,怎不筛选些衣着整洁之人?这些人这副样子,你是给谁难堪?给父皇难堪么?”李瑁冷声道。

颜真卿眉头紧锁看了玄宗一眼。他发现玄宗似乎并没有制止李瑁之意,心中明白这些话恐怕也是玄宗想说的,只是他不想亲自说出口来罢了。

“寿王殿下此言差矣。陛下心忧百姓疾苦前来赈济乃是爱民之心,天恩仁慈之举,可不是来走过场的。下官确实被告知要筛选受恩百姓,以免冒犯天颜。但下官认为,陛下既是来赈济难民,便该知道百姓的现状和疾苦,而不能弄虚作假。寿王殿下说我颜真卿将全城的叫花子都召集于此来给陛下难堪,下官可当不得如此言语。实际上此处之民皆为剑南陇右等地的难民的常态。他们没吃没穿没地方住,从乱起至今已经快十个月的时间,天天便在饥荒颠沛之中渡过,难道寿王还指望他们衣着整洁面目干净么?能活着便是大幸了。”颜真卿沉声道。

“你这是危言耸听,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本王并非没有在城中走动,也没见情形如此严重。”李瑁斥道。

颜真卿沉声道:“寿王殿下当真深入难民聚集之地探访过么?王相国在四城设立了难民聚居之地,集中赈济的十余处难民聚居之所寿王去过么?走在大街上可不算是探查难民之苦,因为那是位了城中正常秩序考虑,没有让这些百姓们在大街上自由出入。真实情形寿王知道几分?”

“你颜真卿又来了成都几日?倒像是很了解情形一般。”李瑁晒道。

颜真卿沉声道:“下官接手才数日,自然未能全面了解,但这几日我都是在各处难民聚集之地巡察,难民们的处境我还是了解的。倒要问问寿王,你知道剑南等地难民有多少么?每日需要多少粮米赈济么?寿王知道有多少百姓没有御寒的居所么?有多少人没有御寒冬衣么?”

李瑁咂嘴道:“我怎知道?我又不是主管此事之人。”

颜真卿淡淡道:“寿王既全不知情,便不要妄下结论。难民的现状便是眼前的这个样子,我之所以没有做安排,便是要陛下和诸位王爷和官员们都看看百姓们在遭什么罪。他们都是我大唐子民,他们在受苦受难,我们难道还要掩饰他们的处境不成?”

李瑁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片刻后不甘心的道:“即便如此,陛下车驾亲临,他们怎么连一点感恩之心也无,一个跪拜的都没有,这是失礼之行。你该命人告诉他们立刻跪迎圣驾才是。”

颜真卿道:“寿王殿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陷于水火之中,又怎么苛求他们礼节完备?只要朝廷赈济得当,平叛得力,让他们能吃饱穿暖回归故土,他们自然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否则强迫他们又有何用?”

“你……”李瑁被噎的满肚子火气,偏偏斗嘴他是斗不过颜真卿的,那日和颜真卿初次见面的一场争论便没有得手,此刻已经是第二次失败了。

“说的好啊,颜中书。这番话甚是有理。”有人在旁大声道。李瑁气的要命,转头看去,发现说话的是自己的二十六弟丰王李珙。

“二十六弟,看来你见这些百姓怠慢父皇倒是很高兴了。”李瑁冷冷道。

“十八皇兄,你也不用给我扣大帽子。局势如此糜烂,难道还要粉饰太平弄虚作假不成?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当年可都是在父皇面前乖巧的很,满口甜言蜜语的哄骗父皇,然而他们确实口蜜腹剑的逆臣。一个误国,一个谋逆,难道不该引以为鉴?”李珙挺身针锋相对的道。

李珙此言一处,四周的空气都似乎变得冰冷,这话说的太冒失了些,这等话谁敢当着玄宗的面说出来?李珙太不知轻重进退了。就连颜真卿也吓了一条,这些话他也是不敢说的。

玄宗的脸色阴沉的像个锅底。李瑁知道玄宗心中一定恼怒之极,本想开口添油加醋几句,让自己这个二十六弟感受一下父皇之怒。然而他尚未开口,玄宗沉声喝道:“李瑁,还不退下,干你该干的事情去。”

李瑁赶忙住嘴,忽然意识到自己重任在肩,还有大事要办,于是策马退下,带着数名随从悄悄出了北城门绝尘而去。李珙不知轻重,还以为玄宗呵斥李瑁是认同自己的那番话,喜滋滋的凑上前来。

“李珙,这些话是王源教你的吧,跟着他你倒是长进了不少啊。”玄宗淡淡道。

“倒也不全是王相国的教诲,儿臣自己也悟出来不少。”李珙得意的道。

玄宗道:“很好,你学会自己悟出道理了,很是难得。既然如此,你不该跟在朕身边做些闲务,而该回去闭门读书参悟大道。你回去吧,朕不能耽搁你长进学问。”

李珙意识到玄宗的话意不对劲,愕然道:“父皇……儿臣……”

“还不退下。朕的话你也要违抗么?是不是要跟朕来一番激辩?”玄宗喝道。

“儿臣……不敢。”李珙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瘪了下去,到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惹怒了父皇了。

“二十六弟,快回去悟道吧,改天跟咱们几个兄长也谈谈大道理,让咱们也长长见识。”十三皇子颖王李璬幸灾乐祸的冷笑道。

“是啊是啊,二十六弟,兄长们都想听你的教诲呢。”十二皇子仪王李璲在旁冷笑附和道。

李珙面如死灰,无言拱手退下。

玄宗转头来对着颜真卿温言道:“颜真卿,你很好,朕的身边正需要你这样耿直的臣子。你做的对,原该毫不隐瞒,让朕知道实情。朕最恨受人蒙蔽了。李瑁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他也是出于对朕的维护,见到百姓们无礼,便忍不住说话了。”

颜真卿忙道:“陛下圣明,是臣之过。臣事前安排了他们行礼迎驾,却不知百姓们怎么就不遵照而行。臣这便去让他们跪迎圣驾。”

玄宗摆手道:“不必了,强扭的瓜不甜,朕没有保护好他们,也不怪他们如此待朕。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赈济百姓为好,然后朕还想听听你关于目前百姓急缺多少物资和居处的禀奏呢。”

颜真卿长鞠拱手道:“遵旨。”

……

初更时分,王源府中前厅之中烛火闪烁,几道简单的菜肴摆在桌上,王源坐在主位,颜真卿韦见素分别坐在左右客位。这二人正是应王源之邀来府中商谈事情的。

婢女送上了最后一道冒着热气的菜肴后退下,王源伸手抓起酒壶为两人斟酒。颜真卿和韦见素忙起身连道不敢,王源执意替二人斟满了酒,举杯笑道:“二位,回成都来这几日大伙儿都忙的不可开交,也没时间来聚上一聚。虽然我府中酒无好酒菜无佳肴,只是寻常的几样酒菜,但也算是我的心意,咱们也算是聚一聚聊一聊。来,喝酒。”

颜真卿和韦见素忙捧起酒杯,三人一饮而尽。

“吃菜吃菜。”王源用筷子指着热腾腾的几盘菜道:“这几盘菜虽然不是什么好菜,但这可都是我的夫人亲自下厨炒的菜。闻听两位来做客,我家夫人便决定亲自下厨弄菜。话说平日我都没这般口福让她下厨做菜给我吃,今日倒是沾了二位的光了。”

韦见素和颜真卿一听,连声道:“这可如何是好?怎能让相国夫人亲自下厨?罪过罪过。”

王源笑道:“她的意思是感谢你们为我提轻之劳。政事堂中你我三人为首,但实际上事儿大多是你们二位操劳,我却是个不善于理政的。我家夫人亲自下厨便是感谢你们帮我做了许多事情。来,尝尝手艺如何?”

韦见素和颜真卿连连谦逊,夹了菜入口,菜烧的一般,但两位依旧赞不绝口,高挑大指。三人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酒入血液流转循环,顿时谨慎拘谨之心散去,气氛也变得自然了许多。

“相国,卑职跟你禀报一下赈济难民之事,以及下午陛下去赈济百姓的事情吧。相国忙碌,可能不知道下午的情形。”颜真卿放下筷子摸了一把胡须上的菜汁道。

王源笑道:“今日不是来请你们谈赈济之事的,不过颜先生要谈,我也想听听情形。今日我去城外勘察成都周边防务之事,却没有随同陪驾。”

“是啊是啊,陛下也说了,相国事务繁忙,不去陪驾也情有可原。”韦见素笑道。

颜真卿道:“其实陛下此次要亲自赈济,我是不同意的,只是没能劝阻住陛下。”

王源笑道:“哦?何出此言?陛下出面赈济,岂非更让难民感受皇恩浩荡?”

颜真卿道:“相国,眼下时间紧迫,陛下这么一折腾又耽搁了我两天时间。天气越来越冷,百姓们的安置迫在眉睫。现在不是赈济粮食的时候,相国拨给的十几万石粮食已经基本保证了难民们的粮食供应,经陛下之手还是经我们之手发放都是一样的。现在最急迫的便是过冬的房舍安置,陛下若是这次赈济能真正解决一些难民的住处安置,倒才是正经。只是发发粮食而已,在我看来却是不必了。”

王源哈哈笑道:“颜先生说话还是这般不管不顾,幸亏是咱们私底下说话,要是让陛下听到了,还不气的大骂你一顿。”

韦见素笑道:“相国不知道呢,颜先生下午在陛下面前也是这么说的呢。寿王质疑百姓不跪迎圣驾,还说颜先生将全城的叫花子和不识礼数的百姓弄去北城给陛下难堪,颜先生好一顿教训寿王呢。”

王源笑道:“哦?怎地又和寿王杠上了?”

颜真卿自顾自喝了一口酒道:“说起来我就有气。大唐已经到了这地步了,有些人还是颐指气使,不知艰难。陛下去赈济其实也是好事,但却要我提前筛选些衣着整洁面目干净的百姓去冒充难民,说是不能让陛下太过难堪?这是什么道理?把赈济当做作秀么?七八名王爷前呼后拥的带着随从浩浩荡荡的前往,他们当是在陪驾出巡游玩么?我都不愿多说他们,连王相国都腾出了宅院安置了十名难民,我以此事请求王爷们能效仿相国为朝廷表率,然而他们的回答没把我气死,都这个时候了,还只顾着为自己着想。哎,,陛下英明一世,皇子们怎么都这么……不成器。全无乃父之风。”

颜真卿一口喝干了杯中酒,自己伸手拿酒壶斟酒,满脸激愤之意。显然在安置难民住宅之事上受了皇子们的气。

“颜中书,可不要口不择言。传出去可了不得。”韦见素忙劝阻道。

“传出去?咱们这里三个人,,谁会传出去?相国会说么?除非韦左相你去禀报。再说了,我颜真卿可不怕被陛下知道,传到陛下耳中我也不怕你,当着陛下的面我也敢说。”颜真卿叫道。

韦见素愕然道:“这是什么话?我怎会去告诉陛下?我的意思是,说这些也无用,王爷们都是蜜罐子里泡大的,他们很多事都不明白,你着急上火也是无用。”

颜真卿哼了一声不出声,韦见素看着王源道:“相国劝解劝解他,他这几日压力颇大,受了不少气,心中怕是不平和。”

王源微笑点头,对颜真卿道:“颜先生,莫要生气,事情若是好办,有岂轮得到你颜真卿来办?随便找个人不就成了?正因为难办,我才举荐了你来办嘛。韦左相说的很在理,少抱怨,多做事,但求问心无愧便可。王爷们不愿带头接纳安置难民过冬也没什么?还有大批的人是愿意的,何必去为他们生气?”

颜真卿长叹道:“我可不是为了他们不愿接纳安置难民而生气,我是忧心……忧心于大唐江山社稷,忧心于未来谁能成为合格的继位之人。皇子们都这么不成器,连简单的安民平乱的道理都不懂,大唐未来还有希望么?陛下一旦龙驭上宾,谁可为继?”

王源一愣,旋即微笑道:“原来颜先生是忧心于此,难道颜先生已经在考虑国本之事了么?”

颜真卿看着王源道:“不是颜某指谪相国的不是,这件事本来相国该挑头计议的。太子之位空悬,陛下也已年迈,国本之事悬而未决,军心民心都难安定。此乃第一等要务,而相国你至今不起头上奏,率群臣计议此事,此乃相国之失。”

王源愕然苦笑道:“又怪上我了?”

韦见素也苦笑道:“颜中书是不是喝多了,这事儿怎么能怪相国?相国领兵在外出生入死,这一年来几无余暇,在成都待的时间不足一月,哪有时间来计议此事?莫忘了,你可是相国冒死救出来的,现在来说这样的话。”

颜真卿叫道:“我宁愿相国先定国本再去救我,哪怕是我死了也没什么。”

韦见素斥道:“颜中书,你可真的喝醉了。”

王源忙摆手笑道:“颜先生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在颜先生心中是社稷为先的,个人生死荣辱倒是其次了。这才是高风亮节忠贞之臣呢。那么颜中书既然提及此事,可见此事非颜中书一人心中所想。咱们今日正好三个人也聚在一起,何妨谈谈这太子之位的事情,计议一下合适的人选,也好早日解决这国本之忧,你们看如何?”

王源叫这两人前来,本就是要商议上本奏议立太子之事,没想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开口,喝了几杯酒的颜真卿倒是先说出来了,这倒省了王源起话头。不知道颜真卿是当真认为立太子是迫在眉睫之事,还是他看出来自己今日请他们前来的用意而提前说出来,若是后者的话,王源倒对颜真卿刮目相看了。这说明这个颜真卿可并不迂腐固执,而是心细如发揣摩到了自己的心思。此举若非是故意试探,便是有逢迎自己之意了。

颜真卿拍手叫好,韦见素也微笑道:“相国既有此议,咱们说说此事也自无妨。其实也没什么好计议的,相国说皇子当中谁是合适的人选,咱们便一起上奏便是。”

“这是什么话?国本乃极为慎重之事,怎可如此随意?要论,也要将几位皇子的优劣对比一番,推举出最合适的人选才是。岂能潦草从事?那是对大唐江山社稷的不负责任。”颜真卿连连摇头道。

韦见素甚是无语,他其实早就揣摩出今日王源邀请他们前来的来意,甚至他都能揣摩出王源心目中的那个人选来。颜真卿也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非要跳出来说这些话。这个人说好听点是耿直单纯,说难听点其实就是迂腐愚蠢,不懂眼下情势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