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九一四章 北境

跃马大唐 第九一四章 北境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一场大雪的突然降临,证明了王源雷厉风行安顿难民的重要性。大雪一下,气温急转之下降到了冰点以下。几座大型的难民营的窝棚在昨夜的大雪中坍塌了上千间。可想而知,若昨日没有及时的安顿百姓的话,在这种情形下,这样的低温之中,难民们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在这种情形下,就连玄宗也不得不承认王源之前的举动挽救了大批难民的性命,避免了冻死太多百姓的悲剧。

虽然对于王源行为依旧难以释怀,但玄宗还是召见了王源,对他当机立断的处置给予赞赏。这当然一方面是为了昨日的争执降温,一方面也确实出自于真心。无论这个王源是多么的不敬和跋扈,但他的决策却是正确无比的。

其后数日,王源都忙于和颜真卿对已经安顿的难民进行调整安排,发放一些基本的物资保证他们能捱过严寒,事情很是繁琐杂乱,但于王源而言,这些都是比为之事。成都几十万的难民安顿,剑南和陇右河西三道的数百万难民的安顿是保证安定的决定因素,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件事上出了差错。

因为这场大雪下来,诸多的事情需要忙碌,故而关于推举太子之位的奏议不得不往后顺延,王源也不希望仓促行事。这件事需要准备充分,联合足够多的朝臣一起发力保举,方可奏效。王源可不想一旦上奏此事,引来众多朝臣的反对,那可是件尴尬的事情。

四日后,顶着严寒和风雪的杜甫终于从军中赶到了成都。王源回成都的第二天便推荐了杜甫为政事堂户部房主事,作为颜真卿的副手协同其做好百姓的过冬安置和赈济之事。但因为杜甫尚在军中,故而派人去宣了旨意之后,杜甫立刻动身,还是过了十几日才抵达了成都。

但杜甫的到来却是雪中送炭之举。除成都之外,外地的赈济事宜需要有专人负责巡查,而颜真卿分身乏术而且身子也不太好,杜甫的到来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人员的欠缺。见过玄宗后,杜甫干劲十足,多年不受重用,终于能够为朝廷效力而且负责关乎百姓的事务,正是杜甫心中所望。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抵达成都的次日便带着人顶风冒雪去各地州府去视察赈济之事了。

十一月初六,高仙芝在此派人送信回成都。信中向王源禀报说,十一万神策军大军已经撤离灞河大营,在落雪之前撤到了邠州和金州一线驻守过冬。信中高仙芝庆幸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长安今年的大雪比成都大的多,连下了两天一夜,道路完全阻隔,连粮食补给都难以通行送达,差点出现了军中断粮食柴薪的情形。而且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即便是退守到了两座城池之中御寒,军中也出现了大面积的冻伤和受风寒的现象。不敢想象,若是大军还在灞河大营驻扎,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王源庆幸不已,在大雪将临之前,既避免了百姓的冻毙惨剧,又避免了大军陷于困顿之中,可谓是冥冥之中老天庇佑。这年头以人力和自然相抗衡,那是绝对赢不了的。所谓人定胜天之说,也只是说给人听的,人是胜不了天的,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是。

十一月初七,另一封从南方送来的信也让王源兴奋不已。赶往姚州大雪山南麓木棉山岭考察铁矿的罗威送回了消息。罗威信中言道,大雪山南麓木棉山岭的那座铁矿矿场所产的铁矿正是当日铸炮所用的那种铁矿。虽然矿场数十年没有开采,但矿洞犹在,只需加以修缮支撑便可挖掘矿石,冶炼铁锭。信中罗列了需要的人手和置办之物,请王源定夺,早日开始开采铁矿。

王源欣喜万分,当即召来柳熏直商议置办。数十年前用来冶炼铁矿的炉子已经荒废,这一次要重新建造新的熔炼炉。还需要就地挖建煤窑,烧制焦炭供给熔炼铁矿石之用。再加上大批人力开进之后,需要大量的新建住所生活设施,乃至于将通向山外的道路重新修缮等事务,这都是需要前期进行之事。至于人力,王源倒是不用发愁,王源在十几天前便写了信给阁罗凤,信中王源告诉阁罗凤,希望他能提供大批的劳力用于开采铁矿。将来铁矿产出的铁锭可以分给他一些。

南诏国缺铁缺的严重,兵器盔甲都仰仗外来。这一次能有这样的机会,阁罗凤当然不会错过。罗威的信中也提及了,南诏国已经派来了人手与之接洽,愿意先提供五千劳力,之后根据需要再增加人手。所以王源对此并不担心。

和柳熏直商议妥当之后,王源让柳熏直亲自前往全权负责协调此事。柳熏直知道王源对此事的重视,当天便准备了几十车物资钱物,次日一早便在百余名士兵的押送下南下赶往姚州。会同罗威一起尽快将铁矿恢复开采。

送走了柳熏直王源大舒了一口气。虽然这一下又花了大批的物资和钱财,但能开采出能够直接铸造铁炮的精铁,其意义巨大。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去做成这件事。

其实早在罗威的来信到来之前,关于木棉山岭的铁矿的真伪,王源做过调查研究。原剑南节度使的衙门中保存有不少古老的卷宗,数十年前木棉山岭的铁矿开采的记录也都能查的到,而且当时出产的铁锭多少,获利多少,因何而停工等等事略也都有记载。而且在官方的卷宗中,木棉山岭另有别名叫做攀枝花山。当看到这个称呼时,王源当时便有些发愣。于是王源问了当地的一些人,这才得知,所谓的木棉花的别称便叫做攀枝花,于是王源彻底的放心了。

后世,四川境内的一座大型铁矿就叫做攀枝花铁矿,种种迹象表明,这座铁矿便是后世攀枝花铁矿的前身。木棉就是攀枝花,木棉山岭就是攀枝花山岭,名字对上,也都是蜀地,那已经确定无疑了。

铁矿的开采和产出不可能一蹴而就,王源估摸着起码需要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正式的产出铁锭来,距离批量铸造铁铸炮便更为遥远了。王源期待着能在明年夏天之前铸造出百余门铁炮,只要这玩意成了规模,配合着能研制成功投入实用的手雷,那么平叛的日程便可大大的缩短。在这种划时代的热.兵.器登场之后,叛军将毫无抵抗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的因素便是要在这一切都成型之前,抵挡住叛军有可能的反扑,让形势一直稳定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至于恶化。另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玄宗要能容忍这大半年的时间,而不会急于要自己采取行动,或者是私下里采取什么行动。

对王源而言,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平叛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当然,要在一切没有横生枝节的情形下。

……

就在成都的第一场大雪纷扬而下,王源以及大唐朝廷上下都在为难民的御寒过冬的安置和赈济忙的不可开交之时。大唐北疆灵州,李光弼和郭子仪二人也在大雪弥漫的南城门外迎来了寿王李瑁的到来。

两个月以前,李光弼和郭子仪被玄宗寄予厚望,两人分任朔方河东两道节度使之职,被授命来朔方和河东收拾残部,募集兵马,重新建立一只除神策军之外的平叛大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心里都清楚的很,陛下对自己两人寄予的厚望可不仅仅是另建一只兵马加快平叛进程那么简单。在觐见陛下的私下里的交谈之中,两人都深深的感受到了陛下对目前处境的担忧。即便陛下没有挑明了来说,郭子仪和李光弼也明白,陛下对于王源大权独揽一人独大的局面是很担心的。

对于王源,郭子仪和李光弼都见识过他和他的部下的强势。特别是李光弼,当年和王源一起攻打吐蕃时便见识到了王源的强势和霸道,心中便已经积累了太多的不满。只不过,当初有哥舒翰这个直性子在前面作为挡箭牌,自己倒也没受过多的波及。但从那时起,李光弼便对王源已经失去了好感。

李光弼曾经自己问自己,到底自己为何对王源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感,到底为什么自己总是觉得无法同这个人交心共处。其实扪心自问,当初自己和哥舒翰在吐蕃兵败之后,王源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帮了自己和哥舒翰不少。甚至在陛下论罪时王源还帮他们说了好话,据说还引起了陛下的不满。按理说自己该对他抱有感激之情才是。然而李光弼心中却无半分的感激之情。

李光弼是个勇于面对内心的人,在很多个剖析自己的夜里,李光弼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最后,他得到的结论是,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源实在太成功了,实在运气太好手段太多,得到的太多也太快了。自己对这个人怀有着深深的嫉妒之心。

这个人就像天上的一团火,光芒耀眼夺目。而自己这些人在他的照耀下都黯淡无光。他王源越是成功,便越是衬托出其他人的无能。曾几何时,自己跟随王忠嗣在北疆纵横驰骋声名鹊起之时,这个王源还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小坊丁。而后来,此人一发不可收拾的蹿升起来,自己的光芒完全被他掩盖。甚至沦为此人升官的垫脚石。

正因为感受到了此人的压力,自己才暗暗起了争胜之心。也正因为有了争胜之心,吐蕃之战时,自己才默认了哥舒翰率军极进攻击逻些城的行为。当时的想法虽然带着些侥幸,但若能够率先拿下逻些城,自己和哥舒翰便可以凌驾于王源之上,遏制此人蹿升之势。可惜的是,运气差了些,被吐蕃人围歼于纳木错湖,导致了后来的窘境。自己和哥舒翰被陛下斥责受罚,而王源却捡了个大便宜。战胜吐蕃,订立城下之盟的功劳大多为其所攫取,相较于他所得到的名声和嘉奖,他的那些廉价的示好和表面上的维护简直不值一提。在王源不经意间的眼神里,李光弼能感受到那种骨子里的轻蔑和不屑。

这种轻蔑和不屑的眼神在时隔两年的蒲州城中,李光弼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同样是自己兵败落魄之时,同样是被王源搭救到了他的大军之中。两件事相隔数年,但带给李光弼的是一样的无地自容和咬牙切齿。虽然王源从没有说过一句让自己难堪的话,但李光弼却觉得,那比说了难听的话还让人难堪。可是王源不说,依旧是那种笑容和眼光,让李光弼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之后的那次会议上,李光弼对王源舍弃大军要去救颜真卿的举动表示异议。然而不仅自己的话被王源无视,还引来了王源的部下的嘲笑和奚落。当年吐蕃兵败的事情、潼关兵败的事情一一被翻了出来。王源虽没说半句,但他部下的那些话显然是王源授意的,李光弼坚信如此。李光弼知道,自己和王源之间不可能有本分的交集了,自己不可能听命于王源,而王源也不可能信任自己。故而在王源离开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进行了一次长叹,将自己所认知的王源这个人的秉性尽数告诉了郭子仪。庆幸的是,郭子仪对王源也并无好感,觉得此人盛气凌人,所以两人决定离开王源的大军回到成都去。

到了成都后,陛下对两人的褒奖让两人受宠若惊。之后,从陛下口中,从一些官员口中,以及从寿王等几名王爷的口中,两人听到了太多关于王源的事情。房琯之死,王源对于兵权的强力把控,竭力阻挠重建禁军之举,乃至于对陛下的诸多不敬,等等等等的所作所为都让李光弼和郭子仪觉得房琯对王源的那句评语是不错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王源恐怕正是要这么干。

李光弼和郭子仪很快找到了该努力的方向。也明白了玄宗那些长吁短叹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二人而言,这将是个为陛下分忧的绝佳机会。当然,选择了这个机会,便等于同王源真正的对立,或许房琯的下场便会在自己二人身上重演。然而此时此刻,郭子仪和李光弼却已经不会去考虑这么多。于公而言,此举是为陛下尽忠,不能让陛下受制于王源的控制,于私而言,这是他们唯一可以借力同王源抗衡的机会,是成为陛下倚重的国之重臣的最佳途径。鉴于此,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两人向玄宗提出了去河东朔方两道收拾旧部募集兵马的提议,并且明确告诉玄宗,他二人愿意誓死为陛下效力,重整一只兵马完全听命于陛下之命。愿意在神策军逡巡不进之时挺身而出,为陛下夺回长安,迎接陛下回归京城。

玄宗当然大喜过望,他要的便是这个结果。玄宗之所以不敢太明白的表达此意,是担心这两人不敢这么做,不敢和王源对抗。现在两人立誓效忠,要踏上这一条路,玄宗当然求之不得。玄宗当即下旨,给二人分封官职,并且趁着王源尚在叛军腹地的这段空挡,下旨命高仙芝将那两万河东朔方的兵马归还给两人,作为他们建军的本钱。就这样,李光弼和郭子仪踏上回归河东朔方两道的征程,开始了他们积极募兵另起炉灶的艰辛之路。

回归陇右和朔方之初,可谓举步维艰。不过好在王源的神策军早已将河东和朔方的大部分城池收复。叛军兵马也自知神策军不好惹,纷纷退守太原朔州代州一线做防守之态,这给了李光弼和郭子仪腾挪的空间。二人率两万兵马立足于灵州,借着下方神策军的威慑之力快速的招募兵马扩大兵力。在朔方河东两道大部分收复之后,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们也纷纷回归。得知灵州有朝廷兵马驻扎,大批百姓们聚集在灵州一带,这给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很好的募兵环境。为了吃饱穿暖,为了家人不被饿死,百姓们不得不参军寻求活路。郭子仪和李光弼也来者不拒,上至五十多岁,下到十五六岁的少年,他们都一概接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李光弼和郭子仪便招募了四万多兵马,加上两万回归之兵,两人短时间内便建立了一只六万人的大军。

然而,虽然手握的兵马人数庞大,但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明白,手中的这只兵马其实战斗力并不强。若以这六万兵马攻坚作战,那是绝无胜算的。两人于九月底十月初试探性的率军攻击代州,然而那一仗打了一半。郭子仪和李光弼便下令停止进攻,撤离了代州。因为,那是一场糟糕的攻城战,六万多兵马攻打只有六千余守军的代州,却如同乱糟糟的一窝无头的苍蝇一般毫无章法。在避免更多的伤亡之前,两人只能下令撤退。

这一战也彻底让李光弼和郭子仪冷了心。他们意识到,新募的兵马若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是根本不堪用的,攻代州尚且如此,攻长安更是绝无可能。然而两人在玄宗面前夸了海口,数月时间招募兵马,可夺回长安,迎接陛下回京的话犹在耳边,现在眼看这一切是不可能了。兵马自然可以继续募集,甚至再募集数万也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些兵马不能打仗,募集了又有何用?而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能夺回长安,将这个大功劳攫入囊中,完成对陛下的承诺,不让陛下失望,这将是个摆在两人之前的巨大难题。

当两人退守灵州愁眉相对的时候,从北方的受降城边境之地传来了一个消息。有一股突厥兵马突破了大唐边境冲入了大唐境内,并且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了受降城。受降城中驻守的只有一千兵马,本就只是象征性的驻防于此,其实也是起到了监视突厥兵马的作用,若想守住城池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得到这个消息后,郭子仪和李光弼惊愕万分。这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事从来不单行。难道说突厥人要趁乱大举攻击大唐了么?那样一来,本来已经基本稳定住的和叛军的僵持局面便要被打破了,三家混战一处,形势将更加的糜烂和难以预料。

无论如何,突厥入侵,两人不能坐视。于是两人商议之后,由李光弼率两万精兵前往大唐北境,增援丰州,防止突厥人南下,并且伺机夺回被突厥人占领的受降城。然而,正当李光弼率军抵达了城丰州以南百余里的沙漠戈壁之地时,一个更让李光弼惊讶的消息传来。受降城下,另一股突厥兵马正在猛攻城池。突厥人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来了。

一天时间,攻城的那股突厥兵马便击溃了占据了受降城的那只突厥兵马。少量突厥残兵往南逃窜,攻城的突厥骑兵在戈壁沙漠上猛追,在距离李光弼大军三十里外,将逃跑的那几百名残兵追杀殆尽。李光弼一时之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很快,对方追击的兵马便派人送来了消息,李光弼也终于明白了眼前这让人犯迷糊的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