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跃马大唐 > 第一零二八章 视察

跃马大唐 第一零二八章 视察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14 03:24:43

玄宗愕然瞠目,半晌无语。颜真卿也是呆呆的无言以对。原来王源要太上皇回京竟然是因为这个理由。细想一想,这件事不无道理。关于王源的传言一直沸沸扬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传言也一直没消停。虽然王源从未做过澄清和解释,但这在外人看来便是一种默认。其实在玄宗和许多大臣心中,对这种说法也是认可的。现在看来,王源并不是不在乎,而是无暇在乎。现在叛乱平息,王源要一件件的为自己正名了。站在王源的角度上,似乎无可厚非。

“太上皇,相国所言极是啊。相国为我大唐平叛竭尽全力忍辱负重,天下人却对相国百般诋毁。太上皇此次若不回京,不知道那些人又会如何的变本加厉。太上皇便是为了相国着想,也应该回京城去才是。否则大功臣遭受众口诬陷,岂非对相国太不公平。”韦见素不失时机的轻声插言。

颜真卿终于明白了,这韦见素当初当着太上皇的面答应太上皇留在成都,只不过是权宜之言罢了。韦见素明看似摇摆不定,但其实他是站在王源一边的。王源一回成都,他马上便变卦了。颜真卿也觉得王源的理由似乎成立,但他却又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所以他眉头紧锁,沉默思索。

玄宗吁了口气,皱眉开口道:“王源,你受的委屈朕都知道,但朕认为你其实无需如此在意。你王源一向是不在乎这些的,怎么突然这么计较这些外界的言语了?而且,朕实在是不想回京城去。要不这样,朕下道诏书,告诉天下人,是朕自愿留在成都,而非被迫留在成都。”

王源呵呵笑道:“太上皇,你这是哄三岁孩儿么?你下这道旨意,岂非是越描越黑,教天下人更加的怀疑臣限制了您的自由?太上皇,你难道不能为臣考虑考虑么?就算臣求你一次,请您开恩。散花楼臣给你留着,您在京城住的不开心了,可以再回成都嘛。只要您回一趟京城,便打破了对臣的猜疑了。”

“对对对,这主意好。太上皇就当去长安故地重游一番,回头再回到成都来,那便两全其美了不是么?”颜真卿眼睛一亮,连声叫道。

玄宗狠狠的瞪了颜真卿一眼,颜真卿吓了一跳,不知道为何自己的话又让玄宗不快。

“王源,朕还是不想回京,你难道非要逼着朕回京么?朕难道连留在成都的自由都没有了么?”玄宗开始耍无赖。

王源淡淡道:“太上皇连为臣正名的举动也不肯么?臣只希望太上皇能回一趟京城而已。太上皇不是说臣是大唐功勋之臣么?大唐功勋之臣的请求,太上皇便这么不屑一顾么?难道太上皇一点也不关心臣的难处么?”

玄宗冲口道:“你有难处,谁又来体谅朕的难处?朕不能回长安,朕一旦回到长安,朕怕是便活不成了。”

“什么?”

“太上皇何出此言?”

韦见素和颜真卿先后惊讶问道。

玄宗自觉失言,面色讪讪,不知如何解释。王源心中冷笑:这老狐狸果然是明白局势的,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所谓成都的气候好,可以让他颐养天年这些理由,统统都是胡扯。他是了解李瑁的,他知道去京城没好果子吃,所以他才死活不愿去。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若归京,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

“太上皇,您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怎地回京便活不成了?难道说……陛下会对您……”颜真卿惊骇问道。

玄宗脑子飞速运转,急中生智道:“你们想到哪里去了,朕是说,朕这身子经受不住折腾。成都距京城千里之遥,而且均为颠簸难行的山道。这一去起码月余,朕这把老骨头定会交代在路上。王源啊,你也体谅体谅朕啊,朕已经折腾不起了。”

王源呵呵笑道:“太上皇,刚才还说您身子康健,赛过壮年人。太上皇恐怕不知道,出蜀的山路这一年多时间已经拓宽平整,否则我神策军大军如何快速进出?臣也会为太上皇特制车銮,保证让太上皇舒舒服服的一路游山玩水的回到京城。太上皇,臣看这件事便就这么定下来吧,太上皇做好准备,过了端午节,臣便派人护送您回京。”

玄宗急道:“王源,你非要逼着朕么?”

王源沉声道:“太上皇,不是臣要逼着您,而是情势所迫而已。为了朝廷规矩,为了大局着想,甚至是为了臣的声誉着想,请太上皇勉为其难。”

玄宗腾地站起身来,大声叫道:“若朕就是不愿回京呢?你待怎地?”

王源也赫然起身,呵呵冷笑道:“太上皇,您不会这么任性的。臣再一次恳请您不要这么做。请太上皇三思而行。”

玄宗怒目瞪视王源,心中充满愤怒。但他心中明白,眼前这个王源已经不是自己所能约束得了的,再闹下去,只能自取其辱。既然如此,还不如暂时忍耐,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距离端午节还有近二十日,没准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做点什么。

玄宗缓缓的重新坐下,垂首不语。颜真卿呆呆的看着王源和玄宗两人,肚子里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又似乎什么都说不出来。韦见素轻轻抚须,神态淡然,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太上皇,臣还有要务要办,请太上皇保重龙体,这也是天下子民之所望。臣告退。”王源不愿在此处再停留一秒,不愿再跟玄宗多废一句话,拱手告退。

玄宗抬抬手要说话,却只看到王源阔步而出的背影,张了张口,什么都没说出来。

“臣也告退了,政事堂中还有不少杂物要处理,太上皇保重。”韦见素也起身告退。

玄宗摆摆手道:“走吧,都走吧。”

韦见素躬身退出厅外。玄宗呆坐片刻,忽然发现颜真卿还坐在面前,正忧虑的看着自己,玄宗心头一暖,叹道:“真卿啊,只有你陪着朕了。你看到没有?这便是朕的处境。朕在他们眼里已经什么都不是了。”

颜真卿轻叹一声道:“太上皇,臣不知道你和相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臣看来,相国请您归京是没有错的,但太上皇也定有难处。臣愚钝的很,想不明白为何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臣得到平叛的消息之后心中高兴的几天都没睡着。臣想着,叛乱平息了,王相国韦左相和臣可以护送太上皇回到京城了。这之后太上皇和陛下,王相国韦左相还有臣等文武百官齐心协力,共同将叛乱的创伤抹平,恢复我大唐昔日繁华盛世。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现在看来,臣似乎根本就没弄明白这当中的一些事。臣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了。”

玄宗怔怔的看着颜真卿,叹息道:“真卿,你太单纯了,朕都不忍责备你了。罢了,你也去吧,朕想静一静。”

颜真卿缓缓起身行礼,往外走了两步忽然回过头来,沉声道:“太上皇,您若回京,臣愿随行护送您,跟您一起回长安。”

玄宗眼露感激之色,沉声道:“真卿,你才是对朕最忠心之人,朕道今日才发觉。”

……

王源出了散花楼前高大的院门,在外等候的李宓和赵青谭平等忙迎了上来。

“此处谁负责守卫?”王源沉声问道。

“启禀大帅,卑职选派了五百名神策军守卫散花楼。怎么,出了什么事不成?”李宓忙问道。

王源不答,只沉声喝道:“从现在起,此处护卫交由我亲卫骑兵营接管。赵青,此事由你负责。从此刻开始,所有人进出散花楼的人员和信件一律严密检查,尤其要注意,凡是太上皇派去长安的人员和信件,或者长安来见太上皇的人员和信件一律扣押,不得进出。”

李宓等三人悚然而惊。大帅这是要将切断太上皇和长安的联系,软禁太上皇了。

三人也不敢多嘴相问,赵青拱手应诺。当即派手下校尉调集三百名骑兵亲卫前来接替散花楼防务。

李宓咂嘴道:“大帅,是不是老朽派的人出了什么差错?闹出什么乱子来了?”

王源摇头微笑道:“李老将军不要多心,此举不是因为你派驻兵马有什么差池,只是我更希望散花楼中不要出乱子。太上皇的安危一定要完全保证,端午之后便要送太上皇圣驾归京,我不想在这段时间出什么差池。若太上皇在成都出了事,那我可要跳进黄河洗不清了。不要多想。”

李宓松了口气,不是自己的差错便好。李宓也明白,大帅必有自己的打算,他也不愿多嘴来问。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帅要说的话,自然会说出来。大帅不愿说,那是无论如何问不出来的。

“走,跟我去兵工厂瞧瞧去,柳熏直这两日来了很多趟,刚才我匆匆见了他一面,约好了去兵工厂瞧瞧去。他说,铸炮的事情进展的不错,咱们去瞧瞧都有哪些进展。还有张正一那里咱们也要去瞧瞧,他的手雷不知道研制的如何了。”王源笑着挥手道。

一听到这些事,众人都很兴奋,于是牵马过来,众人翻身上马。王源刚要策马而行,见韦见素从散花楼中出来。王源忙勒住马儿,朝韦见素招手。

韦见素快步来到王源马前,微笑拱手道:“相国这是要去哪里?”

王源笑道:“去随便逛逛去。左相要去何处?”

韦见素苦笑道:“我还能去何处?回政事堂处理一些琐事去。现在虽然没什么大事要我们处理,但琐碎之事还是多的很的。我这劳碌命,也没什么本事,只能去干这些琐事去了。”

王源哈哈大笑道:“韦左相,可莫要将自己看低了。你可不是没本事,依我看,韦左相的本事大着呢,眼光毒着呢。这样吧,你也莫去什么政事堂了,长安都有政事堂了,咱们这里的政事堂还算什么?春光正好,随我一同去逛逛去。”

韦见素忙摆手道:“我便不跟着添乱了。”

王源笑道:“韦左相,我可不轻易的邀约他人跟我同游,只此一次机会,你不赏脸,以后我可再不会邀你了。左相啊,你太过谨慎小心了。谨慎小心是优点,但有的时候也是缺点。楚河汉界之间你总是要选一边站着的,两边都不选,那便掉到河里淹死了,你说是不是?”

韦见素心如明镜,王源显然看穿了自己,这是要自己表明态度了。眼前的邀约便是拉自己入伙的行为,这之前王源可从未这么表过态。这时候自己一旦拒绝,便会被归为他的对立面了,这可绝不是韦见素想要的。实际上韦见素的心中早有决定,只是他不愿这么快的表明态度罢了。

“相国既这么说,韦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相国难道没看出来么?韦某早已不再河里了。”韦见素笑道。

王源微笑道:“那么韦左相是在楚还是在汉呢?”

韦见素笑道:“那要看相国喜欢刘邦还是喜欢项羽了。”

王源哈哈大笑道:“我喜欢楚霸王。”

韦见素点头道:“力拔山兮气盖世,好。韦某也喜欢楚霸王。只不过,楚霸王的下场似乎有些惨了些。楚霸王有妇人之仁,这一点害了他。”

王源笑道:“说的也是,妇人之仁不可有。不过正因如此,霸王才更得人心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这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呢。”

韦见素赞道:“相国做的好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赞。”

王源笑道:“我还有两句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你觉得如何?”

韦见素一怔,沉声道:“相国是吧什么都看的一清二楚了。当年楚霸王要有相国这般觉悟,哪有刘邦的事儿。”

王源呵呵笑道:“不说了,来人,给韦左相牵马来,咱们带着韦左相去开开眼。看看什么是排场。”

……

得知王源等人到来,柳熏直快步迎到门口,随着厚重的大铁门带着刺耳的轰鸣声被推开,王源带领众人大踏步的走了进去。行过前院巨大空旷的场地,进入东首的铸造场地之后,一股热浪夹杂着巨大的嘈杂之声扑面而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几座熔铁炉一字排开,旁边是数百名熔铁锻造的工匠。几十辆平板车上堆着一块块崭新的铁锭,沿着固定的轨道穿梭来往。**上身的工匠满浑身汗水的忙碌上下。吆喝声此起彼伏。

韦见素惊愕的张口看着眼前的一切,虽然他早就和许多人一样,听说过成都兵工厂的名头。在成都这一年中,曾经无数次走过或者远远望见这座被高高的围墙圈起来的地方,望见过高墙中林立的冒着滚滚浓烟的奇怪的建筑。但他从未有一次真正见识过高墙之中的景象。因为这里是禁区,王源的神策军严密保护起来的禁区。只要靠近围墙百步之内,便有全副武装的神策军士兵出来阻拦驱赶。这里不止一次的发生过有人意图强行闯入而被射杀于围墙外的情形。所以,这处所在对成都城中的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处掩藏着秘密的地方。

每天都有无数的车马进出这里,这些车马上堆着的货物都严严实实的盖着油布,看不清上面装着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里便是王大帅制造出一些克敌致胜的神奇武器的地方。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曾经那让人闻风丧胆的神威炮便是出自于这神秘所在。

今天,韦见素终于有幸目睹其中的真容,眼前的场景超乎了他的想象。

王源也有些惊讶,因为这里的规模比自己上一次前来要大了许多。熔铁的高炉也多了七八座,铸锻的工匠也多了不少。这应该是自己年前出兵之后,这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得到了改造。自从上次得到了秦国夫人拿出全部财物的捐献,王源又拨付了大笔的开销给柳熏直。显然柳熏直又大手笔的将钱花在了这里。

“韦左相,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王源看着韦见素惊呆的面孔,不无得意的道。

“下官……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这一炉炉熔炼的是铁锭么?”韦见素咂嘴道。

王源呵呵笑道:“不错,熔炼铁锭,铸造成神兵利器。”

韦见素呆呆道:“我的天,相国这是花了多大的代价啊。”

王源一笑不答,转头问柳熏直道:“熏直,这些铁锭都是从木棉山岭的矿场开采出来的?”

柳熏直拱手道:“正要禀报大帅,这些铁锭正是从木棉山岭的铁矿开采出来的。从去年腊月开始,老朽和罗威奉大帅之命前往木棉山岭考察铁质,之后便在南诏人的协作下大举开挖。第二月便冶炼出了五千斤合格的铁锭。近三个月来,更是每月有八千斤的出产。这些铁锭便被全部运抵这里。大举铸造。”

王源点头道:“罗威呢?还在木棉山岭么?”

柳熏直点头道:“正是,罗威说他要亲自把关。之前废了十几炉铁,便是因为炼铁的方法不对。罗威摸索出了冶炼的时间和办法。所以他必须坐镇在那里。这里是他的大弟子李大锤在负责铸炮。要不要老朽去叫李大锤过来说话?”

王源看了看高炉下忙的热火朝天的景象,摆手道:“不要打搅他们,让他们忙着。到目前为止,咱们铸造了多少门炮?”

柳熏直伸手指着东边一座巨大的棚舍道:“大帅请移步,所有成品炮管均在那棚舍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