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37章 控制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37章 控制

作者:猎狼啸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30 15:48:21

酒局,中国人最熟悉、最热衷并且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场合,几乎无处不在。不管是喧闹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作坊,有人的地方就有酒局。

很多生意都是在酒局上谈成的,许多交易也是在酒局上完成的,包括合法的合不合法的,高尚的和肮脏的。

它是朋友小聚的场所,也是一家人团聚举杯畅饮的地方。是叫人高兴的地方,也是叫人落泪的环境。

它不分地方大小,有酒就行。

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是一顿酒解决不了的”,可见酒局的重要性。

还有,当和心仪的对象久久没有任何进展时,其实就是酒没喝到位,到位啥事都解决了。

听着是一句笑谈,有些时候情况还真是这样,多少恋爱中的男女是酒做的媒介,成就美好姻缘。反过来有多少婚外情是因酒而起,家庭破散。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就有坏,有对就有错,好好坏坏对对错错全在人心,不能抱怨酒的烈性,也不能把责任全推到酒局上。

人呀,控制好自己比啥都强。

吃火锅的一共七个人,李哥、刘哥、王明、老黑、小凤、张丽和老谭。外面下着雨,都没啥事,就是喝酒的日子。

几个人从十二点开始喝,一直喝到下午三点才结束,都喝的晕乎乎的有了醉意。从火锅店出来雨还在下,非常缠绵。刘哥和小凤相伴着回家,李哥、老黑、王明仨人一起走了,张丽摇摇晃晃的,老谭扶着她往回走。

都没带伞,细细的雨丝带着微微的凉意飘落在脸上,让喝完酒发热的身体凉快一些,脑袋也清醒不少。

火锅店离张丽家不远,很快到了。张丽邀请老谭上楼坐坐,老谭有些犹豫,如果没喝酒还行,但喝了酒有点害怕,身子热热的,有冲动的感觉。

不但怕自己也怕张丽。怕什么心知肚明,虽然下着雨,但俩人也是**。

“咋地,我还能吃了你?我买完房子你还没来过呢,上去看看。”张丽说,嘴里往外喷着酒气。

老谭看着满脸泛红的张丽,此时这个丰满的女人充满了成熟的诱惑,叫人欲罢不能,有犯罪的冲动。

艰难的咽了口唾液,尽量让自己显得正常一些,说道:“以后有时间吧,我回家还得买菜、接孩子、做饭呢。”

张丽狠狠地白了他一眼,说:“切,刚三点就接孩子呀?糊弄鬼呢?走,上楼,不让你多待,坐到四点就走。”

说完拉着老谭的胳膊就往楼道里走,老谭也就意志薄弱的跟着上了楼。

张丽进屋之后就没了摇摇晃晃的姿态,而是麻利的烧水、泡茶,招呼老谭坐下,并找来烟和水果,一副家庭主妇的模样。

老谭问:“你这房子贷多少年的?”

张丽回道:“十五年。”

“首付多少?”

“十二万。”

“每个月房贷多少?”

“一千九百二。”

“也不轻松。”

张丽递给老谭一个橘子说:“不轻松,买完房子啥都没了,要不然也不上班。现在每个月都得还房贷,不敢闲着,这才第一年,苦日子在后头呢。”

老谭说:“你行,这点事对你来说都不算事。”

张丽说:“行啥呀,都四十二了,还能干五、六年,到时候谁还用五十来岁的当经理?现在能干就不错了。省思好了,等干不了的时候开个小饭店,咋说也不能饿死呀。”

“瞅你说滴,谁饿死你也饿不死,你是谁?张大经理,厉害着呢,我都佩服你。”老谭打趣道。

“切!”张丽马上给了一个白眼,说道:“还能好好唠嗑儿不?对了,你真打算去内蒙?”

“嗯,已经答应人家了。”老谭说。

“我看你是往外地跑惯了,不愿意在省城干。你媳妇让你去呀?”

“愿意,我不在家人家娘俩儿过得更好,我在家还不自在呢。”

“撒谎。”张丽显然不相信老谭说的,她是女人她知道,身边哪能没个男人呢。有点羡慕老谭媳妇,又对老谭媳妇愿意让自己男人去外地有些不理解。想问问为啥,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心想可能是老谭撒谎,哪有喜欢老公去外地干活的老婆,除非俩人不合。

两个人没在这事上纠缠,唠了一会儿关东人家的现状,张丽把和王刚吵架的事说了。老谭没发表什么意见,顺便问了一下李爽、周晓梅、王红的情况,张丽都一一的说了一下。说到王红的时候问老谭是不是俩人有关系。

老谭说:“没有,咱不帅,也不招风。”

张丽撇撇嘴说:“你爷们儿呀,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老谭笑了问:“那你是中年还是老年?”

张丽伸手带着情义的打了他一下,转移话题说:“晓梅和王刚走的挺近,我看王刚总请她吃饭。”

“那不好事吗。”老谭说。

“晓梅也能撅王刚,请十次去一次不错了。”张丽说。

老谭说:“那是没相中呗------晓梅不咋愿意和男的出去吃饭,这些年也没见她和谁出去过,能答应王刚就算不错了。”

“我发现你们北票人都很有个性。”张丽看着老谭说。

老谭说:“不是有个性,是就这样。”

俩人闲聊了一会儿,快四点的时候老谭起身告辞,张丽有些舍不得。老谭看出来了,主动上前伸出双臂抱了抱她,控制住内心的骚动,然后松开,潇洒的下楼。

看着老谭的背影,张丽有点热,有点懵,有点------恨。

俩人十一年的交情,十一年之中有过感情的交集和对彼此的欣赏,在最疯狂的时候都没越过那条红线,现在都是经历过家庭的人了,不可能晚节不保。

如今的俩人说是知心好友更贴切些。虽然张丽对老谭的热爱还在,但也仅限于此。

很多时候,彼此欣赏的两个人产生爱情,但缘分让两个人不能在一起,只能默默的关心和热爱着,走完一生。也许这是精神上的爱人,比**上的热爱纯粹,叫人难忘的同时有着刻骨铭心的回味。

我们不是哲人也不是圣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应该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两性关系。

没有过婚外情的人对婚外情有着好奇和向往,希望能有个外遇,过一过那种在害怕中令人兴奋的生活。但也只是个希望,传统的家庭观念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更不敢越雷池半步,怕事情败露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时的欢愉代替不了一辈子的日子,普通老百姓更在意的是家庭和睦柴米油盐。和爱人以外的异性在一起吃个饭,喝点酒,唠唠知心嗑儿就已经很满足了,再有额外要求就有点贪,整不好得付出家庭的代价。

任何一个家庭建立的时候都是奔着美满幸福去的,没听说谁是为了离婚才要结婚。家庭好建立,只是不好经营,和俗话说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道理。

组建家庭的时候感情的成分居多,而过日子是实实在在的,是现实。当感情和现实撞击的在一起的时候,感情会首先降温,注意力从亲亲我我逐渐的转移到柴米油盐上。这时候感情不是变得平淡了,而是在经历岁月和生活的打磨与锤炼,往更加坚固的方向发展。

经受住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把自己当初的誓言兑现——你陪我走完一生,我陪你白头到老。经受不住的人在感情变得最脆弱的时候选择分道扬镳,寻找下一个幸福。下一个幸福依然要经历这种打磨与锤炼,只是换了个人而已。

第一次没能坚持住,第二次也不好坚持。激情与欢愉给人带来的不全是心满意足,还有过去之后的空虚与对失去的思索。

就拿老谭来说,他的成长经历让他过早的懂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三十多岁的人有着五十岁人的思维。在对事情的处理上有些五十岁的人都没有他周全。因为他苦难的经历很多人没有过,包括比他岁数大的。

和林燕在一起生活十三年,她啥样自己能不了解吗?对她的了解甚至比自己都清楚。两个人都是苦瓜蛋子出身,不说是用苦水泡大的也差不多,这样的两个人组建家庭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你侬我侬亲亲我我,他俩是相依为命报团取暖。

最近两年这日子才好了点,头两年的啥样自己清楚,只是维持着能过。自己在家是老疙瘩,还完陈年老账没啥负担。林燕不行,在家是老大,打小没父亲,下边两个弟弟,啥都得靠她管。

自己一年挣多少钱能没数吗?心里有数,只是不说而已。啥叫夫妻呢,自己妈人家叫妈,人家的弟弟也是咱弟弟。媳妇顾点家就顾点家,没啥,还因为这个离婚不成?当初俩人在一起的时候人家也没瞒着咱,把家里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咱还信誓旦旦说一定帮着人家,那就得一帮到底。

现在林燕娘家没啥事了,大弟弟结婚成家,在北京发展的不错。小弟弟出国回来之后在南京发展,前程远大。岳母在家养猪一年不少收入,比林燕挣的都多。

好日子是从儿子三岁时候开始的,自己在外地工作,林燕在家工作,两个人都挣钱,这才攒下点家底。现在林燕说准备买房子,她既然说了,那就是买房子钱够了,要不然不能说。

现在和林燕就是处在感情的艰难打磨期。

要是说谁有外遇了,不用打磨,直接离婚完事,不用废话。

两个人谁也没有外遇,最初的感情基础还在,看似已经动摇,其实是里面的杂质被生活的历练一点点剔除,变得越发纯粹起来。

两个人都知道,可能彼此之间没了激情,尤其是林燕,对男女之事没有想法,甚至有着厌烦。但是对这个家,对孩子都是一样的态度和热情。

谁也不可能说离婚了给孩子找个后爹或者后妈,老谭经历的多些,比林燕大五岁,知道林燕现在正在经历什么,不去火上浇油。如果这时候他也是离婚的想法的话,那么俩人保证离婚,不带有半分犹豫的。

虽然离婚简单,但离完婚咋整?孩子归谁?都愿意看着那么可爱的儿子没了亲爹或者亲妈吗?去管另外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叫爸爸或者妈妈吗?

这当然不可能。

人活到这个时候大部分不是为自己而活了,是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亲人而活,而这么活人也正是为了自己而活——人活着不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还有做人的责任。

什么能证明一切?

时间最能证明一切。

当我们老的时候,或者还没老,只是孩子能够独立生活的时候,陪伴在身边的还得是最初的爱人,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相濡以沫,相伴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