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 第4章 关东人家

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第4章 关东人家

作者:猎狼啸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30 15:48:21

第二天,老谭刚要给老四打电话,老四的电话进来了。

老四说万方门的关东人家找一个厨师长,叫他去看看。

老四是省城一家连锁餐饮的出品总监,做得很好,有名,和老谭一起学厨师时的兄弟。当初他们一共哥四个,现在老大、老二不干这一行了,只有他和老四还在干。

关东人家在北三台子万方门那里,离松山路三公里。前身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前身是老根山庄。那时老谭是山庄厨师长,张丽是经理。

**来了之后老板把山庄兑了出去,成了幼儿园。如今幼儿园黄了,又成了饭店,张丽在那当经理。

张丽,老谭在省城工作时的老搭档,俩人在一起合作过雪岳山烧烤、老根山庄、临江轩。自从老谭去外地之后就再没合作过。

接完老四电话后老谭合计,张丽在关东人家当经理,啥情况应该清楚,先给她打个电话问问。

张丽说她不知道招厨师长的事,可能是老板临时决定的。跟老谭说现在的厨师长是跟着老板干十来年的兄弟,不可能换。然后介绍了关东人家现在的情况。厨房六十多人,规模挺大。经营的是本地家常菜和农村土菜。亮点是小笨鸡现宰现杀,水库野生鱼,最吸引人的是小毛驴拉磨,水豆腐、豆腐脑现场制作。

存在的问题是厨房菜品质量上不去,上菜速度慢,客人催菜现象严重,和前台的配合不到位,处于脱节状况。

目前生意每月一百二十多万,不赔钱状态也不赚钱。但潜力很大,每个月卖一百五十万应该可以,如果管理上去,一百八十万不成问题。

饭店整体投资四百万,房租每年八十万。

老板姓徐,四十岁。管人事的叫张娟,老板的老部下。采购是老板叔叔,会计是老板朋友李姐,库管是老板大姨姐。

张丽任前台经理,李爽任楼面经理,周晓梅答应过去做营销经理。

李爽,张丽老部下,在老根山庄的时候是楼面经理,老谭在滨海时她是分店经理。

周晓梅,老谭同学加亲戚,论着叫老谭小叔,在滨海时是总店经理,和张丽是好姐妹。

给老谭介绍完关东人家的基本情况后张丽说:“你过来看看,和老板谈一谈,我认为这地方不错,有发展潜力。以前老根山庄的时候咱俩都能做起来,这也能做起来。”

老谭说:“好,我一会儿过去看看。”

听张丽的意思现在关东人家有厨师长,并且是老板兄弟,那就不可能换。但老四说那里招厨师长,怎么个意思?

管他呢,先过去看看再说。

半小时后,老谭站在关东人家大门口。

和以前的老根山庄不一样了。老根山庄的时候大门口是一个高大门楼,门楼两边挂着大红灯笼,正中间悬挂着一块实木做的牌匾——老根山庄。

现在门楼不在,大门两侧是两根古色古香的门柱,柱上挂着黑底金子的实木条板,正好组成一副对联。

上联是:三亩地,一头牛;

下联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横批在后面的主楼上:关东人家。

老谭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毕竟工作过一年时间,当初的老根山庄是全国连锁的第一家店,他是第一任厨师长,也风光一时。回到过去工作过的地方,不禁有些感慨。

走进大门后没急着进主楼,先绕着正楼转一圈。

正楼东边是员工车库,西边是保安室,后面是员工寝室。

员工寝室是一栋四十米长的小二楼,以前员工都住在二楼,下面的房间全闲着。现在二楼依然是寝室,一楼从西往东分别是消防水箱室、饲养室、库房、青菜间和员工餐厅。

饲养室门开着,一头黑毛驴正在吃草,看到有生人站在门口响亮的打了个喷嚏。老谭笑了,觉着挺好,有这头驴显得大院像个庄稼院,有乡村味道。

转了一圈回到正楼门口,推门进去。

穿着蓝色碎花小袄的迎宾员微笑着上前问:“您好先生,请问有预定吗?”

“没有,过来找老板谈点事。”老谭说。

“您好,我们老板在四楼办公室,我领您上去。”

“不用,我自己上去,你忙吧,我先看看。”

迎宾员微笑着点点头,老谭往里走,心想这迎宾员被张丽训练的到位,合格。

大厅中央是菜品展台,展台左边是大锅炖菜明档,右边是豆腐坊,后面是凉菜和面点明档,正好形成一个弧形点菜区。

点菜区旁边是鸡舍和鱼塘,鸡舍养着三十多只小笨鸡,鱼塘里养着江鲤鱼、鲶鱼、黑鱼、草鱼。鱼塘边有两个木桶,里面是野生大泥鳅和牛蛙。

整个点菜区的风格很关东,实木装修,给人粗犷豪放的感觉。

菜品展台长方形,底高八十厘米,上面阶梯式三层菜档,每层四十道菜品。

老谭围着展台转了两圈,上面的菜品百分之九十是家常菜,有锅包肉、溜肉段、糖醋里脊、糖醋排骨、木须肉、软炸里脊、红烧排骨等等,也有几道潮流菜,比如荷塘月色、腰果西芹。

张丽说上菜速度慢,客人总催菜。上菜慢有个原因,一是厨师力量不足,炒不出去;二是费事的菜太多,半天做不出来。甜品菜属于费事菜,一般都做得慢,费时间。

老谭仔细看了一下展台上的甜品菜,有拔丝地瓜、拔丝山药、拔丝三样、拔丝大枣、五彩糯米枣、拔丝芋头、翻沙芋头、雪绵豆沙,一共八个甜品菜。

老谭心里合计甜品菜太多,一桌点一个就够厨师忙活的,肯定影响上菜速度。并且还有雪绵豆沙,这是最费事的一道菜,忙的时候能上去就不错了。另外菜品也多,一百二十道,这还只是热菜,不包括凉菜和面点呢,加上凉菜和面点更多。

虽然店大,五千平,但菜也太多了。这样就形成备料过多,砧板工作量大,在配菜上浪费时间。原料每天卖不空,形成积压,出现生意火爆不挣钱的现象。

成本都在原材料上压着,冰柜卖不空就盈不了利。

甜品菜过多,菜品过多,也许是造成上菜慢的原因。但在没见到厨房内部情况的时候,老谭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他来到大锅炖档口。

里面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女的,头上扎着蓝色碎花头巾,身上穿着蓝色碎花对襟小袄,腰上围着碎花围裙。衣服东北农村大嫂打扮,干净利落,很打眼儿。

档口三口大锅,第一口锅炖的是酸菜大骨头,第二口锅是小鸡炖蘑菇,第三口锅是待客菜。

看到待客菜老谭笑了,这个菜是他在老根山庄的时候研究的,卖火后在三台子流行开来,渐渐传到了市里,当初也风靡一时,很多饭店来学。等到了滨海客人有些不认,很多菜还是有地方差异的。

仔细瞅了瞅锅里的待客菜,老谭有些摇头。做得走形走样,雪里红太长,味道不好进。丸子大小合适,但不是他要求的肉粒丸子,一看就是图省事用现成的肉馅做的,死丁丁的没口感。鸡蛋也是煮熟了直接放进去的,没经过油炸闷烧,和煮鸡蛋没什么区别,有点滥竽充数。

还有一个最大的败笔——油大。

然后来到凉菜档口。

凉菜间有点小,面五个员工,有的在摆档,有的在给黄瓜打皮。地中间堆着一筐黄瓜和一袋白萝卜,由于空间小,员工从上面迈来迈去,显得拥挤凌乱。

明档玻璃外面是展档,已经摆上了四盆小菜。分别是腊八蒜、酱油小菜、美极萝卜和家常泡菜。

还有四个不锈钢方盘,其中两个摆着刚熏好的猪蹄子和鸡爪子,另外两个空着,应该还有没熏好的。

凉菜间和面点间挨着,面点间也五个员工,都在做准备工作。

凉菜间和面点间都没有炉灶,老谭心想没有热加工干活不方便,耽误事。这是装修时设计失误,对厨房来说是硬伤。

面点展档上摆着玉米面小饼子、酸菜蒸饺、芹菜蒸饺、金丝饼、玉米面发糕、黑米面发糕和小窝窝头。

都是粗粮主食,看上去挺好,有农家气息。

来到豆腐坊跟前儿。

整个豆腐坊完全按着农村豆腐坊设计的,很有烟火气息。

一共两个屋,外屋地中间安着一盘老石磨,石磨杆上架着驴套,驴套包子挂在墙上。靠窗户的地方有个门,估计那头黑毛驴就是从这个门进出,不用走大厅。门旁边挂着面锦旗,上面写着“任劳任怨优秀员工”。

老谭笑了,心说可不任劳任怨咋地,毛驴也不敢反抗呀。

里屋靠南墙的地方是一口熬豆浆的大锅,上面正压着豆腐。一对中年夫妻在里面,男的从豆腐笼里往外捡压好的豆腐,女的打扫卫生。

门口摆着两个大保温桶,里面是豆腐脑和水豆腐。

鸡舍、鱼塘、豆腐坊连成一片,到这里和到了农家院一样,很有农村气息。

这个区域是整个点菜区的亮点,最吸引人。城里孩子大多没见过毛驴,到这吃饭能见到毛驴应该是件

很开心的事,并且还能见到豆腐的整个制作过程,吃到新鲜的豆腐脑水豆腐,不一般的体验。

把整个点菜区看完,老谭准备上楼,张丽正好从二楼下来,看到他笑吟吟的走过来。

老谭看着走过来的张丽脸上露出微笑,五年没见,这个女人更漂亮了。

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很好的勾勒出女人的线条,凹凸有致的身材散发着成熟的味道。短发干练,眉角上扬,一双美丽的眼睛充满着温情和智慧,翘起的嘴角把内心的喜悦毫无保留的显露出来。

两个人走到跟前儿,相视一笑,不约而同的伸出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