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94章 得母如此,儿复何求?

大汉第一太子 第0194章 得母如此,儿复何求?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1-29 19:41:16

走在前往寝殿的道路之上,刘盈的心绪,只愈发低沉起来。

一路上,吕雉也是一言不发,只温柔的扶着刘盈的后背,面容之上,也只一抹不知来由的淡笑。

直到母子二人来到寝殿,又在上首卧榻之上紧挨着坐下来,吕雉便一招手,将殿内众人遣退。

而后,吕雉才轻轻拉起刘盈的双手,眉宇满是温和的望向刘盈。

“适才宣室,吾儿似有欲言,又不便言说之时?”

轻声发出一问,吕雉便笑着朝殿内指了指,又道:“此,母亲之寝殿;吾儿若有言,自可直言不讳。”

待吕雉温和的音调传入耳中,刘盈也是深吸一口气,将心绪强自从先前的低沉中拉出。

沉吟措辞片刻,刘盈才压低声量,将自己的看法,尽数摆在了母亲吕雉面前。

“母后慧眼如炬。”

“适才,儿确有言,以应舅父之问;然此言,又非便说与‘外人’之言······”

不着痕迹的在‘外人’二字上轻轻咬下着重音,刘盈的面容之上,嗡然涌上一抹阴郁。

“适才宣室,舅父明言:儿若待父皇出征,胜则无益,败更遗祸无穷。”

“儿虽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之,然舅父所言之谬,尚不止于此!”

神情严峻的道出此语,刘盈不由又是长叹一口气。

“儿言与叔父:儿为汉储,便当拥汉社稷,然儿本意,实非于此。”

“——儿本意:若儿皇储之身,却不知拥汉社稷,儿何来威仪可言?”

“须知纵功侯元勋,尚知拥社稷而保高爵;若儿反以一己之私,而使父皇抱病出征,岂非反不如功侯元勋、朝臣贵戚?”

“又吾汉祚,自父皇鼎立社稷之时,便有言:以孝治国。”

“若父皇抱病出征,儿又当为天下人言者何?”

“不孝乎?”

说着,刘盈不由满脸阴沉的摇了摇头。

“如此言之,若儿不代父皇出征,于朝堂之内,便乃短视以至不及功侯、元勋顾全大局;于外,更坐不孝而非为人子!”

“若果真如此,儿纵暂保储位无虞,又何来威仪可言?”

说到这里,刘盈终是神情严峻的抬起头,望向母亲吕雉的目光中,尽是对未来的担忧。

“此,便乃儿欲言于舅父,又未能出口之言。”

“——舅父言儿出征,胜之无用!”

“然儿以为,此‘无用’,只暂无用而已!”

听闻刘盈面带坚决地道出此语,吕雉面上神情,也在不知不觉之间严肃了起来。

对于吕释之提出的‘太子代父出征,胜则无用,败则遗祸无穷’的看法,吕雉自是能想明白。

——如今的刘盈,几乎可以说,是把屁股焊死在了太子之位上!

唯一能把刘盈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的,也只剩下一种情况。

——刘邦驾崩,刘盈需要把屁股从太子之位,挪上长信殿内的御榻。

在这个‘储位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确实如吕释之所言:一切节外生枝的事,刘盈能不碰,都最好别碰!

最理想的状况,无疑便是刘盈在太子之位上摸鱼划水,安安稳稳等到刘邦驾崩的那一天,好顺利继承天子之位。

而刘盈代替天子刘邦出征,去平定淮南王英布这种级别的叛贼,无疑便是再典型不过的‘节外生枝’。

在先前,吕雉对于刘盈代父出征一事,也基本是抱着这个看法:好不容易稳住储位,最好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至于刘邦带病出征,可能为刘盈带来的道德风险,倒是被吕雉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反正再怎么着,只要刘盈稳坐太子之位,就肯定能等来继承皇位的一天。

等登上皇位,又谁人敢说三道四?

而现在,当刘盈满带着忧虑,在面前道出这句‘儿子去打英布,打赢并不是没有收获,而是没有短期收获’之时,吕雉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打赢一个叛乱的诸侯王,究竟是否真如吕释之所说的那般,‘胜亦无有裨益’?

很明显,对于任何政治人物,包括当今天子刘邦而言,平定一个重量级的叛乱诸侯王,无论是对个人政治威望,还是对汉室的民心、民望,都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尤其对于往日,被坊间评价为‘长于仁善,而稍短于雄武’的太子刘盈而言,这样一份履历,绝对称得上弥补最后一块短板的拼图!

——要知道过去,刘邦之所以会生出易储之念,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诟病,便是刘盈‘不够雄武’!

至于吕释之说‘就算打赢了也没有好处’,其实也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没有好处’,而是如今,储位已再无差错的刘盈,貌似并不是很需要这个好处。

想到这里,吕雉的注意力,便从如何阻止刘盈出征,悄然转移到‘如果出征,可能得到怎样的结果’之上。

“嗯······”

“是了······”

“若战而胜之,吾儿确可威仪大增,又名正言顺而稍染兵权;待日后,也可稍缓‘主少国疑’之虞。”

“若败······”

很显然,作为一个合格,甚至合格到有些过头的政治人物,‘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道理,吕雉不可能不明白。

只不过,单就淮南王英布这件事而言,吕雉,还是有些拿不准其中的风险和机遇,究竟成不成正比。

平定英布盘算所能得到的收获,又是否值得刘盈,冒着‘储位再生疑点’,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

如是想着,吕雉便缓缓抬起头,望向刘盈的目光,竟带上了从未有过的严肃。

“吾儿之意,母亲明白。”

“陛下老迈,又今抱恙;恐不数岁,吾儿便当祭祖高庙,承汉法统。”

“彼时,吾儿年弱未冠,若再无甚威仪,社稷,便当有主少国疑,外朝擅权之嫌。”

“然纵如此,母亲仍有一言,欲问于吾儿。”

“——若吾儿代陛下出征,以平淮南王英布之乱,当行何策战之?”

“此,亦尚在其次;但吾儿代陛下出征,无论胜败,皆可落得‘孝父’之名。”

“然若战英布而不能胜,吾儿,又如何保自身无虞?”

神情满是严肃的发出此问,吕雉的神情,更是前所未有的坚决起来。

“吾汉家,乃陛下英明神武,起于草莽,兴尚武之风而得立!”

“今英布将反,吾儿得代父出征之志,母亲自无无端相阻之理。”

“然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围墙。”

“吾儿未得陛下征讨之能,亦不及陛下之年壮;若欲使吾勿行阻拦,吾儿便当拟一策,以确保自身无虞。”

“如此,母亲方可安然允诺,许吾儿代父出征。”

言罢,吕雉便满是决绝的盯向刘盈目光深处,面上神情,尽是不容置疑的强势。

谷而在吕雉身侧,听闻母亲满是坚决的道出这一番话语,刘盈面上,只悄然涌上了些许感动,以及些许愧疚。

老娘的意思,刘盈自然是听得明白。

——出征,不是不行!

甚至即便打输了,也完全没问题,摆出个‘我没让我爹带着病出征’的姿态,落个孝顺的名声,就足够了。

但不管输赢,都必须给本宫拿出个方案出来,证明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会危及本宫的宝贝儿子!

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爱护,刘盈心中只涌上一阵令人陶醉的温暖。

也正是因此,刘盈望向吕雉的目光,愈发愧疚了起来······

“唉······”

“又要让老娘担心了······”

满是愧意的暗自摇了摇头,刘盈的眼眶,也是悄然有些燥热起来。

刘盈不是很明白:自己明明在做对的事,可在吕雉面前,却依旧像是在做什么坏事。

但很快,刘盈就从这种愧疚,忐忑,又略有些烦躁的复杂情绪中抽出心神,将自己的看法摆在了吕雉面前。

“母后问儿:若战英布,当如何胜之······”

轻声道出一语,刘盈便自嘲的笑着低下头,似是撒娇般一耸肩。

“坊间多言:知子莫如母。”

“儿长于何道,又短于何事,纵观天下,恐再无人教母后知之更详。”

“儿确不曾知讳兵事,又于战阵不甚熟稔;战英布而平之,儿,实无详策······”

毫不遮掩的说出这句‘我确实不会打仗’,刘盈便悄然将话头一转。

“然儿以为,纵父皇亲征,恐亦当卧榻于御辇之上,而使大军因父皇亲征之故,胸怀必胜之念。”

“及对战之详略,恐纵父皇,亦当尽托于曲周侯、绛侯等善战之将、帅之手。”

“母后以为,然否?”

见刘盈似模似样的问出这句‘然否’,吕雉不由佯怒的白了刘盈一眼,才阴阳怪气的侧过头去。

“殿下以为然,便当如是~”

闻吕雉略带些幽怨的道出这句调侃,刘盈只讪讪一笑,便继续道:“既如此,战英布而平淮南,由父皇亲征,亦或儿代父皇,恐相差无多。”

“儿只须恳请父皇,调绛侯、曲周侯,乃至信武侯、舞阳侯随行,征讨之事,便当无虞。”

“遇战,儿自可以曲周侯、绛侯等将帅之议为重。”

“又齐王,乃儿长兄;楚王、荆王,皆儿宗伯,加之以长沙、梁国之兵,纵英布确得夕淮阴之能,终,亦不过丧家之犬······”

“及父皇抱病出征,可镇大军军心,儿代父皇出征,亦当可使将士欣喜于储君太子之雄武,而于阵前奋勇杀敌!”

“更有甚者,儿可誓师言诸将帅:英布窃鼠之辈,竟趁父皇抱恙而为乱,然吾刘氏宗亲,非独父皇一人······”

随着刘盈满是信心的侃侃而谈,吕雉面上幽怨,也终是悄然化作一抹认可。

只暗自点了点头,吕雉便继续盯着刘盈,等候起了刘盈的下文。

——打赢已否,吕雉根本就不在乎!

真正关键的问题,刘盈还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感受着老娘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抹恨不能脱口而出的‘不给我个交代,就别想出征’,刘盈只苦涩一笑。

思虑良久,刘盈终还是将愧疚之意埋在心底,对吕雉嘿嘿一笑。

“及母后忧心于儿身,儿亦可诺:凡遇战事,儿皆远战阵二十里!”

“母后亦可使舅父随行,时刻备齐车辇;一俟战事不顺,儿必疾驰而走,必不会为英布兵刃所及。”

“亦或明日,儿请父皇拨南军禁卒三部校尉,以尽为儿亲军;无论战事如何,此亲军皆不与战事,只顾儿周全······”

强装诚恳的道出此语,刘盈望向吕雉的目光中,便悄然带上了些许心虚,和忐忑。

“母后以为,如此,可否?”

却见吕雉闻言,只默然呆坐好一会儿,待刘盈出声轻唤,才叹息着站起身。

“哼!”

“早前数日,兄长前来言此间之事,吾便已知,吾儿心意已决。”

“即已决,吾纵欲阻,又奈若何······”

听出吕雉的语调中,明显带上了些许松动,刘盈只赶忙嘿笑着上前,恭顺的扶起吕雉的胳膊。

“母后此言,儿甚不解。”

“——若母后不允,儿怎敢忤逆母后,而执意出征?”

“唯母后欣然答允,儿方可代父皇出征,又不至于母后心怀愧意······”

见刘盈故作不解的道出此语,吕雉却并没有如往常般,被刘盈的俏皮话逗笑。

萧然一声长叹,便见吕雉缓缓侧过身,深深凝望向刘盈的目光深处。

如此盯了好一会儿,吕雉又发出一声哀叹,便转过身去,有气无力的对殿门处的禁侍一摆手。

“去。”

“备辇。”

见禁卒领命而去,刘盈只强自按捺住胸中欣喜,佯装不解的上前。

“母后这是······?”

就见吕雉闻言,满是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才回过身,在刘盈鼻尖上轻轻一掐。

“痴儿~”

“陛下此番回转,又是赐赤霄,又是令吾儿继负监国之责,吾儿莫不以为,此皆无因?”

“——此,皆乃陛下欲堵母亲之口,好使吾儿出征平叛······”

语调满是宠溺的道出此语,吕雉便缓缓直起身,侧头望向殿门外,面上神情,也不由带上了些许戒备,以及挥之不去的暗恼。

“如此手段,便欲使吾松口······”

“哼!”

“陛下,可真是越活,越不如年壮之时了······”

阴恻恻的腹诽着,吕雉便稍低下头,轻笑着拍了拍刘盈的脑袋。

“无妨。”

“即吾儿欲代父出征,母亲总得找陛下问问清楚:欲与吾儿何等将、帅,又兵卒、民夫几多,粮草、军械几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