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95章 吵了大半辈子,就别再吵了

大汉第一太子 第0195章 吵了大半辈子,就别再吵了

作者:中丞佐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2-06 02:49:58

在刘盈略有些诧异的目光注视下坐上辇车,不片刻的功夫,吕雉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长乐宫长信殿外。

收到皇后亲自前来的消息,刘邦也是郑重其事的换了身常服,旋即来到长信正殿,等候起吕雉那极有可能跑跳如雷的身影。

但出乎刘邦预料的是:踏入长信殿时的吕雉,似乎并不见多少恼怒之色······

“唔······”

略带诧异的一声轻喃,待吕雉不出意外的径直来到御阶下落座,刘邦稍一思虑,便稍发出一声僵笑。

“朕本以为,皇后此来,当携去岁秋,扬言朕若易储,则必使关东大乱之势······”

笑着摇了摇头,刘邦不由一挑眉,望向吕雉的目光中,也悄然流露出些许差异。

“倒未曾想,皇后今日,似是心绪尚佳?”

听闻刘邦寓意不明的发出这声调侃,吕雉只皮笑肉不笑的昂起头,旋即似无其事的叹息着别过头去,轻轻拍打起衣摆处根本不存在的‘灰尘’。

“唉~”

“托陛下洪福~”

“积郁心中多年之忧一朝得解,纵陛下抱恙卧榻,妾亦不忍心中稍喜。”

说着,吕雉云淡风轻的面容之上,便悄然涌上些许冷意。

“只不待妾欣喜片刻,陛下三言两语,竟使太子吾儿,心生代父出征之念?”

见吕雉丝毫不避讳的直入主题,刘邦方讪讪一笑,旋即伸出手,端起御案上的药碗稍抿一口。

“呼~”

“朕就说,闻知此事,皇后怎会如此淡然······”

似是自语般道出一语,刘邦便将药碗重新放回案上,旋即似是疑惑不已的抬起头,直盯向吕雉那顷刻之间,便彻底冷下去的面庞。

“怎么?”

“皇后以为,太子代朕出征,以平淮南,有何不妥?”

见刘邦这幅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模样,吕雉只轻蔑一笑,更是暗自摇了摇牙根。

“不妥······”

“哼哼······”

“妾不过得陛下恩幸,以为后宫之主;外朝国政之事,妾自无染指之权。”

“陛下即有意令太子出征平叛,妾‘区区’皇后之身,亦无相阻之能。”

“只妾不知,陛下此举,可欲使汉社稷再生事端,以致陛下垂垂老朽之年,仍忙社稷之事,而无暇他顾?”

语调清冷的说着,吕雉望向刘邦的目光,便愈发锐利起来。

“敢请问陛下:若太子于淮南有何差错,储君之选,可是赵王?”

“又若太子侥幸得以平叛,陛下又可能如今日这般,于朝公百官当面直言不讳,明言社稷之后,当由太子继之?!”

“亦或者,陛下已筹谋布局,太子此行,断无以取胜;待太子兵败而归,陛下便可以此为由,废储易立?!!!”

说到这里,吕雉终是再也不掩饰面上冷意,只微微眯起眼。

“莫非陛下抱恙,亦不过称病于外;所欲为者,乃使太子出征平叛,而与陛下废储之由······”

听闻吕雉先前的话语,刘邦还面带笑意的摇头不止,待听到最后这句‘你不会是装病吧?’,终是神情一滞。

意味深长的盯着吕雉看了好一会儿,才见刘邦突兀一笑,旋即悠然抬起头,环指向偌大的殿内。

“朕这长信殿,可有皇后所不知之事?”

只此一语,便惹得殿内宫女、宦官齐齐一愣,旋即惊慌失措的跪地叩首,神情慌张的发起抖来!

刘邦却是丝毫看不见这些,只又笑着低下头,端起药碗猛灌一口,才抬头望向吕雉。

“凡长乐宫太医,每三者必有其二,乃皇后布朕左右之耳目。”

“朕疾之虚实,皇后所知之,恐较朕亦多些······”

听着刘邦直言不讳的道出这等秘幸,吕雉面色只陡然一僵!

待吕雉不自然的将目光挪开,刘邦终又是摇头一笑,轻轻抬起手一挥,殿内众人便如蒙大赦般,争相从各个殿门退去。

等殿内,只剩下夫妻二人两道身影,又见吕雉神情阴郁的低着头,刘邦也是从御榻之上缓缓起身,负手望向殿门外,悠然长叹一口气。

“太子出征平叛,确乃朕意。”

“且此事,纵朕无恙,亦当为之!”

语调满是坚决的道出一语,刘邦面容也是稍一肃,望向吕雉的目光中,也稍带上了些许无奈。

“皇后可知,此因何故?”

见吕雉仍不愿开口,刘邦只自顾自摇头一笑,旋即悠然上前两步,语调中,也带上了一股莫名的感怀。

“往昔······”

“唉······”

刚一开口,刘邦便不由话头一滞,满是愧欠的撇了吕雉一眼,又摇着头发出一声长叹。

“朕活往一甲子,其首四十七载,皆于丰沛得过且过,未成一事。”

“后二世立而天下乱,朕得天时而夺人和,兴兵伐秦,方立得些许功业。”

“后又项羽遍封诸侯,朕先还定三秦,后东出函谷,与项羽决战垓下,终立汉国祚······”

满是感怀的道出此番回忆之语,刘邦的面容之上,却丝毫不见自豪之色。

“后汉立,又关东异姓诸侯遍立;朕每平其一者,又闻另一者反······”

“国朝初立,百废待兴;然自有汉至今,朝堂之力,皆耗于朕亲征平叛,以剿异姓诸侯之事······”

“幸今,异姓诸侯已为朕剪除大半,只余淮南王英布一人。”

“待英布授首,关东,便当可得五十年安和······”

语调满是沉重的道出此语,刘邦便缓缓低下头,终似是下定决心般,再度抬头望向吕雉。

“朕今生,功业可谓尽全,纵死,亦无憾!”

“得立刘汉社稷,朕纵于九泉之下,也当可直背而面吾刘氏列祖列宗!”

“然今,朕老朽而将崩之际,却仍有一事高悬于心,纵寿数将至,亦不敢早崩哪怕一日!”

说着,刘邦终是将满带着祈求和期盼的目光,撒向吕雉那仍写着‘生人勿进’的冰冷面孔之上。

“皇后可知,朕忧之者何?”

听闻刘邦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吕雉的心中,也悄然涌现出些许动容。

但只片刻之后,那抹动容便在吕雉面容之上一闪即逝,取而代之的,是绝不容任何人质疑的强势!

见此,刘邦面容之上,不由涌上一抹极尽复杂,又自相矛盾的神情。

——由欣慰、安心,以及苦涩、忧愁,甚至些许忌惮所组成的复杂神情。

“唉······”

“也不知,今日护太子周全之皇后,来日,又可能不为吾汉家之大患······”

在心中发出一声哀叹,刘邦也终是再度坐回御榻之上,将拳头在大腿上沉沉一砸!

“社稷!”

“朕之所忧,乃朕百年之后,吾刘汉之社稷,当否不蹈嬴秦覆辙,以至二世而亡之境地!”

刘邦此言一出,就见吕雉眉头嗡然一皱,神情之上,也顿时带上了些许恼怒。

不待吕雉开口,便见刘邦又是一声长叹,旋即将拳头一下下轻砸在大腿上。

“自盈儿诞,朕便奔走于天下,先以沛公之身入关中,后又汉王之身,自三秦南下汉中。”

“后还定三秦,朕又东出函谷,合关东诸侯之力,以同项羽决雌雄!”

“待社稷鼎立,朕亦不得暇,岁岁往走以平关东异姓诸侯······”

说到这里,刘邦便抬头望向吕雉,略带感激的一点头。

“往十数载,太子得皇后亲身教诲,自不比二世之暴虐。”

“又元勋功侯之不恭者,多已为朕去之;吾汉庭,亦无赵高、李斯之流。”

“然皇后,终不过女儿身······”

“太子受教于皇后身侧,可谓尽得明君、雄主之姿;然太子唯有一缺,使朕辗转反侧,纵老朽而抱病,亦不敢亡崩······”

神情满是哀愁的说着,刘邦望向吕雉的目光,便愈发恳切了起来。

“皇后当知,吾汉祚,乃得兵甲之锐、行伍之烈,方得立!”

“尚武之风,更吾汉家安身立命,享天下供养之根基!”

说着,刘邦不由又是面色一苦,旋即满是哀愁的摇头一叹。

“然今之太子,终过短于雄武······”

随着刘邦情真意切的话语,以跌宕起伏的语调传于耳中,吕雉面上坚决,终是出现了些许松动的痕迹。

因为从刘邦的话语中,吕雉能明显感受到: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见吕雉面上决然,终于转变为了些许迟疑和犹豫,刘邦终是暗自松了口气。

稍歇片刻,刘邦便再度开口,将自己的良苦用心,向发妻吕雉娓娓道来。

“朕身以为吾汉开国之君,论武功,自非后世之君可比。”

“太子之武功暂不及朕,亦本属应当。”

“然朕得娶皇后之时,足岁四十又二······”

“今朕年过花甲,行将就木,然太子年不过十四、五,尚得五岁之功,方至弱冠之年······”

满是愁苦的说着,刘邦的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些许遗憾。

“若朕年稍壮,纵太子短于战阵,而于军中无有威信,朕亦可徐徐图某,缓立太子之威仪。”

“若太子稍年壮,朕亦可不必忧于朕百年之后,太子即立之时,使社稷生主少国疑之虞。”

“然朕今,已感寿数无多······”

语调沉重的道出这句‘我感觉我活不久了’,刘邦望向吕雉的目光,终于是尽带上了恳求。

“朕寿数将至,实无力徐图太子立威之事。”

“若欲使太子速立威仪,于朕百年之后,以未冠之年继位,而使社稷无疑,唯有使太子得立武功!”

“又今,关东异姓诸侯尽除在即;待英布授首,再与北蛮匈奴虚与委蛇,吾汉家,当二十年再无战事。”

说到这里,刘邦便满是恳切的拍了拍大腿。

“英布!”

“唯有英布!”

“可供太子速立威仪,以得汉家之将帅崇敬、朝臣之敬畏之机,唯独英布项上人头!!!”

“如此良机,朕又怎能不与太子,反抱病亲往,以使太子沾染‘父抱病出征,而不与分忧’之不孝骂名?!”

“朕之良苦用心,又如何言说,方可为皇后知晓?!!!”

看着刘邦满是恳切的拍着大腿,将焦急地目光,洒向自己仍挂着寒霜的面容,吕雉一时之间,竟也有些迟疑了起来。

刘邦想要表达的意思,吕雉自然是明白。

吕雉更是十分清楚,对于汉室的天子而言,武功,究竟是多么不可或缺的一项成就。

而事实也确实如刘邦所言:关东异姓诸侯,只剩下英布一人,北蛮匈奴,汉室短期内也没法收拾。

要想让刘盈在短期内,凭借‘武功’得到足以比拟成年帝王的威望,英布,确实是最后的经验宝宝。

但即便对此了然于胸,吕雉对于刘邦,仍旧带有最后一丝本能的戒备······

低头沉思良久,感受到刘邦望向自己的目光愈发恳切起来,吕雉终还是暗自一摇头。

又权衡利弊许久,吕雉才抬头,望向刘邦的目光中,只带着一抹毫不加以掩饰的试探。

“陛下如此肺腑之语,太子出征一事,妾自无他言。”

“只不知,于赵王、戚姬,陛下欲作何处置?!”

嘴上说着,吕雉的目光,只一刻不移的锁定在刘邦的目光之上,语调中,也悄然带上了些许阴狠。

“前时,太子于长陵遇刺,后酂侯查得,赵王同长陵田氏牵连甚深。”

“后太子不忍致法于王,赵王及其母,皆为妾禁足宫中,以待陛下亲自惩处。”

“今,太子念社稷之重,而代陛下出征在即;不知陛下于赵王母子······”

听出吕雉话中深意,刘邦只面色一僵。

待缓过神来,刘邦终是面带唏嘘的叹口气,旋即对吕雉苦涩一笑。

“赵王······”

“皇后若因赵王而心怀忧虑,实大可不必······”

说着,刘邦终是再次从榻上起身,朝吕雉苦笑的一点头。

“朕意,太子出征之时,赵王就国邯郸。”

“及赵王母戚姬,待朕百年,自当为赵王太后,而迁至邯郸,为赵王所奉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