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59章 天武新政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659章 天武新政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1-05 15:52:17

二月初四,“圣节”当天(朱慈烺的诞辰),所有官员没有放假。

都在紧张的执行颁布天武皇帝和内阁拟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施展新政。

朱慈烺于《皇明时报》上发表长篇诏书,昭告天下臣民,并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诸多政策,为大明制定了未来二十年内的政治奋斗目标和行动方针。

“我大明立国已有二百七十七年,走过了一条浸透着血泪的荆棘之路!”

“既有着永乐盛世,郑和七下夕阳之盛况,又经历过贫困,屈辱和国耻!”

“大明历经二百余年,积弊已久,历经数十年之战乱,民生凋零不堪,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踞山川形胜而沦丧,无综合混一之强大国力,每每想到,朕夙夜难寐......”

南京城,秦淮河边,江南贡院周围的各大酒楼中,无数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们,人人放下酒杯,认真倾听着说书台上先生的唱报。

眼下科举在即,皇帝陛下的这些为政之策,必须要划重点,可以说百分百的会考到!

“时值大争之世,大争之世,外夷伐交频频,若我大明仍守旧地,遵旧制,何异于闭关苟活!”

“正所谓,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唯有革新方是帝国强大的唯一途径!”

“朕,在此昭告天地臣民,大明的未来,将走上一条未有之大道!”

江南之地,报纸最先到达的范围,各大街小巷中,百姓驻足报亭周围,目光带有期待,希望新政中再有一些利民的政策。

“国力的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庙堂,新政之法,乃富国强民之法。”

“国之新政有四:统一治权以理政,奖励农商以富国,激赏军功以强兵,浩然正气以正民!”

没有让民众们失望,天武皇帝在后面的政策中提到许多利民新政,实乃变千古之弊。

社会体制方面,天武皇帝再次申明,彻底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的身份制度,全国一体实施。

明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免征京班匠价,官府手工业及官府需用的匠役,均改为雇募制,实行计工给值。

如此一来,手工业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很好的促进手工业的发展。

面对普通贫困民众,天武皇帝废除一切卖身契约,禁止各种类型的买卖人口,宣布一切买卖人口都是非法的,违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者,废除女子裹脚的习俗,溺婴也被禁止,列为非法!

民众关最心的莫过于土地和税收政策。

《新政诏书》中提到,将全国土地改称“国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

有土地的一些地主,朝廷不会没收,但此后私人不得买卖,只能与官府交易。

对于没有土地者,按户籍分配受田,承包耕种,但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服兵役。

农民失去土地是由于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土地买卖。

国田制规定土地国有,不准私人买卖土地,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被抛出土地的现象,有田地的农民,自然不会去造反。

中国自商周时期便是土地国有制,后来在战国以后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土地私有已成为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朱慈烺此举,虽然比历代统治者高明,但显然是在挑战天下士绅,这道诏令一发布,必然遭到大小地主所有者的强烈反对。

甚至会有部分地主、官僚举兵反抗,如当初对付王莽新政的土地国有制那样。

对此,《新政诏书》特别规定,如果有人敢于攻击国田制度,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征北都护府和征东都护府,没收一切土地和财产。

除了废除原有的土地政策,朝廷将会实行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地税收关卡,废除正税外所有杂税!

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地方和没有天灾的地方,一律实行摊丁入亩。

有天灾的地方,免税一年,长江以北历经战乱的地方,免税两年,陕西等重灾地,免税三年。

免税期间,无论什么农税还是商税,朝廷一个铜板都不收,百姓安心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现在大明的重大天灾基本过去了,按照科学考据,小冰河时期的气温将会于1650年(天武七年)后开始快速回升。

因此,历史上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删除“康乾盛世”了)

天武一朝的盛世,不会拿灾后减轻当盛世,而是要从根本上做到国家富裕强大,民众富裕自信!

直隶常州府,大明商人联合会主厅内,百名江南富商齐聚,开会听课。

“将所有钱庄、票号重组为大明中央银行,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对全国金融业进行革新,促进帝国金融业的发展......”

念完这句话,商会会上张大彪面露疑色,他实在不明白《新政诏书》中的“金融”二字为何意?

张大彪环顾左右,最后将目光看向皇家集团总经理吴诚,客气的询问道:“吴总,您执掌皇家内库财权,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还办过明商银行,您觉得这条政策是何意?”

众富商也抱拳道:“请吴总指教!”

自八大晋商被抄家、盐商被收拾掉后,吴诚与张大彪等商人之间的生意越来越紧密。

朱慈烺登基后,庞大的皇家集团渐渐浮出水面,开始出现在世人眼中,成为皇家内帑的主要收入来源。

吴诚则被“董事长”朱慈烺任命为皇家集团总经理,负责管理经营皇家集团,年薪万两加绩效提成、利润分红,年入数十万两白银,真正的走向了人生巅峰。

“经理”一词,在场读过书的商人都明白是经营管理的意思,因为宋朝儒学大家朱熹在《答高国楹书》中就提到:“若经理世务,商略古今,窃恐今日力量未易遽及。”

原本这些老板被称为东家、掌柜的,自从皇家集团中设置“总经理”一职,张大彪等很多商人都引以为时髦,互相称“某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