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历史 > 我在民国打酱油 > 第二百三十六章 迥然不同的水上仪式

芮茶德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人的春节,吃年夜饭要燃放鞭炮,从傍晚的第一声鞭炮声响起,便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是华夏的传统习俗,有超过2000多年的历史,具体已经不可追溯,和一个远古传说有关!”湘灵开始了详细的解释。

当听到有这么长的历史,芮茶德很是惊讶,不禁疑问道:

“2000多年前,我们欧洲是什么什么时期?”

湘灵默默想了想,说道:

“同时期,欧洲应该是古希腊文明,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而华夏应该是春秋战国!”

“相传有个恶魔或者野兽叫‘年’,每一年的这一天就会出来吃掉家畜和伤人性命,人们在与‘年’的长久斗争中,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年’害怕火光,红色和巨大的声响,于是,以后的每一年的这一天,华夏的所有人家都会燃放鞭炮(爆竹)和贴红色的对联!”

汤皖怕湘虎和大牛俩人听不懂,会觉得无聊,便在一旁翻译,哪知大牛随即嘟囔着嘴,掏出了腰间的家伙,恶狠狠的说道:

“它要是敢来,俺一枪嘣了它!”

“哈哈哈.....”

大家都被大牛憨憨的模样逗得发笑,汤皖让大牛收起来,说道:

“那是传说,又不是真的!”

几人吃完饭,走出帐篷后,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鞭炮轰鸣声,瞬间猛烈袭来,将众人包裹在其中。

顺着湖面,放眼看去,对岸不时的有亮光传来,那是鞭炮在空中绽放的花火,炙热且明亮!

这一刻,整个华夏大地上,都被轰隆隆的鞭炮声和绽放的花火所充斥,闻着空气里的硝烟味,真的令人“心旷神怡!”

芮茶德似乎很是震惊,在篝火的映衬下,整张脸上写满了火红的不可置信,摊开了双手,大喊道:

“记者lin,我们是回到了欧洲战场上了么?”

随后飞快的奔向船舱,取出自己的手枪,朝着天上开枪,“啪!啪!啪!”的枪声与鞭炮上在这一刻,似乎没有违和感!

鞭炮声一直持续到12点以后的“财门”,才渐渐没有了声响,得以睡觉,大年初一的早上,又开始响起了鞭炮声。

吃早餐时,芮茶德哭丧着个脸,问道:

“记者lin,昨晚不是赶跑‘年’了么,早上还有‘年’要来么?”

湘灵嘻嘻笑道:

“‘年’昨晚被赶跑了,今天放鞭炮是为了迎接‘喜神’,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趋吉避凶、追求喜乐!”

“等会我们还要去拍照片呢,你可以看看船民是怎么迎接‘喜神’的!”

大约八点钟的时候,岸堤上已经集结了所有的船民,排成了双人的一条长长的队伍,领头的是船家资历最老的船民。

有热心船民站在岸堤上朝着帐篷喊道:

“大妞,快带人出来,接‘喜神’!”

“唉!来了!”湘灵大声的回喊道。

然后匆匆拿着笔记本,去记录沿途所见所闻,而芮茶德则是端着相机跑到最前头拍照,汤皖,大牛和湘虎被船民热情的拉进了队伍里。

“西南160步,辰时,迎接喜神!”老船民扯着嗓子喊道,这是特意找人测的“喜神”方位,每一年都要测!

前面的船民对准西南方向,抬着手里扎着花花绿绿的猪羊,随着老船民走,到了地方后,把这些猪羊围成一个圈,点燃。

后边的船民抬上祭品,摆放在火堆前方,老船民跪在祭品前方,用手捧起泥土,垒三个小土堆。

分别代表中间小土堆为天神;左边小土堆为地神,右边小土堆为喜神。

再往三个土堆上,分别插上香三炷,烧纸三张,后面的船民便齐齐三跪九拜,嘴里高声呐喊:祈祷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

汤皖等几人也跟着船民走一遭,体验了一把迎“喜神”。

这个仪式结束之后,船民们便齐齐回家,等着第二天出门,因为年初一是不串门的,这也是习俗。

等到了初二这一天,刚过了子时,大约12点之后,船民们就开始起床了,湖边家家户户的木船上都燃起了弥足珍贵的油灯。

湘灵叫醒了芮茶德,今天要全程记录船上人家的特殊婚礼仪式,和陆地上迥然不同的婚礼仪式。

由于是集体婚礼,还是由昨天的老船民主持,把要结婚人家的船组织划向湖中央,并靠在一起,开始拉上红色的装饰品。

船舷,棚顶上贴红色的喜字,船桨上要扎一个红花,这是自家住的船,也是等天亮就要迎亲的船。

这场集体婚礼是湖兴“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所有的船家人都无条件的前去帮忙,划着小船前去湖中的迎亲船上。

夜幕下的湖兴,仿佛是睡醒了一般,充满了活力,高空中的点点星光,与这一方大湖上的点点渔火交相辉映。

湖中几十条迎亲船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向着远处深邃而幽暗的湖面荡漾开去,船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结!婚!咯!”老船民用齐鲁口音一字一句,重重的喊道。

“结婚咯!”后边的其他船民就接上,齐声喊道。

船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天下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今天的这一场集体婚礼是船民们的希望,也可以说是船民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自此,便可以慢慢的踏上梦寐以求的陆地!

外面的声音太响了,惊喜了睡着的人,汤皖揉了揉眼睛,看着外面灯火闪烁,听着湘灵在喊芮茶德,于是,便穿起了衣服。

“这么早么?”汤皖看着整装待发的湘灵,问道。

“丑时就要出发,去往微山湖迎亲!”湘灵答道。

“好,我陪你一起去!”汤皖说着,就准备梳洗!

三个人坐着船民的小船,去到了湖中的一条较大的迎亲船上,船尾立着一个身影,有些佝偻却又很伟岸!

汤皖感到颇为熟悉,等近了才看到是曾三担,正龇着嘴,热情的喊道:

“大妞来了啊!快上来!”

登上了船尾,便看到舱门上已经贴好了大红的喜字,随着曾三担进去船舱,里面的空间不是很宽阔,却已经打扫的很干净。

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换上了崭新的衣服,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容。

汤皖环视一圈,也没能在不算宽敞的船舱里,发现老三的影子。

大概是今天这么隆重的日子,傻老三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湘灵拿着笔记本,席地而坐,在与这一家闲聊搭话,不时的记录着。

汤皖默默走到了船头,看到这几十条迎亲船并列着,用从未如此辉煌过的灯火,将这一片湖面照亮的通透。

左右的迎亲船上布满了红色,船头不时的出现了一道道身影,或迎风而立,或佝偻弯曲,都在想着远处眺望着。

汤皖背着手,驻立在船头,蓦然回首,看向船舱里,灯火阑珊里的曾三担正龇着一口大黄压,看着一身新衣的两个儿子,露着满足的笑脸。

子时已过,丑时刚至,中间的一条迎亲船上的老船长一声喊道:

“结!婚!咯!出发!”

“出发!”

“出发!”

........

一声接着一声,喊响了整个湖面,曾三担闻声站立,走到船尾,撸起袖子,卖力的摇着船桨,催动着船只缓缓前行,向着远处夜幕下的大湖前行........

几十条迎亲船齐齐出动,荡起了激烈的水花声,佝偻的曾三担此刻意气风发,一双大手摇着船桨,势如破竹!

夜空下的大湖上,本应宽广而平静,然而就是这点点渔火,竟有万船竞发的气势,向着前方的黑暗冲去。

“今天是个好日子嘞!!”

“嘿呦!!嘿嘿呦!!”

“今年是个好的年嘞!!”

“嘿呦!!嘿嘿呦!!”

“家人安康生活轻嘞!!”

“一网抓上个千把斤嘞!!”

“待到明年过新春嘞!!”

“我就没什么好留恋嘞!”

“嘿呦!!嘿嘿呦!!”

.......

摇浆的船民们在夜幕下的大湖上,临时的唱起了渔歌,嘶吼着,卖着力,刺破了夜空.....

湘灵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船头,看着先生驻立在夜风中,身形单薄,眺望着远方,于是,轻轻依偎在一起,挽起了先生的手臂。

“他们是第一批,过几天就要走了,从平津出发!”湘灵轻声说道。

“怎么这么快?”汤皖愕然,杵着眉,不由得沉沉的深吸了一口气,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初二办婚礼!”

“这一小批是去珐国的,提前了日期!”湘灵又解释道。

“参加协约国的条件还没有拟定,那么这一批以什么名义去的?”汤皖又问道。

“珐国委托平津的一个公司,然后平津的公司与当地衙门达成协议,算是私人雇佣关系!”湘灵详细的解释道。

“唉.....”汤皖闭起了眼睛,叹着气,说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但愿会有好的运气,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希望能安然回来吧!”

响亮的歌声停止了,只剩下水花声四处飘荡,远方却是已经变成了看不清,道不明的黑。

片刻之后,汤皖转身把湘灵搂进了怀里,轻声问道:

“那你呢?下一个地方去哪里?”

“鸢都,兰陵,琴岛,淄川......”湘灵念出一个个地名,声音越念越小。

“等你这一圈跑完,差不多就要去欧洲了!”汤皖心里过了一遍,徜徉道,心里很是不少收,满满的都是牵挂。

“注意安全,我,等你回家!”汤皖坚定的说道。

“嗯!”湘灵轻哼道,双臂不禁抱紧了先生,听着先生的心跳声,内心感到分外的平和,即使站在船头,迎着寒冷的湖风,也不觉得冷!

船队在黎明破晓前,到达了昭阳湖与微山湖的交界处,万船竞发的队形变成了一字队形,首尾相连,有序的进入京杭大运河,在天亮时分,全部通过。

一进入微山湖,迎亲船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浩浩荡荡,向前冲去,船尾佝偻的身影更加的卖力了。

船队上的上百人,同时喊着震天响的吆喝声,穿过了湖面白色的薄雾,突然的,一道尖锐的唢呐声自最中央的一条船上传出。

随后开始演奏迎亲乐曲,吹唢呐的大师傅站在船头,鼓着腮帮子,尖锐的唢呐声,或曲折,或婉转,或高亢,或低吟......

上百人的吆喝声和唢呐声交相辉映,刺透薄雾,向四周扩散开去,荡漾在微山湖宽广的水面上。

不久之后,在薄雾的对面,忽然的也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唢呐声,这是女方前来迎接的船,迎亲船上的唢呐立即停止。

待女方的唢呐声停止后,迎亲船上的唢呐又吹响了,你来我往,通过唢呐来对话,不得不说,真是难得一见。

以往迎亲难免会遇到大雾天,特别是在大湖上,会迷路,于是就需要唢呐大师傅吹唢呐,对面女方的人一听到唢呐声,就立刻用唢呐回,引着迎亲队伍前行!

为什么要用唢呐呢,因为唢呐的声调尖锐,穿透性极强,声音可以传的老远,换做其它乐器则是不行,有的请不起唢呐师傅,就在船头,摆上一面中国鼓,魁梧的汉子甩动着鼓棒猛敲!

在女方唢呐的指引下,迎亲船放缓了速度,徐徐前行,不消一会儿,便已经看到了远处的湖面上,出现了女方船队的影子。

中间的薄雾渐渐淡去,女方船队也越来越清晰,在距离大概20米左右的地方停下,然后双方的唢呐声停止。

双方的船队中间各自放下一条小船,迎亲船上的是老船民,女方也是差不多,随着两条小船接近,男方的老船民扯着嗓子喊道:

“龙凤相随,代鱼开嘴,夜夜相对,万年富贵;钟鼓乐之,鸳鸯比翼,海燕双栖,乾坤定奏!”

女方老船名回道:

“贵府相迎,其势如洪,其心已表,其意已达;今有一女,欲往北去,自此临门,家祥安康!”

“安心!”

“甚好!”

“礼成!”

“迎亲!”

两个老船民的迎亲与送亲语,在南方与女方的船队中间,高亢的飘扬,随后男方唢呐声响起,开始吹奏红事曲子《百鸟朝凤》。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迎亲过程,男方船队有条不紊的进入女方船队特意留下的空隙间,所有的船只并列在一起,飘荡在大湖上。

新郎们开始踏上女方船只,先是给女方父母叩拜,然后在背着新娘回到船上,等接完新娘,双方船队在分来。

男方船队调转船头,开始返回昭阳湖,接亲便告一段落。

湘灵手里的笔记本一直在记录着,芮茶德的照相机拍下了一些照片,而汤皖则是第一次见如此新颖的接亲方式。

和陆地上的上门迎亲差别很大,竟然没有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刁难,而且男方也不在女方家用完餐就返回。

尤其是双方通过唢呐来沟通,甚是奇特。

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了,被热情的船民留下来吃了一顿朴素的婚宴,这一场集体婚礼便算是完成了。

是的,汤皖等三人吃完饭就要走了,今天是初二,回去的路上要花费一些时间,因为大年初四,还要与保皇党和复古派华山论剑。

回去不用从陆路走,只需要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北走就行,速度比火车只快不慢,路上又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来时总是喜悦,离别总是伤感,湘灵站在岸滩上,看着载着先生,大牛和二哥的船渐行渐远,心里很不舍,眼角泪影闪烁。

该嘱托的都已经嘱托完了,该牵挂的依旧在牵挂,湘灵有自己的坚持,这一份工作,是这么的具有特殊的意义。

“记者lin,别站着了,想想我们晚上吃什么吧?”芮茶德坐在船尾,愁眉不展,这几天吃的实在是太好了,过上了好日子,再过苦日子可就难了!

湘灵心情不好,没去搭理,径直走回了船舱,惹得芮茶德一肚子的抱怨,心里不由得想道:

“难道晚上又要吃蒸土豆了么?”

“天杀的蒸土豆,真是吃吐了!”

“记者lin,你随便做点什么,我都吃!”芮茶德苦闷的喊道。

汤皖站在船头,岸边的在慢慢往后退,不多久,就只能远远地眺望湖兴了,再然后就看不到了。

可在汤皖的潜意识里,总是能看到湘灵站在岸滩上,那挥手告别的身影,久久的在脑中无法散去。

清冷的湖风吹得人打了一个寒颤,汤皖收回了飘荡的心思,定定的看向了北方,在心里估摸着回去的时间。

如此急迫会首都的非汤皖一人,还有仲浦先生,此时正身处津浦线上,浑身已经热血沸腾,战斗已经打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