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女生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汀兰水榭 > 耽美同人 > 五代梦 > 第七十九章 炼神还虚

五代梦 第七十九章 炼神还虚

作者:宝庆十三郎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1-10-02 01:15:25

“许多年不见真人!想必真人早已达大成,登位到以气化形的境界!”黑衣人淡淡的看着老道,眼神里恍若一粒星光一般,似乎想从老道的表情和神色中看出端倪。

但是他失望了,不但看不出这个老道的一身修为,就是连自己的试探,似乎也云淡风轻一般,在他身前一米左右就飘散了。他站在那里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士,满含智慧一般的看着自己。好像自己对他的试探,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黑衣人心中的惊讶当真达到极致,这次出来首发渝州,一来这里可以说还是属于自己的地盘,二来自己的一身修为突破,在先天境界的层次上提升,严格按道家的说法,那就是已经达到炼神还虚的极高境界。

如果按照不同的修行来说,老道如果真的达到以气化形,那么和自己这种炼神还虚也是差不多。他对自己可以说是极有信心,没有想到这个认识多年的老道,居然还是如当年一般,不是自己可以揣测。

“殊途同归,修行不过外物!老道已经许多年不曾修行啦!”老道黑白相间的眉毛一颤,脸上微笑着,看着静静看着自己的黑衣人,好像也对黑衣人的试探毫不在意一般:“不失兄一身俗务缠身,想不到居然勤修不辍,令老道汗颜哩!”

黑衣人没有吱声,老道一身修为的境界,自己居然无法看透。要么比自己高出很多,要么真的修炼了别的自己不知道的法门。但是他也不是个纠结的人,不然在修行一途哪能达到今天的境界。放开了不去在想,也看向老道,嘴角微微翘了起来。他本就外形俊朗,这有带笑的威力,只怕许多女性要为之倾倒。

“真人谬赞了,某家倒也是多年未入尘世,想不到此番出来,居然碰到多年故旧,真正是令人欣慰。倒是多年未见真人,想不到会在蜀地相遇?”黑衣人彬彬有礼的说道:“听门人说起,蜀中各地近来颇多动荡,不知真人是否为此事而来?”

老道一边慢慢沿着木桩往左走,那边靠打桩边上有一排松树,可能出于这些古松不凡,株株都是几人合围粗细。树桩到了这些古松边上还稍微拐弯,避开了这些古松,显然是有心人想保留这些古松。

虬枝松针舒展,白鹤轻舞飞扬,混不似在俗世凡间一般。黑衣人漫不经心一般跟上,两个人似老友一般慢慢聊着,一边评论着渝州城外是手笔,一边看着这从未见过的格局。两个人自然不知道的是,保留这些古松,倒是远在岭南的刘继兴的一项命令。

原来到了刘继兴后世,世上已经很少有各种古树,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当然,有的是自然的进化死亡,大部分却是在浩劫时期,短短十年间被砍伐一尽。故而刘继兴的原则就是,在这到处都空气清新的时代,自己手下的人在外地,砍伐几百年以上的古树,都要经过批准。

边上的人对两个人毫不在意,一个是普普通通的道士,一个是衣着普通素淡的男人。虽然一个鹤发童颜,一个英俊脱俗,但是对于渝州城外这些流民来说,还真没有什么兴趣。

“蜀中且不言,渝州则绝对算是不失兄的地盘啊!”老道呵呵笑道:“老道许多年连修行都没做过了,哪里会去搀和这些事俗事!倒是你个做主人的,居然都不知道了?”

剑眉一舒,黑衣人居然也露出了笑意,看去整个人更有魅力了:“光图兄在世时,对某家心性便极为了解,所以对圣门在蜀中的事情便从不干涉。后来保胤兄取代蜀中,仍然对圣门有着足够的尊重,病危时担心他儿子年幼,还亲自请某家进宫诉苦。但是某家岂是会对俗世虚名在意的人,后来他儿子登基,某家可是一直在圣门静修!”

他偏头看着老道,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似笑非笑的道:“道门三十年一例的盛会,莫不是就在近日?难道道门至尊又让你们尊重起来了?这盛会可是一惯都在终南山啊!”

老道静静的看着面前川流不息忙碌的人,对黑衣人语气里的调笑没有计较。当天在唐末,道门各派因为修行方式而意见相左,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最后大家不顾道门至尊的建议,各奔东西的独自修行,更是纷纷入世。道门至尊飘然而去,却是成为天下道门,在世人面前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道门虽然讲究清静无为,但是对于任何事情也不能听之任之。出世入世,总归都是人!

也许达到修行感悟的最高点,可能会对这一切有新的诠释。老道一生都在追求这一点,他也知道这一点,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但是至少自己有个方向。

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虽然看去很是辛苦,但是似乎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希望一般。来到这里之前,老道自然打听了这些人的目的,虽然不知道蜀中孟氏对平均教会有什么反应,至少老百姓现在感觉到了好。不管是谁做皇帝,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平平安安有饭吃。

而平均教似乎此时给了他们希望,希望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激情,和活下去的理由。老百姓很简单和现实,谁给他们希望,他肯定就会拥护谁。

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似乎心里忽然抓住了什么一般,心里却已是了然了一般。这一刻,这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忽然间似乎背更挺的直了,一双眼睛含着了笑意。

“天下道门诸脉,早就因为道途不同,在几十年前的聚会中,早就分崩离析,道门至尊名存实亡。老道常自耿耿于怀,这些年都不能释怀。此刻老道忽然明白,人有人的活法,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去干涉别人的想法。”老道似乎有些唏嘘。

可是脸上的神色却是满含希翼,说道:“当天因为大家的修行和感悟不同,就此各奔东西!自此道门至尊都不知去向,如今哪里还有当年的终南论道盛况!倒是这些年老道几个,逐渐不再纠结于方法,各自云游四海,看遍天下,心中舒畅啊!没有想到不久前,居然接到了至尊的法令传唤!”

看着老道平静的神色,黑衣人没有打扰老道的思绪,他自然明白道门在唐时盛况。也更知道这些年道门的发展,他虽然不是道家,但是接触这么多年,他对道门的了解,比许多道门的人还知道的多。

一直混不在意的跟在老道身边慢慢的走,即使老道莫测高深,黑衣人丝毫也没有弱势。就在顷刻间,他忽然感觉老道浑身气势变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身边的老道不一样了,似乎有了大的变化。

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一直在你面前,和你一样的游走,忽然他洗了一个脸,焕发了新生一般出现。这种感觉很奇妙,明明老道还是那个老道,偏偏就感觉有些不一样了。

他还敏锐的感觉到了,身边环境的不同,似乎感觉四周的空气都在汇聚,都在两个人周围凝固了一般,然后无数的有着鲜活生命的细微气机,欢快的朝这边汇聚过来。

忽然发现了老道身上的不同,一直普普通通的老道,只见浑身似乎有种高山昂止的气势,偏偏这种气势又让人感觉很是亲近。别人自然看不到这种情形,但是作为修行几十年的高手,黑衣人又站在老道身边,一丝都不会遗漏。

在黑衣人敏锐的感知里,似乎看到老道浑身和周围,都有着一圈一圈的五彩光晕。这种光晕居然有着一米左右的范围,然后那种四周鲜活的气机,正欢快的游走过来,往老道身边的光晕汇聚。那光晕似乎吸收了这些气机,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就犹如炙热的人,忽然感受到空气中的清凉一般,贪婪的吸食这无尽的营养。

作为一个修行多年的高手,黑衣人自然明白,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他不由也微微闭上了眼睛。感知立时四面八方眼神,就是远在渝州城里的动静,他都能感知到一般。而空气当中,许许多多的耀眼气机,正飞速往这边汇聚。

偏偏到了眼前,却似乎被时光停顿了一般,又实质化了一样,在周围慢慢以老道为中心,渐渐的游动了起来。这种游动肉眼不可见,就是黑衣人这种级别的高手,也只是感觉到这种气机,在缓缓的运动着,慢慢的老道身上的五彩光晕也动了起来。

随着这种五彩光晕的缓缓游动,似乎气机逐渐的分成了稀薄两种色彩,而这两种稀薄的色彩,居然慢慢的汇聚成了一个阴阳双鱼。黑衣人惊讶的浑身汗毛张开,看到老道似乎站在那里,朝着自己微笑一般,或者说他正朝着众生在笑。看着这个浑身流光溢彩的老道,逐渐被阴阳双鱼所包围,黑衣人不由浑身一震。

修行就在于感悟,也许在路上,也许在田间,也许在山头,也许在深谷,甚至有可能在街头,谁都不知道会在哪一刻会有变化。甚至唐时有人看到张仙,白日在皇宫大殿飞升而去。黑衣人立时明白了,说明这种环境使得这个老道,突然之间有了感悟,也许这种感悟已经导致,他顷刻间有了更深的突破。

黑衣人知道自己看到了那个人不是老道!而是老道的虚影,也可以说是道家所说的元婴。原来他不但早就达到以气化形的高深修为,而且似乎顷刻间达到了以形归虚的至高境界!

黑衣人虽然不敢肯定,但是感受到四面八方鲜活的气机,也知道此刻机会难得。不说这种修行的经验和经历,就是这集聚而来的气机,也是修行中极为难得的养分。不由屏息静气,内视气机经脉,也吸收那不断涌向老道的鲜活气机。

两个人一时间站在这边一株古老的松树下,浑然不觉四周的时光流逝,周围的人开始没有人注意。谁会去看两个正常人的样子,一旁要么是忙忙碌碌的人,要么是漠不关心的人,来来往往没有在意。但是随着时间飞逝,还是有人发现了异样。

报告了巡城司的人和士卒都过来了看,两处负责的人不过还是有人有些眼光。看到两个人的样子,便知道两个人不是普通人,叫了巡城司的老大李元过来看。李元可是跟随过萧七郎和孙先生的,知道这些江湖上的人都是异士,自然哪里敢去打扰。

李元命令巡城司的人,赶开了周围一些看热闹的人,让几个巡城司的人,远远的守着两个人以防打扰,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远远的一双炽热的小小的眼睛,趴在石块堆起来的墙门边,一直看着老道和黑衣人,正是那个老道给她馒头的小孩。

唐时是天下道门的最盛,不但因为李家皇朝把老子封为先祖,也是道家学说层出不穷的时代,也应验了不少道家仙迹。

可是到了唐末五代,天下先后出现了十五个割据势力。几乎家家出现了道家的身影,闽国、吴越、吴国、唐国、燕国、蜀中,这些先后的割据势力,可是都把道门封为国教。就是如今的唐国和蜀中,仍然对道门唯听是从。

黑衣人虽然不是道门修行一路,当年也从桀骜不驯到笑傲江湖,而且如今的身份也足以令道门侧目。但是他也不敢对道门有丝毫异议,和对道门有所轻视。

忽然回过神来,看向四周天色居然已经暗了。工地上点起了大量的火把,把工地照的通亮。许多的人还在忙碌,白天大量的木料,此时正是另外一批选出来的匠人,他们该出手的时候。

杨淮知道时间就是效率,抢时间就是得到机会,所以严令彭全清快速完成任务。彭全清拍胸脯打包票,不惜耗费大量的铜钱,号召渝州城的人和流民,一起来完成这项任务。

黑衣人似乎对渝州城很是熟悉,静静的看着工地上灯火通明,以及这些还在忙碌的人们,心里居然默默的念叨:“难道,这蜀中又要变天了么!”眼光却不由看向了身边这个天下闻名的老道,黑衣人心中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也许吧!”耳边响起老道平静的声音。

不知何时,他又恢复了平平淡淡的模样,但是看起来就是更加不一样。他含笑看着黑衣人,而且拿起腰间的酒壶,蹦的一声拔开了壶盖。一股浓浓的酒香传来,他举壶就唇就喝了一口。“好酒!好酒啊!想不到岭南那么荒野的地方,居然能酿出如此美酒!看样子,以后老道是要住在岭南去了啊!”

他举壶送到了黑衣人面前:“不失兄要不要来一口!老道记得你门内有个小子秦庄,酒量就不错!不知道他如今修为如何了!”

“实不相瞒,那秦庄正是舍弟,劳真人挂心,他修为比起当年,自是大进,如今在门内主掌某家昔日也主掌过的刑罚。不过他昔日在大理无意得罪过那万圣仙子,在仙子手里受了不轻的伤势,为了压制伤势四处觅药,如今想必是在楚地永州罢!”

黑衣人风轻云淡,居然就是地狱门这代门主,江湖上人称追命阎罗的秦缺。地狱门门徒一向自称圣门,门主虽然人称鬼帝,但是阎王也是神,说明地狱门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但是门内教徒,大多数绰号都是鬼号,又都住在酆都,江湖上便一直都称地狱门。

“万圣仙子!那可是个不好惹的主,你那个老弟极是不错,下次碰到了,倒要拉他喝上几天。永州,永州,对了,老道记起了,好像听说逍遥派那个老古董也出来了,只怕,,,,,,碰上了只怕就好玩了!”

秦缺的剑眉首次皱了起来,便又看向老道:“真人执掌天下第一大派,和逍遥派又同出道门,同样是在唐国境内。对这逍遥派应该极是了解,不知道她们如今还是道家么!”

“自然还是道家,不然逍遥派那个小辈如何能坐镇宫里。唐国如今道家众多,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各家意见不一,如今修行不出大同小异。老道总结多年,至少有了两个大的方向!”老道依旧显得平静,又看向黑衣人说道:“这次和道家有关系,乘着许多多年未见的道友都出来了,不久前突然收到道尊的法瑜,大家约了在缙云山白云观一聚!”

“这倒是真难得哩!至若某家不是道家之人,不然倒真想去凑凑热闹呢!”

“你可别去!”老道居然哈哈大笑起来:“你当年在北方,威风凛凛征战八方,可是没有少得罪九阳派的人,海蟾子那个牛鼻子,一根筋转不过弯来,可是对你想必还耿耿于怀呢!老道可不想看着你们几天几夜,在那里斗个不停吧!”

秦缺也会心的笑了起来,回想当年自己金戈铁马,却恍若昨日!

云海翻腾,朝阳灼灼。

天际云海令人犹如梦幻一般,初升的红霞恍如一副美丽的图画,令人神驰心往。

看着远处苍茫云际,白云如苍狗嬉戏、如奔马驰骋、如仙人飞升天际、如蛟龙入海归腾、当真是千奇百怪目不暇接!

一向神态随意,不拘小节的施真人,此时看去居然如同年轻了几十岁一般。

迎着朝霞和瑞云,此刻居然背负着双手,身形挺拔气度洒脱的站在崖端,崖下就是万丈深渊。他神态悠然,目光静静的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晨风自下而上崖端轻拂衣炔,便见得得他衣炔飘飞,似乎翩翩起舞翩翩若仙。

他一双似开若闭的凤眼,居然静静的对着那一轮红日,似乎想看透那红扬扬的太阳,里面的本质一般。即使是这刚刚升起的太阳,还不是特别刺眼,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这种刺眼。

红日盈目,可是他却恍如无事一般,静静的看着那太阳一点点吐红。太阳慢慢的露出小半身姿,在蒸腾的白云后半隐半露。然后渐渐看到一半容貌,四周的天空已经完全被映红了一般。待得整个太阳蹦出来,整个云海上已是霞光万丈,似乎整个云海都被阳光染红,看去白云变成了深红的血色,然后逐渐是亮红,而光线以不是常人可以对视。

施真人却是仍然站在那里,看去整个身躯,似乎都沐浴在金色之中,一半的身躯都侵染在阳光之中。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身体,似乎浑身也是霞光万道,看去他迎着阳光的身体,有一霎那间变成了金色一般。

如果是常人看到此刻如此异象,一定会大呼是神仙降世。而施真人自己恍然未觉一般,飘飘然自若迎着微风而立。

而在这一旁的崖上平台,有着五六丈方圆的空间,这里是缙云山山峰之巅。这个时候的缙云山,比刘继兴后世看到的,还要高出五六百米高,还有两座相连的山峰。山顶不是平整的石头台面,却也是有着让人安心的视野顶端范围。

此时在这山巅崖顶里的平台上,施真人身后不远的位置,居然错开或站或坐了几个人。

侧身躺坐在一侧一块大平石上的,是一个光足结须的道士,他乌发童颜,颌下的长须却是黑白相杂;一旁同样肃身而立,站在施真人左侧不远的,长衫飘飘身形高挑的,乃是一个背负长剑的道装士子;他身边则是负手而立,也同样看着天际的一个道士,长着一张胖乎乎的脸,足蹬草鞋一身绿衫的,则是同样童颜,却显得英俊潇洒还胜负剑道士的一个修真,让人奇怪的是,他牵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看去不过四五岁的样子,十分招人喜爱;还有一个清癯的老道,恭敬的看着施真人,则和一个清瘦的文人并肩而立,站在施真人右侧后的崖边。

看着施真人静静的看着天际,许久之后太阳已经升高,身后那个清癯的老道看看天色,终于张口道:“师尊,时辰已到,几位前辈道友已经先后到了!请师尊回天!”这个看去比施真人还老的老道,却居然是施真人的弟子。

一直没有动的施真人,忽然身躯似乎动了一下,然后便可以看到他一直半开半闭的眼睛忽然闭上。过了半响,那对凤眼终于缓缓的睁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